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7 20: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金平縣開雲南之先河
獲評「長壽之鄉」榮譽稱號
跟金平縣氣候、地理條件相似的縣市
雲南還有不少
其他縣市有沒有可能獲此稱號?
金平縣乃至雲南其他地方
還可以藉此做些什麼文章?
對此,有媒體日前專訪了「長壽之鄉」榮譽稱號的評定單位負責人——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會會長劉維林。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會會長劉維林(資料圖)
金平的百歲老人有什麼共同之處?有沒有長壽共同點?
劉維林:長壽是多種因素疊加作用的結果。一是良好的醫療衛生條件,二是所處的自然生活環境,三是老人自身的生活方式,心理心態、飲食等都比較重要。三者缺一不可。
從金平看來,在這些方面都有優勢和特點。金平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區,少數民族人口佔比很大,百歲老人大多都是少數民族。這些老人積極向上、樂觀快樂,家庭和睦和順,也都有很好的生活方式,早睡早起不暴飲暴食。金平的百歲老人,基本都比較健康。
百歲難得,健康的百歲更難得,他們生活基本都能自理,有的還能下地幹活。另外,也得益於當地良好的生態自然環境,獨特的氣候和原生態的健康食材。
百歲老人們的生活方式,對普通人民群眾的生活有何啟示?
劉維林:健康長壽是每個人的追求。怎樣才能健康長壽?比如,融入自然,到大自然中去養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在生活方式方面,「長壽之鄉」的百歲老人都有很好的生活方式,勤勞、快樂、家庭和睦、社會和諧、代際和順,休息睡眠等都有很好的習慣。這些都值得現代中國人思考和學習。
△金平縣優美的人居環境
在全國「長壽之鄉」的評定中,金平的優勢在哪裡?
劉維林: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會從2007年開始制定中國「長壽之鄉」的認定標準。此後多次提高認定標準,金平縣在標準提高後依然能夠獲評「長壽之鄉」榮譽稱號,足可見其底蘊之厚。目前,全國共有84個「長壽之鄉」,分布在17個省區市,其中,廣西最多。
金平百歲老人有52人(2018年數據),以此評定「長壽之鄉」,還是遠遠不夠的。評定「長壽之鄉」有3個核心指標:
一、百歲老人在總人口中的比例要達到11/十萬;
二、人均預期壽命要比全國高2歲,即不低於79歲;
三、80歲以上老年人在60歲以上老年人中的佔比要達到15%以上。
而金平的3個數據分別是13.21/十萬、79.31歲和18.98%。這幾個數據都超過或遠高於國家的3個核心指標。
此外,在其他生態環境建設、森林覆蓋率、環境空氣品質、地表環境質量、老年人健康支持和養老服務、養老孝老敬老社會環境方面,金平也都達到或超過了相應標準。獲評「長壽之鄉」,金平實至名歸。
△金平縣森林覆蓋率、環境空氣品質較高
雲南省其他縣市有無獲評「長壽之鄉」的可能?
劉維林:雲南屬於高原地區,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高原地區對健康長壽可能有一定的影響,但這些都有待科學系統的研究。之前也有雲南縣市申報過,但因為核心指標達不到硬性要求。金平是雲南省首個獲評的「長壽之鄉」,但不應是最後一個。
因為與金平縣情況類似的,在普洱市、文山州、紅河州內應該還會有。雲南生態環境很好,森林覆蓋、空氣、水等自然資源方面,都有突出顯著的優勢,在原生態的食材等方面,優勢同樣明顯,並不比廣西差。
另一方面,可能「長壽之鄉」的品牌宣傳不夠,有些地方沒有注意到,還不知道,因此沒有來申報。下一步,還需要繼續提高「長壽之鄉」的知曉率,也希望雲南有更多的「長壽之鄉」。
△」長壽之鄉「授牌儀式現場(資料圖)
「長壽之鄉」可能給金平乃至雲南省帶來哪些發展機遇?如何開發「長壽之鄉」這個品牌?
劉維林:「長壽之鄉」是非常具有含金量的品牌。從指標體系上來說,經濟和當地的醫療條件並不是最重要的指標。「長壽之鄉」的評選,凸顯的是當地自然和綠色生態的優勢。
「長壽之鄉」也是「兩山」理論的生動代表,是理論的轉化者和實踐者。綠水青山就是民生福祉,適宜人的居住。獲評「長壽之鄉」後,金平應大力發展大健康產業,健康長壽事業。如健康旅遊、健康醫藥、健康食品、健康養老、健康文化等,發展這些產業,和金平的優勢是相互吻合的。
全國有很多「長壽之鄉」,借著品牌優勢發展的都比較好。廣西全區甚至將大健康產業作為戰略支柱性產業。這些,都值得金平甚至整個雲南借鑑。
來源:雲嶺先鋒
原標題:《長壽之鄉,為什麼是金平?媒體專訪評定單位負責人》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