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23
霜 降
霜降
節
氣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八個節氣。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霜降節氣後,深秋景象明顯,冷空氣南下越來越頻繁。
霜降三候
豺
乃
祭
獸
霜降
一候豺乃祭獸
在此節氣,
豺狼開始捕獲獵物,
多了的食物就堆在那裡,
看起來像是祭獸。
草
木
黃
落
霜降
二候草木黃落
草木黃落,
木葉飄零,颯颯風乾,
冬天即將來臨。
蟄
蟲
鹹
俯
霜降
三候蜇蟲鹹俯
「蟄蟲鹹俯」,鹹是皆,
俯首帖耳的「俯」是低頭,
是臥而不食,
即俗話:冬眠。
霜降習俗
吃柿子
在中國的一些地方,霜降時節要吃紅柿子。在當地人看來,這樣不但可以禦寒保暖,同時還能補筋骨。一些住在農村的人們到了這個時候,會爬上一棵棵高大的柿子樹,摘幾個光鮮香甜的柿子吃。
送芋鬼
在廣東高明地區,人們用瓦片堆砌成河內塔,放入乾柴點燃,直至瓦片燒紅,再將河內塔推倒,用燒紅的瓦片熱垠芋頭,稱為「打芋煲」。最後把瓦片丟到村外,這就是「送芋鬼」。人們以這樣的方式,闢兇迎祥。
登高遠眺
登高能使人的肺通氣量和肺活量明顯增加,血液循環增強,腦血流量增加,達到增強體質、防病治病的目的,還可培養人的意志,陶冶情操。
霜降時節是秋冬氣候的轉折點,
也是陽氣由收到藏的過渡,
養生關鍵應注意做好「外禦寒、內清熱」。
此時宜平補,
尤其應健脾養胃。
《霜降》
左河水
一朝秋暮露成霜,
幾份凝結幾份陽。
荷敗千池蕭瑟岸,
棉白萬頃採收忙。
飲食滋補祛燥為主
俗話說「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
霜降的奧義在於吃和補。
飲食調養方面,此時宜平補,
要注意健脾養胃,調補肝腎,
可多吃健脾養陰潤燥的食物。
多吃白色食物,可以滋陰潤肺,
起到保護肺部的作用。
「霜降到了拔蘿蔔」,
白蘿蔔具有清肺、止咳功效,
生吃白蘿蔔可解腹脹之圍,
又能促進大腸運動,
適宜深秋食用。
飲食推薦
霜降食谷:玉米當飯吃
在秋天,玉米是比白飯、白面更優的主食選擇。
玉米有「黃金作物」之稱,富含不飽和脂肪酸以及維生素礦物質,飽腹又營養。中醫認為,玉米可利尿消腫、調中開胃、益肺寧心、清溼熱等,尤其適合秋天食用,以潤秋燥。
霜降食肉:猴頭菇烏雞湯
秋要平補,飲食應氣平味淡、溫養甘潤,以湯類、粥類為宜。
比如,霜降前後喝點猴頭菇燉烏雞湯。烏雞、猴頭菇益脾健胃,與桂圓肉、紅棗、靈芝,以及幾片和胃的生薑同做,適合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人食用。
霜降食蔬:蓮藕墨魚湯
「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以蓮藕、墨魚為主食材煲的湯,在秋季適宜全家人食用。
墨魚養胃補氣、蓮藕涼血活血、蓮子健脾清心、枸杞有益肝腎、肥豬肉潤燥補水、陳皮理氣解膩,搭配煮湯不僅美味,更滋養肝血。
需注意的是,易過敏、溼疹及痛風者不要多吃墨魚。
霜降食果:銀耳白果粥
銀耳是秋食的主調,一直到來年春天都要多吃。而銀耳與白果、香糯米一起煮粥,就是專屬秋季的美味早餐。
糯米味甘性溫,溫暖脾胃,補益中氣;銀耳味甘性平,生津潤燥;白果則滋潤美顏。此粥色澤素雅,口味甘甜,常食防燥降火、滋養髮膚。
換季注意保暖
「霜降一過百草枯」,
此時天氣漸涼,
要預防夜風侵襲,
導致第二天全身酸痛、疲乏無力。
睡覺時要蓋好被子,
日常也需注意穿衣保暖。
室內要保持適宜的溫度,
室內溫度和室外溫度相差大,
極易感冒。
加強通風,
儘量做到早晚開窗通風15分鐘。
霜降飲茶增強免疫力
霜降節氣正值轉季之時,
最容易發生感冒,
而喝茶能提高人的免疫力,
同時霜降喝茶有助於滋陰潤肺。
茶與水相遇,化瓊漿潤肺腑,
使機體津液充足,
心明神醒,精力充沛。
需注意的是,綠茶、清香型鐵觀音,
因寒氣過重不宜多飲,
適量品飲紅茶、巖茶、普洱茶、
發酵程度重的烏龍茶為佳。
10月
23
周寧茶景
被譽為」天然空調城」的福建寧德市周寧縣,是全國重點產茶縣之一。早在1915年,「周寧高山雲霧茶」就獲得巴拿馬博覽會銀獎,列入閩東四大名茶之一,暢銷海內外。
《九日登李明府北樓》
劉長卿
九日登高望,蒼蒼遠樹低。
人煙湖草裡,山翠縣樓西。
霜降鴻聲切,秋深客思迷。
無勞白衣酒,陶令自相攜。
霜降,是秋邁向冬的標誌,
值此季節,最易被愁緒縈繞。
人生在世,知足常樂易說難做,
有高遠的追求固然好,
但唯內心的富足
能使自身強大佇立一方天地,
更好地向下一階段邁步前行。
霜降已至,觀茶葉沉浮,嗅嫋嫋茶香,
人生皆有沉浮,一飲而盡,來日方長。
編輯:吳允傑
中新寧德期待您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