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一下這邊的桃樹,桃子長得非常密集,個頭也十分均勻。此外,在黃桃的生長過程中,我們給每一個果子都套上了袋子,所以其表面看起來非常光亮。」這個不停穿梭在桃林中,正通過手機直播軟體向觀眾介紹產品的人叫舒興華。已有6年電商創業經歷的他怎麼都沒有想到,智慧型手機悄然成為了他的「新農具」。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為減少前期交通物流對農副產品銷售帶來的不利影響,不少產區都想到了藉助時下流行的直播帶貨模式打開銷路,湧現出一大批「鄉村帶貨王」。他們依靠著青山綠水,站在手機屏幕前賣力吆喝家鄉的農產品,不僅挽回了收入上的損失,也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事業注入了新活力。
據了解,這些「帶貨王」中有的是創業者,有的是村支書,有的原本只是一名普通農戶。在「扶貧」已然成為國內電商行業主旋律之一的大背景下,如何讓不同職業的參與者掌握新技能,充分發揮電商行業促就業、促脫貧的積極作用,記者進行了一番調查走訪。
現象:鄉村主播忙「觸」網
2014年,舒興華回到懷化老家,和另外3名返鄉大學生一起打造了農村創客品牌「橙家班」,專門幫老鄉們售賣冰糖橙,截至目前累計賣出橙子超過2億個。賣得最好的一年,公司銷售額達到5700多萬元,帶動1000多位種植戶脫貧增收。
每年春節都是冰糖橙的銷售旺季,但今年受疫情影響,「橙家班」有近200萬斤橙子沒有賣出去,全部爛在倉庫裡。「這是6年來損失最大的一次,也給了我們很多思考。傳統電商已經遇到了瓶頸,但直播可以帶來海量用戶,所以我們必須儘早、儘快地向這方面轉型。」舒興華說。
舒興華表示,以前做電商只需要把水果的照片和視頻發到網上,根據訂單打包配送即可,如今卻變成了直接與用戶、粉絲溝通,為此他進行了不少探索。比如把直播現場直接設在桃園裡,直播中現場展示桃子採摘的過程,同時著重展示打包環節:箱子裝上隔板,每個桃子用泡沫網包裹好、分隔開,以避免碰撞受損。
與舒興華不同,江永縣繞裡村村民莫文華選擇直播,則是因為形勢倒逼。夏橙是江永的特產,其他橙子都是冬天採摘,這裡的橙子卻能在初夏上市。往年5月,老客戶都會找莫文華買橙子,但今年直播的爆發式流行,讓他明顯感到微信朋友圈帶貨能力下滑,因此也嘗試著通過直播拓展銷路。
據江永縣電商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從2015年到現在,該縣共出現了260多家電商企業。今年有100多個個人或團隊參加直播帶貨,累計銷售江永夏橙、沃柑、冰糖橙超過6000萬元。
幕後:農村電商人才培訓忙
36歲這一年的夏天,不善言談的曾軍成了一名能夠每天面對鏡頭直播2小時的「萌新主播」。
2015年,曾軍回到老家桃源縣接手父親的養殖合作社。該合作社飼養的土雞和下蛋雞總數超過50萬隻,雞蛋銷往廣東、上海等幾個勞務輸入大省。突如其來的疫情阻礙了復工復產的步伐,市場對雞蛋的需求也大幅下降,往年一箱(360枚裝)雞蛋售價在260元左右,今年的市場價不到120元。
5月份,她報名參加了當地人社局舉辦的電商主播培訓課。5天6晚時間裡,從視頻拍攝、剪輯到直播技巧、溝通等課程學習,曾軍對主播行業逐漸有了清晰的認識。
「培訓最大的收穫是認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學,大家都是初次試水直播,我們一起互相學習、共同進步。」曾軍說,包括她在內,共有33名參加電商主播培訓的學員都是傳統電商的「老手」,但他們從來沒有接觸過直播,更別說組織專門團隊策劃運營了。
據莫文華回憶,第一次面對直播鏡頭,2小時賣出去的橙子還沒有自己吃下去的多。「當時別提多想有專業人士給我們『指點迷津』了。」
邵陽縣商務局副局長史功強認為,團隊成本高、對產品不了解,使得農村電商單打獨鬥搞直播的情況很常見。近3年來,該縣發展電商直接從業人員5000多人,累計銷售農特產品11.3億元。為應對疫情給傳統電商產業帶來的不利影響,當地人社部門組織廣大志願者和傳統種養產業帶頭人參加直播培訓。授課老師通過詳細講解網絡直播的趨勢、運營技巧、吸粉引流、營銷推廣、盈利創收等方面內容,使培訓學員充分掌握網絡直播需要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巧。目前已有50多名當地農人能夠完成專業主播操作。
觀點:夯實人才基礎 農村電商才能一直旺
專家表示,在廣大農村興起的農產品直播不僅是一種新型營銷手段,還重構了中國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經營體系和職業農民群體。隨著數字鄉村建設的深入開展,5G時代加速到來,直播條件變得更加便捷,將吸引越來越多農民加入直播大軍,推進現代農業向縱深發展。
「最高的一場賣了1萬多塊錢,主要是時間不夠,時間夠的話我每天都想直播。」 湘西「老大娘」特色農產品品牌負責人陳潔的直播間裡,由村民們種植的刀豆、辣椒等農產品加工而成的農副產品十分受歡迎。雖然開設直播還不到一個月,但場場人氣都很旺。
陳潔說,直播能不能長期火爆,關鍵還是要看產品的品質。「農副產品的優勢就是食材新鮮味道好,我們的產品採取先下單再打包發貨的預售模式,消費者非常喜歡,復購率高,銷量才會不斷往上走。」
「方便快捷的物流體系可以確保產品直接送到消費者手中,省去了中間流通環節,商品價格因此比超市便宜不少,消費者當然會選擇我們。」在曾軍看來,農村電商直播的火熱,還得益於鄉村物流的快速發展。
對於如何積累人氣,舒興華也做了不少嘗試。直播賣桃子期間,他便通過贈送小禮物的方式吸引粉絲購買,訂單超過10斤可以獲得一份侗族特色菜。他還和懷化洪江古商城籤署合作協議,每場直播抽取10張景區門票。「將一、二、三產業有機融合,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會大大增強。」
直播興起的原因有很多,但歸根結底需要專業人才的加持。業內人士指出,目前我國農村電商仍處於初級階段,對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帶動當地就業等具有積極作用。與此同時,農村電商還存在物流倉儲等基礎設施不完善、專業人才匱乏等問題,亟需多方努力克服解決。拼多多創始人黃崢此前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扶貧工作需要專業人才,一定要讓優秀的人投身相關領域。
「直播帶貨、社交電商等課程提升了培訓的針對性,激發了學員們的主觀能動性,進而引導他們深入探索適合自身的電商直播話語體系。」常德市返鄉創業就業協會負責人楊義(化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