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娃回家過年,除了墓地這3個地方也別去,不是迷信,為了孩子好

2020-12-21 騰訊網

文/忒咪媽(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個人分享轉發)

年關將近,又到了一年一度團圓的日子,對於我們這些做子女的來說,無論身處於何方,到了這個時候,都會帶著孩子一起,熱熱鬧鬧的回家過個年。

但是,提到過年,很多地方都有一些家鄉習俗,比如說前兩天,小穎和老公帶著孩子回老家,被長輩安排著去祭祖掃墓,說是家鄉的習俗,於是乎一家三口就去了墓地,可沒想到的是,孩子回家後,一直發著低燒。

家裡的長輩聚在一起,說孩子可能太小,撞到了什麼不乾淨的東西,才出現了這種問題,說起這些,小穎的心裡也有點擔心害怕,但是孩子總不見好,就趕緊帶著孩子去了趟醫院。

醫生檢查後,說孩子沾染了一些細菌,才生病的,聽到這話,小穎懸著的心才放下不少,只要不像老人說的那樣,碰見了什麼邪魔外道就好……

聽見小穎的話,醫生笑了笑,給小穎解釋道:「像墓地這種地方,最好不要帶孩子去,因為孩子體質不好,免疫力和抵抗力都相對較差,而墓地那種地方,一般比較潮溼陰暗,容易滋生細菌,對孩子身體不好……」

這一下,小穎才明白了,原來老一輩人經常說的墓地別帶孩子去,真的不是迷信那麼簡單,還有這些科學道理,這一次啊是真的學到了。

其實,每逢年關,往往是孩子最容易出問題的時候,所以,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除了墓地,還有哪些地方不能去,為了孩子好,各位家長一定提高警惕哦。

帶娃回家過年,除了墓地這3個地方也別去,不是迷信,為了孩子好

一、人流量密集的地方

過年的時候,不管走到哪裡,都是人潮湧動,但是各位家長一定要記住,越是人流量密集的地方,越不要帶孩子去。

一方面,孩子的身體免疫力相對較差,而人流量密集的地方,往往具有很多的細菌病菌,萬一沾染到孩子身上,就容易生病,另外一方面,每逢過年過節,往往是人販子趁機而入的時候,所以大家帶著孩子出門逛街,一定要離人流量大的地方,遠一些。

二、娛樂場所可別去

過年難免有各種應酬,有些家長覺得帶著孩子一起去,可以讓孩子增長見識,學會社交等等,但是如果是一些娛樂場所的話,可千萬別帶著孩子一起去。

一方面來說,娛樂場所的環境比較封閉,室內的空氣品質很差,很容易損傷到孩子的身體,另一方面,娛樂場所對於單純的孩子來說,並不適合,裡面充斥著燈紅酒綠,有些成年人甚至會用酒和煙,來逗弄孩子,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

三、太遠的地方也別去

過年走親戚,這已經具有非常久遠的歷史了,但是對於有孩子的家庭來說,如果親戚家實在太遠的話,最好就別帶著孩子一起去了。

一方面路途太遠,孩子年齡還小,在去的途中,可能隨時會出現任何問題,另一方面,孩子的體力和精力,都不如成年人,一旦路途太遠,孩子可能會覺得疲憊和不適,所以綜合考慮的話,如果親戚家住得實在遠,就最好不要折騰孩子了。

其實,客觀來說,過年回家,是一件很繁雜和疲憊的事情,對於有孩子的家庭,如果孩子還小的話,一定要給孩子做好各種準備工作,比如說帶著奶瓶、熱水、衣物等等,對於大一點的孩子,也要考慮身體、健康等各種要素。

最後呢,忒咪媽也想提醒各位家長,過年的時候,為了孩子好,可一定不要帶孩子去這幾個地方哦。

我是忒咪媽,育兒路上一直有我,也祝願大家新年快樂,闔家幸福。

相關焦點

  • 除了「墓地」,這4個地方也不要帶娃去,不是迷信是有科學依據的
    除了"墓地",家長別帶孩子去這三個地方,還真不是迷信雙雙是一位85後的寶媽,有一個3歲的女兒,因為自己生孩子比同齡人晚一些,所以對孩子照顧方面顯得十分認真。時間過得也快,趕上公公去世三周年,由於老公平時忙於工作,清明節公司安排加班也沒有時間去"墓地"給公公掃墓。沒辦法只能自己帶著婆婆和孩子一起駕車前往。所有的事情都處理好之後,忙完準備往回家開的時候,不知什麼原因孩子竟無故大哭起來,而且一路上也沒有停止,不管婆婆在後座怎麼哄都哄不好。
  • 除「葬禮」外,這4個場合也別帶孩子去,並非迷信,有科學依據的
    隨著民眾受教育的程度越來越高,很多人不再聽信老一輩人口中的迷信說法,老人總說孩子不能去"葬禮"。小錢的女兒剛過周歲,小姑娘性格活潑,再加上長得比較可愛,因此深受老人的喜歡。寶媽工作比較忙,平時基本上都是婆婆帶娃,奶奶對這個孫女非常寵愛,不管是生活上還是其他方面,小錢很少操心。
  • 孩子不到一定年齡,這4個地方父母少帶娃去,並非迷信有科學依據
    相信家裡的老人都說過,不要讓孩子去參加葬禮、接觸墓地、去寺廟祈福等等,不然會嚇著孩子的。很多年輕人卻嗤之以鼻,覺得老人說的這些都是迷信,根本不需要相信。但實際上老人這話並無道理,孩子還小,很多地方和場合其實並不適合孩子去。
  • 孕期,孕婦最好別去這3個「地方」,不是迷信,早知道可能對你好
    大家好,這裡是咘咘育兒說。今天我們要為大家帶來的內容就是:孕期,孕婦最好別去這3個「地方」,不是迷信,早知道可能對你好。2、寺廟其實對於寺廟這個地方,很多孕婦在懷孕期間很有可能會選擇去寺廟祈福,但是寺廟卻是不太適合孕婦去的,因為寺廟裡面不僅人特別多,而且香火對於孕婦的健康其實也是有影響的,除了這點事,如果孕婦去寺廟祈福的話,要做下跪或者是彎腰的動作,稍有不注意,有可能會扭到腰或者是折到肚子
  • 除了不能參加婚禮,懷孕後這些地方最好也別去,真不是矯情
    當然了,這其實是一種迷信的說法,不過拋開迷信的層面,孕婦不能參加婚禮也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事實上,除了不能參加婚禮,還有幾個地方孕婦也最好別去,真不是矯情。為何說孕婦最好不要參加婚禮?婚禮上的人比較多,而孕婦又是特殊群體,如果不小心被碰撞到的話,容易傷了自己和胎兒。
  • 「喪事」和「喜事」別帶孩子,這幾種地方也不能去,不是迷信
    文/每天育兒的媽媽有的家長喜歡帶孩子去各種地方,例如誰家有喜事就會帶著孩子喝喜酒,如果遇見喪事,老人則會領著小孫子或者小孫女兒去吃宴席,為了能讓孩子吃到更多的美食,也不管是不是好場合,這種做法是錯誤的,不是因為迷信,
  • 四個場所建議家長少帶孩子去,娃容易被嚇到不說,還可能會生病
    一般情況下,建議除了孩子生病去醫院以外,像探望病人等這種情況最好不要帶上孩子。當天回家後,孩子夜裡又醒來哭泣,下半夜還發起了高燒,老公也開始埋怨小張。後來夫妻倆連夜將孩子送到了醫院,結果查出是病毒性感冒,原來孩子白天受到驚嚇,再加上墓地一般在比較偏遠荒涼的地方,溼氣重,孩子受涼了。小張很後悔,早知道就聽婆婆的話好了,雖然並不是因為迷信的原因,但讓孩子去墓地之類的地方,對他們的健康確實有些影響。
  • 帶不滿7個月娃回老家過年,這些逗娃方式讓患上「腦癱」,後悔晚了
    穎子和老公結婚沒多久,倆人想著為了能讓生活條件好一些,一番商量後決定去南京打工,來到了自己完全陌生的城市,為了站穩腳跟,便開始了自己職業生涯的規劃,沒幾天時間裡,很如願的有了份屬於自己的工作,這讓倆人很開心。
  • 家長五一別帶孩子去這個地方,和迷信無關,可能會給孩子留下陰影
    爸爸媽媽原本打算在過年的時候回娘家,但是趕上了疫情,沒有回去,現在疫情控制住了,嬌嬌媽打算帶著女兒一起去給姥姥掃墓,但是嬌嬌爸卻不同意,他認為帶小孩子去那樣的地方很不合適,可是嬌嬌媽執意要帶著女兒去,嬌嬌爸只好妥協。嬌嬌在墓地看到姥姥的遺像後,突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哭得像個淚人一樣。
  • 這4個地方父母儘量不要讓孩子去,並非迷信,對孩子有負面影響
    我雖然不太信這些東西,但是孩子一直哭也不是辦法,我還是將孩子帶回了家,沒想到孩子帶回家之後就不哭了。其實在養育孩子時,有時候老人的一些說法並非封建迷信,還是有一些科學根據的。如有一些場合就不適合孩子去,因為從科學角度來講,孩子的體質弱、情緒敏感,到了這些場合可能相比成人容易受到刺激,容易受到驚嚇,也更容易生病。
  • 這4個地方寶寶儘量別去,迷信是一方面,其實對身體也沒什麼好處
    而父母總有一些事情是不能帶著孩子去的。比如葬禮,隨著時間的推移,難免父母的同事親人有去世的情況,父母就不應該選擇讓他去,有的寶寶在去完葬禮之後回來會做噩夢,而且怎麼哄都無濟於事,在迷信方面來說,是寶寶年齡太小,去葬禮這些地方難免會看到不乾淨的東西。但是我們要相信科學,世界上是沒有鬼魂存在的,但是寶寶太小了難免會被嚇到,所以下面這四個地方一定不要去。
  • 過年帶娃回家,做好這幾項準備,寶寶聽話不愛哭,還不容易生病
    孩子坐車愛暈車、過年回家親戚多、天氣一冷一熱愛感冒……一大堆的問題擺在眼前。其實只要在帶娃回家之前,做好這幾項準備,寶寶就能聽話不哭,還不愛生病,年後的生活也能順利回歸正軌。過年帶娃回家,做好這幾項準備,寶寶聽話不愛哭去年帶孩子回老家,一大一小兩個小傢伙出發的時候還是一臉欣喜,等到了鄉下,坐車經歷了2個多小時,全都跟霜打的茄子一樣沒精神了。
  • 為寶寶吃飯,帶餐桌椅回老家:過年帶娃回家,準備物品要注意幾點
    過年回家是為了闔家團圓,而有個寶寶了,更是拗不過老家長輩親戚的深切呼喚。我們自然以為回家過年是格外歡喜的,可對於我的同事小李來說,去年的回鄉經歷並沒有想像中那樣愉快。在同情小李遭遇的同時,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值得我們關注,那就是帶寶寶回家過年,所帶的物品要考慮周詳,我們才能安心。那麼,帶娃回家過年,我們該準備好哪些必帶的物品呢?1.寶寶最基本的生活用品要帶齊全,數量上不必太多。
  • 新生兒從醫院帶回家,家裡這3類物品最好提前收起來,真不是迷信
    圖文原創|張女子育兒:當好媽,帶好娃,娃娃愛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如果家裡有了新生兒寶寶,這幾樣東西,最好收起來,讓寶寶遠離 臨近預產期,新生兒寶寶即將到來,父母除了準備迎接待產的東西,可能還會給寶寶準備衣物,或者嬰幼兒用品,給寶寶準備一個溫馨的家。
  • 爸爸獨自在家帶娃,寶媽回家後氣笑了:你就是這麼帶孩子的?
    很多媽媽都不放心讓孩子的父親獨自看孩子,所以為了讓孩子得到更好地照顧,媽媽一般情況下都會寸步不離地守在孩子身邊。但是有的時候媽媽也有要抽開身的時候,這時只能寄希望於孩子的爸爸能夠好好看孩子,不讓孩子早遇到危險和傷害。
  • 孩子衣服到晚上一定要收進房間?看看答案,不是迷信,很有科學性
    我便上前詢問發生什麼了,朋友告訴我,是因為前天時她給孩子洗衣服,到了晚上沒拿回家,被她的婆婆所訓斥了。她的婆婆認為夜晚孩子的衣服不收回家會招引一些「髒東西」。朋友卻以為是婆婆在無理取鬧,就與婆婆爭吵了起來,搞得這兩天婆媳之間的關係一直很僵硬,讓她很難受。聽完她說的一番話後,我告訴她,其實夜間晾衣服對孩子可能有壞處,但是原因卻不是像她婆婆說的那樣迷信說法。
  • 哈佛女校長:孩子不想上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提高孩子的格局
    她每年都會帶孩子們去一個陌生的地方,以學習的方式旅行。"每年要去一個陌生的地方。這是我對自己的要求,也算是一個規劃。這個習慣從小就有,一直持續到現在。"並且哈佛女校長也說過:哈佛女校長:孩子不想上學,就帶他去這3個地方,提高孩子的格局。1、垃圾場在垃圾場工作無疑是十分痛苦的。而一個人只有知道痛苦是什麼滋味,才能夠明白幸福的價值。
  • 這不是迷信,還真有科學依據!
    很多新手寶媽都是第一次帶娃,有很多不足之處,而且他們帶寶寶的經驗都是一點點摸索出來,有的時候會在網上查找相關知識,也有一些寶媽會按照老一輩的做法行事。雖然老一輩的人都已經有了帶娃經驗,但是跟現在的社會相比,他們的那些傳統帶娃觀念真的是正確的嗎?
  • 你是喜歡回家過年呢?還是帶家人旅遊過年呢?
    盼望著,盼望著,春節長假就要來啦,回家團圓是大多數人常年不變的習慣,但據統計,今年春節竟然有4.5億人打算旅遊過年,這說明,旅遊過年並不是個別現象,它正在成為整個社會的一種新趨勢。那麼問題來了,你是喜歡回家過年呢?還是帶家人旅遊過年呢?先來看看越來越多人選擇旅遊過年的原因,再來回答這個問題?在物質匱乏的從前,人們期待過年,因為不止可以吃上一年中最豐盛的大餐,還能收到長輩們厚厚的紅包。
  • 「父母願意幫孩子們無償帶娃嗎?」看完6個老人的留言,我淚目了
    01我沒有想到去年9月份寫的一篇文章《「我們該不該讓父母無償帶娃?」採訪了5個寶媽,聽聽她們怎麼說》,到現在已經過去八個多月了,還是依然有很多婆婆和媳婦跟我留言,這讓我真的蠻意外的。那篇文章有90萬的閱讀量,好幾千條留言,有好多老人說出了他們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