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妻在古代根本不合法,平妻就是小妾,兼祧兩房娶平妻更是笑話

2020-12-19 夢裡蓬山路論說歷史

很多才子佳人的小說裡都有這樣的情節,一個公子同時娶了兩個美人,兩個人都是妻子,第一個叫髮妻,第二個叫平妻。所謂平妻,就是和髮妻平起平坐,地位相等。

而在民國時期,已婚的梅蘭芳發達後愛上年輕美貌的福芝芳時,不顧髮妻在堂,娶了福芝芳過門,而且沒有叫福芝芳當小妾,而是讓她當平妻,和同甘共苦的髮妻王明華平起平坐。

可是古代婚姻是一夫一妻多妾制,根本沒有平妻這一說。民間有此陋習,一般都是在外行商的商人家做的,有身份的人是不敢娶平妻的,因為平妻違法。

古代社會雖然給了男人納妾的權利,也同時維護著妻子在家裡的地位。很多古代文獻已經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春秋隱公五年》:「諸侯無二嫡」!東漢史學家班固編寫的《白虎通義》:「妻者齊也,與夫齊體,自天子至庶人,其義一也。」新唐書儒學傳下韋公肅》:「諸侯一娶九女,故廟無二嫡,自秦以來有再娶,前娶後繼(繼妻),皆嫡也,兩祔無嫌。」《漢九律》中也規定「亂妻妾位」屬於犯罪。「亂妻妾位」是指把妾當成妻,讓妾享受妻子的地位。《唐律疏議戶婚律》規定:「諸有妻更娶者,徒一年,女家減一等,若欺妄而娶者,徒一年半,女家不坐,各離之」。《大明律戶律婚姻門》規定:「若有妻更娶者,亦杖九十,(後娶之妻)離異(歸宗)。」《大清律戶律婚姻》:「凡以妻為妾者,杖一百。妻在,以妾為妻者,杖九十,並改正。若有妻更娶者,亦杖九十,(後娶之妻)離異(歸宗)。」

所以說,在古代社會娶兩個妻子根本不可能,這是違法的,要吃官司的。但平妻為什麼會出現的?這是因為商人在外地經商,和妻子和家族相隔遙遠,他就在外再娶一個妻子稱為平妻,只是給小妾的美稱,家族並不承認平妻,看她還是小妾。

商人在外娶的平妻是不入族譜的,平妻的孩子記入族譜也是庶出。如果平妻跟著丈夫回丈夫的家鄉,進了門就要向丈夫的結髮妻磕頭執妾禮,

古代那些人丁稀薄的人家,既然讓一個兒子繼承父親和伯父兩家的宗祧,稱之為兼祧兩房。是不是兼祧兩房就可以娶平房,這是根本不可能的,後娶的被認定為妾。

清朝時大理院下文:「兼祧後娶之妻,法律上應認為是妾,惟訂婚之時,不知有妻,又不自願為妾者,許其請求離異。」清朝時刑部也明令下文:「若兼祧兩房各為娶妻,冀圖生孫繼嗣,是愚民罔知嫡庶之禮,與有妻更娶不同,止宜別先後而正名分,未便律以離異之條。」

從這些文獻來看,中國封建社會的婚姻法根本不認同平妻,平妻就是妾,也沒有兼祧兩房可以娶一妻這一說。而梅蘭芳以兼祧兩房就娶平妻,是因為那時清朝滅亡,民國雖然是一夫一妻制,可是對納妾不管。梅蘭芳處於新舊時代的交替,就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了。

平妻是違法的,無論是在封建社會還是在民國,兼祧兩房娶平妻更是自欺欺人的笑話,只是想方法讓小妾和髮妻平起平坐而已。

相關焦點

  • 古代男人「三妻四妾」,三個妻子的地位相同嗎?是否有平妻?
    中國古代一個男人可以有許多女人,可是只能有一個妻子,其餘的女人都是妾或者是通房丫頭。妾是不可以轉正稱為正妻的。這是古代法律明文規定的。古代是否有平妻?這個問題應該出自「三妻四妾」這個詞。古代普通家庭的女子寧可當窮人家的正頭娘子也不願意當富貴之家的妾室。因此所謂的平妻,依然是妾,沒有什麼值得炫耀的。二房也不是平妻,依然是妾。《紅樓夢》裡,賈璉有一個正妻王熙鳳,二房尤二姐,妾秋桐,通房丫頭平兒。
  • 古代制度不允許存在平妻,寵妾滅妻會被法律制裁,但這種情況例外
    根據我國法律,齊人之福幾乎是不可能的。不是說男子不能娶多個女子,只是這多個女子之間,必然有位階排序。我國古代婚姻制度,用最正確的說法叫做一夫一妻多妾制,所以平妻是絕對不可能存在的。此外,如果丈夫寵妾滅妻,可能還會受到法律制裁。
  • 唐代有沒有「平妻」一說?
    其實原來所謂三妻四妾,就是一妻多妾。古書有明確記載,所謂三妻,是指春秋時期齊國君主的一段佳話。傳說當年齊國君主立後不決,乃至朝野上下議論紛紛,後來君主戲言稱立後三人,而事未成則卒,乃至史官未知其意,故稱三妻。 後世網絡上流傳著:古代實行三妻四妾制,男人有正妻、二平妻。
  • 古代正妻可以隨便處置小妾,但小妾有一優勢,正妻一輩子羨慕不來
    這個決定於當時的生產力,科技不發達,各行各業主要拼的是人才。因此說人口多的家庭,自然而然就富裕了。古代人還有一個非常落後的觀念,那就是父權制。古代的女人一旦結婚了,甚至娘家也很少會回來。整天只能伺候丈夫的父母,所以有句俗語叫「嫁出去的女兒往外潑」。那時人們認為,只有兒子可以傳給子孫。要想多生一個孩子,所以一般有錢的男人都會在娶了老婆以後,又多納幾個妾。
  • 寵文:我心悅你,此生不招通房、不納小妾、不抬平妻,君能應否?
    今天推薦寵文:我心悅你,此生不招通房、不納小妾、不抬平妻,君能應否?《傻後也讓君傾心》作者:仙兒(瑾萱兒)內容簡介:她,21世紀的白領,不小心穿越成美麗的傻小姐。冷漠的君王為她一展笑顏;帥氣的異國君王為她失魂落魄;殺手首領,為她孤單終身,轉成良民……我心悅你,此生不招通房、不納小妾、不抬平妻,君能應否?她到底有何魅力?
  • 關係最好的一對平妻,死後都葬在一起
    妻妾之爭一直都是電視劇的熱點話題,因為利益衝突很多女子都絞盡腦汁來獲得丈夫的寵愛,正室要防止妾室上位,妾室想變成正室,其中的爭鬥經久不息,更不用說一家裡有兩個平妻了。但是歷史上有這樣一對平妻,不光生前關係很好,死後還要葬在一起,她們就是梅蘭芳的一對平妻。
  • 《知否》原著:拎不清的康允兒,為惡母所累,在婆家遭遇平妻風險
    自王老夫人過世後,王家已經不肯管康姨母的事了,連親生兒子也受兒媳婦管制,不敢再管自己的母親。唯有康允兒,見不得母親在慎戒司操勞受苦,總想救母親出來。站在一個女兒的立場,康允兒並不錯。可她哪有能力救康姨母出來?她的所有伎倆,不過就是哭和求。
  • 「活漢妻」是什麼意思?為何古人告誡我們:有錢不娶「活漢妻」
    比如:「有錢不買河邊地,有錢不娶活漢妻」,就是古人留下的一句告誡性俗語,你知道是什麼意思?有錢不買河邊地「河邊地」指的是緊鄰河流的土地,為什麼古人有錢也不買河流旁邊的土地呢?古人買地主要有兩種用途:耕種和蓋房。
  • 在古代你是適合當正妻還是美妾?
    作者:寶寶知道櫻桃樂沅在古代,男人擁有三妻四妾實屬正常。做為一個女人,要是能夠獲得成為正妻的話那也是非常幸運的事情。要是你生活在古代的話,你能比較適合當正妻還是小妾?誰都想當正室,但並不是都合適.咱今天不需要穿越,做一道趣味測試看你到底適合哪一個。
  • 農村俗語「寧娶從良妓,不要過牆妻」什麼意思,何謂「過牆妻」?
    農村俗語「寧娶從良妓,不要過牆妻」啥意思,這話有道理嗎?文/農夫也瘋狂「婚喪嫁娶」一直以來都是很受中國人所重視的,尤其是在農村裡,婚喪嫁娶更是「天大的事」。雖然現在很多的年輕人對於這些習俗不太了解,做事情也是「百無禁忌」,但婚喪嫁娶方面的事情,還是會認真聽從老輩人的意見及安排。如今農村裡最讓部分家長頭疼的一個問題,那就是男多女少,男性青年娶妻難。有好些家庭甚至幾個孩子都是光棍,這也讓父母是十分的著急,可是又沒有辦法。不過,農夫今天要和大家聊的是另外一個話題,那就是老輩人時常說的俗語:「寧娶從良妓,不要過牆妻」,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古語「寧娶從良女,不娶過牆妻」是什麼意思?
    在古代,古人們對於過牆妻是十分厭惡的,在他們眼裡這種人甚至還不如從事不良行業的女子。雖說古人的文化程度普遍沒有我們現在那麼高,但是」寧娶從良女,不娶過牆妻「這句話還是很有事實依據的,這也是古人教授給我們現代人的知識之一。
  • 俗語為什麼說「有錢不娶活漢妻」?「活漢妻」原來是這7類女人!
    俗語為什麼說「有錢不娶活漢妻」?「活漢妻」原來是此7類女人! 這個俗語諺語流傳千年,一直是古人智慧的象徵,其中通常有著非常豐富深刻而淺顯易懂的道理。今天呀小編又雙叒叕要來給大家講諺語了!今天要講的這句話叫做有錢不買河邊地,有錢不娶活漢妻。
  • 寧娶從良女,不娶過牆妻,是因為古人早已看破:身份,不代表品格
    過後思考,覺得在這個故事中,有一女子,也大有意思,雖然她頂著一個「良家女」的身份,但所做之事為人不齒,她和王美娘身份、品質的對比,正驗證了古人所說的「寧娶從良女,不娶過牆妻」。一、從良女為何可娶?二、過牆妻為何不娶?敗壞門風,引來災禍過牆妻,根據「一枝紅杏出牆來」,顧名思義,就是出軌的妻子。為何不可娶?因為輕則敗壞門風,重則引來殺身之禍。
  • 農村老話「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是啥意思?內容豐富多彩
    所謂「下蛋雞」,就是指能夠下蛋的老母雞了。也許現在的一隻老母雞對於我們來說,真的算不上什麼事情了,即便是純打野的雞,也能買得起,吃得上。但是,在過去古時候,能下蛋的母雞可就是非常珍貴的食品了。對於當時的窮人來講,別說母雞能下蛋賣錢換回油鹽醬醋等生活必需品,就是老母雞的本身營養價值也是夠高了,貧窮人家一般情況下,是根本不可能捨得殺了吃的,除非是為了孕婦、生病體弱的老人或孩子。所以,會下蛋的雞不僅有營養價值,更是錢的來源之一,當然就成了寶貴的東西啦。所謂「回籠覺」,就是在清晨有什麼事情需要做,匆匆起床,做完事後再返回來,接著再睡上一小覺。
  • 古代男人真的都可以「三妻四妾」嗎?恐怕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
    看完幾本穿越小說,眾多網友就幻想著回到古代,左擁右抱,盡享齊人之福!但是現實忒殘酷,泡沫終究需要人來捅破—中國古代只能娶一位妻子,沒有平妻!而且不是什麼人都能納妾,即使擁有了納妾資格,納妾的數量還有律法規定!朋友們!以你們的水平,穿越回去,撐死了娶一個老婆!
  • 漫談戲文:《盤妻索妻》選段《自古來一絲為定拜天地》
    一直覺得,越劇《盤妻索妻》第四場,中秋之夜,梁玉書邀謝雲霞荷亭賞月的那一段《自古來一絲為定拜天地》,這場詞即使放到現在,也是很大膽、很前衛了。玉書幾經周折才把一見鍾情的雲霞娶進門。然而雲霞嫁給玉書,純粹是為了接近玉書的父親、繼母和妹妹,好為給自己枉死的父母報仇。
  • 「頭妻臭,二妻香,三妻讓你叫親娘」,這句俗語有道理嗎?
    1我國民間類似這種戲謔的俗語還有一些,流傳較廣的一句是:「頭妻臭,二妻香,三妻尿尿管下湯」。從舊時歷史背景及語境來看,意思是說,男人往往不把大老婆當一回事,把娶來的二房看得很香,把娶進來的第三房看得像寶貝似的,那小老婆撒的尿都可以用來熬湯下麵吃。
  • 俗語:「寧娶從良妓,不娶過牆妻」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
    民間俗語:「寧娶從良妓,不娶過牆妻」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古代很多男子都有三妻四妾,因為古代很多男子都是那種非常好色,同時也是因為家族中的人想讓他們擁有更多的孩子,好讓家族更加的興旺。其實古代的人娶妻生子一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古代有這樣一句話叫做寧娶從良妓,而不娶過牆妻,其實這句話的意思很多人都懂的。從這句話當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古代人民的總結了多年的智慧,我們應該積極去學習。古代有很多男子逛青樓的時候,都會對某一個女子產生好感,產生想要把那個女子娶回家的心情。
  • 古代的男子,為何願意娶13歲左右的小姑娘為妻?原來背後有貓膩
    在古代,許多男人會娶13至14歲的女子為妻,而這些早婚的女人在16歲或17歲時就已經成為母親,這樣的事放到現在,估計很多人都會覺得難以理解。古代的男子,為何願意娶十三四歲的小姑娘為妻?原來背後有貓膩!在遠古時代,人們的生活條件不佳,因此許多父母會在13歲或14歲的女兒找到適合的人家出嫁。
  • 婦,妻,內人……古代男人怎麼稱呼老婆
    在《爾雅·釋親》中提及:「子之妻為婦。」由此可見,女子為人妻後稱為「婦」。在《儀禮·喪服》中有這麼一句話,「婦人有三從之義……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可見古代對婦女的歧視,制定了「三從四德」,一生之中不光是男人的附庸,還得勤勞肯幹,忙裡忙外伺候一家老小,而這一禁錮就是上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