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弈者謀勢。如果把開發區的轉型升級比作一盤棋,那麼,產業的轉型無疑是決定勝局的中盤之戰。「4+6」,這不是單純的數字運算,而是明水經濟技術開發區繪就的產業轉型藍圖。2012年,明水開發區歷經20年,鑄成「國家級開發區」的金字招牌;2015年,在新常態的十字路口,開發區又及時做出產業轉型的選擇,提出"產業協同"的理念,發展與現有產業緊密相連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生產性服務業。
不僅埋頭拉車,還要抬頭看路,明水開發區已站在轉型升級的新起點。
產業轉型從「單人舞」到「合唱團」
「4+6」的產業模式是明水開發區的發展思路,即在現有以交通裝備、機械製造、精細化工、食品飲料4個傳統主導產業的基礎上,堅持「產城一體」的發展戰略,以6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為先導,構建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從單純的工業園區變身為現代化的多功能綜合性產業園區。
這是在明水開發區《產業發展規劃研究報告(2014-2020年)》中的重要論述。該規劃是為搶抓濟南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建設的發展機遇,明確功能區劃和產業布局,由山東大學於2014年編制完成的。
但是面對寬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生產性服務業領域,怎樣一步步組織實施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經過對經濟形勢的分析,對區內條件的梳理,結合周邊區域的發展狀況,明水開發區明確提出了6個重點發展方向:電子商務、新材料、新信息、住宅產業化、成套設備、生物醫藥。
「這6個方面都有相應的龍頭企業作依託,在開發區有了一定的基礎。」開發區的主要負責人解釋,比如,藍海領航項目將打造電子商務產業的高端平臺,目前已經與谷歌、IBM、山東移動等企業達成了入園意向協議;新材料產業有聚智CBF的玄武巖纖維、伊萊特和聖泉的石墨烯、華氟集團的含氟新材料等幾個在建大項目,發展勢頭非常強勁;新信息產業銀江智谷項目正在建設,其投資商銀江股份是上市公司、中國領先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提供商;住宅產業化已有了卓達、萬斯達等企業為基礎,中鐵十四局等幾個相關項目近期將陸續籤約;成套設備產業由工具機一廠帶動,該項目的整體搬遷春節前已經全部完成,5月份將正式投產;生物醫藥產業原本就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和集聚效應,科興生物的化學原料藥、中成藥、固體製劑三個項目進展順利。
從傳統的4個主導產業到新興的6個經濟增長點,從純粹的第二產業「單人舞」到多點開花的「大合唱」,明水開發區的轉型之路走得堅實而有力。
企業轉型
從「追隨者」到「引領者」
將企業作為重點,創造良好重商扶商環境,一直是明水開發區工作的第一宗旨。在大環境的造就下,園區企業各顯其能,去年各種大動作在社會和行業中都引起了巨大反響。而這些企業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也為章丘工業乃至濟南經濟發展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去年,聖泉集團通過推進年產20萬噸酚醛樹脂、2萬噸/年木糖等新建項目及10萬立方米/年太空珍珠板、過濾器擴建項目等項目的技術改造升級和購置多功能精細化學品裝備,提升了產品檔次,豐富了產品種類,增強了企業發展後勁和市場競爭力。而在金融方面,聖泉集團已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上市,並即將進行第一次定向增發,募集不超過7.72億元資金,用於優化公司資金構成並補充運營。下一步,聖泉集團也將藉助此系統,規避上市不利條件,爭取儘快登陸滬深主板。
當然,不只是聖泉集團一支獨秀,大漢塔機已完成上市輔導,正展開實質性運作,年內將完成上市前的各項準備工作。伊萊特重工將在8月份在「新三板」掛牌上市。而在深圳上市的山東威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去年6月在深交所成功融資8億元,其中7億元用於濟南第一工具機有限公司的發展建設。
章丘企業的代表性不僅表現在社會的影響力,更表現在企業在行業中的影響和產品技術的創新。去年年底,中國重汽集團濟南復強動力先後參與再製造國家標準《GB/ T 31208-2014再製造毛坯質量檢驗方法》、《GB/T 31207-2014機械產品再製造質量管理要求》的編制,加上此前已經發布實施的《再製造術語》、《汽車零部件再製造拆解》、《汽車零部件再製造分類》等八項國家標準,復強公司主持和參與的國家標準已經達到十項。此外,華凌電纜採用核電站專用電纜技術轉化生產的建築用高性能電線電纜,使用壽命能達到76年,現在這項專利已經上升為行業國家標準。昊月公司主導制定的《吸收血液用多孔交聯的聚丙烯酸鈉高吸收性樹脂》是我省第一個向國際標準化組織申明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際標準。華民鋼球參與起草國家和行業標準3項。銀鷹參與修訂了8項行業標準。
為規避低迷的企業所在的行業市場風險,保持企業的活力和競爭力,許多企業選擇新產品和新的發展方向。城東工業園的部分企業增資擴建項目,山東中天重工有限公司三期項目。車間主體完成,設備即將入駐,預計7月份投產運營。山東高速路橋機械有限公司項目。車間完成70%,預計10月份投產運營。濟南鵬程矽業有限公司二期項目。車間主體完成,預計10月份投產運營。山東百脈建築機械有限公司投資6000萬元新上羅茨風機項目,該公司以前只生產以塔機為主的建築機械,現在除了老本行之外,也開始生產羅茨風機。
角色轉型從「管理員」到「服務員」
在持續加大基礎設施投入的基礎上,明水開發區著眼於管理方式轉變、服務能力提升、園區功能轉型,從體制機制入手,樹立「經營開發區」的理念,探索運用公司化、市場化的管理辦法,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開發建設機制,為開發區轉型跨越發展增添動力、釋放活力。
據明水開發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開發區全年計劃投資5870萬元,建設輕卡北路二期、章齊路兩條框架路,實施重汽三期排水、輕卡片區汙水管網等七項排水排汙工程,同時組織城東工業園、龍棗工業園兩項規劃,實施主項目區、空港產業園等五項環評,為企業建設發展提供完善配套。
此外,為充分體現章丘的比較優勢和窪地效應,開發區將組織成立投融資公司,通過直接或聯合投資的形式,支持層次高、帶動強、貢獻大的高科技成長型企業發展。以資金注入、授予經營管理權等方式,幫助企業做大做強;通過佔股分紅、產權分割等途徑,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同時,開發區以標準化建設為統領,採用購買服務的方式,與山東大學安培中心合作,發揮安全生產專家和技術服務機構的作用,幫助企業完善體制機制、優化管理辦法、查改安全隱患、夯實安全基礎,力爭年底前轄區企業全部達標,確保開發區的安全生產形勢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