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孩子生下來都是在同一個起跑線上,但那都是以前的傳統說法而已,現在的寶寶都是強大的很。為什麼說強呢?從還不是受精卵的時候,夫妻倆就開始準備備孕了,各種忌口、各種進補以求生殖細胞是最佳狀態。然後就是受精卵著床開始,又進行各種輔助來讓寶寶發育更好,關鍵的一點就在於父母的基因是不是完美的,所以說並沒有在一個起跑線上。
七坐八爬九發牙,這是一句非常通俗易懂的話,就是說孩子七個月的時候會坐立、八個月的時候會爬行、九個月的時候就開始發牙,但是你會發現現在的孩子發牙的時間越來越提前了,有的孩子可能在八個月或者更早就開始在發牙了,不過呢每個個體發育都不一樣,這不能應用到每個孩子,那麼這樣提前發育會不會影響到孩子以後的智商呢?那麼寶寶智商高的3個跡象都有啥呢?
最讓人看得見寶寶智商發育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孩子說話的年齡,一般孩子都是1歲左右會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這樣簡單的疊音詞,然後2歲就開始會理解大人的話並做出簡單的回答和對話,3歲的時候就可以完全理解大人要表達的意思。當然,寶寶智商高的話可能這個年齡會被提前,比如說10個月或者11個月就會叫爸爸、媽媽等,一歲半就會和大人對話,2歲就可以完全理解這樣。
除了語言方面發育的跡象可以證明孩子的高智商以外,還可以看看孩子的適應能力。孩子的適應能力主要來自寶寶的感官來決定的,我們很喜歡在孩子小時候拿個東西在它面前晃來晃去他的眼睛會跟著跑來跑去,這就是適應能力;或者搖鈴鐺,寶寶會知道哪邊在發聲音會去尋找;然後兩歲半左右的時候開始識別顏色並說出等,就是通過頭腦還有感官去感知外面的世界。
最後一個指標就是上面提到的七坐八爬九發牙,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已經打破了傳統的這句俗話,都在朝著更早發育,但是要記得的是有些特徵不能讓孩子太早去學會,就比如說坐立、爬行、走路這樣的能力提早學會,太早坐立的話可能會影響脊椎的發育,太早爬行影響四肢發育,太早走路會讓腿變形。
其實有些人會去攀比孩子什麼時候就會說話會走路,那可能是因為他們的基因比較好或者備孕功課做得比較充足又或者他們拔苗助長了,孩子什麼階段該學會什麼技能都是根據孩子個人體質來決定的,一味的尋求快速然後去攀比最後害的只是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