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襲紅衣明豔照人、飛揚跋扈的女主角陳芊芊策馬揚塵,登場便先聲奪人。《傳聞中的陳芊芊》第一集上演了一出公主當街「強搶民男」的驚人戲碼,憑藉這一吸睛開局,該劇熱播指數持續上揚,連續數周登頂各大網絡劇熱播榜單。根據燈塔專業版,截至6月9日18時,劇集累計播放量13.16億,是第二季度網絡劇領域的小爆款。
陳小千原本是一名言情小說編劇,偶然穿越進自己的劇本成了活不過一集的女配角陳芊芊,為了保命,她做出一系列反常舉動成功引起男主角注意,原本一心置其於死地的男主角陰錯陽差愛上她。穿越、甜寵等爆款公式要素備齊之外,《傳聞中的陳芊芊》的世界觀設定是其意外走紅的重要原因。
故事主線發生在虛構的古代城邦花垣城,這是一個女尊男卑的世界。在這裡女子建功立業,經商從政,享有絕對的主導權,男子養育兒女,遵守繁冗禮數,不得考取功名,地位低微。這一設定在當下的影視劇創作中尚屬罕見,開篇便旗幟鮮明地嘲諷男權社會種種陳規陋習。在看膩了男尊女卑、多女爭搶一男的戲碼之後,突破傳統敘事的奇觀設定為網劇生態增添一抹亮色。
女尊文盛極而衰
《傳聞中的陳芊芊》改編自網絡小說《傳聞中的三公主》,在網絡文學中,這一類小說被稱為「女尊文」。女尊文通常指由女性創作,以女性為尊的社會結構下,從女性視角出發進行故事設定、塑造人物的類型小說。
在中國古典小說中可溯源女尊文誕生的文化蹤跡。比如清代長篇小說《鏡花緣》,創造了一個女性佔據主導地位的女兒國。《西遊記》中的女兒國中俱為女子,無一男性,女子通過飲用子母河河水繁衍後代。女尊文早期代表作《四時花開之還魂女兒國》便受到了《鏡花緣》的影響。
女尊文中最常見的設定是現實世界的鏡像反轉。男性和女性的社會角色在架空世界中倒置,進而製造荒謬、新奇的喜劇效果,對現實中比如貞潔觀、生女不如男等陳舊觀念加以諷刺與批判。不過,這一驚世駭俗的設定本質上只是對古代男尊女卑社會秩序的效仿,比如一夫多妻變為一妻多夫,女主外男主內則是將對女性的刻板印象挪移到男性身上,這種性別二元對立的設定,滿足了女性觀眾逃避現實世界壓力,緩解生存焦慮以及情感宣洩的需求。
《傳聞中的陳芊芊》完結之後,騰訊視頻上線《酋長的男人》,同樣也是一部女尊題材的影視劇,講述珠寶獵人被原始部落女首領搭救的故事。可以預見,打著「女尊」旗號的影視作品可能成為今後熱門的創作類型。
女尊文一度是網絡文學創作平臺上風靡的類型,如今勢頭衰微。正如女尊文盛極而衰的命運。同質化的創作模式,相似的敘事結構,男女社會性別角色互換的奇觀設定,總有一天會失效,觀眾因審美疲勞轉而投向其他類型的快餐娛樂。
不少女尊文創作者曾明確指出,創作的出發點是要宣揚其對女性主義的看法,比如《妻主》提到波伏娃的「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的」,作者希望通過創作破除人們對性別的固有認知。
但從市場上風靡的文學和影視作品來看,女性意識的張揚只是故事的邊角料。《傳聞中的陳芊芊》的走紅,後期主要依循《錦衣之下》《親愛的,熱愛的》《冰糖燉雪梨》等甜寵劇的成功邏輯,回歸一女兩男的言情模式,而個性張揚、特立獨行的陳芊芊早已在女主穿越之後消失無影。
女性意識的覺醒
「女尊」某種程度上是「女強」的極端化呈現。「女尊」由於其設定反常規而需要通過穿越來實現,「女強」的設定因其貼近現實而頻繁地出現在影視劇創作當中。近些年走紅螢屏的「大女主」劇,諸如《甄嬛傳》《延禧攻略》《都挺好》等都強調女性的能量。這一類劇集的主角通常是女性,並且強調女性強大的人格和心理素質,比肩乃至超越男性的才華和能力,最終成為人生的主宰、戰勝命運的強者。
如果將視野延伸至全球範圍,可以看到,描摹和反思女性處境的文學、影視作品的數量和曝光度呈增多趨勢。《使女的故事》《我的天才女友》《致命女人》《美國夫人》《傲骨之戰》等女性佔據主導地位、支配劇情發展的劇集,製作精良立意前衛,在熱播的同時也收穫好評。
近日,《美國夫人》繼《致命女人》之後進入女性議題的中心並引發廣泛討論。這一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劇集,出人意料地以一位「反女權」代表人物菲莉絲為主角,由凱特·布蘭切特飾演的菲莉絲·施拉夫利是反對《平等權利修正案》背後強有力的人物。該劇通過對這一人物複雜個性和政治抱負的刻畫,以及幾位女權運動精神領袖的書寫,勾勒出上世紀70年代美國平權運動波瀾壯闊的歷史。
上海社科院助理研究員陳亞亞向第一財經分析,《美國夫人》所傳達的信息,是女權運動、反女權運動的複雜性,女權運動的目標實現依賴於群眾的廣泛支持,如果得不到社會的普遍認同,是難以成功的。「但不管怎麼複雜,女性仍然是在慢慢覺醒的,即使有一些人暫時還在困惑之中。」
影視劇因其文化產品的性質,所反映和表達的內容多少會影響觀眾的認知,改變或者強化性別的社會角色。過去國內影視作品中,男性凝視下的女性形象多少有扁平化的跡象。「中老年女性的角色和戲份都不太好,年輕女性又多受困於情感,太單一、單調了,這是最大的局限。」在陳亞亞看來,影視劇中對女性角色最好是按照現實的樣子來書寫,「不要矯飾」。
隨著女性地位的不斷提高和女性意識的覺醒,女性觀眾對影視劇創作中的女性形象也有了自己的訴求,比如對一些影視劇中的角色塑造提出質疑,而影視劇中的女性角色也開始有了更豐富多元的展現。
從《傳聞中的陳芊芊》等熱播劇集可以看到,儘管這些受到女權思想影響創作出來的女尊、女強文學及影視作品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女性主義作品,但其中關於男女平權的思考、社會結構的反思都有其價值。它們的集中出現將有可能催生真正反思女性處境,反映性別不平等現狀的作品,除了那些熠熠生輝的精英女性,還有更多被遮蔽的平凡人值得被注視和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