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同感
最近這幾天無論走到哪
都會被成群飛來的小黑蟲
煩的不要不要的
這種俗稱「小咬」的傢伙, 其實是屬於同翅目蚜科的有翅蚜蟲。 今年哈爾濱格外多,稍不注意,它就會飛進鼻子、眼睛甚至嘴裡,讓人厭惡。
「小咬」是咋來的?
啥時候能消失?
昨天,新晚報記者聯繫了東北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於洪春,他曾專門「研究「過這種煩人的小黑蟲。
「最多再活10天,不用人為消殺,因為它的天敵瓢蟲要來。」
於洪春表示,小咬不像蚊子,跟水沒有太大關係。它的學名叫蚜蟲,平時生活在田間地頭,是一種農業害蟲。此前的蚜蟲沒有翅膀,只能爬行,到了春秋兩季,它們才會長出翅膀飛行,為的是產卵越冬。
小咬的越冬場所多為木本植物,它們將卵產在樹上後就會自然死去。第二年春,幼蟲長大,再返回農田作害。目前這個季節,正是成蟲找樹木縫隙產卵的時節,城市綠化中的樹木成了遷飛最終「目的地」。
最近,哈市城區白天氣溫始終在20℃左右,且連續多日溫度變化不大、風力小、雨水多,這些條件都很適合小咬生存,這些原因導致了近期的集中爆發。
小咬對農作物有危害,但對城市樹木危害不大。近期,園林檢疫部門將對它們產在樹上的卵實施入冬前一次消殺,但對於正在騷擾市民生活的成蟲並沒有太好的辦法。至於朋友圈裡瘋傳的飛機灑藥殺小咬也都是子虛烏有的事情。
於洪春說,小咬壽命不長,天熱時一般存活一周,天涼時會多活幾天。現在基本是今年最後「一屆」小咬了,即便不人為灑藥消殺,10天左右也會見不到了。即使有能堅持活著的,9月末,它的天敵「花大姐」就要來了,小咬很快也會被吃光。
穿啥衣服避小咬?
最近,穿著黃色衣物、開著黃顏色車的市民會尤為煩惱,大量的小咬會撲向他們。
於洪春說,小咬具有典型的趨黃性,對其他淺顏色也很敏感。但 銀色是小咬討厭的顏色 ,厭惡小咬的市民不妨穿身銀色衣物試一下。
很多人會將落在衣服上的小咬直接摁死,但這樣做會給日後衣物清洗帶來很多麻煩。
於洪春告訴記者,小咬的體液一旦印在衣物上,清洗起來很困難,選擇吹走或者彈走更好一些。
雖然叫小咬,但它並 不咬人,更不會傳播疾病 ,市民對此可放心。
再來說說馬上就要「襲城」的「花大姐」
哈爾濱市植保站專家說,瓢蟲分為二星、三星、五星、七星等多種,大部分瓢蟲基本上都是益蟲,只有十一星、二十八星的才是害蟲。
簡單說就是,以動物為食物的是益蟲;以植物為食物的是害蟲。
由於瓢蟲每年秋天都要從田間飛到較溫暖的地方準備冬眠,因此八九月份,城市裡的「花大姐」也會多起來。
瓢蟲沒毒,咬一口沒事
哈爾濱市第五醫院皮膚科醫生說,瓢蟲沒有毒,只要不是過敏體質的人,就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
「其實它們不是在咬人,而是在尋找越冬的地方,用嘴嗑窩呢。即使被咬傷,也不用恐慌,無大礙。」
如果害怕瓢蟲落身,可以 穿深色衣服 ,因瓢蟲喜歡找陽光充足和溫暖的地方,所以一般都會選擇著落在淺色衣服上。
糊臉的小咬終於要走了
一起點個ZAN吧~
新晚報記者 張立馨 綜合百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