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中,本來是十二金仙上天稱臣,為何卻把截教眾仙牽扯進去了

2020-12-16 老王講事情

《老王侃封神》第77期

文/老王講事情

圖/《封神演義》相關電視劇

近期,好多小夥伴問老王一個問題,說原著中昊天上天明明點名要元始天尊門下的十二仙首上天俯首稱臣,最好怎麼連截教眾仙也牽扯進去了,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

十二仙首犯了紅塵之厄,殺伐臨身,昊天詔安,元始天尊想法阻攔

眾所周知,崑崙山玉虛宮掌教闡教道法元始天尊門下十二位親傳弟子因為犯了紅塵之厄,殺伐臨身,昊天藉此機會想要詔安十二仙上天稱臣。其實昊天上帝的本來的用意是好意。

其一,這樣不僅最大化地保護了十二仙的生命安全,不用遭天劫臨身。

其二,還能為他的天庭做一些事情,一同管理三界秩序,這時候的天庭人力實在是太少了,少到昊天等幾位原本在天上的幾位神仙根本無暇顧及其他事情,也就是說三百六十羅天星象根本無人值守,天庭急需一批有德有才之人填補空缺。

因為這是昊天上帝的法旨,他 管理的三界其中就包含了元始天尊、老子和通天教主門下的所有弟子,也就是說,除元始天尊等三人以外,其他修仙修道者為達聖人之際都在三界內,昊天有對他們發布命令的權利,這一點,就是元始天尊的師傅鴻鈞老祖也無權幹涉,只能配合,畢竟昊天上帝是代表了天道的。

既然昊天下了法旨,元始天尊也不敢違背,只有遵從,曾經為了十二仙殺戒的事情都閉宮止講了,為什麼?在想辦法啊,原來十二仙心比天高,寧願自己的天劫讓自己粉身碎骨也不願安穩的上天稱臣,受制於昊天。此時此刻他們的修為已經全部到達金仙的水準,只要挨過殺戒,就可以魚躍龍門,一飛沖天,一心追求大道的他們怎麼可能放棄眼前的機會呢?有句話說得好,成王敗寇就是這麼個理兒。

然而,這些都被元始天尊看在眼中,他又怎麼捨得門下這十二名愛徒被人奪去呢?既然十二仙不願意,他也不能袖手旁觀不是?所以,只有閉宮止講,想辦法怎麼能讓這十二個弟子不用上天稱臣,又不得罪昊天上帝,不讓弟子犯天規。於是想出了一個拉同門通天教主的下水方法。

三教並談,共僉封神榜,通天教主會明知是坑,但也無奈

封神原著中明確地指出三教並談分闡教、截教和人道,分別對應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和老子所創立的教派,而三人又是同出一脈,都屬於鴻鈞老祖門下,如昊天要元始天尊門下弟子稱臣,也等同於是鴻鈞老祖的徒子徒孫們,那麼人道和截教也是鴻鈞門下,要上天稱臣單要元始天尊的十二弟子也略顯不公,元始天尊也就是抓住了這一點,才讓昊天和鴻鈞老祖都無話可說,成功的將人道和截教拉下了水,人道掌門素來與闡教交好,等於人闡兩教在共同欺壓截教。

對元始天尊的這些小動作,通天教主是看在眼中笑,痛在心中罵呀。他何嘗不知道昊天上帝只要闡教犯了殺戒的十二仙上天稱臣呢?這根本沒有他們截教什麼事,被元始天尊巧言利語生生將他拉下了水,還不得不同意,此時已經被元始天尊抓住了理,通天教主也是無理反駁,所以也只能笑在面上,心裡不知道得怎麼罵他這個二師兄呢!

昊天和鴻鈞就這麼聽元始天尊的話嗎?難道不知道這是在幫十二仙躲避嗎?

原著中也只是一筆帶過,沒有詳說,只是潦草地說了一句昊天要十二仙稱臣。故此三教並談,才有了封神榜。然後在沒有然後了,這其中的謎團也就隨之而出了,就像本文的問題一樣了。綜上所述,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昊天和鴻鈞難道就不知道元始天尊的心裡打的算盤啊?答案自然是知道。只是不點破而已。

首先先來說昊天上帝吧,明明他點名要的十二仙,為何又同意讓三教僉押封神榜,共同執行呢?這就是元始天尊的高明之處了,昊天為天庭招人的原因他是很清楚的,無非就是缺人,那就好辦了,十二個金仙算得了啥,能做多少事情?我們都是鴻鈞門下,何嘗不從三教中選拔人才為天庭所用呢?天上三百六十周天星象不是無人值守嗎?好吧,藉此機會一次給你把人數湊齊,給你三百六十人為你所用。這個方案連昊天上帝也無法抵擋的誘惑,一次性解決了他這麼大的難題,高興還來不及呢,哪能拒絕?所以昊天是收益最大的股東之一,斷然不會拒絕,還會大力支持。

其次,還有鴻鈞老祖那邊也好交代,你看這十二仙馬上就要渡劫晉升了,只要挨過此劫,有朝一日,一朝成聖,那鴻鈞門下聖人級高手又會多出很多,仰我東方道法,為道獨尊。而師弟門下弟子眾多,隨便弄些弟子上天充下數也就是,也不會傷及根本。鴻鈞也覺得有理,他也知道截教目前勢力龐大,正好幾次機會削弱一下他們的勢力,維持三教平衡,也是一件好事,故此,在多方面考慮之下,鴻鈞老子自然也就同意的元始天尊的做法。

綜上所述,也就解釋了為何明明昊天上帝只要十二仙上天俯首稱臣,最後卻把截教也牽扯進去了。原著中那句「十二仙因犯了紅塵之厄,殺伐臨身,故此閉宮止講。」的信息量其實已經很大了,閉宮止講那元始在幹嘛?自然是在為保護十二仙出謀劃策,改變策略了,最後搗鼓出一個封神榜來由三教共同為昊天選拔弟子。

相關焦點

  • 闡教擁有15位金仙,為何卻說闡教十二金仙?聽聽元始天尊的解釋
    在小說《封神演義》中,闡教的教尊是元始天尊,而元始天尊乃是鴻鈞老祖的二弟子,後因建立闡教而成為天道聖人,自視為「盤古正宗」,元始天尊信奉兵貴精而不貴多,故而對弟子的挑選極為嚴格,但即便如此,仍是擁有仙門眾多弟子,有「奉天承運御道統,總領萬仙鎮八方」的美譽。
  • 封神榜中截教三位仙人可憑一己之力擊退十二金仙,若聯手可滅聖
    在封神榜中截教仙人的實力其實未必會比闡教仙人弱,那為什麼截教會敗其原因有很多關於這一點小編日後的文章裡會介紹。那麼今天我為大家帶來的是究竟截教那三位仙人可憑一己之力打敗闡教的十二金仙呢?其實看過封神榜無論是小說還是電視劇的人都知道聞仲這個人,但是大家可能好奇為何他的威望在截教內如此之高。原因很簡單就是聞仲修行區區幾十載就已經達到準聖的地步了,而闡教的十二金仙才是大羅金仙的境界,與他教過手的廣成子,赤精子,南極仙翁通通不是對手。後來被南極仙翁設計逼到決龍嶺用雲中子所練通天神火柱將其斬殺。(他封神演義裡除了二郎神唯一有天眼的人)
  • 傳言闡教十二金仙就是仙首十二?昊天上帝:他們不過金仙,也配?
    可以說真正導致封神大戰的就是仙首十二,如果他們願意對昊天上帝俯首稱臣,那麼即便闡教十二金仙需要入世渡劫,也不可能會發生封神大戰,所以說封神大戰的起因,和仙首十二有莫大關係。那麼這導致封神大戰的仙首十二到底是哪些人呢?
  • 封神裡的「仙首十二」,真是闡教的十二金仙嗎?
    《歪歪侃封神》第350期文/斯文卿相封神榜的由來,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稱臣,稱臣很好理解,上天當神仙,那麼,「仙首十二」是什麼意思?十二金仙這些神仙,各個神通廣大,而且也剛好是十二個,很符合昊天上帝的要求,所以,「仙首十二」說的就是闡教十二金仙,好像沒什麼問題,並且也可以由此演繹出很多精彩的故事,比如,昊天上帝明明讓元始天尊門下十二金仙上天稱臣
  • 封神後,闡教的十二金仙都去了哪裡?(上)
    封神中作為最後的勝利一方,闡教的十二金仙可謂是風頭大顯,之前穩壓一頭的截教眾仙死的死,沒得沒,十二金仙不可謂不是揚眉吐氣。那麼封神之後這十二金仙都去了哪裡,我們來各自說一說,本期我們先說後六位。封神中道德真君戰績很好,並且兩個徒弟黃天化和楊任擊殺了數個截教門人。由於在九曲黃河陣中受損,封神之後就安心在青峰山紫陽洞修行以期領悟大道。
  • 封神中,截教戰績最輝煌的四大弟子,令闡教金仙十分頭疼
    在封神大劫中,雖然截教最後敗亡,萬仙也只剩下無當聖母一人,但是在封神整個過程中,闡教十二金仙卻是在截教門人手上吃了不少虧。所以本期侃封神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封神中截教四大戰績最輝煌的弟子,將十二金仙打得抱頭鼠竄。
  • 元始天尊瞧不起截教有教無類,他的徒弟十二金仙卻也有異物成精
    闡教截教在封神大戰裡可謂針鋒相對。截教人多勢眾,號稱萬仙來朝。但闡教教主向來看不起截教通天教主收徒弟有教無類,向來以自己教出的十二金仙為驕傲。但是,十二金仙也不全是天生道體,其中也有異物成道。但十二金仙中,有兩位也是異物得道,他們是玉鼎真人和黃龍真人。玉鼎真人是玉石得道,收有一個實力不在崑崙十二金仙之下的徒弟:楊戩,乃封神演義書中第二男主角、著名神秘人物、道號「清源妙道真君」的楊戩。玉鼎真人戰績較少,實力較難定位。若單憑其客觀戰績為標準(斬殺過截教三代門人朱天麟),那其實力就相當普通。可若換用推理法,憑徒論師為標準。
  • 他是截教高手,實力遠超十二金仙,封神時卻被元始天尊貶低
    在《封神演義》中,截教講究有教無類,門下弟子達到上萬名,號稱「萬仙來朝」。通天教主雖然也是聖人,但畢竟弟子眾多,有很多管理不到位的地方。比如在三教籤訂封神榜之後,只是發了個通知,要求門下弟子不能離開各自的洞府,否則後果自負。
  • 封神演義,截教最強二代弟子,實力勝過多寶道人,打殘十二金仙
    在《封神演義》中,截教收徒弟,講究「有教無類」,所以萬仙來朝,教內弟子眾多。而相對來說,闡教則挑剔的多,二代弟子人數非常少,以十二金仙為主。按理說,闡教弟子少,走精英路線,教內資源全向十二金仙傾斜,十二金仙的實力應該很強大才是啊。但是恰恰相反,在《封神演義》中,闡教截教大戰,十二金仙的表現非常一般,甚至打不過截教的普通弟子。所以很多看官就覺得,闡教很弱,十二金仙更弱。其實這樣說是不客觀的。十二金仙第一次集體出現,是在十絕陣中。
  • 穿越到封神世界,應該怎麼做,才能成為十二金仙的徒弟?
    別看他們遇到準聖戰績不咋的,比如被趙家兄妹、孔宣、金靈聖母打得氣沮,但卻是闡教對外作戰中最重要的戰力,他們在書中共集結三次,即十絕陣(含黃河陣)、誅仙陣和萬仙陣三次戰役,無不如同田忌賽馬中的中駟一般,斬殺截教下駟幾以萬計,使闡截之爭的天平一點點而又不可逆地轉向了闡教。
  • 封神大戰後,闡教十二金仙誰的成就最高?
    封神大戰後,闡教十二金仙誰的成就最高? 《封神演義》中的十二金仙與《西遊記》中的那些神仙相對應? 但世間分陰陽,機遇與挑戰同在,富貴險中求。所以有遭劫的神仙,就有收益的仙人。封神大戰中未上封神榜的上仙,大都有了很大的成就。闡教玉虛元始天尊門下的十二金仙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 《封神演義》中,闡教十二金仙中的四位與西方二聖有何淵源?
    《封神演義》中,闡教十二金仙中的四位與西方二聖有何淵源?《封神演義》更像《西遊記》的前傳,仔細閱讀,我們可以找出其中的許多淵源,將二者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封神大戰中,西方二聖以一句「你與我西方有緣」,度走無數闡截二教的實力派仙人,其中最著名的就有闡教十二金仙中的四位,他們分別是文殊、普賢、慈航、懼留孫。文殊、普賢、慈航最終成為西方三大士的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懼留孫則成為拘留孫佛,他們最終也算各自成就了無上佛果。
  • 闡教十二金仙,封神結束後卻分道揚鑣
    熟知《封神演義》的朋友都知道,在封神期間大放異彩的闡教十二金仙,就是元始天尊的十二個徒弟。其中元始天尊還有南極仙翁和雲中子兩個徒弟,但是不在十二金仙之內。十二金仙我們講這十二金仙都有誰呢?分別是廣成子、赤精子、清虛道德真君、太乙真人、玉鼎真人、靈寶大法師、黃龍真人、普賢真人、慈航道人、懼留孫、道行天尊、文殊廣法天尊。
  • 封神演義中,十二金仙被一名女仙直接廢了修為,這名女仙是誰
    在《封神演義》中,十二金仙是闡教元始天尊最引以為傲的徒弟,是闡教的戰鬥力量,只可惜強中自有強中手,十二金仙在封神之戰中,遇到好些對手,都搞不定,尤其是三霄娘娘中的雲霄娘娘,更是輕易就將他們的修為廢了。
  • 封神演義:論地位他是闡教十二金仙的上司最後為何跳槽去了佛門?
    在許仲琳的《封神演義》中有這麼一個人說其是元始天尊的弟子,但他的地位在闡教又很特殊,闡教十二金仙都稱其為老師,可是論人品卻相當不堪,最後竟然叛了道教投身到佛門去了。在原著《封神演義》四十五回中聞太師請了金鰲島十仙君擺了個「十絕陣」後又請來了羅浮山的趙公明,代表周武王伐紂的姜子牙一看很難搞呀,闡教十二金仙也正在討論誰為破陣主將,互相推讓僵持著,只見空中來了一道人跨鹿乘雲,香風襲襲。怎見得他相貌稀奇,形容古怪!真是仙人班首,佛祖流源。來者到底為何人,有詩曰:一天瑞彩光搖曳,五色祥雲飛不徹。鹿鳴空內九臬聲,紫芝色秀千層葉。
  • 十二金仙中知名度最高,心狠手辣卻又心地善良的太乙真人
    我們講闡教是一個從上到下都十分護短、自私的教派,上有元始天尊不顧長幼擅自下界殺害截教門人,下有十二金仙集體下界殺害截教弟子。典型的打了小的,叫老的,打跑了老的叫更老的。在玉虛宮十二金仙中就有那麼一位,堪稱護短界的扛把子,將自己徒弟武裝到牙齒的太乙真人。
  • 截教的8大弟子實力遠勝於闡教十二金仙,結果僅兩人逃過封神大劫
    由於通天教主的收徒思想開放,所以截教在封神大戰之前是三教中實力最強大的存在,享有「有教無類,萬仙來朝」之美譽。額通天教主對門下弟子也是極好,給了弟子們很多強大的法寶,所以截教弟子的實力遠勝於截教和人教的弟子,尤其是通天教主麾下的八大弟子。
  • 元始為何不把封神交給十二金仙?反而給了姜子牙,他厲害在哪裡?
    元始天尊乃是崑崙山玉虛宮的教主,門下有弟子眾多,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十二金仙,但是由於他們身犯紅塵殺劫,再加上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俯首稱臣,這才有了人、闡、截三教共商封神榜的事情。為了讓十二金仙平安渡過殺劫,元始天尊接下了封神任務,代天封神,按照一般人的想法,既然闡教十二金仙名聲在外,說明他們實力不俗,那么元始天尊肯定會把封神大任交給其他一人,其他金仙共同輔佐。但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元始天尊再開山門,收了姜子牙和申公豹為徒,而在這期間,元始天尊將封神大任交給了姜子牙。
  • 聞仲早就是大羅金仙,姜子牙卻是無緣仙道,為何最後聞仲卻失敗了
    在歷史上不是沒有,但也屈指可數,但是偏偏商周大戰,姜子牙不但無緣仙道,法術也是末流位置,而聞仲早就是大羅金仙,最後的結局卻是姜子牙獲勝,聞仲死後封神。帝辛上香女媧宮,女媧娘娘派遣軒轅墳三妖禍亂朝綱,一場浩浩蕩蕩的封神大戰拉開了序幕。
  • 封神後闡教十二金仙中唯一成佛的,懼留孫有何本領,法寶有哪些?
    封神中赫赫有名的闡教十二金仙其實是相當神奇的存在,雖然名頭很響,但是高不成低不就,說他們不厲害吧,又勝過大多數人;說他們實力有多強吧,又不如同輩的截教門人。並且封神後還有四位背叛道門,成為了西方佛門之人,可謂是貽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