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對自己的國家充滿著感情,那些在軍中工作的人的這種感情只會更重。在戰亂時期湧現出很多優秀的人才,陳昌浩就是其中的一個。他也是在軍隊中擔任要職的人,曾經陳昌浩帶領過西路軍部隊在河西走廊有過戰鬥。
但是在河西走廊這一場戰役中失敗了,也損失了很多的將士,這場戰役是陳昌浩這一生很失望的一場戰役。
之後的陳昌浩就去了國外工作,這一去就工作了很多年,之後回到祖國的他感慨這一生發生的事情。
也曾是先進的知識分子
在戰爭時期會有很多的人培養人才,陳昌浩就是其中的一個。陳昌浩在早期的時候就加入了青年團,之後陳昌浩就出國學習,回國之後也就加入組織,開始正式參與國家的工作事業。
陳昌浩因為他出國留學這個經歷,在國外學習了很多的知識,讓他應用於戰場,他的官職也晉升得很快。
在那個年代的時候,陳昌浩不僅上過學,還在國外留過學這是一個很好的經歷,能夠成為那個年代傑出的人才。陳昌浩有這樣的經歷,在軍事方面又有著獨特的能力,原本應該前途一片光明。
但是人也有犯錯誤的時候,更何況在軍事方面這樣容不得馬虎的領域,若是有一個決策有錯誤,就會使得自己的軍隊在戰場上失敗,付出慘痛的代價。陳昌浩正值青春壯年的時候就已經達到了軍隊總指揮的地位,站得越高,摔得也會很慘。
陳昌浩人生的節點就是在西徵失敗,之後的陳昌浩就不再受上級的重用,整支部隊基本全軍覆沒。之後的陳昌浩就再也沒有參與過軍事方面的工作,也沒有了陳昌浩的任何消息。
河西走廊是他一生的痛
國家的西部地區環境比較惡劣,一般情況下戰鬥是比較困難的。陳昌浩作為部隊的總指揮,帶領著兩萬多人的西路軍去了河西走廊開始西徵。
在部隊西徵的時候,在西路軍委員會內部出現了意見分歧,陳昌浩在這一場決議中低估了敵人的力量。
徐向前還曾和陳昌浩講明了現在的情形一定要慎重,考慮一下現在的形勢再做決策,但陳昌浩認為敵人不需要再顧慮。其實在這場戰爭當中,西路軍的狀態是虛耗沒有補給的狀態。
敵人雖然一直被擊敗,但是敵人的補給和武器都能夠及時補充。西路軍在這場戰爭當中應該是將對方擊敗就可以,但是陳昌浩被這種一直勝利的快感所迷惑,就想要對敵人乘勝追擊。
在永、涼地區建立根據地,這是陳昌浩的決定,這是之後西路軍覆滅的條件。返回倪家營子是導致西路軍覆滅的直接原因,在倪家營子與敵人打起了消耗戰,最後彈盡糧絕,西路軍傷亡慘重。陳昌浩因為這場戰役對國家和人民以及西路軍部隊都產生的深深的愧疚感。
對國家深深的思念
西路軍經歷這樣的戰役,作為總指揮的陳昌浩需要去中央匯報情況。但這樣沉痛的打擊,使得陳昌浩心情鬱鬱寡歡,沒有任何臉面去面對曾經的上級,再加上日夜兼程地趕路陳昌浩就在途中病倒了,因此沒有回到革命根據地延安。
陳昌浩經歷了許多的波折之後,話別自己的親人就去延安檢討錯誤。之後的陳昌浩有了嚴重的胃病,上級批准他去國外治病,陳昌浩就因此在國外過起了漂泊的生活。
那個時候的國外也不太平,陳昌浩雖然官職比較高,但是在國外陳昌浩也只能自己去工作生存。
陳昌浩的兒子大學畢業之後就回國工作了,陳昌浩也向國家申請回國。在國外漂泊了十幾年終於回到國家,對國家的思念在踏上國土的那一刻卻滿是愧疚之感,在國外的每一天陳昌浩都活在愧疚的心情裡。
每一段歷史都是值得我們銘記的,還有那些為民族大義無私奉獻的勇士,也值得被我們銘記。講述抗戰歷史的作品有很多,但要說全面、客觀、真實易懂的,還要屬李繼峰的這本《中國抗日戰爭全紀錄》。
這本書詳細記錄了「九一八事變」之後,到1945年裡,發生過的各種戰役。包括戰鬥的起因、過程、重要人物等都有記載。還配有相關的真實照片,提升閱讀時的代入感。
想全面了解那段歷史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讓你身臨其境地感受戰爭年代,我軍男兒的滿腔熱血。
總結:每一段歷史都是值得銘記,西路軍的經歷雖然是人人都不想看到的。這對於國家的來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陳昌浩西路軍在河西走廊的決策中是錯誤的,對敵人的大意成為陳昌浩一生的痛處。
陳昌浩在國外漂泊十幾年回到國家的第一句話還是在惦記曾經受他連累的西路軍,對自己的錯誤悔恨終身。
陳昌浩曾經也是國家炙手可熱的人才,在河西走廊的錯誤決定讓他這一輩子都在悔恨,都在愧疚,他的餘生都在這樣的生活中度過。上級領導沒有追究他的責任,還特別批准他可以去國外治病,讓陳昌浩更加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