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扶貧再升級 「鄉村帶貨王」如何養成

2020-12-16 湖南民生網

「大家看一下這邊的桃樹,桃子長得非常密集,個頭也十分均勻。此外,在黃桃的生長過程中,我們給每一個果子都套上了袋子,所以其表面看起來非常光亮。」這個不停穿梭在桃林中,正通過手機直播軟體向觀眾介紹產品的人叫舒興華。已有6年電商創業經歷的他怎麼都沒有想到,智慧型手機悄然成為了他的「新農具」。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為減少前期交通物流對農副產品銷售帶來的不利影響,不少產區都想到了藉助時下流行的直播帶貨模式打開銷路,湧現出一大批「鄉村帶貨王」。他們依靠著青山綠水,站在手機屏幕前賣力吆喝家鄉的農產品,不僅挽回了收入上的損失,也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事業注入了新活力。

據了解,這些「帶貨王」中有的是創業者,有的是村支書,有的原本只是一名普通農戶。在「扶貧」已然成為國內電商行業主旋律之一的大背景下,如何讓不同職業的參與者掌握新技能,充分發揮電商行業促就業、促脫貧的積極作用,記者進行了一番調查走訪。

現象:鄉村主播忙「觸」網

2014年,舒興華回到懷化老家,和另外3名返鄉大學生一起打造了農村創客品牌「橙家班」,專門幫老鄉們售賣冰糖橙,截至目前累計賣出橙子超過2億個。賣得最好的一年,公司銷售額達到5700多萬元,帶動1000多位種植戶脫貧增收。

每年春節都是冰糖橙的銷售旺季,但今年受疫情影響,「橙家班」有近200萬斤橙子沒有賣出去,全部爛在倉庫裡。「這是6年來損失最大的一次,也給了我們很多思考。傳統電商已經遇到了瓶頸,但直播可以帶來海量用戶,所以我們必須儘早、儘快地向這方面轉型。」舒興華說。

舒興華表示,以前做電商只需要把水果的照片和視頻發到網上,根據訂單打包配送即可,如今卻變成了直接與用戶、粉絲溝通,為此他進行了不少探索。比如把直播現場直接設在桃園裡,直播中現場展示桃子採摘的過程,同時著重展示打包環節:箱子裝上隔板,每個桃子用泡沫網包裹好、分隔開,以避免碰撞受損。

與舒興華不同,江永縣繞裡村村民莫文華選擇直播,則是因為形勢倒逼。夏橙是江永的特產,其他橙子都是冬天採摘,這裡的橙子卻能在初夏上市。往年5月,老客戶都會找莫文華買橙子,但今年直播的爆發式流行,讓他明顯感到微信朋友圈帶貨能力下滑,因此也嘗試著通過直播拓展銷路。

據江永縣電商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從2015年到現在,該縣共出現了260多家電商企業。今年有100多個個人或團隊參加直播帶貨,累計銷售江永夏橙、沃柑、冰糖橙超過6000萬元。

幕後:農村電商人才培訓忙

36歲這一年的夏天,不善言談的曾軍成了一名能夠每天面對鏡頭直播2小時的「萌新主播」。

2015年,曾軍回到老家桃源縣接手父親的養殖合作社。該合作社飼養的土雞和下蛋雞總數超過50萬隻,雞蛋銷往廣東、上海等幾個勞務輸入大省。突如其來的疫情阻礙了復工復產的步伐,市場對雞蛋的需求也大幅下降,往年一箱(360枚裝)雞蛋售價在260元左右,今年的市場價不到120元。

5月份,她報名參加了當地人社局舉辦的電商主播培訓課。5天6晚時間裡,從視頻拍攝、剪輯到直播技巧、溝通等課程學習,曾軍對主播行業逐漸有了清晰的認識。

「培訓最大的收穫是認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學,大家都是初次試水直播,我們一起互相學習、共同進步。」曾軍說,包括她在內,共有33名參加電商主播培訓的學員都是傳統電商的「老手」,但他們從來沒有接觸過直播,更別說組織專門團隊策劃運營了。

據莫文華回憶,第一次面對直播鏡頭,2小時賣出去的橙子還沒有自己吃下去的多。「當時別提多想有專業人士給我們『指點迷津』了。」

邵陽縣商務局副局長史功強認為,團隊成本高、對產品不了解,使得農村電商單打獨鬥搞直播的情況很常見。近3年來,該縣發展電商直接從業人員5000多人,累計銷售農特產品11.3億元。為應對疫情給傳統電商產業帶來的不利影響,當地人社部門組織廣大志願者和傳統種養產業帶頭人參加直播培訓。授課老師通過詳細講解網絡直播的趨勢、運營技巧、吸粉引流、營銷推廣、盈利創收等方面內容,使培訓學員充分掌握網絡直播需要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巧。目前已有50多名當地農人能夠完成專業主播操作。

觀點:夯實人才基礎 農村電商才能一直旺

專家表示,在廣大農村興起的農產品直播不僅是一種新型營銷手段,還重構了中國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經營體系和職業農民群體。隨著數字鄉村建設的深入開展,5G時代加速到來,直播條件變得更加便捷,將吸引越來越多農民加入直播大軍,推進現代農業向縱深發展。

「最高的一場賣了1萬多塊錢,主要是時間不夠,時間夠的話我每天都想直播。」 湘西「老大娘」特色農產品品牌負責人陳潔的直播間裡,由村民們種植的刀豆、辣椒等農產品加工而成的農副產品十分受歡迎。雖然開設直播還不到一個月,但場場人氣都很旺。

陳潔說,直播能不能長期火爆,關鍵還是要看產品的品質。「農副產品的優勢就是食材新鮮味道好,我們的產品採取先下單再打包發貨的預售模式,消費者非常喜歡,復購率高,銷量才會不斷往上走。」

「方便快捷的物流體系可以確保產品直接送到消費者手中,省去了中間流通環節,商品價格因此比超市便宜不少,消費者當然會選擇我們。」在曾軍看來,農村電商直播的火熱,還得益於鄉村物流的快速發展。

對於如何積累人氣,舒興華也做了不少嘗試。直播賣桃子期間,他便通過贈送小禮物的方式吸引粉絲購買,訂單超過10斤可以獲得一份侗族特色菜。他還和懷化洪江古商城籤署合作協議,每場直播抽取10張景區門票。「將一、二、三產業有機融合,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會大大增強。」

直播興起的原因有很多,但歸根結底需要專業人才的加持。業內人士指出,目前我國農村電商仍處於初級階段,對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帶動當地就業等具有積極作用。與此同時,農村電商還存在物流倉儲等基礎設施不完善、專業人才匱乏等問題,亟需多方努力克服解決。拼多多創始人黃崢此前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扶貧工作需要專業人才,一定要讓優秀的人投身相關領域。

「直播帶貨、社交電商等課程提升了培訓的針對性,激發了學員們的主觀能動性,進而引導他們深入探索適合自身的電商直播話語體系。」常德市返鄉創業就業協會負責人楊義(化名)說。

相關焦點

  • 天津攜手甘肅 成功開啟東西部協作電商產業節超級帶貨王大賽
    天津攜手甘肅 成功開啟東西部協作電商產業節超級帶貨王大賽 津誠所至,協作同甘。 6 月 20 日,天津市河西區攜手甘肅省「兩縣一區」開展東西部協作電商產業節超級帶貨王大賽。
  • 電商扶貧,央企帶貨網紅們來了!買它!
    4月中旬,「央企消費扶貧」電商平臺上線測試運行。 爆款單品1:蘆薈 帶貨主播 國家電投掛職山東省菏澤市成武縣天宮廟鎮翟樓村第一書記王培慶 扶貧戰績 帶貨帶到
  • YY直播涉足電商直播,李先生首次帶貨,化身扶貧助農選品官
    前段時間,有YY遊客粉絲透露,李先生將受邀做扶貧公益活動,在YY直播平臺為粉絲們帶來一場他的電商帶貨直播。在5月17日下午4點至6點,YY主播李先生作為助農「選品官」首次在YY直播平臺直播間開始帶貨直播。
  • 打造粵西最好的鄉村電商平臺
    ■珠海市橫琴新區澳門事務局局長黃宇傑(右四),陽西縣農業農村局局長、縣扶貧辦主任吳銳(中),縣扶貧辦專職副主任姚思軾(左四)等領導和嘉賓參加消費扶貧體驗館開館儀式。■與會嘉賓參觀消費扶貧體驗館。■主播現場直播帶貨。
  • 衡山紅脆桃:抖音帶貨,電商託起致富夢
    今年以來,各個地區通過直播帶貨,線上團購等方式,搭乘上了電商直播的快車,拓寬地區特殊農產品銷售渠道,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半個月的時間,300多畝還在掛果期待產出的6萬餘斤紅脆桃,通過「電商+網絡直播」的帶貨模式,就被搶購一空。據了解,今年永和鄉的紅脆桃種植農戶統一與該縣冬洋嶽柑種植合作社合作,由其對接電商平臺,幫助散戶、合作社搭建銷售網絡。成熟的紅脆桃被送至合作社後,由工人分揀挑選,再統一包裝銷售。
  • 汝南縣韓莊鎮:直播帶貨模式新 電商消費扶貧獻愛心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實習生 吳國華 通訊員 王曉航)6月5日上午,汝南縣韓莊鎮徐寨社區成功舉辦由金雀公司組織的金雀愛心購超市、線上商城、直播帶貨電商消費扶貧獻愛心活動,縣發改委、縣扶貧辦,鎮黨委書記、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出席活動。
  • 直播孵化基地網紅帶貨忙|電商直播|孵化基地|直播帶貨|蘇玲玲
    葡萄乾和核桃仁的量豐富到不要錢似的,就像是在果仁中找麵包,每一口都能吃到香香脆脆的果仁……」11月8日晚8時, 在位於水磨溝區無界電商直播基地直播間裡,24歲的新疆姑娘米拉語速快於常人1倍,在抖音平臺直播帶貨銷售著新疆列巴。在該直播基地的另一個直播間裡,女兒上小學五年級的「艾格媽媽」蘇玲玲,也在為新疆駝奶製品進行直播帶貨。她們都是無界電商直播基地培養的網紅主播。
  • 市、縣長現場帶貨!四川首個品牌農產品直播平臺「鄉村優品上頭條...
    四川新聞網成都5月20日訊(記者 戴璐嶺 攝影報導)5月20日上午,由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四川省扶貧開發局、四川教育電視臺、今日頭條四川主辦的2020年四川省「鄉村優品上頭條」市(州)縣(市、區)長直播帶貨推介公益行動通氣會在成都舉行,來自全省各地的多個農產品出現在會場直播區
  • 「有疆貨」電商平臺激活新疆鄉村經濟
    新疆疆貨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打造的「有疆貨」電商平臺正在試運營,計劃打造為電商一站式服務平臺(7月4日攝)。□新疆日報記者 王臻攝庫車縣烏恰鎮杏花村的「薩益布益」饢城正在做電商的前期準備工作,力爭將當地特產早日推向全國(7月10日攝)。
  • 從「直播帶貨」看出海電商亞米網的轉型升級
    當下,「直播帶貨」已成為電商行業最受熱捧的潮流之一。今年「雙十一」期間,亞米網將「雙十一」購物狂歡節引入海外市場,同時聘請了海外「網紅」主播「直播帶貨」。這讓原本是國人「狂歡」的購物節日,逐漸融入國際化特徵,引發了海外市場消費者的興趣和關注。
  • 淄博網紅小火車變身「扶貧列車」升級首發 文旅局長帶貨助農產品跑...
    這是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公司7053次公益性「慢火車」全新升級後開出的首趟列車。這趟已運營46個年頭的「莊戶列車」、「驢友專列」、「網紅慢火車」在今天提速升級變了樣兒,往返旅行時間壓縮了34分鐘,更好更快助力魯中地區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也為百姓遊覽沿線自然風光、體驗民俗文化提供新的體驗。
  • 網上帶貨化直播流量為「扶貧力量」
    就在這時,在省委網信辦、省扶貧辦、省農業農村廳的支持下,安徽新媒體集團短視頻電商帳號「皖裡有貨」重磅推出了「第一書記誇家底」的扶貧助農公益直播帶貨行動,並將前兩站鎖定在江萬永和郭北順的村子。兩位從未在直播鏡頭前誇家底的村幹部帶上全村的希望,變身線上帶貨主播,與集團主持人高佳一同推銷當地特色農產品,扶貧助農。
  • 年貨大集上快手網紅「逛吃」帶貨 「四川扶貧」產品成爆款
    來自遼寧的阿浩,也是「帶貨老司機」,他通過快手直播已累積銷售食品、美妝、服裝、護膚、家紡等類型產品超過125萬件,累計銷售總額過億元。這次,他們來成都「趕集」,也是來「帶貨」的。在他們的推介下,「四川扶貧」產品成了爆款,流量轉換成為農戶們的一筆筆訂單。
  • 電商扶貧 產業助力 卓資「小燻雞」飛向大市場
    內蒙古自治區駐卓資縣脫貧攻堅工作總隊總隊長李俊談到,這也是總隊到卓資縣後助力產業扶貧發展行動的第一步——助力產業發展,完善品牌升級。 李俊表示:「網際網路時代,酒香最怕巷子深,採用電子商務、直播等市場拓展方法與品牌產業相結合,在市場中快速實現品牌擴張,能夠助力產業長遠發展。」為此,李俊開始在卓資農特產品如何構建產業品牌,快速借勢電子商務拓寬市場渠道等方面下起了功夫。
  • 書記、校長變身「主播」,帶貨臺江扶貧特產
    ,以「直播帶貨」模式助推黔貨出山,帶動當地貧困戶增收脫貧。 書記請喝「青錢柳」 「電商不僅可以幫助群眾脫貧,還能助推鄉村振興,大有可為。現在我看到直播間裡已經有許多老師和學生進來了,謝謝大家的關注和支持!
  • 甘肅:青年網紅直播帶貨助扶貧
    「DJ王師傅」真名王鵬,是甘肅都市調頻的主播,用蘭州方言講蘭州故事是他的招牌,身兼傳統媒體和自媒體工作者雙重身份,他吸引了40多萬粉絲。近期,看到疫情期間大量農產品滯銷,王鵬替農民著急,「想著能做點什麼」。
  • 網際網路脫貧攻堅戰見成效 電商構築鄉村致富新圖景
    2010年,還在上大學的任舒文怎麼也想不到,自己和平順的老鄉們以後會和電商結下不解之緣,更想不到自己會成為這裡的一名農民主播,靠電商直播帶貨發家致富。  任舒文店裡的商品不多,賣的最爆的是一瓶看起來十分尋常的辣椒醬:花椒芽菜辣椒醬。就是這瓶普通的辣椒醬,讓任舒文掙到了超百萬身家,在市裡全款買了房子和奔馳車,改變了自己和家庭的命運,也改變了更多貧困老鄉的生活。
  • 產品零散難收購、生產標準不統一……電商扶貧破解農產品上行難題
    來自市商務委電商處的統計數據顯示,1-8月,石柱、奉節、城口、巫山、巫溪等14個區縣的網絡零售額達112.8億元,同比增長10.66%。零散農產品如何買賣?比如君君電商,即負責中益鄉、龍沙鎮、橋頭鎮等4個鄉鎮的對接。完成收購後就進入網貨精準加工環節。石柱縣在悅崍、大歇等地布局了9家鄉鎮(街道)網貨加工中心,負責對收購的農產品進行再加工,讓「山貨」變成更標準化的「網貨」。最後,這些「網貨」將通過京東、淘寶等大型電商平臺,以及「蟻農網」等本土電商平臺,銷往全國。
  • 石門縣:「土貨」變「網貨」,電商助脫貧
    近年來,通過淘寶微店、快手、抖音等形式銷售農副產品成為潮流,這也為推進鄉村脫貧扶貧工作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石門縣充分發揮網際網路先導力量和驅動作用,深入建設和完善農村網絡服務體系,培育壯大農村電商主體,加快推進農村電商普及應用,進一步促進了農村電商與扶貧開發、鄉村振興的有機結合。
  • 8月8日三區三州電商扶貧日,8家央企8位名人為8地特產直播帶貨!
    「三區三州電商扶貧日」  重磅來襲!!!  8月8日 18:30  「百縣百品央字號」暨「小新帶貨」  融媒體扶貧行動  將走進「三區三州」  迎來首場專題直播「百縣百品央字號——『三區三州』電商扶貧日」直播帶貨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