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水訊為弘揚天水美食文化,傳承非遺技藝,9月10日,由秦州區文化館舉辦的首期天水傳統菜培訓班正式開班。
開班儀式上,為五名天水傳統菜培訓教師頒發了聘書、學員代表和培訓教師分別做了交流發言、全體培訓人員共同祭拜了「廚師祖師」,最後,培訓教師以現場實操方式,為學員教授了天水松鼠魚和酸辣裡脊的做法。
首期天水傳統菜培訓班為公益免費培訓,將利用十二天時間,對二十多名從業十年以上的天水各大賓館飯店廚師長等進行培訓,每天培訓時間為一個半小時,採取理論加實操形式進行。此次參與培訓的五名教師,分別為「中華金廚獎」獲得者、國家級酒家酒店等級評審員、國家職業技能考評員張勇,天水地方名廚張經,「中華金廚獎」獲得者、甘肅省烹飪大師、特級烹飪大師曹鴻昌,甘肅省烹飪大師、特級烹調技師、「甘肅省餐飲業貢獻獎」獲得者翟康錄,國家級註冊烹飪名師、「中華金廚獎」獲得者、甘肅省烹飪面點大師張偉,五名教師都是天水市本土廚師,是我市知名的天水傳統菜傳承人。
培訓期間,各位教師將圍繞天水傳統菜餚的選材與盛器選擇、《天水食俗》理論、天水傳統菜的傳承與發展、天水傳統點心特點等理論知識進行講解,並進行元寶雞、酸辣裡脊、爆仗肉、芥末肘子、黃花肉、米粉肉、麻辣肉、鯉魚髮菜、蝦醬肉、天水糟肉、核桃丸子、麻花肚子、豬油盒子、手工月餅、天水點心等五十餘道天水傳統菜的實操教學。
下一步,秦州區文化館將繼續舉辦天水傳統菜培訓,面向社會進行招生,讓更多熱愛天水傳統菜的人了解天水飲食文化,掌握天水傳統菜製作技藝,為普及推動天水傳統菜發展、弘揚天水飲食文化做出積極貢獻。
天水傳統菜文化源遠流長、獨具特色,是隴菜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但隨著時代變遷,和外來飲食文化的衝擊,加之隨著一批掌握天水傳統菜製作技法的師傅的年邁或故去,天水傳統菜出現了傳承譜系斷檔、一些飯店賓館雖然能製作天水傳統菜,但不夠純正、缺失本真和本味等問題,此次培訓班的舉辦,對傳承天水傳統菜餚,弘揚地方飲食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來源:新天水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