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寧調兵山:蒸汽機車成為工業旅遊「金色名片」
但在東北小城調兵山蒸汽機車博物館裡不僅能看到陳列的蒸汽機車,而且有幾臺蒸汽機車仍然可以轟隆隆的馳騁在這片遼北大地上,這些當年叱吒風雲、威風凜凜的鋼鐵巨人,仿佛向人們訴說著過往的青春與芳華。遼寧調兵山市是一座煤城,正因為如此,這裡還保留著不少蒸汽機車,這些蒸汽機車成為存世的「活文物」。
-
蒸汽機車:汽笛聲喚醒工業遺產 是風景也是財富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隨著技術進步,噴著濃濃白霧、鳴著低沉汽笛的蒸汽機車已被大量淘汰。然而,退役不等於廢棄。遼寧鐵煤集團積極發展蒸汽機車旅遊產業,將滿載著歷史記憶和文化積澱的工業遺產喚醒。 蒼茫原野上,汽笛的轟鳴打破寂靜,一列蒸汽機車緩緩而來。
-
懷念蒸汽機時代:1947年,他們打造260臺蒸汽機車,開赴東北前線
在黨的領導下,鐵路員工重建了遭到日軍破壞和蘇聯紅軍拆解的工廠,開始依靠自身力量大修蒸汽機車。1947年2月27日,重新建廠後檢修的第一臺蒸汽機車「創造號」,在工人們夜以繼日的奮戰中,隆隆地開向了解放前線。1947年6月15日,黨領導下的新中國第一個蒸汽機車檢修基地,在牡丹江機車廠掛牌成立,從延安派來的幹部石玉永成為廠長。1947年7月14日,東北大地反攻的大炮全面打響,吹響了東北和全國解放的號角。
-
《傳統的蒸汽機車》病尉遲-協助拍攝
蒸汽機車是利用蒸汽機,把燃料(一般用煤)的化學能變成熱能,再變成機械能,而使機車運行的一種火車機車。1814年,英國人喬治史蒂芬森發明了第一臺蒸汽機車,從此開始,人類加快了進入工業時代的腳步,蒸汽機車成為這個時代文化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和關鍵工具。
-
140部影視在這取景老式蒸汽機車成新寵
劉春山說,集團經過論證發現,世界上的蒸汽機車愛好者和攝影愛好者有千萬之眾,而中國正是他們眼中的「萬國蒸汽機車博物館」。每年都有十餘萬愛好者為了欣賞、拍攝蒸汽機車特地到中國旅遊。而隨著國內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不少人想感受一下蒸汽機車帶來的工業美。 後來,蒸汽機車旅遊項目正式運行,並在當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AA級景區。
-
最後的蒸汽機車 內蒙古蒸汽火車攝影攻略
最後一列蒸汽機車執行完任務後從正式使用的歷史舞臺退出的那一刻,是工業時代逝去的一個標誌,與其說人們緬懷蒸汽機車,不如說是對工業時代的一種深刻記憶。1825年於是被認定為是蒸汽機車正式誕生的年份。又過了4年,他製造的「火箭」號蒸汽機車承載了30位旅客。從此,蒸汽機車在鐵軌上開始了它的輝煌,那個時代是它的時代。 1952年12月,中國仿造成功第一臺解放型機車,拉開了機車工業騰飛的序幕。1954年對勝利型進行仿製並於1956年投入批量生產。解放型以貨運為主,勝利型以客運為主。
-
蒸汽機車、「老東風」「子彈頭」……太原有個火車頭「博物館」
在機車展示場,展示的各型機車與山西鐵路發展史有著方方面面的關係。從建設型蒸汽機車到韶山1型電力機車再到晉龍號「子彈頭」,通過10臺機車的運行軌跡,看到了鐵路的發展變遷,這幾臺機車是山西鐵路發展史中最現實、最直接的物證。 說起「晉龍號」動車,大西高鐵二隊車隊長李偉記憶猶新。
-
新疆哈密三道嶺煤礦:最後的蒸汽機車(圖)
時速200公裡的動車和每小時跑20公裡的蒸汽機車,這是目前新疆速度最快和最慢的火車。在哈密境內,這兩種火車和諧共存著。其中速度最慢的列車,在全國乃至世界都已罕見。如今這些見證過人類工業發展的「活化石」, 正在三道嶺煤礦忙碌著……
-
「小燒」後代見證中國鐵路機車發展
圖為李寶生的兒子李斌,正用檢查錘敲打機車,檢查車況。 翟羽佳 攝 1967年,李寶生在保定機務段(現石家莊電力機務段保定運用車間)入職,從蒸汽機車司爐到副司機、司機,一路見證了鐵路機車的發展。 工作後,他漸漸理解了父親的話。從保定到豐臺130多公裡的貨運單程,蒸汽機車最多燒了14噸煤,一路幾乎都在填煤。
-
中國南車集團 戚墅堰機車車輛廠
【概述】2005年,中國南車集團戚墅堰機車車輛廠(以下簡稱戚機廠)生產經營持續發展,全年新造各型內燃機車141臺,修理各型內燃機車298臺;新造各型貨車843輛,修理各型貨車3817輛;供外配件37.99萬件套、合格鋼4.549萬噸。
-
「鐵牛號」機車迎來70歲生日
新華社哈爾濱2月16日電(記者楊思琪)70年來,趟趟滿軸滿噸,列列安全正點,安全走行572萬公裡,相當於繞地球143圈……這是與新中國同齡的「鐵牛號」機車的成績單。2月15日,在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哈爾濱機務段,伴隨嘹亮的宣誓聲,「鐵牛號」機車迎來了70歲生日。
-
廣九鐵路紀念公園擬下月開放 古董蒸汽機車重現廣州
原標題:廣九鐵路紀念公園擬下月開放 古董蒸汽機車重現廣州 工人們把蒸汽機車頭吊裝到鐵軌上 記者 梁懌韜 攝 廣州的大沙頭地區,曾記載著老廣州人關於蒸汽機車的集體回憶。
-
朝聖:世界最大的機車儲存基地,居然在吉林這個默默無聞的小城市
吉林大安市,大安北機車封存基地,註定將成為一個遊客朝聖的聖地。之前我沒聽說過這個地方,來到這裡的時候有朋友帶著來看一看,一進去就不能自拔了。這裡是全世界目前佔地面積最大,封存機車最多的機車基地。可同時儲備機車500臺。現儲備機車430臺,其中蒸汽機車80臺、內燃機車306臺、電力機車44臺。
-
56歲鶴崗鏟車司機房軍:耗時兩年造出能跑的蒸汽機車
他始終沒忘記兒時的「火車夢」,上世紀90年代初,曾親手做過一個電動蒸汽機車模型,還被鶴崗媒體報導過。「30年前,家裡沒有相機,不像現在能上網搜到各種火車圖片,為了做模型,我查火車時刻表,騎自行車去火車站蹲點,用鉛筆把火車畫下來。」房軍回憶道,他當年做的火車模型很逼真,看過的人讚不絕口,有個人卻給他澆了一盆冷水:「你這蒸汽機車工藝雖好,可是不能真的燒汽啊!」
-
臺灣機車,不僅僅是機車而是一種文化
對大規模的機車族,政府也予以多種優惠:在等信號燈時,機車的停車線是在汽車前;在大型商場、捷運站、學校、社區甚至綠化帶中,都給機車預留足夠多的停車位,即使在繁華地段,也沒有對機車停車收費;在足夠寬闊的道路中,還規劃出專門用於機車的行駛車道。 不只是日常通勤,在澎湖、綠島、蘭嶼等離島區,租臺機車環島遊也是頗受歡迎的休閒活動。
-
蒸汽機車上的字母「P.M.R」
記得有一次,有一位友人拿著一幅圖片問我蒸汽機車煤水箱上 「P.M.R」字母的含義。每當回憶起這件事,我總會感到有趣。 友人問: 「『R』是Railway(鐵路)一詞的詞頭,但 『P』和 『M』為什麼解釋為京奉呢?」
-
太原機務段:機車安全的「啄木鳥」
春運,太原機務段檢修職工用檢查錘、手電等工具,在機車各部位上東敲敲、西看看,那敲打、排查故障的節奏,就像「啄木鳥」給樹木「治病」。一隻只「啄木鳥」仔細尋找每一個故障隱患,對各種病情「會診」治療,保障春運機車以最佳狀態運行。 在電子組工作場地,何冬梅、索秀清和謝東芳正仔細測試電壓表。3個人承擔全段170臺韶山4型電力機車電壓表、壓力表、光電速度傳感器的檢修任務。
-
近400臺「北車心」機車投入電煤搶運戰
從11月29日開始,今年入冬以來的最強冷空氣席捲全國,氣溫驟降,鐵路部門緊急啟動應急預案,持續加大電煤運輸能力,保障電煤供應。鐵路部門高度重視電煤運輸,優先選配性能優異和可靠性較強的牽引裝備來提高電煤運輸效率。在我國幾條重要的萬噸煤運大通道,過去均選用進口牽引裝備和採用國外技術裝配核心系統的國產機車。隨著中國北車匯聚集體力量的「北車心」系統誕生,並成功運用到同車公司和諧2型系列電力機車上,這一局面得到徹底扭轉。
-
中車享譽世界的南北八大機車製造基地在哪?央企的中國製造多牛!
中國中車是由原來的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兩大火車機車製造巨頭合併而來,這個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機車製造企業有多牛?看它分布在山東、湖南、江蘇、四川等地的製造業基地就知道有多多強大了。今天小鵬就給大家盤點一下,中車分布在南北方的八大製造基地。
-
「毛澤東號」機車第五次換型 牽引T1次列車—新聞—科學網
「毛澤東號」機車第五次換型 牽引T1次列車 六代機車「領袖」 全部誕生於中國「機車搖籃」 通訊員邢毅 記者劉萬生 12月25日15:25,隨著清脆的汽笛聲,一臺鑲嵌毛主席金色徽像和「HXD3D1893」標識的「毛澤東號」機車,牽引T1次列車緩緩駛出北京火車站,這是中國北車集團大連機車車輛有限公司製造的「毛澤東號」機車第五次換型,並首次擔負旅客列車牽引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