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島別稱陵島,位於福建省南部沿海,地處廈門市和廣東省汕頭市之間、閩南金三角經濟區的南端、臺灣海峽西岸,隸屬於福建省漳州市東山縣,是福建省第二大島,中國第七大島,也是福建省著名的風景名勝區之一。東山島由主島和周邊67個小島組成,狀如七星拱月,形如栩栩如生蝴蝶,故稱蝶島,也被稱作「東海綠洲」。這裡海灣遼闊,沙灘平緩,綠樹成蔭,勝景眾多,極具南國濱海風光特色。下面就一起去看一下福建東山島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吧。
一、風動石景區
風動石景區位於福建省漳州市東山縣銅陵鎮境內,地處東山島東北部、銅陵古城東門海濱石崖上,是東山島的標誌性景觀。千百年來,東山風動石以奇、險、懸而居全國60多塊風動石之首,在明代即被譽為「天下第一奇石」,一直是島上人民最引以為榮、視如珍寶的自然奇觀,是旅遊者最喜愛的美景之一。歷代名人居士都來過這裡,留下許多詩文來讚嘆,絕大部分景觀都在景區內,依舊光彩奪目,聞名遐邇。
東山風動石聳立在海邊的陡崖上,高4.37米,寬44.47米,長4.46米,重約200噸,上尖底圓,狀似仙桃,巍然「擱」在一塊臥地凸起且向海傾斜的磐石上,兩石的接觸面僅為十餘平方釐米。狂風吹來時,巨石輕輕搖晃不定。人若仰臥磐石上,蹺起雙足蹬推,巨石也會搖晃起來,但又不會倒下。遊人站在東山風動石下面,有一種驚險的感覺,嘆為奇觀。東山風動石上有明代霞山居士題寫的「東壁星暉」四個大字,左邊豎起石碑由明水師提督程朝京題詩。
二、馬鑾灣
馬鑾灣位於福建省漳州市東山縣康美鎮馬鑾村東部海濱,是一個天然秀麗的大海灣。海灣長2500米,寬60米,呈月牙形,北角有媽祖山,東南角有赤嶼、頭嶼、二嶼、三嶼等,觀景視野很開闊。由於馬鑾灣的海水很溫順,它並沒有暗礁、且汙染和風浪都較小,而且沙灘細軟、潔白,非常適合遊泳玩耍。灣內小島星羅棋布,與浩瀚的大海交相輝映,構成一處天藍、水碧、沙白、林綠、海灣美、島礁奇的海濱旅遊度假勝地。
馬鑾灣景區整體呈海藍、白、綠,還有若隱若現的紅牆綠瓦,是東山最早開發的景區之一。潔白的沙灘背靠著蔥蘢的林帶,環抱著清澈的海水,海面寬闊潔淨,海水清澈,沙灘細軟,不用擔心暗礁、鯊魚風險,是天然的海濱浴場。這裡的水上活動項目也豐富多彩,有水上自行車、摩託艇、快艇、沙灘跑馬、沙灘排球、沙灘足球、潛水、風箏、帆板、垂釣等。有興趣的話,可以離開鼎沸的人群,走向遠處的礁石灘,捉蟹、撿海石,但是要注意完全。
三、東門嶼
東門嶼位於福建省漳州市東山縣銅陵鎮東部約2公裡的海面上,全島總面積近1平方公裡,是一個近似「土」字形的島嶼,因島上有文峰塔,又名塔嶼。東門嶼以礁石奇異、洞泉甘醇、古蹟眾多而聞名於世,同廈門的鼓浪嶼、溫州的江心嶼、臺灣的蘭嶼並稱為我國的四大名嶼,被列為福建省十大風景名勝區之一。東門嶼優美的自然風光,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影視工作者,至今已有《珊瑚島上的死光》、《西遊記》、《海之戀》、《八仙過海》等20多部的電影、電視劇在這裡拍攝。
東門嶼分為南段、中段、北段三個部分。南段是嶼上景觀最豐富、最集中的地段。以天然的礁石形成的、形態各異的奇石怪洞景觀,散布其間,移步換景,滿眼皆美。自然景觀主要有鷹嘴巖、漁翁垂釣、神龜迎客、壁虎戲象、蛤蟆望天、鴛鴦耍猴等。人文景觀主要有東明寺、文峰塔、雲山石室、文昌閣、種德居等。東門嶼中段是一段長約200米的條形沙灘,中間一條防風林帶將沙灘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邊的沙灘叫北澳尾,西邊的沙灘稱大澳底,都是遊泳戲浪的好去處。
四、南門灣
南門灣位於福建省漳州市東山縣銅陵鎮東南,是東山島的一處自然內灣,是東山七個月牙形海灣之一。南門灣呈C形,海灣弧長約3000米,C形的海上兩端分別是漁人碼頭和南嶼,海面寬闊,海水蔚藍清澈,海底珊瑚群環繞,沙灘細軟平緩,海岸綠樹成蔭,極具南國濱海風光特色。這裡靜泊在海上的漁船,與海釣的人們相映成趣,蔚藍的藍天和大海交匯在遠方,頗為壯麗。2015年,因為電影《左耳》,這裡漸漸被大眾所知。熱門綜藝《我們來了》也來此拍攝取景。
南門灣絕不僅僅只是看海的地方,獨特的人文氣息賦予它更多特色風景。南門海堤是上世紀60年代谷文昌所興建,堤高6—7米、寬3米,防浪牆由高1米、寬80公分的條塊石砌成的防潮堤1204米。因為地處內灣,所以能遠遠看見另一側沿岸的一排排老房子。這裡的老房子都塗上了各種各樣的色彩,乍眼一看還以為是到了義大利的海邊小鎮。這裡一邊是蔚藍大海,一邊是古樸漁村,沒有城市的喧囂,只有難得的寧靜與純真,在餘暉輝映下,頗有種漁舟唱晚之感。
南門灣日出日落是東山島最動人的美景,建議在島上住一晚,順便可以品嘗一下東山島特產——東山鮑魚,它是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素有「海產八珍之冠」的美譽,含蛋白質多,肝糖份高,營養豐富,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清香爽口。
五、銅山古城
銅山古城位於福建省漳州市東山縣銅陵鎮東南海邊,地處東山島東北端,始建於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是「東山陸橋」始發地、閩海五大水寨之一,也是福建省著名的風景名勝區之一。古城地形突出,依山傍海,境內東、北、南三面臨海。明洪武年間,明太祖朱元璋為防禦倭寇侵犯,派江夏候周德興在此以石壘城,設立水寨,堅守海防。銅山古城城牆依山起伏,條石砌成,長1900米,高7米。古城幾經戰爭洗禮,如今雄風依存,城樓宏偉壯觀。
銅山古城設東西南北四城門,城上堞牆864片,窩鋪16間,置大炮數十門,建立水寨。並以依傍的」銅缽「、」東山「兩個村名中各取一字,合為銅山城。一時,它與福寧的烽火、連江的小亭、興化的南日、泉州的梧嶼,聯成全國捍疆的五大水寨。古城內有一座迴廊曲徑、玲瓏雅致的關帝廟,又稱武廟,建於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廟門是一間宮殿結構琉璃瓦屋頂的亭閣,廟內木雕石刻之人物造型,呼之欲出,彩瓷剪貼之飛禽走獸,栩栩如生。
六、魚骨沙洲
魚骨沙洲位於福建省漳州市東山縣陳城鎮岐下村,是一塊大自然饋贈的神奇沙洲,因在退潮後大海中間會出現一個像魚骨形狀的沙灘,故人們稱之為魚骨沙洲,本地人稱它為線仔。魚骨沙洲的神奇之處在於退潮的時候才會出現,而漲潮的時候會被淹沒於茫茫大海之中。這裡陽光燦爛、天藍雲白、山青林茂、海水清澈、魚排點綴其中,白鷺成群或飛翔於天際或立於船頭或低飛於海上空,層層海水跟魚鱗一般湧向沙灘,碧波粼粼,仿佛海和天連接在一起,十分壯美。
魚骨沙洲是網紅景點,風景絕美但卻相當低調,藍天白雲下,細沙鬆軟,海水清澈,浪濤輕柔,神秘而潔淨,潮起而隱,潮落而現,在一般的攻略中都不會出現,甚至本地人也未曾見過它的真面目。由於需要乘船到達,並且要等退潮了才能上到島上,所以去魚骨沙洲之前一定要看好當地漲落潮的時間,建議最好提前聯繫。魚骨沙洲最好的遊覽時間是剛剛開始退潮的1小時左右上島,有種漫步海中的錯覺。特別是魚尾位置相互撞擊而形成的菱形海浪華夫餅,尤為有趣。
對於福建東山島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你怎麼看,歡迎發表意見和評論,我們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