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每一位育嬰師來說,輔食製作是必備技能。但是,你知道怎樣才能做得比別人好吃嗎?
都會做輔食,但同一道輔食可能有的姐妹做起來,寶寶就更愛吃,有的姐妹做出來,寶寶就不愛吃。
這8個小技巧,趕緊收好了!寶寶從拒絕到喜歡,也許就差了這麼一點小細節哦!
輔食的搭配
可利用「甜」的食物來調味,如南瓜、香蕉或地瓜。因為人對甜的味覺會優先發育,一般來說寶寶會比較喜歡甜的食物。但注意少讓寶寶吃人工甜,如砂糖。
另外,可以再搭配散發「香」氣的食物,如芹菜、香菇等。在食材組合上,儘量有鹹味也有甜味,如魚類會帶點鹹味,就可以與南瓜一起組合,吃起來比較順口,寶寶的接受度也比較高。
懂得輔食的「比例」
食材的種類很豐富,可是寶寶的胃口就是那麼大,不能一頓飯全吃完。怎麼才能讓寶寶在有限的飯量中,吃的更加營養均衡呢?
專家建議,膳食寶塔的5類食物不能相互代替,1歲以後的幼兒進食的比例約為:雞蛋 25-50克、肉禽魚 50-75克、蔬菜類 50-150克、水果類 50-150克,若繼續母乳餵養,逐步過渡到穀類為主食。
輔食葉菜和肉的正確做法
1
綠葉青菜焯水
不少蔬菜中會含有草酸成分,以及去除殘留農藥和亞硝酸鹽最好的辦法,就是用水焯。
建議將綠葉青菜用開水焯水3分鐘即可,太長時間煮熟,會損失大量維生素,不利於寶寶的健康。注意:焯青菜的水要直接倒掉,不能再做他用。
2
肉類焯水,要記得涼水入鍋哦
燉肉的時候,也需要提前焯一下水,是為了去掉肉裡面的血水,減少肉的肉腥味。
但一定要注意,肉是涼水入鍋。
假如等水燒開後,再把肉下入鍋中,肉質表面會迅速收緊,肉裡面的血水就焯不出來了。
當水煮開後,表面的浮沫就是肉裡面的血水,把它們撇去,再趁著水滾的時候,把肉撈出來。
適用場景:給寶寶做肉泥、粥、麵條裡都會用到燉好的肉,都適用這種焯水方法,大寶寶們的燉肉菜式也同樣適用。
3
給寶寶做肉餡,怎麼做更好吃?
做肉餡,最怕幹。乾乾的肉餡,別說寶寶嚼不動,咱們大人也不太喜歡吃。
可以多加液體,比如加雞蛋、加亞麻籽油、橄欖油,都能讓肉餡變得更順滑好吃。
適用場景:11個月左右的寶寶,開始吃餃子、包子、餛飩、肉丸,都會用到這個小技巧。
4
魚類如何去腥?
很多寶寶不喜歡魚腥味。在我們在處理三文魚、鱈魚等這些魚肉的時候,可以提前用檸檬片醃製10分鐘。
適用場景:給寶寶添加魚泥、魚肉鬆、魚丸,都可以提前把魚肉用檸檬片醃製一下。
解決寶寶輔食嚼不爛的技巧
寶寶吃輔食時,很難咬爛蔬菜和肉,其實只要掌握了正確的切法,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切食材的時候,不論葷素,均沿著食材的纖維順著切,把纖維切斷,就能幫助嬰兒順利咀嚼下咽。
給寶寶準備專門的輔食工具、餐具
雖然嬰兒輔食製作並不需要使用特殊的工具,但為了寶寶輔食更健康衛生,最好準備一套「專門」的工具。
此外,準備一套寶寶的兒童餐具,寶寶使用起來更加得心應手也更安全,而且兒童餐具有可愛的圖案和鮮豔的顏色,可以增加寶寶的食慾。
另外還可以給寶寶準備專門的餐椅,有助於增加吃飯興趣,培養良好的吃飯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