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外翻、足跟痛 小心5種涼鞋傷腳

2020-12-16 上遊新聞

(上遊新聞記者 梁呈蔚)夏季到了穿鞋也有了更多的選擇。綁腿高跟涼鞋、超薄平底鞋、人字拖......夏季來臨,很多愛美的女生喜歡穿涼鞋或者高跟鞋,又涼快又方便。但是一些涼鞋背後隱藏著並不舒適的設計,對我們的足部有危害嗎?應該如何選擇涼鞋呢?

1.綁帶涼鞋:造成血液循環不暢

綁帶涼鞋一直是眾多女性喜愛的款式,但這類涼鞋在穿的時候,如果綁帶沒有系的足夠緊的話,綁帶就會隨著走路一直往下滑到腳踝,影響美觀。但若是綁緊了不會掉的話,除了會肉疼,還會使腿部被帶子勒出一道道的勒痕,造成腿部和足部血液循環不暢。

建議:西南醫院骨科運動醫學中心副主任醫師陶旭表示,選擇寬一點的綁腿的帶子,這樣能夠減小帶子對腿部的壓強。

2.夾腳涼鞋:長時間易造成內八字

夏天很多朋友都喜歡穿人字拖以及夾腳涼鞋,但是在穿這種涼鞋時,腳趾為了能「抓緊鞋子」就會緊張的無意識繃緊。但腳趾長期處於這個狀態的話,會導致腳趾肌肉和肌腱的勞損。時間久了還容易足尖內指(內八字),影響儀態和腿型。

同時,由於身體重心傾斜到前腳掌,足弓關節過度受力,這樣會導致腳部疼痛並發炎,嚴重者形成拇指外翻。另外人們在穿夾腳涼鞋時,為了平衡前傾的身軀,腰部自然後仰,久而久之,會損傷脊椎。

建議:穿著時間不宜過長,選擇能固定在腳踝上的款式,減輕前腳趾的用力情況。注意前掌夾趾材料的選擇,儘量選擇比較柔軟、不刺激皮膚的材料。

3.平板薄底涼鞋:足跟痛

「穿高跟鞋不舒服,那就選擇平底鞋穿唄。」許多女士以為平底鞋應該是穿起來最健康的鞋子,其實不盡然。陶旭表示,平底涼鞋足以讓雙腳放鬆,但由於對腳沒有支撐,時間一長就會引起腳後跟疼痛,腳底起皰,甚至導致跟腱炎等。

「人行走時腳跟著地的衝擊力可以沿著腿骨、脊柱,直達頭部。鞋跟過低,鞋底過薄,腳著地的瞬間全身體重很大一部分都壓在後跟上,路走多了,上傳的衝力就會引起足踝、膝、髖關節和腰等部位的疼痛。長期穿著平底鞋會加速足底韌帶和骨組織的退化,引起足跟痛。」他表示,除了產生疼痛,正常人的腳掌是有一定弧度的,能起到緩衝作用,但如果長時間穿薄底涼鞋,會導致腳掌下陷而形成扁平足。

建議:1)可以使用鞋墊,不僅增加舒適感,還能減緩地面對腳部的衝擊力;2)選擇鞋子時,鞋跟在3釐米左右的鞋最合適,不但能分散衝擊力預防減輕跟痛症,還能減少起步的應力。

4.高跟涼鞋:拇指外翻 傷及腰和膝蓋

沒有女人不喜歡高跟鞋的,但穿鞋跟過於高的高跟鞋,全身的重量都集中在前腳掌,長時間穿會使踝關節受損,腳面關節變形。不適合走長路,承受壓力的前腳掌會非常酸痛。還會容易扭到腳等。長期穿著,腳骨會受到傷害。

容易造成局部拇囊炎,摩擦嚴重時還易造成拇指外翻。高跟鞋會由於長期的擠壓等導致腳骨骼的彎曲,腳部畸形,大拇指外翻等。特別是那種十幾釐米的高跟鞋,經常穿著行走對膝蓋和腰都會有危害。

建議:儘量選擇3釐米左右的鞋跟,鞋跟高度不要超過5釐米。

5.厚底涼鞋:容易失去重心

厚底的涼鞋(松糕鞋)不僅能增高而且比高跟鞋容易走路,但卻是最傷腳的鞋子。鞋底過厚的松糕鞋在穿著時,很容易使人行走時身體前傾而失去重心,扭傷腳部關節、足部骨骼或韌帶。經常穿松糕鞋,腳也會處於緊張的狀態。陶旭解釋到,長期穿對我們腳部組織的骨骼都有損壞,肌肉也會變的僵硬。

建議:在選擇松糕鞋的時候儘量選鞋底面積較大較平的,這樣可以增加穩定性,能夠預防跌倒,同時鞋的高度最好不要超過5cm。

5個建議幫你挑涼鞋

1.選擇柔軟有彈性的鞋底,腳感更舒適,走起路來也毫不費勁,可有效分散衝擊。

2.鞋底不要過薄或過厚,3cm最佳,高跟鞋不超過5cm。

3.不要選擇尖頭鞋,以免腳趾擠壓不透氣,容易起水皰和有腳氣。

4.鞋中央弓部的弧度要與腳弓吻合,防止扁平足的產生,這樣的涼鞋也不會累腳。

5.鞋面要有足夠的高度,鞋背不要壓腳背,鞋帶也不要勒腳。

建議朋友們少穿高跟鞋,如果上班避免不了的話,就在辦公的地方放一雙平底鞋,空閒時間就換上。減少高跟鞋對身體的傷害。

許多人喜歡不穿襪子直接穿涼鞋,襪子可以起到腳和涼鞋之間的防護作用,來防治腳部皮膚與汗液和塑料長期接觸,減少腳氣,足部發紅、起水皰等足部傷害。

相關焦點

  • 下面的涼鞋被列入黑名單,會導致娃羅圈腿,腳外翻,買錯會傷害娃
    不但能讓腳舒服,還能影響一天的心情。尤其對兒童而言,骨骼正在發育,鞋子不好,很容易造成羅圈腿或足外翻。其中包括許多父母都提到,鞋子一定要買貴的,否則會毀了腳。夏季來臨,又到了購買涼鞋的季節。漂亮的涼鞋很多,但是如果沒有選好,很容易傷及小孩。下面的幾款涼鞋就被拉進了黑名單,家長可要注意了,買錯了都是害娃的。
  • 8種涼鞋被列入黑名單,會導致O型腿,足外翻,家長買錯會害了娃
    其實,買涼鞋也是一種「困難」,它需要有很多的講究,如果長期給寶寶穿錯了涼鞋,就會給寶寶的腳帶來傷害。這8種涼鞋會傷寶寶的腳,隱藏各種風險,寶媽購買時一定要注意1、 洞洞鞋洞洞鞋材質柔軟,不服帖,不跟腳,很容易變形。
  • 小孩腳扭傷了怎麼快速痊癒
    小孩子經常跑跑跳跳所以腳扭傷的機率比較大,如果小孩子不小心扭傷腳後治療時應該更加小心。到底小孩子腳扭傷怎麼辦?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下中醫教你五招治療小孩腳扭傷的按摩方法。學齡時期的兒童運動量大,在跑步跳躍下樓梯時不小心踝蹠屈位,突然向外或向內翻就造成了扭傷的現象。
  • 7種被列入黑名單的涼鞋,寶寶穿後容易「足外翻」,家長別再買了
    那雙涼鞋的根部有一點點高,雖然還算不上高跟鞋,但是孩子在穿涼鞋走路的時候,腳部骨骼需要承受額外的力量,所以才會出現足外翻的情況。8種被列入黑名單的涼鞋,家長別再買了1、洞洞鞋這種兒童涼鞋很常見,穿脫很方便,但是洞洞涼鞋有很多的弊端,雖然材質柔軟,但是不服帖,也不是特別跟腳,穿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變形,影響寶寶足部發育。
  • 喜歡穿高跟鞋的女性,拇指外翻疼痛又難看,5招幫你搞定!
    我的好朋友就是特別喜歡穿高跟鞋,尤其是和我出去逛街,走動一天之後,腳就會特別的疼,並且這幾天還在吆喝說「大拇指外翻」,這幾天穿平常的鞋子就腳疼,需要重新買大一碼的鞋子才行;晚上睡覺的時候腳也是格外疼,穿漏腳趾的鞋子,真是是很難看,長時間的走路,腳就很疼,這樣內心也有了自卑感。
  • 常穿高跟鞋,拇指外翻了怎麼辦?
    初夏已至,暑氣漸升,又雙叒叕到了穿涼鞋的季節,性感高跟涼鞋、bling bling的指甲油,看著心痒痒,可是低頭看看有點畸形的大腳趾,根本不敢露出來。其實,這個畸形腳趾不僅僅是美醜的問題,臨床上稱為拇外翻,俗稱「大腳骨」。那麼拇外翻有哪些症狀,怎麼治療,又如何預防?
  • 為了能穿夾腳涼鞋,能正常走路,我的腳得挨一刀
    順利地在腳上開刀了奶奶和爸爸都有拇趾外翻,我雖然沒有穿過一天高跟鞋,因為家族遺傳,還是不幸「中了獎」。親眼見證拇趾一天天歪下去了,如果繼續惡化,就不能走路不能運動。我還這麼年輕,三十出頭而已,長痛不如短痛,我決定接受醫生的建議,做非截骨的微創手術。
  • 女人腳型一般分為這5種,第二種公認「美人腳」,最後一個難看!
    然而生活中,很多人經常會買到不合腳的鞋子,不僅拉低時尚品味,自己的腳還會遭罪,尤其在這個穿涼鞋的季節,分分鐘就會暴露自己的腳型缺陷。相反,有的人腳型天生好看,穿上美美的涼鞋更適合展現自己的優勢,所以說腳型對我們的形象還是有一定影響的,那麼今天我們就聊聊女人的腳型分類吧,趕緊看看自己屬於哪一種吧~一、埃及腳"埃及腳"是最常見的腳型,其主要特點是從大拇指到小拇指呈階梯狀排列,而且都是出於一側的傾斜狀態,兩隻腳併攏在一起形狀很像金字塔而得名。
  • 緩解足跟痛有這5個辦法
    如果運動不當、鞋子不合腳等均可能致足部受力不均而引發足跟痛出現。足跟痛不單單表現為足部疼痛,腫脹、麻木等不適感均可能因此而發,且足部活動會受到明顯的限制,導致站立、步行等日常活動難以進行。足跟痛怎麼辦?
  • 腳底滾棍,緩解足跟痛
    足跟痛讓很多老年人苦不堪言。臨床數據顯示,70%以上中老年人都受到過足跟痛的困擾。在此推薦幾個日常生活中可以使用的方法,以緩解疼痛。冰敷。足跟痛急性期或伴有腫脹者,對疼痛部位進行冰敷,可以減少炎性因子分泌,減輕腫脹,緩解疼痛,尤其對劇烈運動或運動損傷導致的足跟疼效果更為明顯,每天至少兩次,每次10~15分鐘,但要注意避免局部凍傷。
  • 足跟痛是怎麼回事 足跟痛發病的原因及治療
    足跟疼痛是很多人常見的毛病,足跟痛發作厲害的時候休息一會再站起來走路都很痛,呆一會站一站踩一踩後疼痛緩解一點。發病的時候走多路後休息再起來走路時就會發病。那麼為什麼會足跟痛?足跟痛的原因是什麼?我們又該怎麼治療呢?足跟痛是怎麼回事足跟痛,足跟一側或兩側疼痛,不紅不腫,行走不便。又稱腳跟痛。是由於足跟的骨質、關節、滑囊、筋膜等處病變引起的疾病。
  • 足跟痛應避免長時間站立 9個治療的足跟痛偏方
    5、距骨下關節炎   常發生在跟骨骨折後,是一種創傷性關節炎。X射線照片上前跗竇處,負重時疼痛加重。若保守治療失效,則應進行跟距關節融合術。   陳舊性跟骨骨折或少見的跟骨腫瘤或結核也是足跟痛的原因。足跟以外的疾患引起跟痛症者,有類風溼性脊椎炎,壓迫骶神經根的腰椎間盤突出,發生在小腿的脛神經擠壓等。
  • 正確認識足跟痛|筋膜|足跟痛|跟骨骨刺|骨質增生|蹠筋膜炎
    足跟一側或兩側疼痛,不紅不腫,行走不便。又稱腳跟痛。是由於足跟的骨質、關節、滑囊、筋膜等處病變引起的疾病。常見的為 蹠筋膜炎 ,往往發生在久立或行走工作者,長期、慢性輕傷引起,表現為蹠筋 膜纖維斷裂及修復過程,在跟骨下方偏內側的筋膜附麗處骨質增生及壓痛,側位X射線片顯示跟骨骨刺。但是有骨刺不一定有足跟痛,蹠筋膜炎不一定有骨刺。
  • 足跟疼的不敢走路怎麼辦?按揉腳踝這個位置可極大的緩解足跟痛
    患者主訴近來常感到足跟兩側疼痛的厲害,特別是在早晨起床時那一會,疼痛的甚至足部不敢著地,只有稍微活動下腳踝痛感才會減輕。患者使用消炎藥物後效果並不明顯,於是採用以下的穴位療法,一周後患者足跟疼痛的症狀得到了極大的緩解。
  • 楊冪的「美人腳」又白又嫩,穿上露趾涼鞋,網友:不做腳模可惜了
    到了夏天,想必穿得最多的就是涼鞋了,腳作為女人最需要保養的部位之一,從古代的「三寸金蓮」到西方的「水晶鞋」,由此可見女人擁有精緻雙腳的重要性,而擁有一雙又白又嫩的精緻腳丫也是無數女生心中的夢想,不僅穿鞋好看,還提升了整體的氣質。
  • 女生公認「最傷腳」的3種鞋子,高跟鞋未上榜,最後一個男生愛不釋手
    女生公認「最傷腳」的3種鞋子,高跟鞋未上榜,最後一個男生愛不釋手 人字拖 人字拖才是最傷腳的殺手。
  • 跑步過程中足跟痛,可能是「足底筋膜炎」!如何通過訓練解決?
    但是,卻有不少人跑了一段時間後出現足跟疼痛的現象。這時,你要留意了:如果早晨下床的第一步發現足跟有明顯疼痛,但行走一段時間後疼痛會緩解,只是跑步時間久了,疼痛又會加劇。這是足底筋膜炎的主要症狀。足跟痛=足底筋膜炎足跟痛,又叫足底筋膜炎,是跑步愛好者常見的運動損傷之一,足底筋膜位於足底的軟組織,起自腳後跟處的跟骨,向上止於腳趾近端趾骨底。由於腳趾頭有5個,所以足底筋膜向前分叉為五束,足底筋膜的主要功能支撐足弓,實現緩衝;另外,提供我們運動過程中的推進力。
  • 腳疼是怎麼回事?不同位置疼痛的原因不同,這篇文章都說全了
    腳痛是很多人經常遇到的問題,但是腳的不同位置痛,可能預示著不同的問題。一、足跟痛01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又叫蹠腱膜,起自跟骨止於腳趾的下方,是一種緻密的纖維結締組織,足底筋膜炎發生的主要原因是足底筋膜長時間反覆的牽拉導致的慢性炎症。
  • 哈市五院專家提醒:足跟痛的元兇不都是骨刺,更可能是足底筋膜炎
    生活中很多人被「足跟痛」所困擾,而絕大部分的足跟痛都是由於足底筋膜炎所引起的。哈爾濱市第五醫院足踝外科醫生王志超建議,一旦出現足跟疼痛切莫大意,要及時進行治療。張女士半年前感覺每次走路一多就會出現疼痛感,一開始她認為是走路太多了並沒有太在意,只增加了泡腳的次數。雖然一開始泡腳後疼痛有所緩解,但是,足跟痛症狀一直未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