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首批「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南京入選!
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官網公布了首批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南京榜上有名。
什麼是國家物流樞紐?
國家物流樞紐是物流體系的核心基礎設施,是輻射區域更廣、集聚效應更強、服務功能更優、運行效率更高的綜合性物流樞紐,在全國物流網絡中發揮關鍵節點、重要平臺和骨幹樞紐的作用。
此次共有23個物流樞紐入選,南京具體要建設的國家物流樞紐是南京港口型(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規劃範圍為:東至龍潭過江通道,北至龍北大道、長江,南至龍潭大道、疏港大道、岔龍公路,西至便民河,佔地規模約11.84平方公裡(不含碼頭泊位)。
如何規劃建設
南京港口型(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規劃將建設五大功能區,即:保稅物流區、港口物流區、供應鏈物流區、公鐵水聯運區、綜合商務區。
下一步,南京將加強國家物流樞紐間的業務對接、標準協調和信息互聯,加快構建聯通內外、交織成網、高效便捷的「通道+樞紐+網絡」物流運作體系。
按照預期發展指標
近期至2020年
南京港口型(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貨櫃吞吐量將實現320萬標箱、滾裝汽車吞吐量達到30萬輛、鐵路貨運量達到600萬噸班、輪班列數達到每月720班。樞紐對產業的帶動效應初步顯現,保稅區實現監管貨值100億美元,帶動臨港產業產值3200億元。港產城融合水平逐步增強,龍潭新城常住人口規模達到16.5萬人。
中期至2025年
南京港口型(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貨櫃吞吐量將實現450萬標箱、滾裝汽車吞吐量達到50萬輛、鐵路貨運量達到1000萬噸、班輪班列數達到每月760班。樞紐對產業的帶動效應顯著增強,保稅區實現監管貨值150億美元,帶動臨港產業產值4500億元。龍潭新城常住人口規模達到28萬人。
遠期至2035年
南京港口型(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服務能級將在國家物流樞紐中名列前茅,貨櫃吞吐量實現600萬標箱、滾裝汽車吞吐量達到100萬輛、鐵路貨運量達到1800萬噸、班輪班列數達到每月1200班。圍繞樞紐偏好型產業高地基本形成,保稅區實現監管貨值350億美元,帶動臨港產業產值6000億元。龍潭新城常住人口規模達到40萬人。
為何花落龍潭港
南京港是亞洲最大內河港口之一,也是長江經濟帶五大樞紐港口之一和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龍潭港作為南京港的核心港區,2018年貨櫃吞吐量達293萬標箱,居長江沿線港口第二位,為長江中上遊地區提供的貨櫃中轉服務量,居長江沿線港口第一位,南京港江海轉運樞紐地位突出,具備建設國家物流樞紐的良好條件。
南京港作為國家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樞紐和沿海主要港口,在長江經濟帶發展中承擔重要職責使命,加快南京港建設發展,對發揮南京綜合樞紐優勢、提升城市發展能級、增強省會城市功能和中心城市首位度具有重要意義。
國家級「金字招牌」將帶來什麼
建設南京港口型(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大力發展海鐵聯運、江海聯運,暢通連接海上絲綢之路與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物流大通道,對支撐「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促進形成東西向高水平開放新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發揮南京「通江達海」優勢和樞紐地位,建設南京港口型(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提升區域物流集聚與輻射能力,對推進國家戰略實施、促進長三角與中西部地區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充分發揮南京樞紐經濟先發優勢,建設南京港口型(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推動交通物流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發展,對南京在樞紐經濟發展上進一步先行探索、為全國樞紐經濟發展提供有益經驗和成功範式具有重要意義。
對提升物流服務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促進生產製造和國際貿易、國際物流深度融合、推動區域產業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邁進、培育新的發展動能、提升區域供應鏈整體競爭力、促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責編:張妍、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