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最終選舉結果尚未公布,美國大選看起來註定要「失敗」。在此之前,川普為了自己能夠再次當選,不斷拿臺灣地區開刀,想藉此打壓中國大陸。如今川普看起來並不死心,他還想繼續打「臺灣牌」。
十一月十九日,據臺灣媒體報導,美國共和黨參議員杜美18日在研討會上表示,美國應與臺灣地區加強合作,增進高層交往。並邀請蔡英文總統「訪問」美國。既然杜美是個無足輕重的人,而他又是一個「共和黨人」,那麼問題就更加敏感了。在得到這個消息之後,蔡英文的反應很快,首先是感謝參議員的邀請,現在她還沒有計劃去美國「訪問」,並且表示今後將繼續加強與美國在各個方面的合作與交流。前些日子,在得知拜登贏得「勝選」後,蔡英文見風使舵,向拜登表示祝賀,而民進黨當局也說:「拜登是個和藹可親的人,忍不住要叫他爺爺」,這樣的話真是可笑。
畢竟川普的任期尚未結束,蔡英文仍有一些顧慮,從蔡英文給賈德納打電話哀悼,可以看出她想要腳踏兩隻船,賈德納在對臺問題上比較「偏愛」臺灣地區。民主黨高級官員站在川普一邊,而綠媒也支持川普是不爭的事實。
但如今蔡英文的處境顯得有些尷尬。蓬佩奧不久前剛剛表示「臺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很明顯,川普希望在他有限的時間裡繼續談臺灣問題。部分島內人士也開始猜測川普是否會在卸任前「訪問臺灣地區」。
根據川普的處事風格,蔡英文不斷在島內製造事情,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而不擇手段,什麼事都可以做。另一些人則分析說,川普輸了不服氣,所以想要製造點麻煩,反正自己不用收拾爛攤子,所以他有可能什麼都能做。由於《自由貿易協定》的籤署,臺灣地區的經濟發展已經面臨著挑戰,依賴美國的可能性似乎不大。以前,美國與臺灣地區的貿易協定只是表面現象,並無實質內容,如今美國也處於權力過渡時期,因此,這一貿易協定恐怕要擱置了。目前蔡英文誰也不敢冒犯,只能在島內做點事。中天新聞臺換照申請遭拒,島民極為不滿。由於新聞媒體沒有自由,而且臺灣地區也被拒絕接受 RCEP協議,臺灣地區的經濟發展更是令人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