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肉食,相信每個家庭都會有幾個無肉不歡的成員吧!那種口腔裡醉人的纏綿,以及小顆粒狀油脂帶來的「舌尖上的快感」,哪一頓不沾葷菜,就會感覺索然無味。有人說「油然而生的幸福」,大概就是大快朵頤之後,唇齒留香帶來的愉悅吧!因為愛吃肉,一日三餐離不開肉,很多家庭都會在冰箱裡備一些鮮肉,還會儲存一些肉製品以備不時之需。
這些肉製品色澤誘人,味道出眾,而且價格要比鮮肉低,也耐儲存,放到冰箱裡幾個月都不會壞。但懂得的人都知道,這些肉製品其實是「德不配位」,說它們是肉,其實都是人工合成的,真正肉的成分並不多。在製作過程中,為了長期保存和保持色澤,還添加了較多的食品添加劑,經常食用對人體弊大於利。接下來給大家分享5種常見的人工合成的「假肉」,不管有錢沒錢,別再買了,吃虧的是身體。
01
火腿、烤腸
火腿又名「火肉」,因肉質嫣紅而得名。它是一種高熱量食物,聞起來香,吃起來味更美,但從營養角度來說遠遠沒有鮮肉高,經常食用對人體並沒有多少益處。特別是一些路邊小吃攤上的火腿腸、烤腸,暫不說其營養,單從衛生角度都是不達標的。
02
冷凍肉丸子
這類肉製品常見的有魚丸、蝦丸、撒尿丸等等,口味好,深受大眾喜愛。但這些冷凍食品中有沒有肉?有多少肉?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據調查,肉是有的,但一些廉價的肉丸子,牛丸中沒有牛肉,魚丸中也沒有魚肉,取而代之的是一些雞、鴨、豬肉的邊角料混合而成。也許你在吃蝦丸的時候吃出了蝦味,但可能只是調味劑的作用。
03
肉乾、肉脯
這類肉製品,其實就是醃製食品,是以新鮮的肉質為原料,經過一定的程序醃製而成的。且不說在醃製過程中加入了多少添加劑、防腐劑,肉質本身熱量就較高,吃多了對身體沒有多少益處。
04
羊肉卷
這類肉製品主要用途是涮火鍋,想必很多人在吃火鍋的時候都會點到它吧!看起來薄如紙,口感也異常鮮嫩,價格和鮮肉比起來要實惠很多。但細心的朋友會發現,它的紋路是散亂的,而且方向也不一樣。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它們都是利用一些散肉壓制、拼接而成的,並非純正的羊肉。
05
牛排
牛排在很多人的認知中,一直是高大上的餐品,諸不知這類高端食材其實是「暗藏殺機」。因為市場上真正的牛排很少,大多是一些合成、拼接牛排,價格低廉,十幾塊錢的牛排比比皆是,在超市或者菜市場就能買到,披著牛肉的外衣,卻沒有牛肉的口感,營養也打折不少,更重要的是常吃對身體無益。
不管有錢沒錢,這5種人工合成的「假肉」,別再買了,吃虧的是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