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極力阻止兩國合作,只因科技過於先進,可提供中國多項關鍵技術

2020-12-28 東方號角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公認的軍事強國,武器裝備研製已經達到世界一流水準,獲得諸多好評,遺憾的是國產武器裝備出口一直不見起色。美俄等歐美才是國際軍火交易的主流供貨商,只有這個國家例外,它就是中東軍事力科技最為強大的國家以色列。建國以來,以色列一直致力於科學和工程學的研究,在遺傳學、計算機科學、光學、工程學等領域作出傑出貢獻,最為耀眼的就是軍事科技產業。不僅帶動以色列成為中東地區工業化,和經濟發展程度最高的國家,國防軍事也呈現高科技化。

多年來我國始終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許多國家和地區建立和發展了友好合作的外交關係。沒有利益衝突的以色列,在對華技術合作和軍事科技轉讓上,態度十分友好,相繼提供了戰術無人機、雷達電子系統、「獅」式戰鬥機等相關技術,成為中國軍事發展歷史上的重要參與者。美國卻在其中扮演不太體面的角色,經常搗鬼阻止兩國合作,以此打壓中國發展速度。

尤其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怪蛇」3空空飛彈及其相關技術的引入,打破中國空軍被周圍國家F-16、米格-29等戰機的層層包圍。在此之前,中國戰鬥機空空飛彈研製方面的研發經驗可以算得空白,只能對美俄等國現有的空空飛彈進行逆向仿製,進展十分有限,遠遠沒有達到所謂的國際先進水平,和現在的伊朗武器研發處於同種階段。

在「怪蛇」3空空飛彈的基礎上發展出的國產第三代PL-8格鬥飛彈,使中國空軍結束近距空空飛彈青黃不接的空窗期。縮小了和世界先進技術水平之間的差距,一度成為國產戰機的標誌性裝備。

不斷改進升級之後,裝備新型的四元紅外導引頭,先進頭盔瞄準系統,PL-8飛彈的各項飛行性能指標得到了有效提高。發展到現在,中國在世界空空飛彈研究領域已經佔得一席之地,PL-15遠程空空飛彈已經成為國際明星,引起美國空軍的高度重視。中國這些年歐美國家的重重封鎖之下取得的成就,離不開以色列、烏克蘭等國家在空難時期伸出的援手,當然最為重要的還是全體國民的努力,秉持初心、腳踏實地這樣的中國未來可期。

編輯:鎮宅神獸

相關焦點

  • 綜述:中國與比利時科技合作方興未艾
    新華社布魯塞爾10月15日電 綜述:中國與比利時科技合作方興未艾  新華社記者潘革平  中國與比利時的科技合作已有近40年歷史,隨著2015年兩國籤署科技領域多項合作文件,雙方科技合作進入快車道:從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從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從人員交流到合作研發,中比全方位、多層次的科技合作方興未艾。
  • 中國與阿根廷疫情期間科技合作更趨緊密
    來自中國的科學技術幫助阿根廷抗擊疫情,阿根廷期待同中國在更多新興領域展開合作。作為全國最大的交通樞紐,布宜諾斯艾利斯雷蒂羅火車站成為新冠病毒傳播的高風險地點,中國企業提供的人臉識別技術設備為防控疫情發揮了關鍵作用。通過熱感攝像頭,這套設備可以監測乘客的體溫、是否戴口罩等信息,與交通系統的後臺監測中心直接相連,以方便相關部門追蹤。
  • TUV南德出席中德智能製造科技創新合作技術論壇
    江蘇太倉2020年11月3日 /美通社/ -- 10月29日,中德智能製造科技創新合作聯盟及太倉市人民政府,在沿江臨滬的新興港口城市 -- 太倉,聯合主辦了「中德智能製造科技創新合作聯盟成立大會暨系列技術研討會」。
  • 李清堂:核能領域合作作為中阿兩國戰略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李清堂  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李清堂在大會上表示,雙方發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關於建立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聲明中明確指出,促進雙方在和平利用核能、航天、能源、可再生能源、可持續發展、農業、環境、城市發展、先進醫療、信息交流和研究領域的合作,挖掘兩國在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合作潛力
  • 「兩國五城」共建中俄海洋科技創新中心!
    他介紹,中俄海洋科技創新中心主要面向俄羅斯及其他俄語區國家,本著「請進來,走出去」原則,圍繞國家「一帶一路」和「海洋強國」戰略,發揮兩國雄厚的科研實力和資源優勢,以海洋領域科技合作與產業化為主線,構建中俄海洋技術創新與產業化展示平臺和網絡信息共享平臺,兩國共同開展系列科技活動,拓展與俄羅斯、烏克蘭及白俄羅斯等國家的科技合作與交流。
  • 2019「青島最美科技工作者」先進事跡
    在海外期間,高偉俊一直致力於中日兩國及國際建築城市環境、能源等領域的學術與產業交流。多年來他堅持科技創新,致力於減振降噪、抗震減災技術研究,將振動控制技術先後系統地應用於工業工程、火電核電、軌道交通和建築橋梁等眾多工程領域,先後完成9000多項各種類型的振動控制工程,使我國振動控制技術水平和應用規模在上述領域取得了跨越式發展,從相對落後達到了國際先進。
  • 面向中國特色顛覆性技術創新體系 開創新時代全球科技合作新格局
    構建中國特色顛覆性技術創新體系的戰略意義 顛覆性技術創新作為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口,對於國家前途命運、人民生活福祉,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9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科學家座談會時強調,「我們必須走出適合國情的創新路子,特別是要把原始創新能力提升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 顛覆性科技創新主要有三種形式。
  • 中日韓合作「拌飯」怎麼做?李克強開多項「菜單」
    原標題:中日韓合作「拌飯」怎麼做?李克強開多項「菜單」 「拌飯中雖然包含不同食材,但可以合作,和諧共生。」在1日舉行的第五屆中日韓工商峰會上,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以石鍋拌飯妙喻三國合作,並列出多項「菜單」。
  • 雙一科技:應用中望3D加速研發生產,提升先進複合材料製造水平
    雙一科技在山東雙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雙一科技」)技術部蘇部長看來,先進複合材料在當前國際化競爭中的作用還不止如此,「先進複合材料在高端工程裝備、航天航空等關鍵領域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提升先進複合材料自主創新能力,實現製造強國雙一科技成立於2000年,是一家集先進複合材料製品設計、研發、製造、銷售和服務於一體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掌握先進複合材料的設計和生產技術,為客戶提供複合材料成型工藝一體化解決方案,在中國向製造強國發展過程中至關重要。」
  • 三十年熱忱始終如一,吉寶集團為中新兩國互惠合作鍛造堅韌紐帶
    來源:時刻頭條1978年中國開啟變革的關鍵時期,拉開了新時期中新友好合作的序幕。兩國於1990年正式建交,並且在此後通過緊密的雙邊合作,建立了與時俱進的全方位合作夥伴關係。2020年中新建交30周年之際,中國已經連續七年成為新加坡最大貿易夥伴,而新加坡也是中國第一大新增投資來源國[1]。
  • 邱萬橋:國際合作的意義在於對先進理念和技術的引入
    原標題:邱萬橋:國際合作的意義在於對先進理念和技術的引入2016年中歐企業家峰會本月12日即將於英國召開,火山鳴泉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邱萬橋先生接受原中國外經貿部副部長龍永圖先生的邀請,將隨同其前往出席。據悉,本屆中歐企業家峰會主題為「一帶一路戰略指引下的中歐創新合作與共同增長」。
  • 馬中企業家聯合會推賀歲短片 促兩國科技合作
    PUCM 攝中新網吉隆坡1月22日電(記者 陳悅)中國農曆新年來臨之際,馬來西亞-中國企業家聯合會(PUCM)22日面向馬來西亞社會推出本年度新春賀歲短片。短片以「馬中合作、科技興國」為主題,希望藉此進一步促進兩國科技合作。馬中企業家聯合會成員多為長期在馬投資中國企業家。
  • 泛付PanPay CEO參加中英金融科技橋大會 對話中英金融科技合作
    中英金融科技橋大會於12月11日在倫敦舉行。早在2016年11月11日,中國財政部官網公布了國務院副總理馬凱率團參加的「第八次中英經濟財金對話」政策成果,提到將搭建「中英金融科技橋」,鼓勵更緊密的監管和政府間合作,並且將深化兩國金融科技企業間合作。
  • 恆天然助力搭建中新乳業合作橋梁
    就在今年3月26日,中新籤署了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紐西蘭政府關於加強「一帶一路」倡議合作的安排備忘錄》在內的多項協定,之後又在北京舉行中國-紐西蘭自由貿易協定升級談判,推動兩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發展。  作為紐西蘭最大的企業,也是最早訪問中國的紐西蘭乳業代表之一,恆天然在中新兩國經濟貿易交流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 諸城考察團赴臺達成多項合作協議
    諸城考察團赴臺達成多項合作協議 2016年02月19日 07:46: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2月19
  • 綜述:新加坡同中國的科技創新合作潛力大
    新加坡政要和專家學者認為,新中兩國在科技創新領域互補性強,合作潛力大。中國得益於40年的改革開放,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科技創新體系,特別是擁有一支龐大的科技創新人才隊伍。新加坡建立了開放式創新體系,擁有一定科研優勢,在技術轉移、資本市場運作和智慧財產權保護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兩國在科技創新領域表現出較強的互補性。
  • 中國高校多項技術支撐中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
    月面採樣是嫦娥五號工程的四大核心技術之一,哈爾濱工業大學多個科研團隊經過十餘年刻苦攻關,多項技術成果鼎力支撐此次月面採樣任務。    嫦娥五號工程立項論證始於2009年,中國工程院院士鄧宗全教授主持了月面採樣與封裝專項論證,確立了月面鑽-表複合式釆樣與封裝方案,通過一次任務可同時獲得表層和次表層樣品,這在國際上尚屬首例。
  • 巴基斯坦技術服務企業:與中國合作探索等離子在醫衛領域的應用
    圖片為巴基斯坦動態工程與自動化公司創始人歐維斯·米爾在「中巴經貿熱線雲沙龍——共建健康走廊」Zoom會議室發言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1
  • 中德建交45周年合作升級 德國Anmous安慕斯進入中國
    (原標題:中德建交45周年合作升級 德國Anmous安慕斯進入中國)
  • 2012第三屆節能中國先進單位總榜單
    專家評委按照評審原則,從申報企業的節能科技創新、機制創新、管理創新以及經濟效益與社會影響、節能環保文化建設、社會貢獻程度、參評單位所處的不同領域、不同規模、不同經濟形態等方面對參評單位進行綜合衡量評定,最後經節能中國領導審定委員會審定,第三屆節能中國十大貢獻單位、節能中國十大應用新技術、節能中國先進單位於2012年5月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