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頻道《今日影評》開播兩周年 尹鴻:用評論推動電影發展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電影頻道《今日影評》開播兩周年 尹鴻:用評論推動電影發展

2018-08-08 13:46:0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8月8日電 8月8日,電影文化評論類日播欄目《今日影評》開播兩周年。兩年來,《今日影評》共播出了523期節目,其中包括兩季共計21期《今日影評之表演者言》特別節目。在過去的兩年中,欄目不僅陪伴和見證了中國電影產業的穩步發展,同時也為構建具有公信力的影評環境,發出自己的聲音,承擔媒體應有的責任與擔當。在《今日影評》開播兩周年之際,節目特別請到開播首期的嘉賓,清華大學尹鴻教授,與觀眾共話「影評的力量」。

  兩年間電影評論界發展變化 影評成為電影產業中的重要一環

  兩周年,對一個電視欄目來說時間並不算長,但是在這兩年中,《今日影評》也見證了影評的發展和變化。嘉賓尹鴻分析,過去的影評分界非常清晰明顯,就是報紙、主流批評和新媒體批評,大家各說各話。但是在影評不斷發展的今天,大家都在關心真電影和真問題,關心電影當中呈現出的真實現象。此外,電影批判開始出現差異性,影評人開始意識到,不同的電影需要不同的標準去衡量。於是,影評人開始向更精細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才能保證各種評論觀點「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此外,尹鴻表示,影評已經發展成為電影產業中不可分割的重要一環。首先,影評在影響消費者的選擇。隨著觀影口味的變化和欣賞水平的提高,大部分觀眾在看電影之前會先看影評。其次,電影創作者、生產者也開始高度重視影評,創作者與影評人開始互相理解。曾經的影評人看上去像在「自說自話」,但是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影評人參與到電影的前期策劃中。通過這種方式,影評人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電影創作,反之,電影創作者也可以通過影評人的意見來調整自己的創作。第三,影評人開始進入輿論中心。比如電影《社交網絡》影評本身就成為了輿論事件。從近幾年興起的無論是惡意刷分還是影評研討會,都可以發現,影評在這兩年的被重視程度有了明顯提升。

  電影市場不斷變化 影評界問題亟待解決

  說到影評,必然離不開市場的變化。談到中國電影市場整體環境的變化時,尹鴻表示,首先,現在的中國電影市場開始出現差異化,也就是分圈、分層、分眾的電影現象。比如身在登山圈的人可以選擇去看《喜馬拉雅天梯》,喜歡西藏文化和風光的可以選擇《岡仁波齊》。其次,每部電影在不同城市的受歡迎程度可能不同。《無問東西》在二、三線城市以上地方的票房遠高於四、五線城市。反之,像《前任攻略》《羞羞的鐵拳》可能在一線城市只有20%左右的票房比,而在小城市的票房佔比可能達到40%。「我們要讓一部電影找到合適的觀眾,要讓一個觀眾找到合適的電影,實際上這是評論者的一個任務。」尹鴻如是說。

  其次,電影類型和過去相比,也變得豐富許多,觀眾已經開始有意識地找適合自己的電影。這兩年來市場湧現出各種類型的好電影如《縫紉機樂隊》《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超時空同居》等,雖然不是每部電影都適合所有人,但是豐富的電影類型為創作出更多好作品提供了可能。

  雖然影評在電影產業中的地位在提升,但是其出現的問題也不容忽視。對此,尹鴻提出了三點影評界中亟待解決的問題:第一,在面對利益牽連時,影評人如何保持其在電影大產業中的獨立性,「說好話,那是推銷員的責任,不是評論者的責任」。其次,現在的電影評論界仍缺乏理性的態度。第三,影評界中也存在著黨同伐異的現象,即「我喜歡的電影就不允許被批評,我不喜歡的電影就不允許別人喜歡」。對此,尹鴻表示,「在影評界也應該求同存異,你可以不同意別人的觀點,但你需要捍衛別人表達不同觀點的權利。」

  做有態度的影評人 用專業性和建設性推動電影發展

  面對電影市場的逐漸成熟和影評界亟待解決的問題,影評應該向什麼方向發展呢?對此,嘉賓尹鴻也給出了自己的三點建議:首先,影評人應該有態度,號召大家一起關注中國電影現象。在電影產業中,影評人不僅是評論者也是創作者,不能把眼光局限於電影本身,還應放長遠於重要的電影現象、解讀國家電影政策等。第二,專業的影評平臺和影評人必須要具有專業性。雖然如今自媒體時代人人都可以評論電影,但是專業性仍然是身為影評平臺所不可或缺的要素。因為有時候,雖然第一次的傳播來自於電視,但是實際的觀點傳播則來自於像公眾號、微博等附加平臺的傳播。《今日影評》欄目也孵化誕生出了一些子品牌如《表演者言》《鴻論》等,會從不同角度讓評論變得更有深度,也儘可能地去擴展評論的空間。其中,《今日影評•表演者言》是一個非常成功的例子,它從演員的角度去評論電影創作。欄目「用光影為新時代造勢,以評論為表演者發聲」的核心思想也獲得業內人士高度好評,《人民日報》撰文評價:「這檔節目堅持了自己的專業門檻和文化品格,呈現演員作為一份職業的價值感和榮譽感。多個自媒體平臺形容該節目提升了觀眾的審美,體現了對職業的尊重。第三,影評需要具有建設性。評論電影的目的不是把爛片「打倒」,而是找到「爛」的原因和解決方法,從而推動整個電影產業向前發展。

相關焦點

  • 電影頻道《今日影評》提供專業觀影指南
    「影評的力量」——《今日影評》開播發布會暨影評文化互動沙龍昨日(7日)舉行,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尹鴻、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張頤武、《前任攻略》系列影片導演田羽生、《喊·山》導演楊子等出席。《今日影評》是電影頻道推出的一檔電影評論類日播欄目,將於8月8日起,每周一至周五22點檔播出。
  • 電影頻道《今日影評·鴻論》尹鴻、姚晨談新時代新風貌新生活
    為使觀眾更好了解四十年來中國電影發展歷程,《今日影評》推出一檔全新電影文化訪談特別節目《今日影評·鴻論》,節目以「學者+電影+當事人」的模式,通過紀實的拍攝手法,圍繞甄選出的四十部電影,以清華大學尹鴻教授與謝飛、陳凱歌、張瑜、盧燕、賈樟柯、姚晨、黃渤等電影史親歷者進行訪談的形式,通過直接、深刻的問題設置,挖掘當時真實情況的同時,通過對電影語言表達形式、電影市場發展
  • 「電影評論新坐標」論壇 《今日影評》獲嘉賓好評
    「電影評論新坐標」論壇 《今日影評》獲嘉賓好評 時間:2016.12.2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劉方舟
  • 《今日影評》特別節目錄製 專業影人共議電影"花錢"問題
       視頻拍攝:張長慶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馮雪 武若曦):9月6日,第十四屆中國長春電影節重要單元「電影頻道《今日影評·影評的力量》致敬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主題論壇」開始錄製。
  • 與金磚五國導演合拍 賈樟柯《今日影評》談電影全球化
    閉幕式現場嘉賓雲集,來自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金磚」五國的電影人和媒體齊聚一堂。此次電影節共展映了33部電影,其中由中國導演賈樟柯監製、金磚國家首次合拍的電影《時間去哪兒了》作為閉幕影片在電影節期間特別展映,成為此次電影節最讓人期待的成果。  同日,電影頻道《今日影評》特邀賈樟柯做客節目,分享此次參與金磚國家電影合作的心得。
  • 《今日影評》饒曙光:春節期間看電影成新民俗
    對此,《今日影評》特邀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解讀2017年春節檔電影市場。在《今日影評》節目中,饒曙光表示,2017年中國的銀幕數額尤其在中小城市增長很快,春節檔電影類型豐富,能夠滿足觀眾多樣化的需求,此外,春節期間看電影成為了一種新民俗,這種景象為中國電影帶來了新的活力和動力。
  • 《今日影評》沙丹:電影市場戰況激烈 九月迎來饕餮盛宴
    秋風漸起,屬於電影的夏天逐漸要畫上句號,而金秋電影市場又會有哪些佳作呈現給觀眾呢?8月30日,《今日影評》邀請到了中國電影資料館策展人沙丹,為您獨家描繪這一張屬於秋天的電影畫卷。沙丹在《今日影評》中將九月中旬的電影市場命名為「巷戰」,一些因暑期檔競爭激烈而跳檔的電影,基本都跳至九月中旬上映,其中包括《反貪風暴》《黃金兄弟》《無雙》等影片,這些影片雖競爭力不強,但部分影片也有一定亮點。例如《反貪風暴》已是該系列的第三部作品,影片講述了香港與內地合作反貪的故事,使這部電影兼具娛樂與教育意義。
  • 《今日影評》解析《哆啦A夢》最新劇場版
    一個小男孩的成長記 12月16日,首都師範大學教師林品受邀做客《今日影評》節目,解析電影《哆啦A夢:大雄的新恐龍》作為該系列50周年紀念作品之新意的同時,也與廣大觀眾朋友就主角大雄的成長軌跡展開討論。
  • 電影頻道《今日影評》陸嘉寧、張愉評《你好,之華》:影片延續巖井...
    電影將日式風格與中國現實相融合,完成了親情與愛情雙主線的完美詮釋,清淡的影像下蘊含著濃鬱的情感,同時也將不完美人生通過與過去的對話,與自己的對話達成和解。11月8日、12日,《今日影評》特邀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陸嘉寧與北京電影學院教師張愉,為您解讀電影《你好,之華》中的字短情長。
  • 《今日影評·表演者言》迴響版第二季「加長」來襲
    由電影頻道《今日影評》與演員周迅攜手製作的表演文化傳承系列特別節目《今日影評•表演者言》第二季已於7月6日圓滿收官,每期16分鐘的節目時長讓觀眾紛紛直呼「意猶未盡」。於是,每期時長超過半小時的《今日影評•表演者言》迴響版第二季將於8月27日在騰訊視頻與1905電影網正式上線,每周一至周四晚10點播出。每晚追完《如懿傳》,看主演周迅與十一位表演者對談,分享表演心得。
  • 姜廣濤做客《今日影評》 熱評明星配音動畫電影那些事
    此外,雷佳音、劉昊然、易烊千璽、陳飛宇、張子楓等明星都已經或即將參與到動畫電影配音大軍中。不過,明星配音在引發大眾關注的同時,也惹來了一些爭議。7月8日,配音導演姜廣濤做客《今日影評》節目,將從自身執業經驗出發觀察並評點明星為動畫電影配音的這股風潮,評點其間利弊的同時也為電影配音事業建言獻策。
  • 《今日影評》:編劇趙寧宇深度剖析《建軍大業》
    《今日影評》特邀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建軍大業》編劇趙寧宇做客節目,深度點評獻禮建軍90周年之作《建軍大業》那些激動人心的熱血情懷。參與了「建國」系列三部的製作,趙寧宇在《今日影評》中稱:「《建軍大業》是站在《建國大業》和《建黨偉業》兩個巨人的肩膀上,所以必然會達到一個新的高峰。」
  • 珠江電影頻道停播 年初首家地方電影頻道東方電影頻道已停播
    東方電影頻道 2003年12月28日開播,是中國內地第一家地方性電影頻道,下設《第一劇場》《東方影城》《東方影視》《口碑第一》等欄目,覆蓋整個上海地區的350萬用戶,理論收視率觀眾量為1600萬人口以上。
  • 沙丹做客《今日影評》為你評析
    6月26日,中國電影資料館策展人沙丹受邀做客CCTV-6電影頻道《今日影評》,結合近年來現實題材電影中日益呈現的「霓虹美學」現象,與廣大觀眾一併評析小小的霓虹燈究竟為何獨得導演、觀眾青睞。對於《今日影評》拋出的疑問,沙丹坦言霓虹燈質感和電影是否為現實主義題材間並無衝突,而這種「美學」傾向與近二十年國際電影節的推動相關。沙丹向《今日影評》指出,目前中國運用這種手法的刁亦男、畢贛、賈樟柯等導演,都在國際電影節成名,班底選用相同的前兩位都與丹麥導演尼古拉·溫丁·雷弗恩的類型取向相同,而賈樟柯則更偏向泰國導演阿彼察邦·韋拉斯哈古的藝術作者風格。
  • 國漫經典不過時《今日影評》趣評暑假片單
    八月第一周,《今日影評》欄目也新鮮推出特別策劃《我在暑假看電影》,邀請一群與眾不同的特殊嘉賓前來做客,暢談屬於他們的暑假光影故事。8月6日,電影頻道總編室主任董瑞峰攜女兒董蕎做客CCTV-6電影頻道《今日影評》特別節目《我在暑假看電影》,趣評電影頻道暑假豪華片單之餘,也在父女「默契值大考驗」及「電影情節PK」等「突發」趣味環節下與觀眾朋友分享品鑑兒童電影的樂趣。
  • 電影頻道融媒體「組合拳」關注北電新中國電影教育70周年系列活動
    一代又一代北京電影學院學子秉承著從延安時期就根植於心中的紅色基因,為祖國造像,為時代鑄魂。這七十年,是新中國電影教育發展的七十年,更是電影人攜手中國電影產業發展壯大的七十年。你好,西土城路4號!相約,西土城路2號!
  • 最可愛的人 電影頻道融媒體直播禮讚抗美援朝精神
    這篇傳揚近70年的作品,在10月22日全網獻映的電影頻道「紅星閃耀」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融媒體直播中,被包括抗美援朝老兵、英雄後人及中國電影人在內的70餘名見證者及致敬人接力重讀。
  • 《愛@桐鄉》27日浪漫開播 電影頻道推定製微電影
    《愛@桐鄉》27日浪漫開播 電影頻道推定製微電影 精彩劇照     由CCTV6電影頻道、[電影網]及桐鄉市委宣傳部、桐鄉廣播電視臺聯合製作的《愛@桐鄉》系列微電影將於近日正式登陸電影頻道。
  • 書評|《如何寫影評》:發現電影的魅力,寫出專業影評
    拿到手後一看,果然和書友說的一模一樣,它是影評寫作愛好者的初階入門指南。《如何寫影評》全書共7章,從電影術語到評寫電影的六種方法,從影評寫作風格到電影研究,它系統介紹了撰寫影評需了解的電影分析和藝術評價知識,帶你掌握電影語言,發現電影的魅力。
  • 中國電影基金會鍾惦棐電影評論發展專項基金髮布儀式暨2020中國...
    江津網訊(記者 呂曉 實習記者 唐琳)12月18日,中國電影基金會鍾惦棐電影評論發展專項基金髮布儀式暨2020中國電影評論高峰論壇活動在我區舉行。來自電影學術界的專家學者齊聚重慶影視城,共同見證鍾惦棐電影評論發展專項基金的發布,助力中國電影事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