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在今年春季終於發布了FE卡口的第一枚f/1.4級別大光圈鏡頭——Distagon T* FE 35mm F1.4 ZA。如今的索尼全畫幅微單™終於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大光圈鏡頭。作為索尼FE卡口的第二枚35mm鏡,全新的35mm鏡更能發揮全畫幅本身的畫幅優勢,而作為現階段FE卡口鏡頭群中規格最高的一枚定焦鏡,其畫質表現也同樣值得期待,它的表現究竟如何,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FE口最大光圈 旗艦35mm ZA鏡到來
索尼全畫幅微單™a7系列相機發布於2013年的四季度,短短一年半時間如今的索尼FE系列鏡頭也已經有11顆之多。f/4的小三元系列已經齊備,電影鏡頭、定焦鏡也紛紛登場。而這枚索尼Distagon T* FE 35mm F1.4 ZA則是索尼最新的蔡司定焦大光圈鏡頭。新鏡頭的到來也意味著索尼全幅微單™機身終於可以不依賴轉接就擁有f/1.4的大光圈,無疑這將更好地滿足用戶對全幅大光圈的需求。
全新的索尼FE口35mm鏡,擁有了f/1.4的大光圈,這也是FE系列鏡頭首次達到這一級別規格
我們知道索尼之前就有一顆全畫幅A口的35G鏡頭,而全新的索尼蔡司35mm f/1.4 ZA則是完全不同的全新設計,新設計基於無反結構,是一枚地地道道的微單鏡頭。詳細評測內容前,我們還是先列出鏡頭的主要參數信息,供大家做簡單了解:
索尼Distagon T* FE 35mm F1.4 ZA鏡頭結構圖
索尼Distagon T* FE 35mm F1.4 ZA鏡頭
鏡頭焦距:35mm
鏡頭結構:8組12片(包含2枚非球面鏡片、1枚高級非球面AA鏡片)
光圈葉片數:9片
鏡頭視角:約63°(全畫幅視角下)
光圈範圍:f/1.4-16
放大倍率:0.18x
最近對焦距離:03.m
濾鏡尺寸:72mm
鏡頭尺寸:78.5 x 112.0mm
鏡頭質量:約630g
索尼Distagon T* FE 35mm F1.4 ZA鏡頭MTF曲線
從鏡頭結構上來看,正如鏡頭本身的名字,這枚索尼Distagon T* FE 35mm F1.4 ZA採用了標準的反望遠(Distagon)結構,可謂是現在非常主流的廣角鏡頭結構。另外,鏡頭的MTF曲線也展現出了不錯的成像水平。那麼作為現階段索尼最高規格和最大光圈的FE口定焦鏡,Distagon T* FE 35mm F1.4 ZA鏡頭的實力究竟如何,我們下面就來好好地看一看。
鏡頭外觀:黑色金屬鏡身 質感優異
首先我們來看看鏡頭的外觀,這枚索尼Distagon T* FE 35mm F1.4 ZA鏡頭給人的第一印象是體積不小,鏡頭的長度相較於其他35mm f/1.4規格的鏡頭要長一些。因此,搭配A7系列機身時,鏡頭會顯得有些大塊頭。鏡身為黑色、專業感非常強,藍色的ZEISS標誌也彰顯了鏡頭的身份。
鏡頭依舊保持黑色啞光漆的噴塗風格
鏡身側面相當簡潔,只有光圈有/無極撥杆
鏡頭長度較長,索尼Distagon T* FE 35mm F1.4 ZA可以說是同級別鏡頭中最長的一顆
鏡頭從鏡尾到前玉,直徑逐漸增加。其中對焦環在直徑最大的部分上,大面積的對焦環帶來了非常好的對焦手感。對焦環的手感保持了索尼鏡頭一貫的優異阻尼感,在MF手動模式或DMF下都能保證良好的使用體驗。
鏡頭採用金屬材質鏡尾設計
由於鏡尾設計上沒有橡膠防護環,筆者不建議大家在極端雨天中使用這枚索蔡鏡
鏡頭鍍膜主要呈現為藍綠色與黃綠色
作為一枚重量較沉的定焦鏡頭,索尼Distagon T* FE 35mm F1.4 ZA鏡頭採用了全金屬鏡尾材質,由於是電子式觸發模式,鏡頭在取下機身後後組鏡片是鎖死狀態,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鏡頭進灰。另外,鏡尾沒有常規防滴濺設計的橡膠圈,因此在雨天等惡劣環境下,我們建議大家謹慎使用,以保證鏡頭的安全。
鏡頭細節:獨立光圈環 可無極操作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鏡頭的更多細節設計和操控特色,鏡頭的鏡桶為金屬材質,這帶來了非常紮實的手感。磨砂式漆面也進一步增強了鏡頭的專業感,不過這種金屬材質+磨砂表面的設計也帶來了一些問題,主要是容易吸灰,這對於不少國內的北方用戶而言還是個略顯煩惱的小問題。
大面積對焦環帶來了良好的操作手感,但同時也容易積灰
獨立的光圈環設計,讓人想起了手動時代的相機操作模式
索尼Distagon T* FE 35mm F1.4 ZA鏡頭的操控設計與之前的FE口鏡頭的一大區別在於其獨立設計在鏡身上的光圈環。新鏡頭的光圈值設置可以直接通過旋轉鏡身上的光圈環來操作,相對的,機身上的前撥輪就不再用於光圈調整,使用時需要簡單地適應一下。
鏡頭轉為無極光圈模式後,能極大方便視頻拍攝
這款索尼Distagon T* FE 35mm F1.4 ZA鏡頭產地為泰國
鏡頭最近對焦距離為0.3m
鏡頭光圈葉片為反裝式,從正面就能數出葉片數量
鏡頭的光圈環另外一大特色是可以進行無極式操作,無極光圈可以讓光圈值調整無縫化。雖然對於日常照片的拍攝意義不大,但對於視頻拍攝而言則是非常實用的一個設計,視頻拍攝時可以保證視頻的曝光平滑過渡,對於搭配A7S(或其他E口機身)來拍攝高畫質視頻內容而言,這是個非常討巧的設計。
解析度 全開稍軟 各檔光圈下保持高素質
下面進入鏡頭的性能測試環節,我們先來看看鏡頭的解析度表現。本次測試我們搭載的機身是索尼A7,2400萬像素級的機身雖然不能測試出鏡頭在高像素下的極限解析度表現,但是基本的各檔光圈下的可用度範圍還是能略知一二的。那麼新鏡頭的表現如何,我們通過拍攝解析度標板來看一看:
本次鏡頭測試中,我們搭載的機身為索尼全幅微單™A7
索尼Distagon T* FE 35mm F1.4 ZA鏡頭搭載A7機身測試結果
解析度測試標準:
解析度測試平臺:索尼全畫幅微單™a7
感光度:ISO 100
對焦模式:AF-S
從測試結果可以看到,這款全新的索尼Distagon T* FE 35mm F1.4 ZA展現出了相當不錯的成像素質表現,中心解析度方面:鏡頭在f/1.4全開時,由於色散以及成像偏軟的影響,解析度稍低於A7能夠達到的最高解析度。而收縮一檔光圈到f/2.0後,鏡頭就可以輕鬆達到3000LP/MM。而這種良好的解析度表現可以一直延續到f/11。鏡頭在最小光圈f/16下出現解析度下降,但是其解析度值也足以滿足拍攝的解析度需要,能很好地滿足大景深拍攝。邊緣畫質方面,鏡頭可以穩定地跑滿我們的解析度標板的2000LP/MM,成像性能頗為穩定。
從實際體驗來說,鏡頭在f/1.4全開下,由於大光圈其成像偏軟還是不可避免的。收縮到f/2.8時,可以說鏡頭是解析度與銳度都達到了最高水平,之後隨著光圈的收縮,鏡頭依舊保持著很好的記錄能力與銳度表現,鏡頭在各檔光圈下都具備相當不錯的可用度。可謂稱得上是現階段我們測試過解析度表現頗為優異的一款FE卡口鏡頭,其成像水準還是頗為值得肯定的。
色散控制 全開明顯 需必要後期處理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鏡頭的色散控制表現,f/1.4這樣的大光圈鏡頭往往不可避免的要面臨色散問題的困擾,當我們使用大光圈拍攝時,鏡頭在高反差區域的綠邊、紫邊等問題往往會開始煩擾到我們,而鏡頭設計能做到的,就是將這些煩惱儘量降低。索尼的這顆Distagon T* FE 35mm F1.4 ZA表現如何呢?我們來看一看:
f/1.4
f/2.0
f/2.8
f/4.0
f/5.6
f/8.0
f/11
f/16
看樣子蔡司還是保持了一貫的「無視」色散問題設計風格,我們在測試時,能夠明顯看到鏡頭的大光圈下高反差區域很容易產生明顯的色散問題,當然,隨著光圈的收縮,這些綠邊和紫邊問題會明顯改善。不過對於使用大光圈的用戶而言不免還是有些無奈,好在這些色散問題比較規律,在後期做處理時還是較為方便的。如果不喜歡這些問題出現在畫面內,利用LR或者SAR後期處理一下吧。
這裡還是簡單說一下蔡司頭的色散問題,對於色散問題的不多加修正這的確是蔡司在鏡頭設計上的一種風格,我們在大量的蔡司系大光圈鏡頭上都能發現這點。這樣做也有一定好處,不修正色散有時是為了避免修正所帶來的其他光學問題,只是在大光圈下色散的確會影響鏡頭的解析度表現。好在,由於蔡司鏡頭的色散往往都非常規律(焦平面往前為紫色,越往前越紅,焦平面後綠色),因此其實在後期修正時還是非常簡單的,同時由於這些鏡頭往往是面向專業用戶所設計的,這些紫邊綠邊就成為不是問題的問題了。因此在現在甚至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很可能都會在蔡司系鏡頭上看到這些色散問題。
暗角控制 失光可接受 味道也是必要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鏡頭的邊緣失光控制(暗角控制)表現,暗角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整張照片的曝光效果,全新的索尼Distagon T* FE 35mm F1.4 ZA表現如何呢?一起來看看吧。
鏡頭各整檔光圈暗角展示
索尼Distagon T* FE 35mm F1.4 ZA鏡頭邊緣失光控制測試結果
從測試的結果可以看到,鏡頭在f/1.4光圈全開時還是有著頗為明顯的暗角出現的,而且暗角面積也較大。不過收縮一檔光圈後鏡頭的暗角問題有了明顯改善,而隨著光圈的收小,暗角會越發減輕。雖然最終即便在最小光圈下鏡頭的暗角也沒有完全消失,不過從可視角度方面已經屬於可接受的結果了。至於f/1.4下暗角較為嚴重的問題,對於35mm這樣焦段的鏡頭而言不一定是壞事,考慮到視角較廣、焦段的特性和大光圈,即便不做修正,保留在畫面內作為成像味道的一部分,也是一種選擇。
另外,我們來看看鏡頭的畸變控制表現,35mm這樣一個標準的小廣角,能否保證儘量低的變形量還是頗為有意義的。我們也來看看鏡頭的畸變控制表現。
鏡頭畸變效果
在關閉機身的鏡頭校正後,我們能看到畫面中出現了較為明顯的枕形畸變。不過好在這種變形並不十分嚴重,主要集中在畫面的四角,中心部分受畸變的影響並不大。如果不是用做人物特寫拍攝或是風光攝影,不做修正對拍攝結果影響不大,不過如果是為了人像或是風光拍攝使用,建議開啟機內校正或是在後期利用軟體做修正處理。
焦外柔和 f/1.4光圈彰顯淺景深優勢
作為鏡頭性能測試的最後一部分,我們來看看鏡頭的焦外成像表現。作為現階段索尼FE卡口鏡頭群中光圈最大的一枚,這款Distagon T* FE 35mm F1.4 ZA全幅微單™鏡頭的焦外表現還是頗為讓筆者期待的。那麼鏡頭的實際表現如何,我們通過實拍來看一看。
f/1.4
f/2.0
f/2.8
f/4.0
f/5.6
f/8.0
f/11
f/16
從我們的實拍可以看到,鏡頭在大光圈下展現出了優異的淺景深效果。當點光源焦外疊加時,焦外也表現得較為柔和,沒有太「硬」的感覺。因而鏡頭淺景深下的焦外還是較為舒服的。鏡頭從f/8.0開始出現了較為明顯的星芒效果,因此如果想在長時間曝光時擁有炫麗的星芒效果,建議使用f/8.0及以上更小的光圈來拍攝。
另外,在焦外效果展示時,我們也能看到鏡頭的眩光控制表現,面對畫面中央的強光源,鏡頭還是出現了明顯的眩光光斑(畫面中央出現的綠色光斑區域),不過,在如此的強光源的照射下,這樣的眩光控制已經算是同類中較為不錯的了,T*鍍膜的使用還是展現了它的價值。
實拍樣片 f/1.4大光圈 淺景深紀實之美
在各項測試環節後,我們還是帶上相機和鏡頭到實景環境中拍攝一番,來看看這枚索尼Distagon T* FE 35mm F1.4 ZA的實際拍攝表現吧。我們先來看一組主要以大光圈拍攝的樣片,照片均為JPEG原片直出效果,大家可以點擊看看100%放大下鏡頭的細節表現力。
焦距:35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3200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35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50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35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1000 曝光補償:2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35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125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35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500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35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8000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從這組f/1.4光圈全開的樣張來看,鏡頭的淺景深還是展現出了其相當大的魅力。鏡頭柔美的焦外效果也頗為讓人印象深刻,雖然在大光圈下鏡頭的暗角比較重,不過從拍攝效果來說,這樣的成像結果的「味道」還是很對的。因此,總體來看,大光圈下鏡頭的成像效果還是很討人喜歡的。
實拍樣片 收縮小光圈 賞城市建築魅力
看過了這枚索尼Distagon T* FE 35mm F1.4 ZA在光圈全開下的大光圈樣張後,我們再來看看鏡頭收縮到小光圈下的成像素質表現,同樣照片均為JPEG直出的原尺寸照片,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查看原圖。
焦距:35mm 光圈:f/8.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400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35mm 光圈:f/8.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100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35mm 光圈:f/8.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125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35mm 光圈:f/11.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80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35mm 光圈:f/8.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50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35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320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35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125 曝光補償:1EV 白平衡:自動
在收縮光圈後,鏡頭的成像紮實度有了明顯的提升。良好的鏡頭解析力配合大景深可以記錄更多的細節,另外,小光圈下鏡頭的暗角、色散問題都基本消失,因此照片的成像也更「規矩」。在拍攝建築或風光時,鏡頭的表現還是很讓人滿意的。
評測總結 FE大光圈終到來 f/1.4的魅力
以上就是我們對索尼Distagon T* FE 35mm F1.4 ZA鏡頭的評測內容,經過詳細的測試和一段時間的試用後,這款來自索尼FE卡口的Distagon T* FE 35mm F1.4 ZA鏡頭還是給我們留下了較為深刻的印象。對於索尼全畫幅系列微單™相機的用戶而言,終於有了一款真正意義上大光圈的鏡頭來展現全畫幅的畫幅和景深優勢,不僅如此,新鏡頭的成像素質表現也可稱上乘,這枚35鏡也是我們現階段測試過的索尼FE卡口鏡頭中成像素質表現最好的定焦鏡之一。因此,這枚35mm鏡可謂是現階段FE卡口產品線上的地位也可見一斑。
新款35mm鏡頭的成像素質整體讓人滿意,在55mm鏡後,我們又看到了一款性能不錯的FE頭
作為一款原生無反鏡頭,這枚索尼的新35mm鏡頭還是頗具特色的。不過,大光圈帶來了不可避免的鏡頭體積增加,不知道是不是受制於無反結構本身,這枚35mm f/1.4鏡頭雖然直徑得到了不錯的控制,但是鏡頭長度則是現階段全幅35m f/1.4鏡頭中最長的,不免還是會抵消不少索尼全幅微單™本身的體積優勢,這也是現如今索尼FE卡口鏡頭發展所面臨的最大問題之所在。
鏡頭對於視頻拍攝也有著非常不錯的適應性
就鏡頭本身的性能而言,這枚索尼Distagon T* FE 35mm F1.4 ZA全幅微單™鏡頭的成像素質方面不輸佳能或是尼康的同級別產品(新的光學設計還是必然會帶來優勢),鏡頭在索尼全畫幅微單™a7機身上展現出了不錯的鏡頭解析力。綜合成像素質還是能較好地滿足用戶對於大光圈的使用需要的。鏡頭良好的AF靜音性以及較為迅速的對焦速度是其優勢所在,而針對視頻所設計的無極光圈選項的確是極大地方便了視頻拍攝,可謂是一款對視頻和照片拍攝有著良好兼容性的鏡頭。而35mm的焦段對於視頻和照片拍攝而言都可謂是非常實用的焦段,由於35mm很接近人的雙眼視角,鏡頭拍攝出的照片會有更好的代入感,這也是為什麼35mm為什麼如此深得人文紀實拍攝用戶的喜愛的原因之一。
作為索尼FE卡口鏡頭群中現階段規格最高的一枚定焦鏡,新35表現不錯
索尼在一年半的時間內,先後推出了兩款35mm鏡,而兩款鏡頭的使用目的劃分也非常明確,之前的Sonnar T* FE 35mm F2.8 ZA主打便攜,而新款Distagon T* FE 35mm F1.4 ZA則是主打高速大光圈與高畫質。因此兩款鏡頭雖然焦段重複,但是卻是不同使用目的的鏡頭。各位想要購買索尼35mm鏡的朋友也需要根據自己的使用需要來進行選擇。當然,筆者在此還是強烈建議有機會的朋友去感受一下全新的這款f/1.4大光圈的35mm鏡,大光圈的魅力還是頗為吸引人的。而在這樣一枚35mm f/1.4鏡頭後,我們也更加期待未來索尼能為我們帶來更多不同焦段的f/1.4大光圈高素質鏡頭,以讓更多索尼全幅微單™用戶更好地體驗全畫幅的魅力。
值得肯定:f/1.4大光圈 展現全幅優勢
鏡頭綜合成像素質良好 大光圈可用度良好
DDSSM驅動下鏡頭AF自動對焦安靜迅速
可無極操作光圈 利於視頻拍攝
相對不足:鏡頭長度偏長 不便攜帶
色散較重 對不擅長後期處理用戶有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