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心動魄!火神山醫院ICU病房裡的生死時速

2020-12-19 國際在線

火神山醫院ICU病房裡的生死時速

■解放軍報記者 王傳順 特約記者 王均波

脫下防護裝具,醫生劉冬梅臉龐上留下了傷痕。解放軍報記者 王傳順 攝

前一秒風平浪靜,後一秒驚心動魄。

3月24日,記者再一次進入位於武漢火神山醫院ICU病房,記錄下醫務人員生死時速,與疫魔搶奪患者生命的感人瞬間。

ICU病房是火神山醫院收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最多、最重、最集中的地方之一,也是斬殺疫魔這把尖刀上的刀尖。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武漢這座城市被按下「暫停鍵」,但ICU病房裡卻啟動了「快進鍵」,那些身著迷彩軍裝的白衣戰士們,和時間拼速度,與死神搶生命,每個步驟都是按秒計,每一秒都生死攸關,隨時都在與死神掰手腕。

為了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他們廣泛採用新技術新療法,對危重症患者實施「一人一案」救治,建立篩選評估和療效評價救治體系,取得一定效果。經過醫務人員數十天的科學救治,挽救了無數患者生命。記者也發現ICU病房比一個月前更加規範和高效,2月24日,記者第一次來到火神山醫院ICU病房時,無一空床,今天出現了難得的空床現象,這意味著武漢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在逐步減少。專家們成功救治一例又一例的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給醫務人員科學救治提供參考,更提振了全國人民戰勝疫情的信心與決心。

醫護人員正在為患者實施俯臥位通氣。解放軍報記者 王傳順 攝

醫護人員根據患者病情的變化,精心研究治療方案。解放軍報記者 王傳順 攝

醫務人員給患者做纖支鏡檢查。解放軍報記者 王傳順 攝

醫務人員留取患者痰液做痰培養查找病原菌。解放軍報記者 王傳順 攝

醫務人員認真為患者進行口腔護理。解放軍報記者 王傳順 攝

醫護人員密切觀測患者生命體徵。解放軍報記者 王傳順 攝

醫護人員監控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解放軍報記者 王傳順 攝

醫護人員調整呼吸機位置,固定呼吸機管道。解放軍報記者 王傳順 攝

醫護人員嚴格按照工作流程做好每一項工作。解放軍報記者 王傳順 攝

醫護人員精心做好旁床護理護工作。解放軍報記者 王傳順 攝

醫護人員定時給重症患者翻身拍背。解放軍報記者 王傳順 攝

專心護理患者,站立時間過長,醫護人員差點摔倒。解放軍報記者 王傳順 攝

「ICU大管家」陳靜護士長正在指導同事清理物資,做好精細化管理。解放軍報記者 王傳順 攝

醫護人員幫助患者刷牙漱口。解放軍報記者 王傳順 攝

醫護人員餵患者喝水。解放軍報記者 王傳順 攝

相關焦點

  • 逆行者——火神山、雷神山生死時速
    這個與時間賽跑的救命工程沒有犯錯的餘地,簡化設計,艱難權衡在肯定,否定和懷疑之間來回震蕩生死時速,建設逆行者成就了抗疫奇蹟一、火神山建設之「快」武漢市政府要求參照北京小湯山的模式,建成一所有千張床位的傳染病醫院。按照平時的工期,需要兩年的時間,然而大疫當前,給出的工期只有六天,這是一趟與時間的賽跑,是一趟生死競速。
  • ICU病房的讀秒節奏
    呼叫值班醫生,穿戴防護裝備,跑進病房,投入搶救……爭分奪秒,腳步匆匆,是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主任張西京的常態。快速誘導氣管插管、有創輔助通氣……一位呼吸衰竭的重症患者被成功救治。總結時,張西京提高了講話的聲音:「我們還可以再快一點!」
  • 《新聞聯播》報導了火神山醫院ICU護士長、海鹽人陳靜!
    昨晚,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用2分鐘左右的時長,報導了火神山醫院ICU護士長、咱們海鹽人陳靜,展現了這位抗疫巾幗英雄的執著、擔當和風採。 那麼陳靜是怎樣一個人?她在火神山醫院扮演著怎樣的角色?讓我們再來重溫下吧。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艱辛遠超想像:「全村的龍把最硬的鱗給你!」
    2月8日,武漢雷神山醫院交付使用,並收治了第一批共30名患者。至此,兩個為抗擊新冠肺炎興建的臨時醫院——火神山醫院與雷神山醫院均投入使用。十幾天來,在一億「雲監工」的注視下,兩所醫院的建設是一場與疫情的生死競速,其背後的艱辛和力量遠超常人的想像。
  • Emerg Infect Dis:我國科學家發現在ICU和普通COVID-19病房中,空氣...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軍事科學院、武漢火神山醫院和中部戰區總醫院的研究人員報導在重症監護室(ICU)和普通COVID-19病房(GW)中,空氣和物體表面存在較大的SARS-CoV-2汙染。
  • 火神山醫院的這一幕幕,超暖心……
    昨天一則新聞感動了許多網友2月15日火神山醫院4名患者治癒出院因患者已經過嚴格消殺而醫護人員都穿著防護服風雪飄飄在離別的時刻他們只能隔空擁抱2月2日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正式進駐火神山醫院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醫護人員不僅悉心照顧著病患的身體還一直給予患者真誠的支持和鼓勵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加減法
    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兩座被稱為「奇蹟」的醫院,在武漢疫情最危急的時刻火速建成,兩個月裡救治數千病患,最終迎來關門時刻。「奇蹟」背後,是建設者不辭辛勞、晝夜奮戰,是白衣戰士逆行出徵、守護平安。這兩座特殊的醫院也是中國抗疫戰場的標誌性陣地,詮釋著同舟共濟、眾志成城的中國力量。
  • 致敬「沉默的英雄」——記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者
    (小標題)生死時速:咬牙完成「不可能的任務」4月1日,地處武漢西南、長江北岸的一座裝配式建築工地上,中建三局項目經理張旭正組織基礎打樁、構件吊裝,「再過幾天武漢就全面解封,我們正全力復工復產」。10天前,他剛結束隔離醫學留觀,就進駐施工現場。過去60多天來,張旭沒著過家。
  • ---武漢建工集團承建火神山醫院全紀實
    武漢建工集團此前剛完成武漢市主城區各大醫院的隔離病房改造工作,還沒來得及歇口氣,又於1月23日(臘月二十九)下午臨危受命接到火神山醫院承建任務,當晚開始緊急集結隊伍,廣大幹部職工不顧個人安危,踴躍報名主動請戰。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應志剛,集團總經理、黨委副書記王火生率領集團公司及股份公司領導班子,在施工現場坐鎮指揮,精心制定施工方案,將責任落實到人。
  • 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成功跨過七道「坎」
    (抗擊新型肺炎)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成功跨過七道「坎」中新社武漢2月2日電 (張穎 徐金波)經過10天時間夜以繼日地奮戰,總建築面積達3.39萬平方米的武漢火神山醫院2日高標準交付。項目施工方中建三局相關負責人稱,醫院建設從開工到交付成功跨過了七道「坎」。武漢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揮部1月23日決定,參照北京小湯山醫院模式,由中建三局牽頭建設位於蔡甸區的火神山醫院。2月2日,武漢火神山醫院正式交付人民軍隊醫務工作者。
  • 十天完工的火神山醫院,到底有多牛?
    火神山醫院已經竣工了!?和廣大在家監工應援的差友們一樣,這幾天託尼也在電腦前幫叉醬、嘔泥醬們加油打氣,沒成想一眨眼的功夫,竟然已經造完了?來源:澎湃(下同)這前前後後也就十天左右的時間,基建狂魔的稱號真的是名副其實啊!
  • 武漢火神山醫院效果圖公布:總建築面積3.39萬平方米
    新京報訊(記者 盧海燕 潘聞博)用於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武漢火神山醫院目前正在施工。今日(1月28日)下午,承建火神山醫院的中建三局公布了醫院效果圖,稱總建築面積達3.39萬平方米。火神山醫院施工現場,兩層的箱式板房已初具模型。來源:中建三局官方微信據新京報此前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蔓延後,武漢市政府為救治患者,決定參照「非典」期間北京小湯山醫院模式,在武漢市蔡甸區建造醫院,定名為火神山醫院,由中建三局、武漢建工集團、武漢航發、漢陽市政4家單位參建。
  • 醫院ICU病房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壹最近很不幸,家屬進了本市某醫院的PICU。這是一個兒科重症監護病區。這裡聚集著各種來自市區和下級醫院轉診來的危重兒童。叄還有一個不到2歲的患兒,孩子的母親是當地縣醫院的護士,孩子剛開始病嚴重的時候在母親所在的醫院治療,2天後肺部CT顯示一側極度惡化,隨轉到市某三甲醫院。家人們也是自責,他們也沒想到縣級醫院的醫療水平那麼差,也許是孩子的原因也許……患兒的奶奶當時還上演了一出上世紀80年代病人和醫生的對話場景戲。
  • 新冠肺炎ICU病房醫生:生死時刻,和患者幾乎口鼻相對
    中新網客戶端隨州3月2日電 題:新冠肺炎ICU病房醫生:生死時刻,和患者幾乎口鼻相對作者:彭婧如「飛沫傳播、氣溶膠傳播,我們幾乎每天都會面臨這種風險。」江西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醫生鄒頲在電話那頭的聲音非常平靜,「在遞交外地醫療支援申請的時候,就有心理準備。那時候還很早,我還不知道會去支援哪裡。」從接命令到出發,不到兩小時鄒頲是江西支援湖北隨州醫療隊的重症組組長,她每天的工作就是進到新冠肺炎ICU病房搶救危重患者。
  • 10天,交付新鄉版「火神山」醫院!
    、地、頂、設備的防護改造,建設成具備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患者隔離要求的隔離病房28間和負壓病房5間,打造一座新鄉市的「小湯山」醫院。,醫院病房主要用於疫情患者的救治。在特殊裝置作用下,負壓病房內的氣壓低於病房外氣壓,空氣通過專用的送風和排風系統,經過消毒處理後再循環,將大大降低醫務人員被感染機率。該醫院隔離病區所有的隔離病房,採用的是與武漢火神山醫院完全相同的隔離防護設施。
  • ICU病房裡的「阻擊戰」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影報導2月26日,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ICU病房內的監控屏幕。2月26日,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血液淨化中心的護士們要推著血液淨化機,穿過三道門,才從清潔區進入汙染區。2月26日,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ICU病房內,「護腎小隊」與上海華山醫院醫療隊的醫護人員一起,觀察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在血液淨化過程中的體徵變化。2月26日,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ICU病房內,「護腎小隊」為一名病人做股靜脈置管,這是為患者進行血液淨化的前期工作。
  • 是護士更是勇士——記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火神山醫院重症...
    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護士長陳靜在ICU病房工作。 吳浩宇攝(中經視覺)陳靜是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護士長。記者撥通她的電話時,她已經連續工作了12個小時。面對疫情,她說:「我是一個有31年軍齡的老兵。國家有難,匹夫有責,何況我是一名軍人!」
  • 為保障火神山醫院及早投用 格力搶裝「先鋒隊」
    該批援贈的空氣淨化器,能夠確保該院每一間隔離病房、每一間辦公室、每一間檢測實驗室都可以配備上至少1臺殺病毒空氣淨化器,以去除空氣中的固態顆粒物、有害氣體、微生物汙染物,淨化空氣,平衡室內空氣溫度和溼度,改善病區空氣環境,為控制疫情出力。
  • 40小時贛榆版「火神山」醫院神速送電
    中國江蘇網訊 「隔離防治病房很快就具備投運條件了,這一切,多虧了供電的神速施工,沒有電,其他配套設施都沒法進行。」2月5日,贛榆區人民醫院院長萬延巒在電話中感慨道。1月底,贛榆區人民醫院決定啟動閒置區人民醫院老院區翻新擴建新型肺炎隔離防治病房,進一步科學防控新型肺炎留觀發熱病人的收治工作,贛榆區區人民醫院根據實際情況,迅速啟動閒置老院區翻新擴建新型肺炎隔離防治病房。
  • 火神山醫院交付!小紅小藍背後的真人來了
    「阻擊疫情中的年輕人」系列報導⑤火神山醫院交付!小紅小藍背後的真人來了報導策劃:藺玉紅、周凱、王勁松圖文整理:陳敏2月2日正式交付的火神山醫院火神山醫院交付前的施工現場武漢火神山醫院2月2日交付雷神山醫院也將於2月5日建成很多人說中國是「基建狂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