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眺閩侯縣城新區 閩侯縣委宣傳部供圖
福州新聞網5月13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吳金垵 謝星星 蔣雅琛)400多名工人,超過90臺機械設備,閩侯二橋建設快馬加鞭;傾情服務,築巢引鳳,青口投資區復工復產有力有序;徵遷加速,建設跟進,旗山湖粗具規模,年內一期有望建成開放;拔釘子,啃骨頭,舊城舊村改造風風火火,一個個「清盤」接踵而至……
放眼閩侯,從平原到山區,濱江新城的宏偉藍圖正在首邑大地徐徐展開,跨越發展的步伐一步一個腳印向前邁進。
從城鎮化、縣城化向中心城市跨越,從傳統製造業向智能製造、新經濟業態跨越。日前,建設濱江新城的號角在閩侯吹響。
這一發展戰略提出,要對標對表福州中心城區,用5年~10年的時間,把已經納入福州中心城區的9個鄉鎮(包括高新區),沿江向海,打造相當規模體量的濱江新城,與福州濱海新城首尾呼應,與三江口新城隔江相望,形成福州三大新的增長極。
交通跨越正當時
5年內建成環城大道
【思想引領】
經濟社會發展,交通運輸先行。針對新時代的新任務,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具有很強的先導作用」「『要想富,先修路』不過時」等重要論述,闡明了交通運輸在國民經濟中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和服務性的功能屬性,賦予了交通運輸發展「先行官」的歷史新定位。
【戰略謀劃】
先行,既是發展定位,也是職責使命。在新思想的引領下,閩侯縣作出了打造福州大都市圈的南向西向的都市門戶與交通樞紐的戰略構想,計劃在未來5年,建設三條軌道交通主幹線,打通東西走向的三條戰略通道,逐步拉開空間框架,銜接福州主城,濱江新城框架初現。
【落細落實】
跨越發展,交通先行。
開闊的閩江江面,400多名工人爭分奪秒,鏖戰正酣。
這裡是正在建設中的閩侯二橋。一橋飛架南北,荊溪、甘蔗、竹岐三地聯繫更加密切,但這座橋的意義不止如此,它的打通關乎全縣跨越發展的全局。以其為聯結,閩侯縣將中心縣城江濱大道與竹岐316國道、上街國賓大道、旗山大道、南港大橋連接至祥謙,未來5年,一條全長48.2公裡的中心大道將穿城而過,成為推動閩侯跨越發展的「軸心線」。
使命在肩,幹部和建設者不敢有絲毫懈怠。去年初以來,建設者們從閩江南北兩岸同步進發,大橋有望明年6月合龍。「雖然疫情耽誤了進度,但是復工後我們及時優化施工方案,追加資金投入,正在全力把時間搶回來,把進度趕回來,爭取按原計劃2022年建成通車。」項目施工方相關負責人說。
閩侯二橋火力全開,南北兩岸各自精彩。南岸,去年通車運營的地鐵2號線讓閩侯一步跨入「地鐵時代」,成為全省首個通地鐵的縣;北岸,地鐵5號線進展順利,目前始發站設於荊溪新城,未來有望深入縣城中心。
中心大道與地鐵線路融合,串聯起荊溪、甘蔗、竹岐等各大板塊,這只是閩侯「未來城」的一個縮影。記者了解到,包括中心大道在內,閩侯計劃5年內打通東西走向的三條戰略通道。另外兩條中,一條是將閩江、烏龍江沿線已建、在建、未建通道全面貫通、提標,通過烏龍江大橋與倉山環島路連通,打造集景觀、防洪為一體的濱江景觀大道,全長48.45公裡;一條是利用福銀高速,將已建、在建、未建道路全面貫通,環旗山、五虎山,建成從竹岐至青口的環山大道,全長53.6公裡。
「沿江、環山、中心大道,這三條東西向的戰略通道未來與地鐵2號線、5號線、濱海快線連接起來,閩侯將建成環城大道,形成閉環,逐步拉開空間框架,銜接福州主城。」閩侯縣主要領導說。
產業跨越正當時
新興產業做強做優
【思想引領】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要更加重視發展實體經濟,把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綠色低碳、生物醫藥、數字經濟、新材料、海洋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作為重中之重,構築產業體系新支柱。
【戰略謀劃】
怎樣有力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怎樣切實把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怎樣持續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深入學習貫徹新思想,閩侯有自己的思考:要從傳統製造業向智能製造、新經濟業態跨越,打造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福州「三創」示範區、大學城產學研轉化的承接地、海峽西岸先進位造業(智能製造)基地,建設成為閩江金三角經濟圈核心區的延伸區、閩東北協同發展區的新增長極。
【落細落實】
跨越發展,產業支撐。
受疫情影響,不少企業正經歷陣痛,而位於青口投資區的福建祥鑫股份有限公司卻以平均每個月30%的產值增長速度在「爬坡」。
逆勢上揚,祥鑫如何創造奇蹟?這背後是戰略的眼光、創新的精神。瞄準新能源汽車、5G、3C等新興市場,祥鑫股份每年投入上億元研發資金。繼全國第一款7系鋁合金託盤獲發明專利,被授予國家正式牌號,祥鑫又研發出高強6系鋁合金材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除了新興市場,我們的鋁合金還能運用在傳統乘用車前後防撞梁,全面替代鋼,進行輕量化,經濟效率更高,而且更加節能環保。」祥鑫股份負責人黃鐵明告訴記者,祥鑫目前十幾條生產線正在滿負荷運轉,預計6月將達到產能瓶頸,為進一步滿足市場的需求,今年還計劃啟動兩個總投資達18億元的大項目,擴大產能。
跨越,不止祥鑫。汽車產業是閩侯的支柱產業之一,順應汽車產業大變革時代,閩侯抓住新能源汽車發展先機,在青口投資區開始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
走進青口,東南汽車即將啟動三期新能源車項目建設,東臺工業園徵遷工作有序推進,園區有望引進新能源汽車項目,進一步完善汽車城汽車產業鏈整體布局。「我們後續將加快引進知名品牌新能源車,努力在新能源車方面取得突破,全力推進新能源汽車開發和產業化進程。」青口投資區管委會副主任林碧瑩說。
一路向北,抵達福州大學城,旗山湖項目建設不斷提速。24小時不間斷施工,多點多區同步推進,湖體開挖面積超過580畝,節制閘工程預計7月完工。以旗山湖環湖公園、溪源江為紐帶,閩侯將串接上街大學城、高新區,打造旗山湖創新創業「智谷。「毗鄰大學城,突出校地聯動,旗山『智谷』將形成以『三創』為主導,搭建產學研創新平臺,推動科研成果優先就地轉化推廣,與大學城、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一體的新經濟業態集聚的示範區。」閩侯縣主要領導說。
旗山「智谷」再往北,又是一片新興產業的發展熱土。隨著比特大陸等一批企業強勢入駐,福州軟體園閩侯分園以數字內容、金融科技、「網際網路+」等為發展重點和核心,建成全市領先的標杆型區域協作示範園區。未來5年,閩侯計劃建設福州軟體園三期、四期,在與福州軟體園銜接地帶,建設規模大、品質高、配套全的現代化產業園區,做大福州軟體園體量。
城市跨越正當時
破舊立新起新城
【思想引領】
城市建設關乎城市形象,更關係到群眾的生活質量。對於城市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在他看來,考察一個城市首先要看規劃,「規劃科學是最大的效益,規劃失誤是最大的浪費,規劃折騰是最大的忌諱」。
【戰略謀劃】
規劃先行的理念一直貫穿於總書記的思路中,也成為閩侯縣實現跨越式發展,建設濱江新城的重要指導。未來五年,閩侯縣提出要從城鎮化、縣城化向中心城市跨越,「荊甘竹」「高大上」「祥青尚」三個重點區域一體化是重要的抓手。
【落細落實】
面積覆核、測算協商、籤訂協議……在毗鄰鼓樓區的閩侯縣荊溪鎮,福州西新城舊改徵遷總指揮部荊溪分部熱鬧非常。
徐道旺是最早一批籤約的村民,最近正忙著搬家。他告訴記者:「我們早一點讓出地來,項目就能早一點啟動,大家就能早一點住上新房子。」
破舊立新,不僅是為讓群眾的居住條件得到改善,更要讓城市的承載能力進一步提升。日前,閩侯縣以集中統一實施一批舊城舊村改造項目為突破口,拆舊建新,對標鼓樓區統一規劃建設,促進福州西新城擴容提質。4月26日,甘蔗街道十字村最後一戶徵遷戶籤下協議,拖了近10年的舊城改造一期割掉了「尾巴」,打響了「荊甘一體化」徵遷「第一炮」;5月2日,溪下村最後兩戶徵遷戶籤下協議,荊溪片區迎來「荊甘一體化」徵遷首個「清盤」,此時距離徵遷工作啟動還不到20天,
「通過實施連片大規模的舊城改造與整村搬遷,為濱江新城建設提供空間,整合園區外零星產業用地、低效用地,推動傳統製造業向大園區集中,通過土地收儲,轉化為城市建設用地。」閩侯縣主要領導說。
這是閩侯全面提速城市化進程的關鍵一步。包括「荊甘竹」一體化在內,閩侯提出「三加一」布局。其中,「三」指「荊甘竹」「高大上」「祥青尚」三個「一體化」,實現區域規劃、產業布局、市政和公共服務的一體化;「一」即過渡地帶的南通,重點打造生活與生產性服務業,並作為高新技術和「三創」產業的後備承接地。
「比如在『荊甘竹』一體化中,旨在打破荊溪鎮、甘蔗街道、竹岐新區的界限,對標中心城區標準,做大做強核心縣城。」閩侯縣主要領導表示,「高大上」則在高新區、大學城於上街方向,打造產學研新城,「祥青尚」則在祥謙、青口、尚幹區域連片發展以汽車新城為特色的人居環境。
有高站位謀劃,更有高標準落實。近年來,閩侯主動融入福州大都市圈的步伐,群眾有目共睹,同時感受到滿滿獲得感。
沿著閩侯江濱路,三中心——商務中心、科技中心、文化中心,一廣場——市民廣場,一園——閩都民俗園,一館——博物館錯落布局,串聯形成閩侯標誌性建築群;漫步江濱生態公園,綠樹成蔭,鮮花競放,亭閣林立其間;一批現代化的新學校相繼建成投入使用,孩子們實現在家門口就讀優質學校……
平原地區城市化進程加快,廣袤鄉村振興工作同樣風風火火。沿線道路、水域沿岸、田間地頭、街頭巷尾、房前屋後、公廁管養……多個專項整治持續開展。隨著鄉村顏值的不斷提升,遊客多了,村民富了,「嚮往的生活」成為了農村「新常態」。
大力度推動大提質,大改造帶來大變化。行走首邑大地,黨員幹部意氣風發、鬥志昂揚,正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毅力和魄力,為打造濱江新城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