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列表之康雍乾,微觀角度的極盛一時,宏觀角度的災難前夜

2020-12-19 三匠畫片

努爾哈赤只是後金的第一任大汗;皇太極只是關外清朝的第一任皇帝;多爾袞雖是入關後的第一任實際掌權人但並未稱帝;順治福臨即是皇帝又是入關後的第一任,但其有生之年並未實現一統。所以這樣看來,接下來的康熙玄燁就顯得在整個清朝尤為重要。

以上還只是觀其身前,看其身後的話有人說清朝皇帝自康雍乾以後一代不如一代。其實把乾隆拿出來跟他比也依然沒法比,在位時長六十一年也好,六十年年也罷,說實在的,如此"超長待機"真不差那一兩年。所謂"十全老人"與康熙的平三藩、準格爾之戰和清統一臺灣之戰相比,應該是能立分高下的。

且康熙這樣一個特別能打的皇帝,諡號並非"武宗"而是聖祖,原因就在於他對清朝的奠基作用除了一統之外,還具備關鍵的一項那就是休養生息。也就是說他並不是那種窮兵黷武的皇帝,而是在漢文化特別是那些歷史古蹟和前朝借鑑上,吸取了不少前車之鑑,深知一個新王朝的建立急需在戰後注重休養生息的皇帝。所以這種比較全面的皇帝更容易被現代影視劇等各種文學體裁反覆演繹。

由於他的長壽,雍正皇帝繼位時已經有四十四歲,所以在位時間也只有短短的十三年。但就在這短短的十三年裡,雍正皇帝實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改土歸流、攤丁入畝等,大大促進了人口的增長和經濟的發展。當然這些改革不是他的首創,只是他把合適的制度用在了合適的時間點。

不過有幾項制度是他的首創,那就是"養廉銀"和"官紳一起當差、一體納糧"。最關鍵他還首創了軍機處。如果非要在康、雍、乾三個皇帝中排個一二三名的話,我認為時間順序就說明了一切,還應該是康雍乾。短短的十三年裡幹了這麼多事,沒有一個"勤"字是做不來的,所以後世對於雍正皇帝身上貼的最大的標籤也是"勤政"二字。康熙皇帝從來不自詡如何如何,乾隆自詡的"十全"是一種對自己的褒獎,甚至帶有一絲完美的意味。其實雍正皇帝也自詡過,但比較謹慎也比較妥帖,就是"以勤先天下"。

雍正去世後把充盈的國庫留給了乾隆去花,中國古代歷史上所有的皇帝歸裡包堆,沒有一個活到90歲的,愛新覺羅弘曆是最長壽的皇帝也不過89歲。同時他還是中國歷史上實際掌握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他在位六十年,為了不超過他爺爺康熙而提前禪位,但又不捨得放權,於是又執掌了三年又四個月,加起來就成了最長的來。

從國力上看,康雍乾盛世中最為盛極的時期是乾隆時期,但這與前兩代的努力是分不開的。與其說乾隆是清朝極盛時期的皇帝,不如說乾隆是生活在清朝極盛時期的皇帝。換句話說,他是最有福氣的皇帝。

對於乾隆創造了多少,見仁見智眾說紛紜。比如在保護農業生產方面他的功勞不算小,平定邊疆叛亂更是做出了很大貢獻。特別是修《四庫全書》,對文化的影響力極其深遠。但是從明英宗時期西方就邁出了黑暗的中世紀,開始蓄勢待發,到乾隆這裡本來就已經有相當大的差距,自大的他依然選擇閉關鎖國,把這一差距繼續無限制地拉大。微觀角度的極盛一時,變成了宏觀角度的災難前夜。

相關焦點

  • 80後"海歸"再現紫砂畫琺瑯 曾在康雍乾輝煌一時
    曾經在康雍乾輝煌一時的琺瑯彩,在中斷200餘年後如何得以再現?帶著這個疑問,筆者敲開了盛和齋藝術總監李勐的大門,與其進行一番對話。  問:你是怎麼想到要恢復「清宮紫砂畫琺瑯」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的?  國力盛,則藝術盛;國力衰,則藝術衰。乾隆之後,清朝政府逐漸衰弱,琺瑯彩這種繁複的皇家藝術便被逐漸冷落,紫砂畫琺瑯幾乎淹沒,從而造成了200多年斷代的悲劇。  我想,如果能在我們這代人手裡復活這些斷代的產品,能夠讓更多人對康熙時期的皇家壟斷的文化藝術有著更深入的了解,也對弘揚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 王嘉樂 | 藝術與權術:清康雍乾三朝的宮作松花硯_鳳凰網
    康雍乾三朝,南來的行家裡手們廣泛參與宮作松花硯的設計和成造中,他們與皇帝一樣都是宮作松花硯的締造者。康熙二三十年間,皇帝以產自東北「龍興之地」之石試製松花硯成功,此後各朝均有成造。整體來說,宮作松花硯在風格上一脈相承,與同時代其他硯品有著區分度極高的表域特徵。這種「宮廷風格」歷經康熙朝的廣泛實驗後基本定型,雍乾兩朝又分別有所調整。其多元化的表面與創造性的設計中凝結著工匠的智慧、皇帝的品位,同時亦無聲地彰顯著宮廷物質文化凌駕於一般物質文化之上的權威。
  • 宏觀角度:原型圖的交互說明該怎麼寫
    原型圖的交互說明是針對原型圖內容元素的解釋文字,可以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展開分析,本文結合圖例主要說明宏觀角度輸出交互說明應該注意的地方。清晰準確的交互說明能夠起到以下作用:減少互動設計師與產品上下遊人員的溝通成本提升協作效率避免項目返工延期原型圖交互說明的輸出,可以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展開分析。宏觀角度是指輸出交互說明應該注意的事項,以及應用組件化思維提升輸出交互說明的效率。
  • 清朝皇帝順序和各個皇帝的詳細簡介
    清朝地圖清朝皇帝順序: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同治-光緒-宣統下面就一起來看看清朝各個皇帝的簡介吧。即位之初,國庫空虛,危機四伏。即位不到一年,太平天國起義,圓明園被洗劫,與英法等國籤訂了數宗不平等條約。已無回天之力。
  • 故宮院刊︱製造聖王:康雍乾如何塑造清太祖的「聖王」形象?
    清康、雍、乾時期,史稱盛世,三帝皆於稱頌、製造聖王之事,用心良苦,且頗能推陳出新,可以構成理解中國帝制時代最後一個盛世政治文化的窗口。然相關文獻浩繁,本文僅以清《太祖高皇帝聖訓》為中心,略事管窺。今存《滿洲實錄》當是秉承乾隆帝旨意在舊本《太祖實錄戰圖》基礎上重繪並做了重大改易之書,原圖可能配有少量文字,也可能如徐丹俍所說不含文字,今見本中文字一部分出於《太祖武皇帝實錄》,一部分為乾隆時期所增。清朝繪製戰圖極多,乾隆時期新繪戰圖,多以「補詠」方式配上文字,是其歷史記述的一個獨特且突出的門類。其二為崇德元年修成的滿、蒙、漢三種文字分別書寫的《太祖武皇帝實錄》4卷。
  • 康、雍、乾三朝總的方針的確是一脈相承
    在即位後宣布的大行皇帝遺詔中,他很巧妙地把雍正王朝統治嚴苛的原因歸罪於各級官員,而把轉變指導方針的必要性解釋為「皇考遺訓」,為自己更改先父政治方針找到了合法而無懈可擊的理由,最大限度地減少了變革的阻力,順利實現政策的過渡。在感情上他並不想傷害雍正的前政,在策略上又不願讓人覺察到國家有什麼不安定的徵兆,於是他巧妙地把改變施政方針的主動權交給了已經死去的雍正。
  • 康雍乾三帝都曾鑄造(圖)
    類似表述,在康雍乾三帝口中經常出現  ◎孔勇  據悉,香港蘇富比拍賣行將於4月6日在灣仔會議展覽中心拍賣康熙帝的「敬天勤民」璽,起拍價高達5000萬港幣。單是這個數字,即可見其價值不凡,珍貴異常。另據拍賣方透露的消息,該璽材質為檀香木,印面10.15釐米見方,通高11釐米,印臺高4.2釐米,印文「敬天勤民」以九疊篆刻成(九疊篆:用於印章的一種篆字別體)。
  • 清朝皇帝生育能力大比拼,康熙乾隆超能生,同治光緒宣統太丟臉
    離開數據做分析,是嚴重的不道德行為,所以先上滿清十二帝「全家福」數據:透過數據,確實能從另一面看到清朝興衰的必然。清朝最繁盛的康雍乾三朝,可以比肩唐朝的盛世。這三朝的製造出來的皇室,也確實在數量上極為佔優。
  • 誰才是最平庸的清朝皇帝?竟然當了四年傀儡,一生毫無作為!
    說起清朝,我們總能說出幾個皇帝的名字,比如康熙皇帝、雍正皇帝或者是乾隆皇帝,這三個皇帝,我們都能津津樂道他們的故事,當然,這三個皇帝也是清朝最為有名的皇帝,他們三人共創了中國最後的一個盛世—康雍乾盛世!清朝歷經十一帝,在這十多位皇帝中,誰是大清朝最平庸的皇帝呢?
  • 假如沒有清朝,那麼明朝下一個漢人王朝,能否打出現在的版圖?
    架空清朝時期時,不要忘了康雍乾時代的偶然性是很強的。清朝並不強,整個清朝說白了是給腐朽的晚明續了兩百多年命而已,那麼清朝到底有多強?明朝地圖康雍乾時期的偶爾性實際上是極強的,比良多排擠都要偶爾。為何康雍乾常被吐槽毫無盛世生氣,由於阿誰如晚明木乃伊一樣平常的時期原本就不應是盛世,乃至可以說本應是季世。
  • 康雍乾嘉慶帝王私藏壺王首次神秘問世震驚世界!
    康雍乾嘉慶四代帝王私藏壺王首次神秘問世北京和臺北兩大故宮博物院四大壺王首次團聚紫砂繪琺瑯巔峰代表作,被藏界譽為「當代文物」 「趙氏宮廷紫砂創始人」,其嫡孫趙松亭為清朝道光鹹豐年間傑出的紫砂刻陶家,實業家;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趙冰為中國當代「趙氏宮廷紫砂」唯一嫡傳繼承人。
  • 越南版康熙帝,死後尊「聖祖仁皇帝」,曾預言鴉片戰爭清朝必敗
    康熙帝是很有作為的皇帝,他文能安邦、武能定國,奠定了清朝繁榮富強和中國現代疆域的基礎。康熙帝死後,因為其卓越的文治武功,廟號「聖祖」,諡號「仁皇帝」,這個廟號和諡號在中國歷史上,除了追尊的皇帝,只有康熙帝一人擁有,是絕無僅有的。
  • 宏觀世界宇宙之大,微觀世界細菌病毒之小,讓人細思極恐嗎?
    所謂細思極恐是一個現代網絡興起的流行用語,意思是初看沒什麼,仔細想想,就會感到越來越恐怖,而且越思量越恐怖,最後恐怖到極點。那麼人類有些什麼可以細思極恐的呢?其實也可以說很多很多,每一件事情細思一下,都有極恐之處;但也可以說沒有,人們天天過生活,如果有那麼多的極恐還咋活?有這種情結的人是過於矯情罷了,沒事找事。
  • 清朝皇帝順序列表及資料簡介 臨沂網友快來了解歷史
    最近清宮劇不少,清朝的宮廷演變也成了大家好奇的知識,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你知道它有多少個皇帝都是什麼順序嗎?   從順治元年(1644年)清朝入關到1912年中國民國成立,清帝退位,清代統治全國共268年。
  • 康熙皇帝畢生致力統一,卻有塊地沒能收復,直至清朝滅亡都是如此
    ▲康熙皇帝朝服像比如康熙皇帝,在位六十年間,一直致力於維護國土完整和國家主權,雖然不是清朝開國之君,卻完成了平三藩、西徵噶爾丹、收復臺灣、圍攻雅克薩等一系列重大戰役,奠定了「康雍乾盛世▲澳門大三巴牌坊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清朝皇帝不知道。本身澳門就是通過非正常方式佔領的,需向明朝和清朝每年500兩白銀的租金。
  • 世宗皇帝:世系轉移,多為王朝轉折之人
    中國歷史上的世宗皇帝先後有漢世宗孝武皇帝劉徹(即漢武帝)、晉世宗司馬師(追封為帝)、前涼世宗張重華、後趙世宗石周曷朱、前秦世宗苻健、南燕世宗慕容德、南齊世宗蕭長懋、南梁世宗蕭繹、西梁世宗蕭巋、北魏世宗元恪、北齊世宗高澄、北周世宗宇文毓、隋世宗楊昭、後周世宗柴榮(郭榮)、吳越世宗錢元瓘、遼世宗耶律阮、金世宗完顏雍、明世宗朱厚熜、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
  • 清朝歷代皇帝順序列表(上)每個皇帝都有秘聞
    一共經歷的皇帝有12個,不敢說每一個皇帝都文治武功,但相比其他王朝,清朝的皇帝算是比較悲催的。其他封建王朝,到最後的幾個朝代都是各種無能,各種享受,最後江山斷送也屬正常。反觀大清朝,不管是誰,都沒有太多的淫靡奢侈,尤其是最後的光緒皇帝(溥儀三歲登基,沒有可比性),也兢兢業業,勤勉持家,可惜清朝大勢已去,加上外國列強入侵,國內戰爭頻發,慈禧太后又把持朝政,想要有一番建樹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
  • 如何正確的看待明朝的皇帝,換一個角度可能更好
    因此在帝王榜裡就朱元璋的能力來說擠進個二十名應該也還行吧,其他王朝麼,出一個的、一般都是開國之君,王朝皇帝產出率合格,比如:秦(始皇帝)、東漢(掛壁)、隋(普六茹)、北宋(趙大),這些王朝的都沒有苟過200年。至於晉朝麼,司馬家的孝子賢孫我就不說了,大家也不想聽,所以從優秀帝王的產出數量角度,明朝算是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