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蜂蓮花的新零售試驗場

2020-12-19 36kr

入華21年的「老牌」企業卜蜂蓮花,正在藉助支付寶刷臉支付等新科技,提升顧客購物體驗,提升門店運營效率來煥發「新生」。

在接入螞蟻金服刷臉支付、小程序、會員等多種能力之下,卜蜂蓮花已經建立了涵蓋門店、外賣在內的零售體系。支付寶小程序等也成為卜蜂蓮花及其供應商的全新營銷手段,而支付寶刷臉支付等新技術,也在逐漸提升這家老牌賣場的運營效率。

01 節省50%等待時間的結帳神器

在卜蜂蓮花大賣場,傳統超市中收銀臺前排長龍的畫面越來越少見。取而代之的,是顧客自助掃碼結帳,完成支付。

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避開收銀臺前擁擠的隊伍,選擇自助掃碼結帳,並通過人臉識別的方式,完成付款。

「引入自助結帳後,每個用戶平均可以節省50%的等待時間。」卜蜂蓮花南大區市場部助理副總裁袁林化說。「每一次都能減少兩三分鐘的等待,這是極大的體驗提升。」

他表示,普通大賣場顧客結帳10件商品平均需要56秒,刷臉支付則只需28秒。按照廣州7366元的月平均工資計算,每一個顧客可以節省0.46元的時間成本。0.46元雖然微乎其微,但卜蜂蓮花一年接待6000萬顧客,可以節省46萬小時的時間,折算成社會成本,則高達2760萬元。

卜蜂蓮花自助結帳、人臉識別高科技的背後,是螞蟻金服提供的整套新零售的解決方案。

從支付手段到後臺商品接入,從支付寶會員體系到線上營銷,螞蟻金服的零售行業解決方案,正在改變新一代消費者的購物習慣。

在新科技的助力下,年輕人正在重返線下。「在與螞蟻金服合作後,卜蜂蓮花的年輕用戶明顯增加。」袁林化說。

金融科技助力的新零售革命,顧客的體驗提升,只是表象。越來越多的商家,正在被科技賦能,提升自己的運營效率。

02 節省上千萬的成本

人臉識別助力下的自助結帳,為顧客節約了50%的等待時間。在重人工資本的零售業,顧客選擇自助結帳的方式,也意味著商家可以僱傭更少的收銀員,以降人效的方式,提升自己的運營效率。

據袁林化透露,在引入自助結帳後,一臺刷臉機相當於1.5個收銀櫃檯,按早晚班計算,可以減少3個收銀員成本。收銀效率大大提升。

如果按照收銀員3200元的平均工資計算,僅僅通過刷臉支付,卜蜂蓮花每年便可節省1344萬元的人力成本。

高企的人工成本,已經成為制約零售業發展的痛中之痛。在解決用戶體驗之後,如何提升商戶的運營效率、提升整個行業的運營水準,是螞蟻金服與卜蜂蓮花等行業從業者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傳統的大賣場中,很多促銷活動都需要人力完成。賣場與經銷商的促銷員通過「人肉推銷」,以試吃試用、贈送實體優惠券等方式,引導用戶購買商品。為此,螞蟻金服提供的解決方案是將贈券導至線上,將被動的贈券,轉化為用戶主動的領券。

在支付寶內嵌的口碑平臺,用戶可以根據自身需要,有針對性地領取需要的優惠券。這樣的領券方式,大大提升了用戶實際購買的轉化率。

而從經銷商的角度,以往促銷活動中的人力成本、物料成本都可以砍掉,促銷成本大大降低。更重要的是,他們可以在促銷行為中,獲得線下渠道難以獲得的精準統計。

對於商超和大賣場而言,接入支付寶會員卡之後,根據線下銷售之後獲得的群體標籤籤、用戶畫像等可以直接提升轉化率,可以指導市場與銷售行為。

在支付寶的助力下,卜蜂蓮花已經可以根據黏性用戶的高頻次購物行為進行分析,根據預測信息提供備貨。

「這樣一來,門店的庫存成本周期便大大降低。顧客到店找不到所需商品的情況,也很少再出現。」袁林化說。

03 為什麼是螞蟻金服?

卜蜂蓮花與螞蟻金服的案例證明,新零售行業中的用戶體驗與運營效率提升,已經成為相輔相成的存在。

更便捷的支付方式直接提升了用戶的購物體驗,也降低了商家的運營成本。會員能力提升了商家的運營效率,也改善了用戶的購物體驗。

在眾多的智慧零售解決商中,卜蜂蓮花為什麼選擇螞蟻金服?

在袁林化看來,與其他平臺相比,螞蟻金服最大的優勢,是對於B端商家的重視,與多年服務於B端用戶的經驗,他們更懂商家。螞蟻金服為線下零售商提供的解決方案,在提升門店顧客用戶體驗的同時,也關心如何利用技術手段,改善商家的運營效率。

「更懂商家」,可能與螞蟻金服的「阿里系」基因密切相關。在歷史上,阿里曾依靠淘寶與1688上無數的中小賣家,成功阻擊了國際電商巨頭。如今,這樣的基因仍然刻在螞蟻金服的身上。

04 零售業未來

通過自助結帳、人臉支付提升50%的效率之後,卜蜂蓮花也在思考新的解決方案。「如果把用戶的自助掃碼,轉換為自動識別,就可以進一步減少顧客的等待時間。」袁林化說。

在袁林化看來,螞蟻金服有望讓卜蜂蓮花獲得更多的能力。比如,開放小微企業的供應鏈渠道,為零售業提供顧客定製服務——顧客可以在門店或線上定製個性化商品,供應鏈生產完成後,再到門店提貨。

當然,這也許是零售業更加前沿的發展方向,也需要整個行業上下遊的從業者們共同努力。


相關焦點

  • 卜蜂蓮花南區市場部副總裁袁林化:實體商超如何擁抱新零售?
    聯商網消息:作為泰國零售超市巨頭,卜蜂蓮花入華已然21年。在2018年,家樂福、歐尚等跨國巨頭漸生退意之際,卜蜂蓮花的業績卻不斷攀升,在新零售方面也頻頻出手,刷臉支付、精準營銷、智能購物車等頻頻引發行業熱評。其中隱藏著什麼獨門秘籍嗎?聯商網專訪了卜蜂蓮花南區市場部助理副總裁袁林化。
  • 卜蜂蓮花北京草橋店停業 外資零售巨頭陷本土化困境
    事實上,卜蜂蓮花近年來一直與虧損糾纏不清。早在2006年,卜蜂蓮花就曾因高速擴張導致門店虧損;2009年,卜蜂蓮花再次出現虧損,金額達2.36億元;2011年,卜蜂蓮花的銷售額為100.19億元,淨利潤僅2400萬元,淨利潤增幅為-26.28%。
  • 卜蜂蓮花擬成立合營公司 拓展投資零售業務
    卜蜂蓮花擬成立合營公司 拓展投資零售業務來源:聯商網2019-06-05 20:23聯商網消息:6月5日晚間,卜蜂蓮花(00121.HK)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附屬公司廣州蓮花與卜蜂貿易訂立合營協議,據此,廣州蓮花與卜蜂貿易同意分別出資人民幣
  • 「凋謝」的卜蜂蓮花
    2010年卜蜂蓮花港交所上市,成為這家外資零售企業拋物線的頂點。 從2012年開始,連續5年虧損。更令人唏噓的是,卜蜂蓮花在面臨戰略失敗、經營不善以及新業態探索不利的困境下,因缺乏對消費者的理解,已淪為「低端超市」的定位。
  • 卜蜂蓮花和母公司組合營投資內地零售業務
    摘要 【卜蜂蓮花和母公司組合營投資內地零售業務】6月5日,卜蜂蓮花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該公司全資附屬公司廣州易初蓮花連鎖超市有限公司與控股股東CPG訂立合營協議。
  • 卜蜂蓮花公布2018年經營計劃 將發展小型零售業務
    聯商網消息:連虧5年後,卜蜂蓮花2017年終於扭轉了頹勢。卜蜂蓮花公布的2017年報顯示,公司2017年共取得收入96.552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4.3%;股東應佔溢利1.790億元,實現同比扭虧為盈。
  • 兒童業態、培訓機構正「搶灘」新老商業體 卜蜂蓮花農業路店也要...
    據杜順利介紹,味本目前在鄭州運營有蘭德·慢生活等多個商業項目,這次開啟棒棒糖項目,是希望能把該區域的教育培訓、兒童零售業態聚合在一起,形成聚集效應。河南商報記者向卜蜂蓮花方求證得知,該棟樓的一樓和二樓屬於卜蜂蓮花。目前卜蜂蓮花超市仍在一樓,二樓的棒棒糖項目正在裝修,面積約8000平方米。
  • 卜蜂蓮花2018年由盈轉虧 將推新業態門店
    2018年度,卜蜂蓮花取得收入為101.22億元,同比增加4.8%;股東應佔虧損淨額為約人民幣2.88億元,相比2017年1.79億元的溢利,由盈轉虧。  卜蜂蓮花表示,收入增長主要由於2018年開設8家大型超市、2家精品超市及1家鄰裡便利店的額外收入,以及生鮮食品及幹雜貨的銷售增長令同比店鋪銷售較去年增長0.6%。
  • 卜蜂蓮花大股東建議私有化突圍
    近幾年,在大型超市之外,卜蜂蓮花還增設了部分新業態:購物中心,便利店,高端超市以及新零售。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末,卜蜂蓮花擁有及經營80家零售店鋪及3家購物中心。其中,2018年共開設新店11家,包括8家大型超市、兩家精品超市、1家鄰裡便利店。
  • 卜蜂蓮花超市在華發展為何屢受阻?
    【聯商網導讀】卜蜂蓮花在華歷經15年發展,門店總數仍難破百,市場無法有效擴張,遠遠落後於同期進入中國市場的其他外資零售連鎖,緣何卜蜂蓮花在華發展屢屢受阻?聯商網為您解讀。   泰國正大集團旗下的卜蜂蓮花(原名易初蓮花)1997進軍中國市場,1997年6月首店在上海浦東開張,是首批進入國內的外資零售企業。
  • 十年高光十年困局,卜蜂蓮花「轉身」退市
    2010年卜蜂蓮花港交所上市,成為這家外資零售企業拋物線的頂點。從2012年開始,連續5年虧損。更令人唏噓的是,卜蜂蓮花在面臨戰略失敗、經營不善以及新業態探索不利的困境下,因缺乏對消費者的理解,已淪為「低端超市」的定位。
  • 卜蜂蓮花被大股東建議私有化
    在他看來,私有化落定後,卜蜂蓮花很有可能會有新動作出現,或是想押注新零售。   就私有化後業務發展的具體策略以及是否有再上市計劃等問題,記者採訪了卜蜂蓮花以及其所屬的正大集團方面。不過,截至發稿前,尚未得到回覆。
  • 卜蜂蓮花從港股退市 定位模糊的它能否「鹹魚翻身」?
    來源:時代財經TF卜蜂蓮花(00121.HK)退市的時間正式敲定。近日,卜蜂蓮花發布聯合公告稱,按照預期時間表,普通股預計於10月28日從港交所正式退市。1997年6月,卜蜂蓮花在上海浦東開下首店,成為首批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零售企業。
  • 卜蜂蓮花廣州長興店1月11日開業
    1月11日,卜蜂蓮花廣州長興店正式開業作。據透露,未來卜蜂蓮花開店速度將明顯加快,同時「產品線」還將向社區超市業態延伸。  與其他外資超市相比,雖然是廣州首家外資零售企業,但卜蜂蓮花近年來在這塊市場上的拓展卻顯得較為緩慢。卜蜂蓮花是泰國正大集團旗下的商業零售旗艦品牌,目前已在中國開設近百家購物中心。
  • 卜蜂蓮花進軍標準超市 推多業態發展戰略
    將沃爾瑪前任中國區總裁陳耀昌招致麾下後,正大集團下屬零售企業卜蜂蓮花繼續在中國推動多業態發展戰略。4月21日,繼大型購物中心、精品超市、快捷店三大零售業態之後,卜蜂蓮花中國第一家標準超市在上海真如地區開業,這家泰國最大零售企業由此進入目前內資佔據壟斷地位的標超領域。
  • 卜蜂蓮花上半年淨利潤下滑超七成 難逃業績下滑「魔咒」
    公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卜蜂蓮花在中國擁有及經營合共87家零售店鋪及3家購物中心。其中,今年上半年,卜蜂蓮花新開設8家店鋪,其中5家大型超市位於山東省。而在2018年上半年,卜蜂蓮花則僅新開了兩家門店,一家位於廣東省南海市,另一家位於陝西省西安。對比來看,其開店速度在加快。
  • 卜蜂蓮花攻城略地 接盤易買得中國5家門店
    聯商網消息:9月11日,卜蜂蓮花宣布收購中國區上海易買得超市有限公司、上海新易百貨有限公司和崑山易買得購物中心有限公司旗下的5家門店。宋慶祿總裁代表卜蜂蓮花大北方區,與易買得中國區負責人在上海中心大廈完成收購項目籤約。
  • 卜蜂蓮花上半年淨利潤下滑超7成 難逃業績下滑「魔咒」
    對於淨利潤的下降,卜蜂蓮花稱主要由於受採用香港財務報告準則16號的影響,共計減少利潤約7940萬元,以及因為新店擴張帶來的銷售及商品利潤尚未完全覆蓋新增店鋪的運營成本。  公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卜蜂蓮花在中國擁有及經營合共87家零售店鋪及3家購物中心。其中,今年上半年,卜蜂蓮花新開設8家店鋪,其中5家大型超市位於山東省。
  • 「本土高管」李聞海接任卜蜂蓮花CEO(圖)
    新京報訊 (記者李靜)捲入關店風波的卜蜂蓮花火速任命了一位本土高管。該公司10月23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原正大集團副總裁、本土高管李聞海被任命為資深副董事長兼首席執行長(CEO)。  公告稱,現年55歲的李聞海,2006年9月出任卜蜂蓮花執行董事,2008年4月18日調任公司副董事長,系華中師範大學工商管理系碩士研究生,「擁有零售業務的資深經驗」。公開資料顯示,李聞海系潮汕人,加盟正大集團前曾任汕頭市旅遊局局長。  卜蜂蓮花是泰國正大集團下屬的零售企業,1997年進入中國市場。
  • 長期經營不佳 卜蜂蓮花擬10月底退市
    此番退市後,卜蜂蓮花後續如何經營則成為焦點。進入中國市場已經逾20年的泰國零售巨頭卜蜂蓮花(00121.HK)如今在中國市場的門店僅100家都不到,苦撐多年後,卜蜂蓮花終於決定私有化。日前,該公司公告稱,按照預期時間表,普通股在港交所撤銷上市地位生效日期為2019年10月28日。作為代價,各計劃普通股股東將有權收取普通股註銷價,即可就註銷的每股計劃普通股收取現金0.11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