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遊新聞記者 梁呈蔚)夏季到了穿鞋也有了更多的選擇。綁腿高跟涼鞋、超薄平底鞋、人字拖......夏季來臨,很多愛美的女生喜歡穿涼鞋或者高跟鞋,又涼快又方便。但是一些涼鞋背後隱藏著並不舒適的設計,對我們的足部有危害嗎?應該如何選擇涼鞋呢?
1.綁帶涼鞋:造成血液循環不暢
綁帶涼鞋一直是眾多女性喜愛的款式,但這類涼鞋在穿的時候,如果綁帶沒有系的足夠緊的話,綁帶就會隨著走路一直往下滑到腳踝,影響美觀。但若是綁緊了不會掉的話,除了會肉疼,還會使腿部被帶子勒出一道道的勒痕,造成腿部和足部血液循環不暢。
建議:西南醫院骨科運動醫學中心副主任醫師陶旭表示,選擇寬一點的綁腿的帶子,這樣能夠減小帶子對腿部的壓強。
2.夾腳涼鞋:長時間易造成內八字
夏天很多朋友都喜歡穿人字拖以及夾腳涼鞋,但是在穿這種涼鞋時,腳趾為了能「抓緊鞋子」就會緊張的無意識繃緊。但腳趾長期處於這個狀態的話,會導致腳趾肌肉和肌腱的勞損。時間久了還容易足尖內指(內八字),影響儀態和腿型。
同時,由於身體重心傾斜到前腳掌,足弓關節過度受力,這樣會導致腳部疼痛並發炎,嚴重者形成拇指外翻。另外人們在穿夾腳涼鞋時,為了平衡前傾的身軀,腰部自然後仰,久而久之,會損傷脊椎。
建議:穿著時間不宜過長,選擇能固定在腳踝上的款式,減輕前腳趾的用力情況。注意前掌夾趾材料的選擇,儘量選擇比較柔軟、不刺激皮膚的材料。
3.平板薄底涼鞋:足跟痛
「穿高跟鞋不舒服,那就選擇平底鞋穿唄。」許多女士以為平底鞋應該是穿起來最健康的鞋子,其實不盡然。陶旭表示,平底涼鞋足以讓雙腳放鬆,但由於對腳沒有支撐,時間一長就會引起腳後跟疼痛,腳底起皰,甚至導致跟腱炎等。
「人行走時腳跟著地的衝擊力可以沿著腿骨、脊柱,直達頭部。鞋跟過低,鞋底過薄,腳著地的瞬間全身體重很大一部分都壓在後跟上,路走多了,上傳的衝力就會引起足踝、膝、髖關節和腰等部位的疼痛。長期穿著平底鞋會加速足底韌帶和骨組織的退化,引起足跟痛。」他表示,除了產生疼痛,正常人的腳掌是有一定弧度的,能起到緩衝作用,但如果長時間穿薄底涼鞋,會導致腳掌下陷而形成扁平足。
建議:1)可以使用鞋墊,不僅增加舒適感,還能減緩地面對腳部的衝擊力;2)選擇鞋子時,鞋跟在3釐米左右的鞋最合適,不但能分散衝擊力預防減輕跟痛症,還能減少起步的應力。
4.高跟涼鞋:拇指外翻 傷及腰和膝蓋
沒有女人不喜歡高跟鞋的,但穿鞋跟過於高的高跟鞋,全身的重量都集中在前腳掌,長時間穿會使踝關節受損,腳面關節變形。不適合走長路,承受壓力的前腳掌會非常酸痛。還會容易扭到腳等。長期穿著,腳骨會受到傷害。
容易造成局部拇囊炎,摩擦嚴重時還易造成拇指外翻。高跟鞋會由於長期的擠壓等導致腳骨骼的彎曲,腳部畸形,大拇指外翻等。特別是那種十幾釐米的高跟鞋,經常穿著行走對膝蓋和腰都會有危害。
建議:儘量選擇3釐米左右的鞋跟,鞋跟高度不要超過5釐米。
5.厚底涼鞋:容易失去重心
厚底的涼鞋(松糕鞋)不僅能增高而且比高跟鞋容易走路,但卻是最傷腳的鞋子。鞋底過厚的松糕鞋在穿著時,很容易使人行走時身體前傾而失去重心,扭傷腳部關節、足部骨骼或韌帶。經常穿松糕鞋,腳也會處於緊張的狀態。陶旭解釋到,長期穿對我們腳部組織的骨骼都有損壞,肌肉也會變的僵硬。
建議:在選擇松糕鞋的時候儘量選鞋底面積較大較平的,這樣可以增加穩定性,能夠預防跌倒,同時鞋的高度最好不要超過5cm。
5個建議幫你挑涼鞋
1.選擇柔軟有彈性的鞋底,腳感更舒適,走起路來也毫不費勁,可有效分散衝擊。
2.鞋底不要過薄或過厚,3cm最佳,高跟鞋不超過5cm。
3.不要選擇尖頭鞋,以免腳趾擠壓不透氣,容易起水皰和有腳氣。
4.鞋中央弓部的弧度要與腳弓吻合,防止扁平足的產生,這樣的涼鞋也不會累腳。
5.鞋面要有足夠的高度,鞋背不要壓腳背,鞋帶也不要勒腳。
建議朋友們少穿高跟鞋,如果上班避免不了的話,就在辦公的地方放一雙平底鞋,空閒時間就換上。減少高跟鞋對身體的傷害。
許多人喜歡不穿襪子直接穿涼鞋,襪子可以起到腳和涼鞋之間的防護作用,來防治腳部皮膚與汗液和塑料長期接觸,減少腳氣,足部發紅、起水皰等足部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