三峽梯城 在城市中邂逅4A級旅遊景區
三峽文物園
龍脊嶺生態文化長廊
作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雲陽三峽梯城的特別之處在於,它位於城市的中心位置,真正做到了「園在城中,城在園中」,是早晨傍晚、餐前飯後都可以來一場「約會」的景觀。
三峽梯城景區,含登雲梯、磐石城、三峽文物園、龍脊嶺公園、市民文化活動中心,實現了城、景、山、水、天、人合一,是集城市建設、移民搬遷、自然風光、歷史傳承於一體的城市旅遊景區,也是長江三峽旅遊帶的重點生態文化旅遊景區。正如「天下梯城」牌坊所書對聯:覽勝景,仰人文詩史,飛揚一嶺遙接千古月;登雲梯,俯巴蜀水山,蘊秀兩江攜帶四時風。
有人說,雲陽的美,在於山水,在於寧靜。我們不妨放下喧囂浮躁,在三峽梯城,享受浮華褪盡的悠悠慢生活。
登雲梯 1975級梯步創造世界紀錄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在一次暢飲之後,筆隨興至,寫下這首《夢遊天姥吟留別》。逍遙悠哉的「詩仙」,在縹緲夢境中「相約」青雲梯,他不曾想到,千年以後,雲陽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這一勝景———登雲梯。
登雲梯位於雲陽縣城中央,起於水,止於山,是城市中4A級景區最好的註腳。梯道長1450米,寬30米,共1975級,垂直高差達270米。它由長江邊的濱江大道起,順坡而上,形成巨大的「人」字形,貫穿城市中央,在新縣城制高點磐石城下達到頂端,鑽入雲中,從而形成了「六十層疊、萬步雲梯」的景觀。
記者了解到,登雲梯建設耗時十年之久,梯級所用石材全部選用三峽庫區特有的青花石料,由當地傳統工匠全手工精心雕砌而成。它還被中國世界紀錄協會評為「世界最長城市人字梯」,也被譽為「萬裡長江第一梯」,是雲陽的靈魂所在。
沿著登雲梯拾級而上,有兩處風景不能錯過,一個是「天下第一聯」牌坊,另一個就是雲頂廣場的「天下梯城」牌坊。「天下第一聯」牌坊是為了紀念雲陽人辛寅遜所建。辛寅遜曾任後蜀翰林學士加工部侍郎等職,公元964年除夕,後蜀主孟昶命辛寅遜在一桃木上題辭,懸掛於寢門。辛寅遜隨口即吟:「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孟昶大喜,「以其詞工」,親自用筆寫在桃木板上。這成就了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副春聯,而辛寅遜則成為創作春聯的第一人。在這個牌坊上,大家就可以看到這副對聯。「天下梯城」牌坊位於登雲梯之巔,高11.02米,長25.62米,五門六柱,鬥拱相疊,重樓飛簷,雕飾精美,雄渾大氣,其楹聯來自全國及海外徵聯中選得,值得一看。
每天清晨,每個周末,登雲梯會成為雲陽人鍛鍊的好去處,揮汗奔跑的同時,在登高中眺望流淌的江水,感受城市的脈搏。
近年來,雲陽縣藉助節慶和體育賽事的契機,將登雲梯推向了更大的舞臺。每年的9月28日,是雲陽的三峽移民文化節,每到這一天,雲陽都會舉行「雲陽國際登梯邀請賽」和「雲陽摩託車城市登梯競技賽」,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登梯健兒和摩託車高手齊聚於此,大顯身手,也讓登雲梯成為移民新城蜚聲國際的城市名片。
世界最長城市人字梯
磐石城
磐石城 南宋古軍寨述說千年風雲
攀登雲梯至頂端,穿過雲頂廣場牌坊,再爬上百步陡峭石梯,就到達了雲陽的制高點———磐石城。磐石城因其所在的山狀如巨大的磨盤而得名,雲陽人俗稱其為磨盤寨。磐石城地勢險要,扼長江與澎溪河,一向是兵家必爭之地,清乾隆《雲陽縣誌》記載:「磐石城者,夔門之砥柱,東川之保障也。」
雲陽城裡的老人告訴我們,磐石城始建於南宋末年,為抗擊蒙古軍隊,南宋軍隊在長江、嘉陵江及一些交通要衝選擇了15處寨堡進行改造建設,其中就包括釣魚城、磐石城等地。因其軍事地位極其重要,明、清兩朝進行過改建擴建,是冷兵器時代築城守土的典型建築。此後,由於寨上風光奇異,漸被私人佔有。清初為譚、柳二姓所有;乾隆五十四年,塗懷安購得此寨,建塗氏宗祠。同治年間,大修前後寨門,設炮洞、槍眼,以防匪盜,同時修建房屋百餘間,涂姓人家全部遷至寨上居住,將其建成一座堅如磐石的軍事要塞;抗戰時期,國民政府為抵禦日軍船艦,還曾將炮兵部隊駐紮在此地。
慢慢走近你會發現,磐石城四面絕壁,垂直高達到了30-50米,寨門全用巨型石砌成,設有警樓,暗置炮位。進入寨門,又是幾十級陡峭石梯,才能進入第二道寨門。如果你仔細看的話,城牆上還有箭垛箭眼,鐫刻下歷史發展的印記,雖然時光匆匆逝去,似乎還能聽到千年前的鼓角爭鳴。磐石城內現在則是一片祥和景象,建築古樸,柑橘成林,松竹為圃,幽靜讓人流連。
作為雲陽新城的制高點,登上磐石城登高遠眺是極大的享受:腳下登雲梯直鋪江畔,遠處青山如黛,平湖環繞,靚麗新城,盡收眼底。
市民文化活動中心
城市新地標締造精神家園
在長江之濱,有一座「九宮格」建築,主體順山勢方向呈斜向臺階狀,傾斜的頂面向江面延伸,整體時尚而現代。
這座獨特的建築是雲陽的市民文化活動中心,佔地約30畝,內有「五館一院兩中心」,影劇院兼大會堂、圖書館、文化館、規劃展覽館、博物館、名人館、青少年活動中心、宣傳文化中心一應俱全:在博物館裡,看雲陽的千年歷史;規劃展覽館中,展望雲陽未來;文化館、青少年活動中心,滿足各個年齡段市民的休閒生活。據了解,文化活動中心免費對市民開放。
市民文化活動中心採用九宮格院落與斜坡屋面有機組合的獨特建築體,曾獲得「中國建築工程魯班獎」,現已成為雲陽的地標性建築,是展示城市面貌及文化生活的新名片。
市民文化活動中心
雲陽全貌
龍脊嶺公園 生態文化長廊串起城市「花冠」
龍脊嶺公園的美,從步入上山小路的那一刻就能感受得到。公園保存了百年古樹梨園,新栽植黃葛樹、香樟等名貴植物2萬餘株,所以走在蜿蜒的青石板路上,處處可見樹木鬱鬱蔥蔥。站在公園內,可以遠眺雲陽縣城,山上是滿目蔥翠,遠方是青山碧水,讓人忍不住深深呼吸。
我們來到公園的當天,雖然不是節假日,但是公園裡市民並不少。古香古色的亭臺樓閣中,老人悠閒地看著報紙,閒話家常;孩子們在廣場奔跑、嬉戲、打鬧;幾對情侶坐在「天下梯城」牌坊下的臺階上,互相依偎,聊著心事。這一切,像一幅美麗的畫,使每個人都迅速忘卻城市的喧囂。
龍脊嶺公園位於雲陽縣城龍脊山脈,東起鷹嘴巖,西至兩江(長江、澎溪河)交匯處的人頭山,總長6.518公裡,佔地面積3.6平方公裡,起伏逶迤,勢若遊龍,是城區中心的生態綠肺,是將「山-水-城」聯為一體的生態廊道,是風景區「三峽梯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每個雲陽人自家的「後花園」。
據介紹,公園以「一脈(龍脊嶺生態綠脈)、一帶(長江—彭溪河濱水景觀帶)、雙核(雙井寨民寨和磐石城軍寨)」為其基本構成骨架,以龍脊山山脈為發展軸,分為磐石城古軍寨遺址觀光區、雙井寨遊覽觀光區、龍脊嶺生態林帶遊憩區、彭溪河濱水運動休閒區、大梯道城市公共活動五大區域進行打造,最終成為集文化體驗、休閒遊憩、登高遠眺、健身娛樂為一體的生態型綜合性開放式城市森林公園。
龍脊嶺公園不僅保持了原生態,還通過「九個一」工程,打造文化景觀,竭力保護文化遺產。除了我們之前提到的一坊(「天下梯城」大牌坊)、一聯(「天下第一聯」)、 一中心(市民文化活動中心)外,公園打造的一閣(高祖閣)、一堂(橘官堂)、一寺廟(下巖寺)、一壇(龍壇)、一壁(寄情壁)、一肆(杜公酒肆)提升景觀的文化品位,使之成為兼具外表和內涵的風景帶。
三峽文物園 穿越時光探尋文化之美
從萬年前的神秘巖畫到宋朝的詞賦碑文,從明代恢弘的帝王宮到晚清的維新學堂,在這裡你會忘了時空變換,一頭扎進歷史裡……同樣穿越雲頂廣場,右側的三峽文物園則是另外一種記憶。因為三峽工程的修建,雲陽將11處地面被淹沒文物集中遷徙到磐石城下,形成了一組別致的建築群,這裡也被譽為「一部濃縮庫區歷史的活教材」。
據介紹,這是三峽庫區唯一以三峽文物為主題的博物園,文物園內陳列的文物為:南燻門、長灘石碑亭、夏黃氏節孝牌坊、帝主宮、龍脊石枯水題刻、牛尾石巖畫、六崗石題刻、維新學堂、文昌宮、東嶽廟和陝西牮樓,還有千餘件地下考古發掘文物,文物工作者們歷時八年才將它們全部遷徙至此。雲陽縣旅遊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三峽文物園是按照異地搬遷、原樣復建的原則,將雲陽三峽工程淹沒區內的部分文物及時搬遷併集中保護,希望能給後人了解三峽文明發展脈絡的機會,
在這個建築群中,各類古建築兼收並存:為客居雲陽的陝西幫會建的陝西牮樓,呈長方形,五層通高,頂層的鐘亭懸有一鍾;帝主宮則代表了「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文化;夏黃氏節孝牌坊簷角飛翹、冠頂重疊、氣勢巍峨,反映了清朝對於封建禮儀和道德觀念的重視程度。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文物園內的「龍脊石」。龍脊石原位於長江之中,是一個長形砂巖石,因為外表看起來「如龍潛江心」而得名。它長約346米,寬約8-16米,石頭上有自元佑三年以來歷代題刻共134幅,多為佔卜、紀遊、題名、詠景、抒懷等詩文,正、草、隸、篆各體俱備,被譽為「水下碑林」。每年的冬春水涸時節現出水面,向一代代的雲陽人傳遞著歷史的回聲。
同樣每年冬春時節浮出水面的,還有牛尾石巖畫。它原存在於鳳鳴鄉馬嶺村西北約800米長江南岸石壁上,石刻現存2.25平方米,現在還可以依稀看到籬笆、高竿、房屋及鳥類動物圖案,還有人物活動,整體畫風質樸粗獷,可能為聚居部落記事性圖畫。
此外,這裡還有宋朝至近代各時期枯水題刻及碑文、明末清初反映重大歷史事件的石刻等,清晰地展示了雲陽古代至民國時期的歷史文化脈絡。
來到雲陽,爬雲梯,看美景,一定不要忘了走進三峽文物園,一園看盡千年歷史的三峽。
這樣玩轉三峽梯城
行:睡個懶覺出門趕到雲陽吃午飯
從主城至雲陽,最方便的方式就是自駕車。從主城上滬蓉高速G42,經長壽、墊江、梁平、萬州至雲陽收費站下道,即可抵達雲陽縣城,全程約310公裡,共計3.5小時車程。早上睡夠了出門,到雲陽剛好趕上吃午飯。從雲陽城區驅車10分鐘,經過望江大道-梨園路即可抵達三峽梯城。
成都的朋友同樣走滬蓉高速,經遂寧、南充、廣安、鄰水以及重慶的墊江、梁平、萬州進入雲陽,全程約550公裡,預計耗時5.5小時。
如果不開車,可搭乘飛機或火車至萬州,再乘坐大巴前往雲陽;湖北的朋友可以通過宜昌-奉節-雲陽線路抵達。
三峽梯城的幾個景點大多通過登雲梯相連,全程可步行前往。不過,僅登雲梯就有將近2000級臺階,這對很多人來說是個挑戰,一定要準備一雙合腳舒適的鞋子。
吃:兩條美食街你想吃的都能找到
最具幸福感小城雲陽,幸福不僅在風景裡,還在舌尖上。雲陽有被評為「中華美食街」的外灘美食街和濱江花園美食街,只要你能想到的好吃的,基本上可以在這兩條街上找到。
想吃大餐,山中肥美的黑白山羊、江中鮮嫩的野生魚都是好選擇。想品嘗特色,就來上一碗遍布大街小巷的雲陽包面,這種類似抄手,但個頭極小的麵食,深受雲陽人喜愛,是雲陽人生活的一部分。
購:「詩聖」寫詩讚過的桃片糕不得不買
桃片糕是雲陽知名的點心,由桃仁、糯米、白糖、飴糖為主要原料製作,香甜可口。桃片糕始於唐代,雲陽民間喜作糯米糕,漸成風氣。安史之亂,「詩聖」杜甫避居雲陽,對糯米糕倍加讚譽,並作詩吟頌,雲陽桃片糕遂知名天下。來到雲陽,不妨帶上一包登上磐石城看風景。
除了桃片糕,雲陽大米也是名聲在外。雲陽縣大陽鄉雞鳴村生產的大米在歷史上是有名的貢米,有「一家煮飯十家香」的美譽。如今,以雞鳴村為中心海拔在500-1000米的中高山地區種植的大米,清香味濃,值得買回家慢慢品嘗。
當然了,如果你在2、3月份前往,剛好可以趕上酸甜多汁的雲陽紅橙上市,讓你一飽口福。
住:濃濃三國風裡重溫傳奇年代
一到雲陽,就能感受到濃濃的三國情懷。在雲陽,即使是如今最現代化的建築,也總在不經意間流露出默默的三國風情。
如果你喜歡這種風情,在雲陽縣的青龍街道和雙江街道,有大量各個等級的賓館等候您的光臨。記者 姜瑩/文 雲陽縣委宣傳部/供圖
來源: 重慶晚報 轉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