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人:小燈塔
受訪人:網名「因為愛」
從女兒滿月,我和前妻就開始是分居的狀態。至今和她已經離婚8年了。我從來不埋怨命運不公生活艱難,但這麼多年來始終有一個心結。
女兒今年10歲,但智力發育不是很好,現在還不能正常交流也不能上學。十年光陰,前妻從來沒來看望過孩子,更不要指望物質上的關心了。女兒平時是我媽在帶,我的家裡人也沒把她當成正常孩子對待,我媽總是把女兒關在家裡,怕孩子亂跑找不到,就這樣天天關著。昨天回家看到女兒在門縫的樣子,心裡突然特別心酸。
十多年了,我沒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庭,我真的很自責。又想到孩子從出生沒感受過一絲母愛的溫暖,我真的很想給孩子討個說法。於是我帶著女兒到前妻父母家,我只是希望前妻能看孩子一眼,給孩子買件衣服都行,當時說著說著我就哭了。但是他們說孩子判給我,和他們沒關係,他們也不需要管了!
為人父母,難道一點骨肉親情都沒有嗎?就算是家裡的小貓小狗,都會擔心它們受餓,更何況是自己的親生女兒呢?真的令人很寒心,我想讓智力低下的女兒多少體會到母愛的存在,就那麼難嗎?
文中提到女方家庭說孩子判給男方,和他們沒關係,他們也不需要管了!很顯然這個說法大錯特錯。
根據《婚姻法》第三十六條【離婚與子女】父母與子女間的關係,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第三十七條【離婚後的子女撫養】離婚後,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關於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的協議或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所以如果在人力物力都允許的情況下,建議採取法律手段。但要考慮女兒的感受,在不對她造成任何影響的情況下正確處理這件事情。畢竟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最重要的。
人們常說:「男兒有淚不輕彈!」今天我們看到了一個深愛自己孩子父親內心最脆弱的一面。最小女孩來說,上帝關閉了她的門,又給她開了一扇窗。她有一個這個世界上最愛她的父親,不離不棄。
我們相信,這個堅強負責的單親爸爸,一定可以給予孩子最好的照顧,他也會不斷成長。世界上也有很多類似的例子。
作為身家數百億的頂級富豪,特斯拉之父埃隆·馬斯克是美國最牛的商界大佬之一,回顧所取得的成就,馬斯克將一切歸功於他的母親。他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談及母親對他的影響:「母親才是我的英雄,我的成功都來自她的培養和影響。」
*馬斯克和他的母親
22歲時,埃隆的媽媽梅耶·馬斯克的婚姻遭遇痛苦,丈夫出軌、家暴,31歲離婚成為單親媽媽,獨自撫養三個孩子,新生活困難重重,梅耶一人要打五份工來維持一家人的生計。但她仍將自己的樂觀傳遞給孩子:盡己所能好好生活,對未來充滿期待。
對孩子們,梅耶從不妄下評論與判斷,尊重孩子作為獨立個體的選擇,她會無條件支持孩子們追求自己的夢想。「他們都是不同的,要讓孩子去決定自己想要什麼。」
除了我們熟知的大兒子埃隆馬斯克外,二兒子金博爾是生態連鎖餐廳的創始人,女兒託斯卡是好萊塢的導演、製片人。而作為一位單親媽媽,她獲得營養學的博士,50歲重回模特行業,如今,72歲的她依然走上紅毯,上《VOGUE》、芭莎的封面。
教育專家魯道夫謝弗在《兒童心理學》裡講到:影響兒童適應的是家庭功能,而不是家庭結構。撫養環境的質量才是最具決定性的最持久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