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侃封神》第77期
文/老王講事情
圖/《封神演義》相關電視劇
近期,好多小夥伴問老王一個問題,說原著中昊天上天明明點名要元始天尊門下的十二仙首上天俯首稱臣,最好怎麼連截教眾仙也牽扯進去了,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
十二仙首犯了紅塵之厄,殺伐臨身,昊天詔安,元始天尊想法阻攔
眾所周知,崑崙山玉虛宮掌教闡教道法元始天尊門下十二位親傳弟子因為犯了紅塵之厄,殺伐臨身,昊天藉此機會想要詔安十二仙上天稱臣。其實昊天上帝的本來的用意是好意。
其一,這樣不僅最大化地保護了十二仙的生命安全,不用遭天劫臨身。
其二,還能為他的天庭做一些事情,一同管理三界秩序,這時候的天庭人力實在是太少了,少到昊天等幾位原本在天上的幾位神仙根本無暇顧及其他事情,也就是說三百六十羅天星象根本無人值守,天庭急需一批有德有才之人填補空缺。
因為這是昊天上帝的法旨,他 管理的三界其中就包含了元始天尊、老子和通天教主門下的所有弟子,也就是說,除元始天尊等三人以外,其他修仙修道者為達聖人之際都在三界內,昊天有對他們發布命令的權利,這一點,就是元始天尊的師傅鴻鈞老祖也無權幹涉,只能配合,畢竟昊天上帝是代表了天道的。
既然昊天下了法旨,元始天尊也不敢違背,只有遵從,曾經為了十二仙殺戒的事情都閉宮止講了,為什麼?在想辦法啊,原來十二仙心比天高,寧願自己的天劫讓自己粉身碎骨也不願安穩的上天稱臣,受制於昊天。此時此刻他們的修為已經全部到達金仙的水準,只要挨過殺戒,就可以魚躍龍門,一飛沖天,一心追求大道的他們怎麼可能放棄眼前的機會呢?有句話說得好,成王敗寇就是這麼個理兒。
然而,這些都被元始天尊看在眼中,他又怎麼捨得門下這十二名愛徒被人奪去呢?既然十二仙不願意,他也不能袖手旁觀不是?所以,只有閉宮止講,想辦法怎麼能讓這十二個弟子不用上天稱臣,又不得罪昊天上帝,不讓弟子犯天規。於是想出了一個拉同門通天教主的下水方法。
三教並談,共僉封神榜,通天教主會明知是坑,但也無奈
封神原著中明確地指出三教並談分闡教、截教和人道,分別對應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和老子所創立的教派,而三人又是同出一脈,都屬於鴻鈞老祖門下,如昊天要元始天尊門下弟子稱臣,也等同於是鴻鈞老祖的徒子徒孫們,那麼人道和截教也是鴻鈞門下,要上天稱臣單要元始天尊的十二弟子也略顯不公,元始天尊也就是抓住了這一點,才讓昊天和鴻鈞老祖都無話可說,成功的將人道和截教拉下了水,人道掌門素來與闡教交好,等於人闡兩教在共同欺壓截教。
對元始天尊的這些小動作,通天教主是看在眼中笑,痛在心中罵呀。他何嘗不知道昊天上帝只要闡教犯了殺戒的十二仙上天稱臣呢?這根本沒有他們截教什麼事,被元始天尊巧言利語生生將他拉下了水,還不得不同意,此時已經被元始天尊抓住了理,通天教主也是無理反駁,所以也只能笑在面上,心裡不知道得怎麼罵他這個二師兄呢!
昊天和鴻鈞就這麼聽元始天尊的話嗎?難道不知道這是在幫十二仙躲避嗎?
原著中也只是一筆帶過,沒有詳說,只是潦草地說了一句昊天要十二仙稱臣。故此三教並談,才有了封神榜。然後在沒有然後了,這其中的謎團也就隨之而出了,就像本文的問題一樣了。綜上所述,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昊天和鴻鈞難道就不知道元始天尊的心裡打的算盤啊?答案自然是知道。只是不點破而已。
首先先來說昊天上帝吧,明明他點名要的十二仙,為何又同意讓三教僉押封神榜,共同執行呢?這就是元始天尊的高明之處了,昊天為天庭招人的原因他是很清楚的,無非就是缺人,那就好辦了,十二個金仙算得了啥,能做多少事情?我們都是鴻鈞門下,何嘗不從三教中選拔人才為天庭所用呢?天上三百六十周天星象不是無人值守嗎?好吧,藉此機會一次給你把人數湊齊,給你三百六十人為你所用。這個方案連昊天上帝也無法抵擋的誘惑,一次性解決了他這麼大的難題,高興還來不及呢,哪能拒絕?所以昊天是收益最大的股東之一,斷然不會拒絕,還會大力支持。
其次,還有鴻鈞老祖那邊也好交代,你看這十二仙馬上就要渡劫晉升了,只要挨過此劫,有朝一日,一朝成聖,那鴻鈞門下聖人級高手又會多出很多,仰我東方道法,為道獨尊。而師弟門下弟子眾多,隨便弄些弟子上天充下數也就是,也不會傷及根本。鴻鈞也覺得有理,他也知道截教目前勢力龐大,正好幾次機會削弱一下他們的勢力,維持三教平衡,也是一件好事,故此,在多方面考慮之下,鴻鈞老子自然也就同意的元始天尊的做法。
綜上所述,也就解釋了為何明明昊天上帝只要十二仙上天俯首稱臣,最後卻把截教也牽扯進去了。原著中那句「十二仙因犯了紅塵之厄,殺伐臨身,故此閉宮止講。」的信息量其實已經很大了,閉宮止講那元始在幹嘛?自然是在為保護十二仙出謀劃策,改變策略了,最後搗鼓出一個封神榜來由三教共同為昊天選拔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