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走親戚都有哪些講究,2019年豬年初二走親戚時間順序禮節

2020-12-21 川北在線網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春節走親戚都有哪些講究,2019年豬年初二走親戚時間順序禮節 1、春節走親戚的時間 時間走親戚這種習俗從正月初二,一直能持繼到正月十六,這期間幾乎家家都在酒醇中泡著,在香味中浴著,盡享人生的樂趣和親情的快樂.過去是等到送了年才能出門,並有初三姥娘初四姑,初

  原標題:春節走親戚都有哪些講究,2019年豬年初二走親戚時間順序禮節

 

  1、春節走親戚的時間

 

  時間走親戚這種習俗從正月初二,一直能持繼到正月十六,這期間幾乎家家都在酒醇中泡著,在香味中浴著,盡享人生的樂趣和親情的快樂.過去是等到送了年才能出門,並有「初三姥娘初四姑,初五初六看丈母」的說法;如今是正月初二趁著年味正濃時,膠東人就拉開了走親戚的大幕,而且多是「先看丈人再看舅,姑父姨父排在後」;從這種演變上看,生活節奏在加快、婦女地位在提高.正月初二、三,嫁出去的女兒們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

 

  2、春節走親戚的順序

 

  走親戚的大體次序是:外甥走姥姥家,閨女攜婿走娘家,然後是去姑、姨、姐家.除特殊情況外,都要回拜.民間有"初一初二娥媚月,初三初四好拜節"之說.

  (1)大年初一:晚輩向長輩拜年.

 

  拜年一般從家裡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大部分地方大年初一是不走親戚的,真正的春節走親戚是從大年初二開始的.

 

  (2)大年初二:女婿必須到嶽父、母家拜年.

 

  女婿必須到嶽父、母家,並且必須帶禮物,倘若你是新婚的女婿的話,這個禮物可是有很大的講究,等下的伴手禮選擇可一定要認真看哦.外甥走姥姥家,閨女攜婿走娘家,這個風俗在民間有"初一初二娥媚月,初三初四好拜節"之說.進門後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後再給長輩們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飯、玩耍.

 

  (3)大年初三開始之後才開始走其他的一些親戚.

 

  大年初三開始之後才開始走其他的一些親戚,由於初三起大家普遍開始走親戚,所以這時候去走親戚一定要注意好時間的安排,首先是確認主人在家否,其次,登門的時間不宜選擇大早上或者晚上,早上容易影響到主人休息,讓人措手不及,晚上的話如果逗留時間一長就會打擾主人休息.最後還要注意的一點就是作客逗留時間一般以半小時至40分鐘為宜,這樣,既不失禮貌,又不影響主人接待其他客人.

  3、春節走親戚的伴手禮

 

  (1)一般先去舅家 、舅爺家 ,這些親戚去的時候相對禮物要重一些.

 

  在傳統習俗中,春節走親戚的伴手禮可是一門學問.一般先去舅家 、舅爺家 ,這些親戚去的時候相對禮物要重一些,必須拿禮條(一條4斤左右的豬肋肉),再配把粉條或點心,返回時娘家不能稍別的禮物,一定要給老姑娘帶回幾個臘月二十三炕的火燒饃,也算是讓吃了娘家的飯.其次才是走姑家、姨家及其他親戚,禮物一般兩包點心(一種油炸的甜食品,也叫果子)就行了,下午返回時,親戚家會給帶點炸的麻葉(油炸的菱形面葉)、點心、餅乾等.

 

  (2)一般走親戚的話應適當帶點禮物,禮物既不宜太昂貴豪華.

 

  一般走親戚的話應適當帶點禮物,禮物既不宜太昂貴豪華,又應能「拿得出手」,能夠表示自己的心意,最好能夠投其所好的送一些禮物.如果親朋家裡有小孩子,還要準備好壓歲錢,裝在大紅封套裡,可寫上祝願語.拜年禮物還應講究衛生.比如,別人送給自己的糕點,一般不宜轉送他人;給年邁或患病者拜年,所送的水果等應該有益於對方強身健康等等.此外還應注意節儉,自己動手做一些小禮物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點子,既可以表示出心意,又能顯示自己的才華.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大年初四走親戚不能送梨
    作者: 侯豔來源:  初四的走親戚與初一的拜年有一定區別。拜年的方式和禮節因社會地位、經濟情況不同,以及拜年人與被拜年者的關係不同而有所差異,但總的說來,都是禮節性、祝願性的一種過場。走親戚,體現出的則是親戚之間的深厚情感。在禮節上也不像拜年那麼複雜,隨意性較強。
  • 農村春節走親戚像完成任務,放下禮物就走飯都不吃,沒年味了
    農村過年走親戚年味淡了,還要不要走呀?老人:傳統文化不能丟文/小吳在農村再過幾天就過年了,感覺時間過得好快,一晃就過年了。年初定的目標完成得怎麼樣了呢?不管有沒有完成,可時間不等人。過完年,就得走親戚了,不過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走親戚,像完成任務似的,放下禮物就走,飯都不吃,有時茶都不喝一杯,坐一下就走了,感覺現在沒有年味了。
  • 大年初三能走親戚拜年嗎?大年初三春節走親戚的習俗和時間
    大年初二屬於「回娘家」的節日,到了大年初三,則屬於走其他親戚的日子。在這一天,去姑姑家、去姨母家、去表叔表伯父家……則成了一種相對固定的習俗,這個習俗有個固定的叫法就是「走親戚」。初三,即農曆正月初三,又稱小年朝、「豬日」。清顧祿《清嘉錄·小年朝》:「(正月)初三日為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同。」
  • 2019大年初一拜年祝福語吉祥話 初一走親戚說什麼
    2019大年初一拜年祝福語吉祥話 初一走親戚說什麼  農曆正月初一,是春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 農村人過年走親戚,都拿什麼東西?第3種有風險!你走親戚送啥?
    今天已經是大年初五了,今年這個年算是逐漸進入尾聲。從初二到今天,以及明天,這幾天都是人們走親訪友的時候。初二一般是女兒女婿回娘家,之後的幾天就是輪到其他親戚。說到走親戚,有很多講究,但最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就是禮品了。
  • 大年初一走親戚啥講究?老祖宗總結了這3個「禁忌」,不妨看看
    大年初一走親戚啥講究?老祖宗總結了這3個「禁忌」,不妨看看馬上就要過年了,大家是不是都很激動?年貨有沒有準備好呢?拜年是我們民間的一種傳統習俗,估計很多朋友小時候都有過被家長帶領著四處收壓歲錢的經歷,大年初一的時候走親戚應該是小朋友們最期待的活動了。現代的拜年也不像古代的時候規矩頗多,要求嚴苛了。古時拜年還只是晚輩向長輩賀新年,需要叩頭問安,當然,遇到同輩也是要施禮道賀。
  • 農村過年走親戚發現對方把本人送的禮品拿去給其他親戚了,合理嗎
    記得小時候過年走親戚,那時基本上都是買東西,像荔枝幹、桂圓乾、芝麻糖、白糖、紅糖等比較常見,基本上是兩包東西外加兩包煙,大年初一一般給爺爺奶奶拜年,大年初二去外婆那拜年,外婆跟幾個舅舅住一塊,去跟外婆拜年時也會去舅舅那轉一圈。
  • 農村斷親現象增多,走親戚這項活動還有必要保存嗎?聽聽專家咋說
    大家都知道不論生活在鄉村還是城市,都清楚地體會到過年是何等的大事,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覺得過年沒有年味。除了對過年的感覺不似以前那樣強烈外,過年走親戚也不似以前那樣了。在農村,以前走親戚,不管離得近或遠、不管工作忙或閒,人們都會一家一家地走親戚,每天只走一家,從正月初二一直持續到正月十六,而且先給誰拜年,哪一天去誰家都非常講究。但是現在農村走親戚不僅沒有這些講究,親戚之間的走動開始變得越來越少了,甚至出現了「斷交」的情況。為什麼這樣呢?經深入了解,斷親現象較多地發生在年輕一代,農村老一輩仍舊是非常期盼的。
  • 過年走親戚送禮有講究,這5種水果,價格美麗寓意好,拿得出手!
    進入正月,就越發接近過年的腳步,小的時候,穿新衣、放鞭炮、走親戚、討紅包是春節最歡樂的時刻,雖然我們已經從當初那個收紅包的小孩變成了發紅包的大人,但是走親戚的快樂依舊一如既往。過年走親戚一般都會帶上點禮品,農村走親戚最常見的就是送水果,過年送水果,可別有一番講究呢!一:「蘋」安吉祥蘋果是我們生活中消費最多的水果之一了,蘋果因為其名可寓意平平安安,又因為蘋果通常是紅色的,所以又有紅紅火火的意思。
  • 人到晚年,走不走親戚,走哪些親戚,全都註定了!
    人到晚年以後更明白這些道理,所以對於走不走親戚,走哪些親戚都要經過篩選。PART1、人窮不走親,以免招人嫌麗萍年輕的時候很有些糊塗,在二十歲時就跟一個小子「私奔了」,她老公是在深山裡的,條件非常差,家裡都還是泥房。
  • 見面咋打招呼、走親戚帶啥禮,聽老南陽人咋說
    有時還會熱情地禮讓一下對方,口頭邀請對方到家裡吃飯:「走吧,往家裡吃去。」這樣的招呼,帶著鄉土味兒,透著親切勁兒,讓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一下子拉得很近。書畫家李金平說,古人對飲食非常講究,中國的禮儀也圍繞飲食來說,比如青銅器,就是中華傳統飲食文化的載體,流傳下來的那些與飲食有關的青銅器可謂數不勝數。
  • 山東臨沂2018過年走親戚送什麼禮 實惠受歡迎的禮物盤點
    中國人最講究禮節,過年的時候要去親朋好友家串門拜年,拜年的時候少不了帶一份禮物,俗話說禮多人不怪。不過現在時代進步了,送禮也不同於以往固定的菸酒糖茶,人們送禮開始講究創意。您是否在為拜年送禮發愁呢?小編來為您出主意。   在臨沂,過年走親訪友叫「出門」。
  • 2019年豬年春節放假時間安排表 調休補哪幾天的班介紹
    現在已經是2018年的最後一個月了,即將迎來2019年。昨天(12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2019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有很多網友在問2019春節是什麼時候,下面小編分享2019年春節法定節假日放假時間安排表。
  • 過年送禮有講究,這裡告訴你一個最好方法
    昨日臘月二十三已過了小年,年三十離我們越來越近了,人們都在忙碌中,也在為過年(春節)走親訪友的事打算,如果你是一個成家的人,你就知道過年這樣大節必須要走親訪友,禮常往來是必不可少的,一年四季,人們都在忙於生計,哪有時間去親戚朋友家走一走呢,這過年了,一個是我國的傳統習慣,一個也是人們藉此機會增加往來
  • 農村親戚味越來越淡,走親戚的越來越少,這是為啥?
    ,有的走到年15還沒走完,但是現在農村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走親戚的越來越少了,在短短的三四天就把親戚走完了,為什麼農村的親戚味越來越淡了,這是為啥呢?貧富差距較大的親戚不再走動;有的親戚混了好了,有錢了就容易看不起人,相互走動的話會因為一點小事引起不必要的矛盾,不是同一個層次的人,在相處過程中也會有隔閡,這樣的親戚很多人都認為不走也罷,時間久了自然而然就沒有親戚味了,就連平時的交流也不多了。
  • 記憶中的年味:吃30碗澆湯麵,親戚給5毛壓歲錢,白面饅頭走親戚
    我們小時候,記憶中的年味,同學相互串門子,到各自家裡去吃飯,吃各種水果甜點糖果,要麼去村莊外地裡面,散散步,放風箏,村子裡蕩鞦韆,看鑼鼓隊走街串巷敲敲打打,很熱鬧。圖中是西安大唐不夜城的年味。我奶奶到除夕晚上,要燒好大一把的香,就在院子裡,農村都是四合院那種,不用擔心防火的問題。
  • 2018大年初一是幾月幾號什麼時候 給長輩親戚拜年的講究
    正月初一還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別稱,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開始。[大年三十和除夕是同一天嗎]  中國是個古老的多民族國家。不同的歷史時期的不同的民族都曾經根據自己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確定過自己的元旦,即改為「正朔」,改正月初一的時間。
  • 新年怎麼招待親戚?老祖宗說:茶七飯八,酒十分,教你待客的講究
    新年怎麼招待親戚?老祖宗說:茶七飯八,酒十分,教你待客的講究春節是走親訪友的好日子,借著這個舉國歡慶的機會親戚朋友們可以走動走動、聯絡聯絡感情。有些地方講究大年初二開始走親戚,從娘家開始,家族比較大的走一圈可能得好幾天。
  • 親戚之間的交往,越來越疏遠了
    記得以前,在老家辦喜事,大家熱熱鬧鬧吃幾天,還在親戚家住幾個晚上。一些表哥表姐,都在一起玩,好像是親兄妹一樣。以前,放暑假的時候,也會去親戚家住幾天,享受「度假時光」,當然親戚家的孩子,也會來自己家裡住幾天,互相走動,也講究「禮尚往來」。遇到農忙的時間,很多親戚都會互相幫忙,插秧、割稻子,誰家辦喜事,很多親戚就提前幾天到了,幫忙準備東西。
  • 大年初二到底應該去舅舅家還是其他親戚家拜年呢
    大年初二到底是去舅舅家拜年還是去其他親戚家拜年,這個就要看當地的一個風俗習慣。因為有的地方是舅舅最大,比爸媽好使,因此大年初二拜年肯定要去舅舅家的。另外,個人覺得,大年初二究竟是去其他親戚家還是舅舅家,還要看跟哪家走的近些。平時關係都不好,有必要大過年的去討沒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