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重慶9月25日電 9月24日上午,由北碚區重點打造的特色街區——三溪口豆腐魚美食街,在經過三個月的精心打造後,終於迎來了熱鬧的開街儀式,未來它將成為輻射重慶主城的又一特色美食街區。
被遺忘的美味 再迎新興盛
44歲的劉光亮,和魚已經打了28年的交道。
劉光亮是三溪口涼風埡魚莊的老闆,他的父親劉其富從上世紀八十年開始,就在三溪口開魚莊賣豆腐魚,他從16歲就跟隨父親入行。
據劉光亮回憶,2000年左右是三溪口豆腐魚發展的鼎盛期。他記得,當時開車來嘗鮮的食客,把三溪口的馬路兩邊都停滿了,「平常一天賣上千斤魚都很常見,春節一天最高要賣兩千多斤,」劉光亮說,三溪口豆腐魚名聲在外,甚至吸引了不少外國友人前來,「那些外國食客不會用筷子,只能用手抓,吸引了好多人圍觀。」
昔日風光,伴隨著渝武高速的通車,也成為過往的記憶。
劉光亮看得清,他總結,除了人流量不如從前,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傳統老店普遍陳舊,就像是街邊的「蒼蠅館子」,加上老商戶們經營觀念守舊,菜品沒有創新,三溪口豆腐魚曾一度被人遺忘。
為重塑三溪口豆腐魚的夕日榮光,將其打造成北碚區的美食地標,帶動北碚餐飲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北碚區委區政府帶著老商戶們狠下了一番功夫。
2020年以來,北碚區委區政府按照「一年有示範、兩年顯成效、五年成格局」的目標,本著「政府推動、市場主導、社會參與」的原則,著手啟動三溪口豆腐魚美食街的提檔升級打造,同時提出三溪口豆腐魚美食街的總體部署。
據介紹,在建的三溪口豆腐魚美食街區南至翡翠互通下道口(同康路與S542交匯處),北至花園瓦房(農林公交站),以S542沿線兩側臨路區域為範圍,總長約5公裡,核心區域長度約3.5公裡。
傳承記憶中的味道 「蒼蠅館子」開啟提檔升級
經過多年的蟄伏,如今的三溪口豆腐魚正在經歷「蝶變」。老味道價值在「老」,出路在「新」,從生產流程到經營理念,打造三溪口豆腐魚美食街、建設品牌,適應更多年輕人的玩法,這是第一步。
近日,在重慶市餐飲行業協會主辦的「2020重慶名菜、重慶特色風味名店評選活動」中,三溪口豆腐魚獲得了「重慶地標美食名錄」稱號;涼風埡•三溪口豆腐魚等11道菜品獲得了「重慶名菜」榮譽稱號。
沉寂多年的三溪口豆腐魚,重回重慶人的視野當中。
以宋洋魚莊、黃桷樹魚莊、兄弟魚莊、涼風埡魚莊和龍源居魚莊等重點傳統豆腐魚經營門店為例,不僅對店內設施設備、裝飾點綴、文化植入等整體環境提檔升級,加強了食品安全衛生和誠信經營管理,做到「一店一品、開門見景、乾淨衛生、明廚亮灶」,還對三溪口特色美食街的環境整治、景觀美化、配套設施建設做了整體提升。
「之前我們四兄弟就是否投錢裝修改造還發生過爭執。現在改造完成後,試營業期間,我們營業額提高了30%,每日可接待100多桌,周末可達到160多桌。」看到父輩們傳承下來的「招牌」重煥生機,劉光亮笑了起來。
整合上下遊產業鏈 打造美食文化新地標
「未來三溪口要打造成為美食與文化一體的都市旅遊目的地,打造豆腐魚生態溼地公園、休閒農業項目、文化配套產業等。」三溪村黨委書記龍旭林介紹。
去年以來,北碚啟動了全區商圈和特色商業街區建設,打造了濱江夜間經濟帶、天生麗街學區商業區、北溫泉九號美食街、金剛碑小鎮等重點項目,而三溪口豆腐魚作為其中一個重點項目,它從一開始就被寄予了厚望。
據介紹,下一步,北碚將繼續圍繞重慶市級特色地標美食街定位,不斷推進街區形態、業態、文態優化提質升級,繼續完善沿線景觀及重要節點功能,整合豐富本土關聯餐飲美食資源,形成與一期首發門店優勢互補、強強聯合、資源整合、抱團發展的格局。
同時,打通上下遊產業鏈。開展豆腐魚上遊原材料源頭管控可追溯,供應品質三溪口豆腐魚原材料。下遊做強加工業,發展食品加工廠,促進包裝食品、半成品菜餚、豆腐創意商品等衍生品開發。實現產業鏈的延伸和融合發展。
此外,還將整合沿線農業資源,做強特色,探索打造互動性休閒農業項目,聯動周邊鄉村旅遊、城市旅遊項目,對接引進相關文化配套產業,推進「美食+文化」的文創產業發展。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李宏)
[ 責編:徐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