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3是獨當一面的業務尖兵,可以完全獨立開展模塊工作;
L4是可以帶兵打仗的基層經理(小公司叫主管),具有帶小團隊的能力。
L3到L4這一級,從專業人才轉型成為管理人才,在你整個職場中將是最關鍵一戰。
如果你真已經是優秀的頂級L3,卻一直無法升職到L4,一般就兩個原因。
一是你有重大缺陷,比如性格缺陷,或其他職場不過關的低級缺陷;
一是你視野狹窄,老是在中小企業趴窩,——中小企業很多模塊工作基本就一到兩個人,本來就沒有設置基層經理的條件。如果是這樣,跳槽就輕鬆解決。
以上的話什麼意思?
優秀的L3升職L4其實相對簡單,因為L3本身就是一個高門檻。
但事實上,邏輯上容易的事情現實中遠沒有那麼容易。
這就要炒剩飯,很多人雖然已經成為不錯的L3,但是因為過往的家庭教育也好,學校教育也好,還是剛入職場這幾年的某些經歷也好,身上總會有一些比較要命的缺陷。
所以,哥哥一再說,要去大企業歷練。
大企業也不能一概而論,也有外表光鮮其實內在管理一塌糊塗的大企業,而且為數不少。
總之,去優秀企業歷練。
什麼叫歷練?
什麼叫比較要命的缺陷?
張三工作五年了,能力不錯,很快就晉升L3了。
但是問題來了,可能是張三性格的原因,可能是張三原來在製造業要求不高管理不嚴的原因,總之,張三隻要涉及工作郵件,涉及公文寫作,總是大把錯別字,比如在撰寫的《公司財務支出管理辦法》中,每個地方都把「總裁」打成了「總栽」。
你想想,你作為他的部門經理或總監,你敢把他提拔成管理某塊業務的基層經理嗎?
坑爹的孩子誰都怕,本來都是要找好幫手好夥伴分擔部門重點工作,想像還是算了。
——你還是想想如果沒注意他擬定的制度給到總裁審批,總裁的臉有多長?順便也會懷疑你這個上司的眼光和能力。
注意少寫不寫錯別字很難嗎?
恰恰相反,沒那麼難。
問題在於,絕大部分L3根本不會關心這個事,「這算什麼事情?小事!」
但如果你進的是優秀企業,你會因為各種你意想不到的「小事」痛不欲生。
所以,優秀企業的L3升級L4,主要是自己找機會,根本不存在難升的問題,只在於你想不想。
這種例子很多,L3升不上L4,自己身上的原因一般都是死於觀念。拿「小事」不當回事。
有的L3就算僥倖因為專業上的優秀和管理技能基本具備,升上了L4甚至L5,但是因為有「欠帳」,再往上升還是困難。再講一個小故事。
李四來自某種很摳的企業,當然,這種企業的精細化管理做得特別好,哥哥這麼說你當然就知道他來自哪裡。李四的條理思維很好,進入新公司,雖然開始暫無職務,但是他所在部門上司的上司一直很喜歡他。新公司還是強調管理要下沉,所以雖然有部門經理,但是李四作為較高層級的崗位,還是分管此部門的副總裁親自面試錄用的,且部分工作也是副總裁親自安排。
入職第一年,周圍的經理人都對李四交口稱讚,不管是本部門還是周圍兄弟部門升,李四很快被任命基層經理;第二年,李四的部門經理升總監,李四升部門副經理。有了兩年底子,李四也就有了老員工的底氣,很多潛在的缺陷慢慢浮現,令人哭笑不得。
比如部門搞團建活動吃飯。因為部門大、人員多,每次結尾都有很多剩菜,說是剩菜其實不少菜都沒怎麼動筷子,結果李四直接給部門文員說,這這這(魚翅鮑魚燕窩)給我打包,我要帶走的哈,那個青菜你們打包帶走哈。部門小姑娘小文員多,都小姑娘也不敢多說什麼,只得面面相覷。
水至清則無魚,沒錯,可能企業也需要李四這樣的人,但是要再往上升,估計挺難。
還有一種很典型的萬年L3。
這種L3是典型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聰明人,問題就在太聰明,平常跟大家關係都特別好。
但是涉及到跨組或者跨部門有時找到他要協助的事情,他雙手一攤,電視劇常用表情立馬浮現:
「哦,這個事情我做不了主,要問一下我們經理和總監!」
「哦,這個事情我們也沒辦法呀!」
「我們現在特別忙,沒人沒時間呀!」
當然,大家心裡都清楚,本來就他一句話的事情,既不違反原則也與公司制度並無相悖。
老油條,人人得而誅之,否則還要什麼改革開放,所以關於升遷就免談,他的責任心和擔當也就到此為止。
2
今天有一位來自上海的兄弟談到自己的職場困惑。
他來自重慶,三十九歲,現重返上海求職,原來一直從事設計和品牌工作,上一份工作月薪16K。
他的困惑有以下幾個方面:
1、年僅四十歲,感覺工作沒有以前那麼好找了,(他認為)同樣水平的人選,HR會挑選年輕一點的人選,別人薪酬要求也可能低一些;
2、依據過往經驗,他只要面試能見到老闆或高層管理者,基本面試成功機率很大,但是更多時候都死在HR手裡,他有HR恐懼症,很苦惱;
3、他此前工作雖有設計總監名頭,但他知道自己本質上仍然只是一個設計工程師,他希望跨上新的臺階,不管是收入,還是職場頭銜也要名副其實,但不知從何做起;
4、他自認文憑是硬傷,只有中專學歷,專業也不是設計專業,自己做設計是半路出家,每次應對HR這方面提問就很沒底氣。
5、補充說明:他此前先後在深圳和上海工作過,從事過化妝品、包裝印刷、廣告、地產等行業,甲方乙方都幹過。
哥哥和這位兄弟談了一個多小時。
最後感嘆,人要發展,最重要的就是兩點:想清楚、大膽幹。
一定要把自己梳理清楚,你的優勢是什麼?你最擅長做什麼?你過往的經典案例和優秀工作成果是什麼?這些都想清楚了,你才可能有出色的表達,來進行最到位最精彩的自我展示。
然後就是正面戰,單純怕HR於事無補,儘可能搞清楚HR面試的重點,——他的需求是什麼?他到底要什麼?你怎麼描述才能讓HR很輕鬆聽懂你這一行的專業性、這為後來展示你的專業性會起到極為重要的鋪墊。這個需要反覆推演,每面試一次就不斷總結,多總結多改善總會越來越好。
如果真心覺得學歷這麼重要,自修一個本科現在非常輕鬆的事情,不要東拉西扯,立即行動比啥都強,不就幾千塊錢的事情。
最後是最重要的,萬事具備只欠東風。
萬事是你的專業能力,東風則是尋找好行業好企業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