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中國人是「龍的傳人」 這些書法家筆下的「龍」長啥樣?

2020-12-18 北晚新視覺網

國人習慣自稱「龍的傳人」,歌曲《龍的傳人》「永永遠遠是龍的傳人」,唱到了人的心裡,不論何時何地,聽起來都熱血沸騰。

作者:九淵


漢 《石門頌》

釋文:禹鑿龍門

↑《石門頌》立於東漢建和二年(148),由當時漢中太守王升撰文,書佐王戎書丹刻於石門內壁西側的一方摩崖石刻,現藏於漢中博物館。作為漢初隸書典範,多用圓筆,逆鋒起筆回鋒收筆,筆畫沉著勁道,結字舒展放縱,體勢瘦勁,飄逸自然。《石門頌》與洛陽《郙閣頌》,甘肅成縣的《西狹頌》並稱 「漢三頌」,與《石門銘》、《石鼓文》並稱「三石」。

 

宋 米芾《龍團帖》

釋文:此龍團,瀛帥謝公之所惠。大如車輪輕如紙,磨而試之黑過漆。元非本約重違意,寒雀比之真憔悴。道寧萬一歸於彼,不督芙蓉乃恕耳。三木換研理固異,耿墨比此天與地。開匣付介驚欲墜,惜之不得幾下淚。君匣猛州便可碎,只留成晏使執侍。黻呈永仲。古謂之連珠是此也。

《龍團帖》亦稱《瀛帥帖》,書於1086年,此時37歲,正當個人變法之時。其中的「龍團」不是宋代的「龍團鳳茶」,而是高麗出口的「龍團墨」。此帖筆力勁健,體勢縱長,凝結遒聳,受歐陽詢影響極其明顯。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後改芾,字元章,時人號海嶽外史,又號鬻熊後人、火正後人。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家」。宋徽宗詔為書畫學博士,又稱「米襄陽」、「米南宮」。

 

王鐸《七月寫懷之二十》

釋文:(異方捫)舌過,窮老碎必知,戰色秋光現,將黏半雪眉。其二十,又見秋冬至,

作於崇禎十三年(1640),整篇用筆受到米芾影響,出規入矩,張弛有度,卻充滿流轉自如,力道千鈞的力量,大氣勁健,灑脫淋漓。

王鐸(1592-1652),字覺斯,一字覺之,號十樵、嵩樵,又號痴庵、痴仙道人,別署煙潭漁叟,諡文安。明末清初書畫家 ,書法與董其昌齊名,有「南董北王」之稱。

趙孟頫《天冠山題詠》刻帖

釋文:《馨香巖》:「山險通鳥道,水深有蛟龍。誰言仙樂鳴,高人方耳聾。」《雷公巖》:「雷公起臥龍,為國作霖雨。飛電掣金蛇,其誰敢餘侮。」

此為趙孟頫刻本名帖。雖是刻本,但是可見筆墨精神,筆勢跳宕,筆畫粗細對比強烈,字形跳宕靈動,不像一些刻石皮粗肉厚,變形甚多,可以得見趙書神採。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道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鑑賞,尤以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楷書四大家」。

清 黃士陵 篆書對聯

釋文:鴛鴦福祿,龍鳳吉祥

這是黃士陵50歲時的作品,正好也是戊戌年,書於120年前。黃士陵篆書以金文的結字和小篆的筆法相結合,沉穩中見跳宕,別出新意。此聯中字形為縱長,借用小篆字勢,有別於常見的多以正方為主。筆畫少的字,做到筆簡意豐,筆畫繁多者,化簡為繁,允稱高手。

黃士陵((1849-1908)),字牧甫,號倦叟,別號黟山人、黟山病叟、倦叟、倦遊窠主。清代印壇的一代宗師,突破了籠罩藝壇的皖、浙兩大流派,創立了獨具一格的「黟山派」。書法和繪畫方面成就也很高,喜愛大篆和魏楷,運筆犀利,猶如刀刻,所繪重彩花卉和彝器,參用了部分西畫技法,風格特異,自成一家。

當代 呂鳳子 行書中堂

釋文:(《璧山韻語》之一)水田夾道百曲折,一徑環山萬其級。山多奇樹不知名,枝起猶龍根走蛭。途人道是長年樹,其年恆歷七八百。俯仰嘆賞興未已,山霧忽來天地白。鳳先生。

呂鳳子書法屬於「破體」,將多種書體雜糅,但是比鄭板橋高明多了,最終融為一體,氣息貫通,以行草書筆意來加以統攝,興味粲然。用篆隸而古穆,化行草而靈動,有機結合。不時有誇張之筆,調整了全篇的節奏和行氣。

呂鳳子(1886-1959),中國近現代著名畫家,書法家和藝術教育家,職業教育的重要發軔者,「江蘇畫派」的先驅和最重要締造者之一。以其羅漢畫和「鳳體」書法取得了一生中藝術的最高成就,培養了如朱德群、吳冠中、李可染、劉開渠、王朝聞等一大批當代中國美術大家,在中國美術史和美術教育史上留下了重要一頁。

國人習慣自稱「龍的傳人」,歌曲《龍的傳人》「永永遠遠是龍的傳人」,唱到了人的心裡,不論何時何地,聽起來都熱血沸騰。

但近來對於「龍的傳人」,卻有了不同看法。有人認為應該叫「蛇的傳人」,因為國人始祖女媧和黃帝都是人面蛇身,蛇又被稱為「小龍」,似乎有些道理。有人進而演繹為「蟲」的傳人,這就離譜了。有人則認為應改為「羊的傳人」,因為國人太過善良。

其實龍在中國文化中的形象較複雜。從大方向來看,在國人心目中,「龍」依舊是一種精神象徵,現實中有關「龍」的烙印可謂無處不在。結婚時一定要配備龍鳳呈祥的標誌。划龍舟是每年必備的競賽項目。動物和「龍」字沾邊,似乎就提高了身價,如金龍魚,價格不菲,小龍蝦成為美味。鯉魚跳龍門,說明有了本質改變,魚化龍飛,脫胎換骨。雖說龍生龍、鳳生鳳,但很多人還是希望改變現實,望子成龍。不能不說,龍是十二生肖中唯一沒有見到實物存在的,是一種綜合體形象,集獅頭、鹿角、蝦腿、鱷魚嘴、烏龜頸、蛇身、魚鱗、蜃腹、魚脊、虎掌、鷹爪、金魚尾於一身。這種形象已被廣泛接受。要說歷史中存在過的龍,莫過於「恐龍」,體型龐大,威力無窮,雖沒有騰雲駕霧、呼風喚雨的本事,卻是地球上最強勢生物。

歷史人物中,秦始皇叫「祖龍」。這並非始皇自稱。「祖龍」之稱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是當時人對秦始皇的特指:「祖,始也;龍,人君像;謂始皇也。」諸葛亮號「臥龍」,西晉名士陸機之弟陸雲,字「士龍」。這些都是人中之龍,並沒有恃才傲物,而是不斷進取。天才也需勤奮。就算是神仙,也須潛心修煉。五百年就有一個輪迴,弄不好會粉身碎骨,再也不能轉世。所以很多時候要告誡自己,戒驕戒躁,夾緊尾巴做人。

說到書法,和「龍」有諸多相關之處。

甲骨文最初被發掘時,並不知道是龜甲獸骨,上面的刻畫痕跡被認為是「龍文」。整體上只是被當作一味叫「龍骨」的藥材,賣進藥店,然後被搗成碎渣,喝進病人的肚子。王懿榮1899年發現了甲骨文,成為鑑定甲骨文的第一人,但他還沒來得及進行深入研究,便以身殉國。

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張僧繇》,記錄了張僧繇作畫的情形,最終有了一個成語——畫龍點睛。形容草書用筆迅疾,可以說「筆走龍蛇」,形容字形體勢穩健,可以用「虎踞龍盤」。書法史中,稱得上人中之龍的莫過於「書聖」王羲之,所謂「右軍如龍」,原話是「飄若浮雲,矯若驚龍」。王羲之不僅字跡生龍活虎,結合其一生的經歷,貴為「書聖」,卻無一件真跡傳世,真可謂「神龍見首不見尾」。

當今書法圈,魚龍混雜,既有實力派人物,也不時冒出幾個江湖大俠。細想一下,這也是每個時代發展的常態。人心浮躁,最終留下來的就是那些堅守自己藝術理想和情操的人。

(原標題:有龍則靈)

來源:北京晚報

編輯:TF2018

相關焦點

  • 中國真的有龍存在嗎?為什麼中國人把自己稱為「龍的傳人」?
    所以,我們不免會追問,中國真的有龍嗎?龍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異動物,為鱗蟲之長。常用來象徵祥瑞,龍文化是中華民族等東亞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之一。就其實,龍這一動物並不是一個客觀真實的存在,它是人們緣於圖騰而幻想出來的。
  • 新解讀中華民族是羊的傳人:龍的傳人英語怎麼說?
    他說:「龍到底是什麼,說法不一,難以確定。而羊作為中華民族的圖騰,從歷史上是可考的。」   黃楊稱,被視為中華民族血脈的羌族,其名「羌」是甲骨文中最早記識族號的唯一文字。而在甲骨文中,「羊羌同義」,因此羌人又被稱為「羊人」。同時,中文裡的一些代表美好含義的文字也都包含「羊」字,例如「美」、「善」和「祥」。羊的形象和藹可親,適合作黃河文明的象徵。
  • 龍的後代長什麼樣?龍真的存在嗎?中華兒女為何被稱為龍的傳人?
    幾千年來,中華民族一直被認為是龍的民族,中華兒女則被稱為龍的傳人。對於中國人來說,龍的形象是一個標誌,一種信仰。那麼龍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神秘生物,使得他從古至今都被人們頂禮膜拜呢?
  • 英國網友:中國人太無知了,不知道龍村不存在,還自稱龍的傳人?
    在中國幾千年的發展中,我們民族誕生了很多神秘事件,也有一些很能反映我國歷史文化的事件,比如我們國家留下了很多古建築,非常輝煌,這些都是我國的一些歷史印記,也是我國歷史的見證者。吳古鎮在幾千年的歷史上也有自己的民族圖騰,我國甚至自稱龍的傳人,我們經常在一些肖像和雕像中看到龍,在古代,龍是身份的象徵,以前,只有皇帝有配得上龍圖騰,甚至身上還繡著龍刺繡,象徵著他是龍之子。
  • 解讀「龍文化」:龍是如何成為皇權象徵,我們為什麼是龍的傳人?
    龍在中國文化中具有極為重要的象徵意義,代表著「祥瑞」、「神聖」、「強大」等一系列充滿陽剛之氣的正能量,我們中國人也自稱是「龍的傳人」。那麼,龍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呢?龍的形象最早出現於原始社會,但龍的崇拜並沒有隨著原始社會的解體而消失。
  • 米其林大廚芒果切成花,中國大廚亮出「它」:不愧為龍的傳人!
    文/美食妹我想大家對於美食都是不容抗拒的吧,至少小編我是這樣的,美食帶給我們總是那種無話言語的感覺。中國作為美食大國,自然少不了的就是眾多美食了,但是吃貨肯定是少不了的吧。在地球這個神奇的星球上,它裡面的物質有很多,而我們可以吃的被叫做食物,但是有這樣一種人群可以把這些食物都可以製作成美食,但是就算同一種食物,經過不同人的製作加工之後,味道自然是不同的,不過美食的標準取決於把美食製作成美食的人的水平,那就是廚師的水平。米其林大廚芒果切成花,中國大廚亮出「它」:不愧為龍的傳人!
  • lol龍的傳人為什麼這麼多人要 龍的傳人李青飛龍在天黑龍
    lol龍的傳人為什麼這麼多人要,龍的傳人李青飛龍在天黑龍。龍的傳人這個皮膚是龍年系列限定皮膚,剛出時並無多少人購買龍年系列,其原因是盲僧不會玩,那個時候是肉的天下,那麼到現在 為什麼盲僧龍年系列皮膚穩壓其他皮膚 ?
  • 深圳畫展美術作品《龍的傳人》驚現零二,中日文化的交融
    相信除了一些老人家以外,大部分人都聽說過動漫這一詞,有的人把動漫稱為成人動畫,將其與子供向的卡通動畫區分開來,不過大抵上他們其實都是在說著同一樣東西。說到動漫的話,最出名的莫過於日本動漫,特別是三大民工漫《死神》、《海賊王》、《火影忍者》,無論是圈內宅男或者圈外的普通人大多數都聽說過甚至看過日本的這幾部著名作品。
  • 炎黃子孫、龍的傳人,快來圍觀一下各個時期龍的樣子
    早在炎黃時代,龍就成為中華民族各部落聯盟的共同圖騰。以後,夏朝以黃龍為圖騰。商周時期,龍文化更得到廣泛的傳播。在出土的各種青銅器和玉器上,形態各異的龍飾文物比比皆是。那時,華夏的子孫們雖不曾見過真正龍的模樣,卻無比堅定地把自己視為炎黃子孫和龍的傳人。龍,作為中國古人對多種動物和天象融合創造的一種神物,實質是祖先對自然力的神化和升華。今天,人們普遍認為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是具有強大能力的精神象徵,是優秀歷史文化的傳承和標誌,是信仰載體和民族團結的情感紐帶。
  • 為什麼你我都是龍的傳人?這鍋得甩給外國人...丨視知百科
    今天的中國人一提起中國的象徵,或者圖騰,第一反應多半是「龍」。而且我們經常很驕傲地說我們是龍的傳人。那麼問題來了。龍在中國,自漢代以來,大多數時候是皇家專用,是皇權的象徵,一個老百姓張口閉口說自己是龍的傳人,就不光是「你也配姓趙」的問題,而是要連累全家掉腦袋的問題。為什麼中國的象徵是龍?為什麼不是熊貓或者小白兔?說起來,這個鍋還得一大半甩給外國人。
  • 人類祖先伏羲和女媧都是蛇,後代的華夏族群為何叫做「龍的傳人」
    這就是無處不在、無所不能的「龍」。人們將中華文化稱為「龍的文化」,將中華兒女稱為「龍的傳人」,可見「龍」在中華文化的影響深遠。在神州遼闊的大地上,處處都是龍的崇拜。專家和學者們經過多年的研究和考證,初步揭開了中華民族龍的崇拜之謎:龍是古老的炎黃子孫的「圖騰」。「圖騰」是印地安語toten的音譯,意為「他的親族」。原始人認為,每個氏族都與某種動物、植物有著親族關係。這種動物或植物被該氏族視作象徵或保護者,這就是圖騰。
  • 《人民日報》點讚金鷹卡通衛視《龍的傳人》
    這個暑期,全國首檔親子國學傳承節目《龍的傳人》熱播,不僅被家長稱為「線上國學培訓班」,還被《人民日報》發文點讚。­  《人民日報》發文點讚,「少年國學風」點亮螢屏­  《龍的傳人》持續霸屏今年暑期的「上半場」,近日,《人民日報》發文點讚《龍的傳人》,高度評價節目:一群少兒同臺競展國學風採,生動有趣。這股少年國學風,為喧囂螢屏注入一股人文清流。
  • 王力宏「龍的傳人2060」:2020年昆明演唱會詳情
    遙遠的東方有一條龍,它的名字就叫中國;遙遠的東方有一群人,他們都是龍的傳人。王力宏「龍的傳人2060」來了!王力宏2020昆明演唱會,歌唱巨龍的傳奇!(大河票務網)時間:2020-01-11(周六19:30)地點:新亞洲體育城星耀體育場十多年前的華語樂壇處於一個高度爆發期,許多優秀的音樂人層出不窮,可以說是神仙打架,許多天王天后就是那個時期出來的。
  • 中國頻頻發現龍的蹤跡,龍真的存在嗎?難道不僅是中國人的圖騰?
    龍,在中國的影響頗為深遠。在中華大地之上,幾乎隨處可見龍的影響。不管是從生肖文化來看,還是從「血脈起源」來看,中國人永遠都是龍的傳人。一直以來,這種所謂的「龍」,是被譽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圖騰象徵,並沒有所謂的實質性證據。那麼,龍這種生物,究竟是真實存在呢?
  • 歷史上有很多關於龍的傳說,龍真的存在嗎?史料卻有明確的記載
    歷史上有很多關於龍的傳說,龍真的存在嗎?史料卻有明確的記載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更是皇帝的象徵。最早從華夏開始,一直都有關於龍的存在的傳說。在十二生肖中的也可以體現到,但誰也沒有確切的看到過真龍,只有小部分的人說看到過,因為還是少數人稱自己看到過,所以對此還是存在疑慮的,那麼龍,到底存在嗎?我們是否能從史料記載中找到一絲線索呢?中國人一直自稱為龍的傳人,舊時皇帝也自稱為龍的象徵,相信這些傳說肯定不是空穴來風,無中生有的。在上古時期就有專門飼養龍的官員,從古至今關於龍的傳說一直從未斷過。
  • 《LOL》龍德而隱兌換活動怎麼玩 龍的傳人炫彩皮膚獲取詳解
    LOL龍的傳人炫彩皮膚龍德而隱兌換活動開啟了,想要獲得這款絢麗的炫彩皮膚,除了抽獎有機會贏得,那就只有兌換這種方法了,想要兌換擁有龍德而隱這款皮膚,那就來看看LOL龍的傳人炫彩皮膚龍德而隱兌換活動吧。
  • 「龍的傳人」比亞迪漢DM 能否繼續將龍的傳奇延續下去
    而比亞迪將西方設計理念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將龍的元素融入汽車設計中,開啟了比亞迪家族的Dragon Face 1.0時代,出現了全新一代的唐、秦pro和元。而Dragon Face 2.0則作為「龍的傳人」,則進一步發展了這一理念。
  • 《龍的傳人》第五季招募令|不到瀟湘豈有詩?
    品經典詩詞,承國學精粹,金鷹卡通衛視 優學派《龍的傳人》 第五季選手招募【長沙賽區】海搜即將啟動!詩詞江湖、群雄再起,你!金鷹卡通《龍的傳人》:超級IP廣納少年英才《龍的傳人》是金鷹卡通打造的全國首檔親子國學傳承節目,旨在中小學中傳承和發揚詩詞等華夏文明精華,從2017年6月開播至今已有四季,深受大小朋友的喜愛。
  • 學生作品|王子涵:龍的傳人
    「古老的東方有一條龍,它的名字就叫中國;古老的東方有一群人,他們全都是龍的傳人……」熟悉的歌曲又在耳畔響起,中華兒女們已在這廣袤的土地上耕耘了數千年。我們永遠都不能忘記,我們是——中國人! 我們都是炎黃子孫,都希望自己的祖國能夠繁榮昌盛,這樣國人就不會受欺負。
  • 東西方龍文化的差異:東方的龍是祥瑞,西方的龍是邪惡?
    中國的龍向來代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一種精神寄託。古人給了龍很美好的寓意,譬如古代時,皇帝通常被認為是龍的化身,他睡的床叫「龍床」,他的座椅則叫「龍椅」,我們還會稱自己是「龍的傳人」,可見「龍」對於我們來說是有其特殊意義的,且還代表著祥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