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節氣]小寒大寒 冷成冰團(圖文)

2020-12-27 中國農業大學新聞網

       

       

 

  今日小寒。小寒是第二十三個節氣,在15-7日之間,太陽位於黃經285°。對於中國而言,小寒標誌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根據中國的氣象資料,小寒是氣溫是最低的的節氣,只有少數年份的大寒氣溫低於小寒的,因而民間有「小寒大寒,冷成冰團」的說法。

  ◆由來

  每年1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285°時為小寒,它與大寒、小暑、大暑及處暑一樣,都是表示氣溫冷暖變化的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小寒的意思是天氣已經很冷,我國大部分地區小寒和大寒期間一般都是最冷的時期,「小寒」一到,就進入「出門冰上走」的三九天了。

  我國古代將小寒分為三候:「一候雁北鄉,二候鵲始巢,三候雉始鴝」,古人認為候鳥中大雁是順陰陽而遷移,此時陽氣已動,所以大雁開始向北遷移;此時北方到處可見到喜鵲,並且感覺到陽氣而開始築巢;第三候「雉鴝」的「鴝」為鳴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時會感陽氣的生長而鳴叫。

  ◆習俗

  南京:吃菜飯

  古時,南京人對小寒頗重視,但隨著時代變遷,現已漸漸淡化,如今人們只能從生活中尋找出點點痕跡。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會煮菜飯吃,菜飯的內容並不相同,有用矮腳黃青菜與鹹肉片、香腸片或是板鴨丁,再剁上一些生薑粒與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鮮可口。其中矮腳黃、香腸、板鴨都是南京的著名特產,可謂是真正的「南京菜飯」,甚至可與臘八粥相媲美。

  這個時候也是老中醫和中藥房最忙的時候,一般入冬時熬製的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到了此時,有的人家會再熬製一點,吃到春節前後。居民日常飲食也偏重於暖性食物,如羊肉、狗肉,其中又以羊肉湯最為常見,有的餐館還推出當歸生薑羊肉湯,一些傳統的冬令羊肉菜餚重現餐桌,再現了南京寒冬食俗。

  南京人在小寒季節裡有一套地域特色的體育鍛鍊方式,如跳繩、踢毽子、滾鐵環,擠油渣渣(靠著牆壁相互擠)、鬥雞(盤起一腳,一腳獨立,相互對鬥)等。如果遇到下雪,則更是歡呼雀躍,打雪仗、堆雪人,很快就會全身暖和,血脈通暢。

  廣東:吃糯米飯

  廣州傳統,小寒早上吃糯米飯,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臘肉和臘腸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蔥白,拌在飯裡面吃。

  廣東人很講究食療。小寒因處隆冬,土氣旺,腎氣弱,因此,飲食方面宜減甘增苦,補心助肺,調理腎臟。

  ◆養生

  中醫認為寒為陰邪,最寒冷的節氣也是陰邪最盛的時 期,從飲食養生的角度講,要特別注意在日常飲食中多食用一些溫熱食物以補益身體,防禦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日常食物中屬於熱性的食物主要有鱒魚、辣椒、肉桂、花椒等;屬於溫性的食物有糯米、高粱米、刀豆、韭菜、茴香、香菜、薺菜、蘆筍、芥菜、南瓜、生薑、蔥、大蒜、杏子、桃子、大棗、桂圓、荔枝、木瓜、櫻桃、石榴、烏梅、香椽、佛手、慄子、核桃仁、杏仁、羊肉、豬肝、豬肚、火腿、狗肉、雞肉、羊乳、鵝蛋、鱔魚、鱅魚、鰱魚、蝦、海參、淡菜、蚶、酒等。特別要提出的是,小寒時節正是吃麻辣火鍋、紅燜羊肉的好時節。

  民諺曰:「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到懶一懶,多喝藥一碗。」這說明了冬季鍛鍊的重要性。在這乾冷的日子裡,宜多進行戶外的運動,如晨早的慢跑、跳繩、踢毽等。還要在精神上宜靜神少慮、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心態平和,增添樂趣。在此節氣裡,患心臟病和高血壓病的人往往會病情加重,患「中風」者增多。中醫認為,人體內的血液,得溫則易於流動,得寒就容易停滯,所謂「血遇寒則凝」,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

責任編輯:歐陽永志

相關焦點

  • 小寒是什麼意思?和大寒哪個冷?農村有哪些諺語?
    今天是小寒節氣,它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在每年的1月4或5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285°。那麼,小寒是什麼意思?和大寒哪個冷?農村有哪些諺語?一、小寒是什麼意思?二、小寒和大寒哪個冷?俗話說,「小寒大寒,冷成冰團」,可以看出,小寒和大寒都冷,但是哪個更冷並沒有準確的說法,有時候小寒更冷,有時候大寒更冷。
  • 【滋味】小寒來啦!冷成冰團?教你做這個節氣小點增加熱量→
    小寒是氣溫最低的節氣,江南一帶有「小寒大寒,冷成冰團」的說法。中醫認為寒為陰邪,易傷陽氣。今天小布就帶你一起,學做一道小寒特色點心:紫薯山藥卷。為什麼小寒要吃紫薯山藥卷?聽聽常駐營養專家怎麼說:沈紅藝(上海中醫藥大學健康研究室主任)紫薯、山藥同屬薯類,主要成分為澱粉,能提供熱量來源,可以作為主食代替大米和麵粉,都有補中益氣的功效。
  • 【享樂瘦】小寒大寒,冷成冰團!禦寒保暖、補氣養血這樣做這樣吃
    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冬季的第5個節氣。從公曆來看,卻是每年的第一個節氣。小寒時節,是一年中非常冷的時節,所以大家要注意保暖哦。 小寒的養生原則應順應自然界之勢,收藏陰精,使精氣內聚,以潤五臟。
  • 24節氣專欄-小寒
    #中華傳統文化#小寒農曆二十四節氣中倒數第二個節氣。請點擊輸入圖片小寒由來小寒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小寒時,太陽運行到黃經285度,時值公曆1月6日左右(1月5日~7日)。小寒之後,我國氣候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時段。俗話說,冷氣積久而寒。此時,天氣寒冷,大冷還未到達極點,所以稱為小寒。華北一帶有民俗「小寒大寒,滴水成冰」;江南一帶流傳「小寒大寒,冷成冰團」。
  • 【愛上簡筆畫】二十四節氣 · 小寒
    冷氣積久而寒,小寒是天氣寒冷但還沒有到極點的意思,它與大寒、小暑、大暑及處暑一樣,都是表示氣溫冷暖變化的節氣。小寒節氣的特點就是寒冷,但是卻還沒有冷到極致。 冷氣積久而寒,小寒是天氣寒冷但還沒有到極點的意思,它與大寒、小暑、大暑及處暑一樣,都是表示氣溫冷暖變化的節氣。小寒節氣的特點就是寒冷,但是卻還沒有冷到極致。
  • 小寒已至 天寒人不能寒 這些傳統的文化知識一定要知道
    小寒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更是冬季的第五個節氣,標誌著季冬時節的正式開始。古人云:「冷氣積久而為寒,小者,未至極也。」在古人眼裡,寒冷是個不斷發展和積累過程。小寒時節,又正值三九隆冬之際,俗話說「冷在三九」「三九出門冰上走」,民間也常有「小寒勝大寒」的說法。於是,小寒的到來,也意味著一年最冷的開始。
  • 老南京「小寒」習俗:吃菜飯、吃雞進補
    >   明天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小寒」。每年陽曆的1月5日至7日,太陽到達黃經285度時為小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小寒的意思是天氣已經很冷,江南地區,小寒和大寒期間一般都是最冷的時期,「小寒」一過,就進入「出門冰上走」的三九天了。民俗專家說,古代農耕社會對「小寒」頗為重視,但隨著時代變遷許多習俗日漸式微,好在老南京吃菜飯、吃雞進補的習俗保留至今。
  • 小寒吃什麼養生驅寒氣?小寒節氣各地飲食習俗風俗
    小寒正處三九前後,俗話說:「冷在三九」,其嚴寒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各地流行的氣象諺語,可做佐證。如華北一帶有「小寒大寒,滴水成冰」的說法,江南一帶有「小寒大寒,冷成冰團」的說法。》》小寒是什麼意思?  小寒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三個節氣,,小寒節氣開始。寒即寒冷,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寒節氣冷空氣降溫過程頻繁,但達到寒潮標準的並不多。
  • 大寒:既「饞人」又有「年味兒」的節氣
    日月如梭,時序推移,小寒節氣之後就迎來大寒。  每年1月20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00度時,大寒就到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意味著新一年的節氣輪迴即將開始。
  • 祭灶新年到吃粥保平安 農曆"臘八"逢"小寒"節氣
    原標題:祭灶新年到吃粥保平安 農曆"臘八"逢"小寒"節氣新華社天津1月4日電(記者 周潤健) 「臘八祭灶新年到。」5日,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小寒」,巧合的是,這一天正值農曆十二月初八,是傳統節日臘八節。民俗專家說,臘八節拉開了過年的序幕,人們用吃臘八粥、做臘八蒜這種方式開啟過年模式,期盼新的一年到來。
  • 二十四節氣丨今日小寒
    今日5時29分  迎來小寒節氣伴隨片片飄落的雪花我們走進這一年之中最冷的時節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與大寒、小暑、大暑一樣,是表示冷暖變化的節氣,也是跨年的節氣。小寒魚塘冰封嚴,大雪紛飛不稀罕,冰上積雪要掃除,保持冰面好光線。民間總結的有關小寒節氣的氣象諺語很多,如江南有「小寒大寒,冷成冰團」的說法;廣西有「小寒不寒寒大寒」;山東有「小寒無雨,小暑必旱」等諺語。
  • 2020年小寒是幾月幾日幾點 小寒具體時間小寒吃什麼傳統食物
    新華社天津1月4日電 「小寒連大呂,歡鵲壘新巢。」《中國天文年曆》顯示,1月6日5時30分迎來「小寒」節氣,標誌著季冬時節正式開始。  專家表示,此時節,正值一年中最寒冷的「三九」時段,「滴水成冰手難舒」,但年味也越來越濃,人們開始進入「忙年」的節奏,著手春節的各種準備。
  • 小寒節氣吃什麼?小寒節氣養生之道及養生食譜推薦(圖)
    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之一,2017年小寒節氣是1月5日。小寒節氣,標誌著一年之中最冷的時期已經到了。寒為冬季的主氣,中醫認為寒為陰邪,易傷人體陽氣,寒主收引凝滯。小寒節氣養生需要注意什麼?小寒吃什麼?
  • 小寒節氣,這湯我家必做,不僅好喝,關鍵還滋養,孩子超愛喝!
    這個深冬異常的冷,今天又是小寒,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三個節氣,小寒標誌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本來就很冷又要進入最寒冷的了,出去就有一股寒風,我們這浙南地區最近都下雨,那種溼冷簡直把渾身的暖氣都抽光了,不跑上個幾圈都不管出門,我也穿上厚厚的衣服去菜場買菜,小寒在我家這湯必做的
  • 關於小寒的諺語古詩詞大全 小寒節氣圖片朋友圈小寒唯美句子
    小寒節氣將在5日23時39分到來,小寒作為二十四節氣的倒數第二個節氣,意味著一年最冷的時候到了。古代人民群眾根據 節氣進行農耕,詩人藉此抒情達意,那麼古代關於小寒的古詩詞有哪些?又有哪些諺語值得我們學習?
  • 小寒節氣後養生正當時
    本網記者 文雨晨 通訊員 周敏1月5日,進入「小寒」節氣。俗話說,「小寒大寒,冷成冰團」。「小寒」節氣正處於「三九」寒天,是一年中氣候最冷的時段。常言道,「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那麼「小寒」節氣過後,應該怎麼養生呢?
  • 低溫滋補提高免疫力,小寒節氣吃海參好處多
    低溫滋補提高免疫力,小寒節氣吃海參好處多 作者: 來源:網際網路 時間:2021-01-04 15:46:27 閱讀量:   小寒的到來標誌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節氣,民間有句諺語:小寒大寒,冷成冰團。冬季氣候寒冷,人體處於免疫力較低的時刻,做好冬季進補養生非常重要。
  • 小寒將至,「小寒勝大寒,常見不稀罕」啥意思?小寒比大寒冷嗎?
    其實這個時候小寒節氣也快到了,俗語「小寒勝大寒,常見不稀罕」是啥意思呢?小寒比大寒冷嗎?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小寒是24節氣中倒數第二個節氣,緊隨其後的是大寒節氣,然後就迎來了立春節氣了。當太陽到達了黃經285°就是小寒節氣,時間點在每年公曆1月5-7日交節。而今年的小寒節氣是在2020年1月6日,農曆臘月十二日。
  • 今日小寒:年味漸濃,遊子思歸
    冬練三九:小寒至大寒的這段時間,正值三九,適當的體育鍛鍊和戶外活動,能夠增強身體禦寒能力。由於離過年越來越近,有些地方還會保留年味十足的鍛鍊方式,如跳繩、踢毽子、滾鐵環、鬥雞等。在北方,如果遇到下雪,打雪仗、堆雪人,這些活動很快就會使全身暖和,血脈通暢。
  • 冬天最後一個節氣!大寒必煮羅宋湯
    大寒是冬天的最後一個節氣,再接下來就是立春了。有句諺語:「小寒大寒,冷成冰團」,進入冬季最冷的時期,這段時間要重視身體的保暖。中醫認為冬季是生機潛伏、萬物蟄藏的時間,這個時候人體的陰陽消長代謝也是處於緩慢的狀態,因此養生要著眼於「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