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吃一次就上癮的雲南小城

2020-11-25 澎湃新聞

最近趕上機票打折,我們去雲南最西邊的德宏州,吃了個爽快!

這座位於中緬邊境線上的少數民族自治州,風情異域、自帶濾鏡,隨手一拍都有大片風範。

好看就罷了,偏偏還特別好吃。德宏作為多民族聚居地,又和緬甸接壤,食物多到讓人意亂情迷。

吃,是德宏人最重要的消遣。重口的撒撇、新奇的過手米線、原始的綠葉宴,還有聞所未聞的野菜、昆蟲。

夜晚屬於燒烤、啤酒、炒螃蟹,夏日冷飲價格美麗,一杯泡魯達分分鐘讓人上頭。

雖然德宏不如雲南其他旅遊城市名氣大、發展好,但也因此保留了較為原本的風貌。

深入當地街巷菜場,夜宵攤頭,可以在這座安逸的邊境小城,獲取一種簡單、原始的快樂。

吃德宏,最好的辦法就是找個當地人帶路。為了成為大家的德宏朋友,我們先行一步,從德宏首府芒市吃到了瑞麗,連畹町、隴川都沒放過。

德宏美食實在太多,希望這篇指南,可以給「吃德宏」這個難題,提供一個清晰的解題思路,讓大家在德宏餐桌上興風作浪。

都說不吃撒撇等於沒到德宏,為了不白來,我們在德宏的每一天都在認真吃撒撇。

撒撇是傣族菜,現在已經發展成德宏人的日常午餐。撒撇通常指的是牛撒撇,簡單理解就是冷盤配蘸水,因為蘸水苦的緣故,當地人直接叫它「苦撒」。屬於聽著暗黑,第一口勸退,但再吃一口就會上頭的那種。

靈魂是蘸水,味型的關鍵源於牛苦腸,要把苦汁熬煮到位,好的苦汁還帶有濃鬱的肉香,可以直接喝,清熱解毒。

傳統撒撇是把生牛裡脊剁成泥,直到上筋,攏一團放在熬好的苦汁裡(也有把生肉加工熟的熟撒撇),加上緬甸芫荽、韭菜、香蓼、小茴香尖、小米辣等香料。

特別的是「涮涮辣」,這種本地辣椒有著連小米辣都望塵莫及的魔鬼辣度,就算嗜辣如命的當地人也只敢在蘸水裡涮一下。

冷盤隨意許多,除了米線,多是牛肉、牛肚、豬肝、豬皮的任意組合。素菜一般是萵筍、包菜、茼蒿、馬蹄菜等。

除了牛撒撇,傣族人還會吃生魚撒(巴撒)和豬肉撒(撒達魯),近兩年也衍生出很多新口味,像是油辣子撒、檸檬撒。

特別的還有羊奶果撒、石榴撒,幾乎帶有酸度的食材水果都能入撒,口味也比苦撒更容易接受。

撒撇的主食是米線,在畹町吃撒撇還會配豆豉炒飯。傣族豆豉豉香濃鬱,緬甸甜腸豐富口味,油潤有嚼勁。

傣味不只是撒撇,還有讓人戀戀不忘的酸扒菜。用酸水把青菜煮到變色,利用紅糖中和酸度,層次豐富,是讓人很舒服的酸甜味道。

牛扒烀也是常見的傣菜,類似於清燉牛雜,但調味猛烈,會加很多香料和糊辣子。

德宏很多餐廳沒有菜單,都是當日新鮮食材現點現做。如果碰到當日野生菌子,一定要豪吃一番!最常見的是牛肝菌,價格平易近人,一般都是快炒。

我們吃的這種見手青,當地人叫粉菌。切片爆炒,鮮嫩爽口,香氣濃鬱,一大盤只花了八十塊錢,吃完沒有看到小人~

吃飽了,一盆酸湯震驚全場。傣族人對酸與辣有著極致追求,甚至用小米辣、姜、緬甸芫荽和幹醃菜就衝了碗「香料湯」,據說可以助消化,很奇妙了。

 

雲南人對「過橋米線」三分譏誚,只因為雲南好吃的米線實在太多。在德宏的阿昌族,就有一種更原始粗曠的米線吃法——過手米線。

過手米線如其名,吃時要「過手」,以手做碗,米線為皮。取一點米線攤在手心,加上「帽子」,整個餵進嘴裡。

「帽子」就是吃米線的配料,多是牛肉或豬肉的,切成碎,和牛肝、豬皮、豌豆粉、花生、小米辣、香菜拌勻,喜歡酸的可以加點酸水,喜歡辣的還有小米辣和糊辣子。

一人一套米線,可以再配些小菜。牛乾巴直接吃就很香,還可以配折耳根醃菜膏蘸水。當地人對豬皮情有獨鍾,不僅撒撇裡有,還會單獨拿來厚切涼拌。除此外還有酸蘿蔔、生包菜,負責清爽解膩。

雖然現在也有人用碗筷代替手,但過手的巧妙滋味是無可替代的,還是建議大家洗淨手,好好體驗一番。

 

景頗族是德宏最主要的少數民族之一,作為真正的「山人」,飲食上比傣族更原生態。景頗人背把刀就可以進山,大地為席,綠葉做碗,食材餐具皆源於自然。

最有名的就是綠葉宴,雖然難有機會和景頗人去山林裡體驗這場原始野餐,但德宏有不少景頗風味餐廳,也可以領略到幾分魅力。

綠葉宴食材豐富,大量使用野菜和香料,烹飪手法相對簡單,以舂、煮、拌、烤為主。吃法豪放,直接用手抓,所以也叫做手抓飯。

蟲,是一定要吃的,當地人喜歡吃竹蟲和蜂蛹。

一般多為油炸,蜂蛹口感酥香濃鬱,竹蟲吃口清脆,還有點類似瓜子的堅果香氣。

山中溪流的野生小螃蟹,也能做成香脆小零食,直接油炸或者舂碎了都很有滋味。

既有簡單烤制的南瓜、竹筍,突顯食材本味。也有香料加成的濃厚味道,又辣又猛。

最出名的是鬼雞,土雞肉質緊實,煮熟放涼撕成小塊,和大芫荽、薑末、小米辣、糊辣子、芫荽籽混合,猛烈抓人。煮雞留下來的雞湯,還會做成濃稠醇香的雞肉稀飯。

肉類以烤為主,常見的有烤魚、烤兔子、烤雞、烤五花肉。也有用芭蕉葉包著烤的,就是包燒。

「舂筒不響,吃飯不香」,景頗人幾乎能把任何食材都搗碎了吃。舂過的食材更能吸收香料的味道,鮮明出挑。

景頗菜難以複製,全靠食材撐著場面。山中的豬鼻子菜、丁江、花椒葉等野菜煮一煮,就是一盆清熱解毒的雜菜湯。

主食很多,除了竹筒飯,還有菠蘿飯、紫米飯和黃米飯。黃米飯是用來密蒙花染色的,當地也叫「染飯花」,除了染飯,還能泡水喝,原始天然。

想吃更多山林美食,還可以去隴川的景味佳餐廳,老闆本身就是景頗人,店裡有很多像是竹毛衣、樹毛衣這類不常見的山珍食材。

最後別忘了喝一杯景頗水酒,像辣版的酒釀,回味微甜,讓口中食物更加生動。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樣,提起雲南,腦中就不自覺響起《月光下的鳳尾竹》,腦補出皎潔的月光、茂密的竹林和婀娜多姿的傣族少女。

但自從在隴川吃到了全竹宴,鳳尾竹就被鮮嫩的竹筍餃子強勢取代了。

對鮮嫩春筍的嚮往,在德宏隨時都能被滿足。隴川的麻竹園主打全竹宴,鮮筍或酸筍紅燒、爆炒、燉雞、煮魚、蒸排骨各有風情,還有油筍、春卷這樣的小零食。

最驚豔的是麻竹餃,黃色的餃子皮不是面,而是薄嫩的竹筍片!包著鮮肉清蒸,鮮美無比。

筍好,用青紅椒簡單炒炒就好吃,脆嫩有鍋氣。酸筍煮魚也氣勢十足,酸辣開胃。

坐在竹園裡,吃竹賞竹,涼風習習,這份隨時能被滿足的口腹之慾,只有羨慕了。

 

在德宏吃早餐,最有滿足感。每一步都能私人定製,打出無數套組合拳。

除了吃米線,當地人更偏愛一碗餌絲。餌絲也是大米做的,和米線口感不同。

種類很多,有泡餌絲、寬餌絲、軟餌絲、滑餌絲好幾種。

湯底多為牛肉、豬肉,也有雞肉的。特別推薦大家試試酸牛肉湯底的,用酸木瓜熬煮的湯汁別有風味。

吃餌絲還可以加各種「帽子」,就是我們說的「澆頭」,牛肉圓子、滷牛肉、豬耳朵、醃菜......每天都能吃不重樣。

最最特別的是自由發揮的調料環節。在芒市,每家餌絲店裡都有一大張擺滿調味料的調味桌。薄荷、檸檬、小米辣、芹菜末、蒜泥、生薑粉、大蒜粉、糊辣椒、山胡椒醬、辣醬,多的能有二三十種。

當地人加料心中有數、下手極狠,薄荷能放大半碗,再榨半顆檸檬汁,加滿滿一勺糊辣子,活色生香又獨一無二的雲南味道!

不過這種自由不羈的加料方式我們只在芒市見到,一般都是早餐吃,記得早點去。

 

夜晚才是德宏的光輝時刻。緩慢悠哉的小城,一下子變得熱烈起來。

夜晚的王牌是燒烤,炭火爐架上火燒火燎,路邊桌椅上,人們唱歌、喝酒、打撲克,肆意喧鬧,香菸與炭火盈盈繞繞,勾勒出一幅市井又絢麗的生活圖景。

食材全部在冰櫃裡,肉菜種類都很豐富。

牛肉串、烤雞、烤雞爪、雞胗、肥腸、雞翅、豬皮都很受歡迎,新鮮蔬菜切切串串都能被拿來烤制。

特別的還有牛奶筋,口感筋道柔韌,奶香味很足。

德宏人很喜歡吃烤羅非魚,外皮焦脆,魚肉鮮嫩。

還有和鴿子一般大的小雞,小小年紀就被烤了。

德宏燒烤特別之處在於蘸料,即使燒烤本身調味已經足夠,當地人還是喜歡加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傣族醃菜膏是吃燒烤的萬能蘸料,用發酵菜的酸水熬製,加上小米辣折耳根和老緬芫荽等,每家店的醃菜膏風味都不同。

有的店家還會配辣醬,特別的還有洋酸茄(當地人叫酸雞蛋)蘸水,酸辣清爽。

吃燒烤少不了啤酒,德宏人酒量了得,幾乎每張桌下都放著整箱啤酒。

一杯緬馬下肚,盡情享受著唇齒與食物的親密接觸,這一刻,大家都是燒烤中人,等待下一把肉串的痴心漢。

 

在德宏,鍋貼屬於深夜。藏龍臥虎的夜宵江湖裡,瑞麗人偏愛一盤金黃香脆的鍋貼。

鍋貼個頭小巧,因為加了很多蛋的緣故,麵皮色澤金黃,餡是韭菜的,用量調味分寸拿捏正好,鮮香濃鬱。

鍋貼好吃,無外乎現包現煎。炭火小鍋,一鍋就做一份。大小剛好一口一個,香脆卻一點不油膩。

吃鍋貼也不孤單,還可以叫碗餌絲、油麵和牛肉丸,喝杯鮮榨果汁。

為了這家宵夜店,很想在德宏多逗留幾個夜晚。

瑞麗不產螃蟹,但作為中緬邊境貿易口岸,每天都有無數輛卡車,把印度洋青蟹帶到瑞麗人的夜宵餐桌。

店裡的青蟹都是活的,個頭大,肉質嫩,多拿來爆炒。 辣炒、黑胡椒都還不錯,搭配上土豆和蔬菜,是很豐盛的夜宵,咂咂手指還有餘香。

 

離開德宏日日想念的,是泡魯達和檸檬水。

德宏夏天的溫度也是蠻愁人的,趕上下雨比較悶,吃的也偏酸辣重口,燥熱的腸胃,特別需要一杯冰爽香甜的泡魯達來拯救。

緬甸煉奶加上椰汁,配上豐富的紫米、西米、現刨椰絲和麵包幹,每一勺都有不同滋味。我們在畹町吃到的泡魯達裡還有大塊的椰子凍。

檸檬水也是最常見的飲品,每餐都想來一杯。新鮮檸檬香氣足,配上熬好的糖漿,有的還會加藿香水,清爽!

德宏冷飲價格美麗,種類特別多。還可以試試濃鬱的牛油果汁和香甜的草莓醬。草莓醬就是在泡魯達的基礎上,加新鮮草莓碎,更香甜濃鬱,不過喝多了會有點膩。

在德宏,凡是新鮮水果都可以榨汁。德宏產西番蓮(百香果),一杯8塊錢的果汁裡,足足放四顆百香果。

喝冷飲還會搭配泡雞腳,甘英家的雞腳很有名,有檸檬雞腳、醬泡雞腳好幾個口味。不過比較下來覺得糊辣子舂雞腳風味最足,只是辣得過於兇殘。

  

在德宏,水果到處就是,就長在馬路邊隨手可得的地方。

這條街長滿了菠蘿蜜、隔壁街全是柚子,這棵樹上芒果紅了,那邊木瓜也長大了......這種讓外地人眼饞的事,對於德宏人來說早已習以為常,這種淡定深深刺傷了我們這些花錢還買不到好水果的外地人。

聽本地人說,這些水果都會由政府統一採摘,然後拿到廣場上分發。很多會被送到福利院、老人院,是充滿愛意的水果。

德宏水果四季不斷,滿大街都是賣水果或榨果汁的,不僅新鮮而且價格美麗。

 

水果也有暗黑吃法,當地人吃水果也喜歡酸脆的口感,對熟芒果不感興趣,就要吃沒成熟的青芒果,木瓜也是一樣。

用鹽巴、辣子涼拌水果,和廣西的酸嘢異曲同工。涼拌菠蘿、木瓜、羊奶果都是本地人的心頭好。有一說一,酸辣菠蘿真的很好吃。

姐告是瑞麗的邊境貿易區,東南北三面都與緬甸的木姐市相連,洋溢著濃鬱的東南亞風情。

除了誘人的免稅店,這裡還可以吃到地道緬味。

靦腆的緬甸姑娘雖然聽不懂中文,但點菜不成問題。

可以試試雞蛋甩粑粑,有點像緬甸版印度飛餅,金黃鬆脆,香甜油潤。

老緬豆也叫做茶葉豆,是一道用發酵茶葉、蠶豆和豌豆為主料的涼拌菜,比較開胃。還有麵包蓋奶、烤麵包之類的面點,味道就比較迷了。

飲品很多,奶茶、咖啡只需要四五塊錢,還有速溶咖啡,不過別在口味上報什麼期望。

獵奇的是檸檬雞蛋,生雞蛋在熱水中半成型,擠上青檸汁,蠻詭異的。

雖然泡魯達是緬甸甜品,但說實話,還是芒市、畹町的比較好吃。緬甸泡魯達放了許多五花八門、色彩繽紛的色素椰果,香精味有點超標。

bonus

 逛一趟菜市場 

整個雲南是座香豔的食材寶庫,菜場是最好的證明。無論你是不是菜場愛好者,都建議你去逛一圈。

第一件事,買水果!雲南是檸檬、百香果的產地,價格便宜很多,可以帶一些回去泡水喝。喜歡做菜的,還可以買些特別的香料。

貪戀傣家的酸味,可以帶瓶傣族阿姨自家熬的醃菜膏。

今年雨季來的晚,我們去的時候趕上了菌子季。

雖然德宏的菌子沒有昆明那麼豐富,但也能買到雞樅、見手青,價格也比較實惠。如果你是菌子狂熱粉,可以在昆明轉機時去篆新市場看看!

菜市場不僅可以買買買,還能吃吃吃。這裡是德宏小吃匯集地,食材也比較新鮮。吃碗餌絲、喝杯泡魯達,買個魚肉包燒,再帶個粑粑,滿足!瑞麗的大菜街、芒市的第一市場,都值得去逛逛。

 

特別鳴謝

瑞麗宣傳部 嶽三旺、呂坊坊、楊曦、阿瑤

周洪利、王伊(圖一攝影) 

排名不分先後

文 | afra

圖 | 思宇

設計 | 十一

相關焦點

  • 低調的雲南邊境小城:居然才是中國最野的風味原產地
    ,造就了這裡混合的多元文化相互交融,而位於中緬邊境的小城,除了少數民族風情,更將東南亞的迷人風情通通「移植」了過來。    也可以輕鬆吃到緬甸炒飯、甩粑粑、緬甸茶葉豆、泡魯達和泰國越南小吃,還有完全不加水純正果汁,價格便宜,每天都吃的超幸福!  ◆ 覓食推薦:百斯特美食廣場
  • 正月十五到雲南德宏 共慶2018中國德宏景頗族國際目瑙縱歌節
    2018中國_德宏景頗族國際目瑙縱歌節暨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微紀錄片德宏影展新聞發布會2月23日,記者從2018中國德宏景頗族國際目瑙縱歌節暨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微紀錄片德宏影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本次目瑙縱歌節將於3月1日至3日在芒市舉行,期間將舉行織錦大賽、刀舞大賽、民族文化展等豐富的民族民間特色文化展示活動。
  • 雲南德宏項目_2020年雲南德宏項目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雲南德宏項目專題為您提供雲南德宏項目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雲南德宏項目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  序號 項目名稱 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 建設年限 建設性質 建設地點 總投資(萬元) 鐵路新建(9項) 1 重慶至昆明鐵路 客運專線372公裡 2016-2022 新建 昆明、曲靖、昭通市 5360000 2 南昆鐵路擴能 Ⅰ級雙線295公裡 2016-2021 新建 昆明、曲靖市 1450000 3 大理至攀枝花鐵路 Ⅰ級單線243公裡
  • 它才是雲南最好吃的地方!去一趟相當環遊東南亞
    但小編想說的是,懂吃的人,已經偷偷直奔雲南另一座隱世的邊境小城了!錯過了它,就錯過了半個雲南美食江湖!5月初,小編的一個老友,又一次去了雲南,這是他的第20次雲南旅行。它就是德宏一個雲南美食的寶藏地(德宏包括2個市、3個縣,分別是芒市、瑞麗,盈江縣、隴川縣、梁河縣)如果你是吃貨,一定要來德宏。
  • 酸湯辣子蘸出來的美味,吃一口就丟魂!這座雲南小城屢被綜藝點名
    這就是雲南德宏!一個不常出現在常規旅遊攻略裡的低調小城,騰衝以南中緬邊境線上花果飄香的少數民族風情濃鬱的安靜角落,一個好吃得讓人驚心動魄的地方!作為一個每年必去的雲南死忠粉,自然也是愛香格裡拉的高冷靜謐,瀘沽湖的清透飄逸,大理的風花雪月,建水的古樸厚重。但是要問雲南最好吃的地方,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那必須只能是德宏!
  • 雲南德宏:「壕」氣沖天的手抓飯,想吃什麼抓什麼
    作為旅遊大省,雲南早已成為遊客的必去之地。或許你已經看過麗江、大理古城的秀美,領略過西雙版納的風情,讚嘆過玉龍雪山的雄偉,但在雲南,真正的吃貨勝地卻是知名度並不高的德宏州。德宏地處雲南西南,是個典型大多民族聚居地,也正因如此,這裡的美食包羅萬象又極具特色。其中,景頗族的手抓飯最為特色。如果你到景頗族朋友家做客,招待你的第一餐一定是一頓豐盛的手抓飯。
  • 德宏:這座寶藏之城,好吃到驚心動魄
    文章來源:尋味星球上帝愛雲南,」尋味「愛雲南美食。半年來我們發過了雲南米線、騰衝、建水等各種稿子,但是阿球發現每次發雲南美食,後臺總有聲音在高呼:德宏!德宏!德宏特色」過手米線」 / 大靜這個騰衝以南中緬邊境線上花果飄香的少數民族風情濃鬱的安靜角落,一個不常出現在旅遊攻略裡的低調小城,酸甜苦辣生,都要做到極致,鹽巴辣子酸水蘸出來的美味,每一口都好吃到靈魂深處!
  • 雲南德宏過手米線你吃過嗎?
    米線對我們來說,每天必吃。當早餐當晚餐,都可以。做法有很多種,稀豆粉米線,肉末湯米線,涼拌米線等等。每當看到香菜,聞到香菜味都能想起米線,我想這就是雲南德宏人。涼拌米線的配料有,蒜,香菜,小米辣,肉,自己醃的酸湯。在外打工的我們最懷念就是吃米線,我想這是家鄉的味道。大家吃過嗎?
  • 雲南德宏常見的特色蘸料「醃菜膏」,解膩開胃,你品嘗過嗎?
    醃菜膏,是雲南特產,相信到過德宏的客人,都會被他酸酸的滋味所吸引。傣家人愛吃酸的,於是就發明了醃菜膏。醃菜膏是雲南傣族的一種特色風味醬膏,沒吃過醃菜膏,約等於沒吃過正宗傣味。在德宏,醃菜膏的地位與油鹽醬醋比肩,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就算吃卷粉米線也少不了,德宏當地出名的「邋遢米線」就是放的醃菜膏作為酸味調料。
  • 「七彩雲南·美在德宏」 走進2020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
    在雲南展區,德宏州文化和旅遊局設立了兩個展臺,以「七彩雲南·美在德宏」主題,全面展示德宏豐富多樣的自然生態、神奇迷人的邊境風情、絢麗多姿的民族文化。在德宏展臺,主題宣傳牆充分展現著德宏獨具特色的風景、人文,吸引了不少來自國內外的買家團和參展商紛紛前來諮詢、對接、洽談。旅遊產品德昂酸茶、遮放貢米等受到參展商青睞與關注。
  • 到德宏一定要吃的10大美食
    德宏 一個低調小城 一個中緬邊境線上花果飄香的 少數民族風情濃鬱的地方 一個好吃得讓人驚心動魄的地方
  • 【我支持南方美食】德宏傣族撒撇
    這兩個字對於雲南德宏的人來說不會陌生。撒撇是德宏傣族的一道名小吃,我是在騰衝縣一家德宏人開的小店裡吃過,吃了一次就愛上了撒撇酸酸辣辣的味道,也常常和朋友一起去吃。撒撇主要以細米線為主,再配上當地特製的沾水,米線我就不說了,來說說這個沾水。撒撇配的沾水有兩種,一個以酸為主一個以苦為主,酸的我特別喜歡,苦的嘗過一次,但是駕馭不了,這裡我就跟大家介紹一下酸的沾水吧。
  • 中國吃貨美食圖鑑,一生中必去的寶藏美食小城
    它們,或許是辣的很出彩的小吃之城,或許是別有風味的邊境美食,或許是來自西北大漠的牛羊肉,或許是江南小城吃不完的包面點心當你想找個遠方小城吃吃喝喝玩玩時,不如就去這些地方看看。3雲南德宏最閒適慵懶的邊境美食小城如果說雲南哪裡的美食最好吃,哪裡的生活最慵懶閒適,那麼一定繞不開德宏。
  • 還在搜羅德宏美食?這裡全給你打包好了!
    111在雲南,有一個低調的「重口味」邊境之城屢屢被各大綜藝點名,而且每次都是C位霸屏。徐翔/攝影在中央電視臺《魅力中國城》第二季第一期,這個城市獨特的風情和飲食文化一經亮相便驚豔全場。
  • 在雲南德宏,吃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德宏的飲食具有鮮明的民族與地方的特色,以鮮明的辣、酸、苦等獨特風味而聲名遠播。在德宏「綠的就可以做菜,動的都可以做肉」,無論是鳥獸魚蟲,還是花果野菜,只要是身邊觸手可及能食的都可作為原料。德宏地處熱帶亞熱帶地區,各種熱帶亞熱帶辛香植物種類繁多,且許多是珍貴的藥,德宏人習慣利用了這些辛香植物烹飪出極其豐富多彩的民族風味菜餚;在德宏居住的五個世居少數民族,在飲食習俗上取大同而存小異,交織形成了德宏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撒】從廣義上講,是涼拌肉食的代名詞,主要有牛撒苤、撒達魯、巴撒。
  • 中國特產美食——雲南——德宏
    "德宏"是傣語的音譯,意思是"怒江下遊的地方",是傣族景頗族人民生活的地方,自然風光優美,氣候條件優越,讓人忘記城市的喧囂與煩惱,盡情享受自然,體會少數民族風情。1、 豆豉餅豆豉餅是雲南梁河縣的經典美食之一,純手工製作,無添加,微辣,油炸後香脆可口、可直接食用也可用作配菜的調料,餐館、食堂、個人居家必備食品。
  • 油燜、白灼、刺身……練塘茭白還能怎麼吃?雲南德宏人解鎖新吃法...
    茭白喜溫,生長適宜溫度為10℃-25℃,喜歡水源充足、土層深厚鬆軟的黏壤土——這些條件,德宏州全部符合,德宏是冬春露地蔬菜種植的絕佳區域。但由於缺種植技術、缺優質品種等原因,對德宏人來說,長期以來,茭白只是一種不太入流的野菜。「以前我們不種茭白的,河邊野生的茭白個頭瘦小、肉質多為灰色,不好吃,基本上沒人吃。」李巖喊過說。
  • 雲南依然過節模式!德宏國際目瑙縱歌節活動亮點搶先看!
    2018中國德宏景頗族國際目瑙縱歌節德宏有五種世居少數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節日,所以在大美德宏,民族節日特別多,一年中最先到來的節日是景頗目瑙縱歌節。2018中國德宏景頗族國際目瑙縱歌節將於3月1日—3日在德宏芒市拉開狂歡的帷幕,這場狂歡節日將會有些什麼樣的主要活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些什麼亮點吧!
  • 【回家吃飯】雲南德宏最火的燒肉米線,招牌菜景頗鬼雞,地道做法教給你!
    雲南的美食,選料廣,風味多,偏酸辣微麻,講究本味。雲南人對米線真的是愛到極致,雲南米線千千萬,但是在德宏,有一道別處吃不到的燒肉米線!說到雲南米線,大家肯定想到的都是過橋米線、小鍋米線,但在德宏真正風靡當地,讓人停不下來嘴的,卻是這道燒肉米線~~ 炭火上烤著香噴噴的、冒油的五花肉和豬皮,切丁後配上雲南當地的調料,一大碗熱氣騰騰的燒肉米線上桌,到德宏不吃燒肉米線,就別說你來過這裡。
  • 來德宏沒吃過這個,那你只是路過
    ,相較於四川重慶能吃辣,廣州上海喜甜,山西喜酸,雲南那直接是酸甜苦辣鹹都能接受,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款很多人沒聽過沒吃過的神仙級的蘸水-醃菜膏。醃菜膏,雲南德宏特產,到過德宏的客人,都被他酸酸的滋味所吸引。從字面意思就理解,」醃菜膏「和醃必有瓜葛,和酸定有牽扯,和蘸必有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