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 例行新聞發布會
國家發展改革委
(作者:林智 文/圖)12月16日訊,國家發展改革委通過網上方式舉行12月份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聞發言人孟瑋主持,介紹發用電指標、投資項目審批、價格運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0年版)》、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建設、中國政府與非洲聯盟籤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規劃、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等情況,並就媒體關注的經濟運行態勢、煤炭供應保障、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元旦春節保供穩價措施、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生活垃圾分類與治理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70餘家境內外新聞媒體80餘名記者參加了本場發布會。
從發電看,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同比增長6.8%,增速比上月提高2.2個百分點。其中,火電、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同比分別增長6.6%、11.3%、5.9%和5.3%,核電同比下降0.8%。1—11月,發電量同比增長2.0%,增速持續回升。
從用電看,11月份,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9.4%,增速比上月提高2.8個百分點。其中,一產、二產、三產和居民生活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12.9%、9.9%、8.1%和7.3%。1—11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2.5%。
投資項目審批方面,11月份,我委共審批核准固定資產投資項目26個,總投資3704億元,主要集中在交通、信息化和能源等領域。
價格運行情況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明確提出,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軌道交通網絡化,發揮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帶動作用,建設現代化都市圈。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近年來,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印發了京津冀、長三角地區交通一體化規劃和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等相關規劃,為推進三大區域城際和市郊鐵路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
今年以來,經報請國務院領導同志批准,國家發展改革委結合「十四五」規劃研究,提出擬將三大區域城際和市域(郊)鐵路作為重大工程納入「十四五」規劃,整體推進建設。
總體考慮是,三大區域「十四五」期間計劃新開工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共1萬公裡左右,到2025年,基本形成城市群1—2小時出行圈和都市圈1小時通勤圈,軌道上的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要基本建成。
近年來,我國電子商務、快遞服務等新業態快速發展。截至11月中旬,今年全國快遞業務量已超過700億件,年底有望突破800億件。快遞業務量的迅猛增長,導致快遞包裝使用量和廢棄量持續上升,對資源環境形成了較大壓力。
為推動快遞包裝治理,有關部門積極出臺政策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目前相關法律法規較為原則,缺少統籌推進的政策文件,市場主體的激勵約束機制不夠明確,快遞包裝標準體系不夠健全,支持性政策還有不足,綠色包裝、可循環包裝等新型模式的規模化規範化發展有待加強。
記者問答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你提到的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和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是預示經濟運行後續走勢的重要先行指標。從這兩個指數和昨天國家統計局公布的11月份經濟數據看,經濟恢復態勢持續顯現,市場預期持續改善。
經濟參考報記者:
孟瑋:
我們也注意到,近期煤炭價格出現上漲,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綜合各方面情況來看,目前煤炭市場供需總體是平衡的,今冬明春的煤炭供應是有保障的。
孟瑋:
從2018年12月正式發布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以來,通過三年落地實施,已經在全國範圍確立了市場準入環節的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清單之外的行業、領域、業務等,市場主體可以依法平等進入,實現了「非禁即入」。總體來看,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運行平穩,對全社會市場主體的預期和行為起了積極引導作用,企業活力得到進一步激發,政府行為得到更好規範,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逐步實現更好結合。
一是市場準入限制持續放寬。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發布伊始,就明確了每年動態修訂的工作機制,充分體現國務院「放管服」改革成效,及時回應市場主體進一步放開市場準入的呼聲。經過三輪修訂,2020年版清單與2018年版清單相比,事項數量由151項縮減至123項,縮減比例達到18%,與2016年試行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草案(試點版)》328個事項相比,縮減比例高達62%。當然,負面清單修訂並不是只減不增,而是有增有減。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商務部作為修訂和發布單位,堅持嚴格合法依規增減,及時依法納入金融控股公司、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等準入管理措施,以保障清單的嚴謹性、規範性。
二是「全國一張清單」管理模式得到鞏固和維護。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重點就是突出「全國一張清單」管理。近三年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會同各部門各地方持續清理和規範違規制定的準入類負面清單,取消各地區自行編制發布的市場準入類負面清單23個,有效杜絕了「負面清單滿天飛」的情況,可以說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的統一性、嚴肅性、權威性都在不斷增強。
三是清單使用透明度和清單修訂參與度不斷提升。通過三年的推廣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在全社會的知曉面越來越寬,知曉的人越來越多,市場主體在自覺使用清單的過程中,對於年度修訂清單的期待也越來越高,有更多市場主體和行業協會積極投身於清單修訂工作,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設性的意見建議。兩部門在修訂完善負面清單過程中,也注意積極吸納和體現有關方面意見。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清單的結構持續優化,表述更加清晰明了,清單修訂質量不斷提升。
中新社記者:今年下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生產和消費出現回升態勢,請問您如何評價?下一步在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方面會有什麼新舉措?
封面新聞記者:
近期CPI漲幅出現回落趨勢,請問下一步走勢如何?對於元旦和春節期間的保供穩價方面,國家發改委將採取哪些措施?
剛才已經介紹過,近期我國CPI漲幅有所回落,主要是前期推動物價上漲的食品價格高位下跌所致。以扣除食品、能源價格影響的核心CPI來看,同比上漲0.5%,保持穩定。1—11月份,CPI累計上漲2.7%,處於合理運行區間,也符合預期。
關於記者朋友關心的下一步價格走勢,初步判斷是:當前,我國主要工農業產品供應充裕,物價保持總體穩定運行的基礎較為堅實,受前期高基數效應影響,預計短期內物價漲幅仍將處於較低水平,總體上將保持平穩運行。
元旦、春節是重要民生商品的傳統消費旺季,受「節日效應」影響,物價可能出現階段性上漲,但由於生豬生產供應持續恢復、蔬菜整體供應充足,預計節假日期間的價格漲幅不大。
為確保元旦、春節期間重要民生商品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下一步我委將會同各地區各部門,抓好4方面重點工作。一是強化價格監測預警。持續密切監測糧、油、肉、蛋等重要民生商品的生產、銷售和價格情況,在節假日期間啟動應急監測,對市場供需情況及時作出反應。二是加強儲備調節。結合市場形勢,精準開展中央凍豬肉儲備投放,指導地方加大豬肉、冬春蔬菜等儲備投放力度,更好滿足居民消費需求。三是開展市場巡查。指導各地加強居民生活必需品、交通運輸、旅遊餐飲等重要民生領域市場的巡查和倡議告誡,堅決制止亂漲價、亂收費等行為。四是兜住民生底線。指導和督促各地落實好價格補貼聯動機制,按月及時足額發放價格臨時補貼,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發放一次性補貼,切實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中國日報社記者:
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籤署,這不僅是近20年來東亞經濟一體化建設最重要的成果,更是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勝利。「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整合了區域內的27個自由貿易協定和44個雙邊投資協定,提高了各成員國市場準入、投資便利化水平和政策透明度,將進一步促進成員國的投資合作。生效實施後,域內貨物、服務、投資和商務人員將基本實現自由流動,形成區域統一大市場,具有重大經貿意義。
我國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的重要成員,市場規模巨大、產業配套齊全、人力資源豐富、創新活力增強、營商環境改善,隨著「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的實施,將進一步促進我國吸引外商投資,也將促進我國對其他成員國的投資,為促進區域經濟增長發揮積極作用。
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積極參與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生效實施,嚴格執行外商投資法及其配套規定,清理與其不符的法規、規章和規範性文件,確保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公平競爭,落實好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推動區域內各國儘早實現共同利益。
上海證券報記者:
孟瑋:
高鐵主要服務於區際出行,新建高鐵時速一般在250公裡及以上;地鐵主要服務於中心城區的通勤出行,時速一般在80至100公裡。目前,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幹線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已經初具規模,截至2019年底,三大區域幹線鐵路營業裡程約2.4萬公裡,路網密度達全國平均水平的2.6倍;城市軌道交通營業裡程近3400公裡,佔全國的61.2%。但相比較而言,市域(郊)等鐵路發展還比較滯後,一定程度上影響都市圈軌道交通網絡效率。關於記者朋友關心的錯位發展問題,關鍵是要準確把握好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定位和路網功能,在建設中把握好兩個方面:
孟瑋:
一是壓實壓細工作責任。細化分解《總體方案》明確的各項任務,制定年度重點工作安排,明確每一項工作的具體要求、責任分工、成果形式和完成時限,建立臺帳,完成一項銷號一項。
二是推動早期政策有序落地。制定出臺了智慧海南總體方案、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編制海南自貿港鼓勵類產業目錄、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推動出臺了離島免稅購物調整政策、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原輔料「零關稅」政策、洋浦保稅港區監管辦法、第七航權實施方案等政策措施。
三是組建專班赴一線開展工作。會同財政部、商務部、人民銀行、海關總署等部門組成工作專班,每月赴海南一線辦公,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積極提出政策建議,協調推動政策落地。
在有關方面共同努力下,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順利開局。6月1日至11月30日,海南新增市場主體19.1萬戶,市場主體總量達到115.9萬戶,其中新設企業同比增長169.5%;引進人才超過10.3萬人,相當於過去兩年引進人才的總和;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23.9億元,同比增長18.3%。自7月1日離島免稅購物新政實施以來至11月30日,海南離島旅客累計免稅購物296.3萬人次、購物總額159.0億元,分別同比增長79%、204%。入籍「中國洋浦港」的國際船舶達到21艘,博鰲樂城國際旅遊先行區可用的國內未上市臨床急需特許藥械超過110種,可用抗腫瘤新藥、罕見病藥達100多種。
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方面,繼續抓好《總體方案》的貫徹落實,抓緊研究提出明年重點工作安排,持續推動早期政策落地,著力提升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加快集聚優質生產要素,大力培育產業鏈、產業集群,不斷推動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取得新成效。
紅星新聞記者:我們注意到《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中有一塊涉及「生活垃圾分類與治理」,目前全國在垃圾分類方面的進展情況如何?
孟瑋:
這個問題社會十分關注。「十三五」期間,我國生活垃圾分類由點到面逐步推開,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體系進一步完善,為營造乾淨整潔的人居環境、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截至目前,首批開展先行先試的46個重點城市的生活垃圾分類小區覆蓋率已達86.6%,生活垃圾平均回收利用率為30.4%,廚餘垃圾處理能力從2019年的每天3.47萬噸提升到目前的每天6.28萬噸,成績初步顯現。但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總體尚處於起步階段,在落實城市主體責任、推動群眾習慣養成、加快分類設施建設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為進一步推動垃圾分類工作,加快推動補齊短板弱項,今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印發了《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實施方案》。近日,12個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若干意見》,推動逐步建立城鄉統籌的生活垃圾分類系統。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持續推動這兩個文件的落實,重點開展好4方面工作。一是強化全流程管理。在推動源頭減量的同時,進一步完善分類投放收集系統和運輸系統,設置簡便易行的垃圾分類投放裝置,合理布局分類收集設施設備,提升分類處理能力,防止生活垃圾「先分後混、混裝混運」。同時,加快補齊廚餘垃圾和有害垃圾處理設施短板。二是建立長效機制。推動法治化和規範化管理,健全生活垃圾分類法規體系,加大資金保障力度,支持生活垃圾分類系統建設項目及運營,健全收費機制,提升科技支撐能力,加強工作成效評估。三是完善治理體系。建立健全工作責任制和管理協同機制,使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落到基層、深入群眾,推動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體系。四是加強宣傳推廣。積極宣傳推廣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領域的先進經驗,引導群眾普遍參與,強化學校教育,建立健全社會服務體系,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垃圾分類,推動形成全社會參與的良好氛圍。
責任編輯:林 智
來源:國家發展改革委
投稿新聞熱線:15005095775 歡迎來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