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看宮廷劇的人一定對這一幕非常熟悉:如果對某一人恨之入骨,就在一個人形玩偶上,寫下那個人名字。最後一邊嘴裡念念有詞,一邊用針扎這個玩偶,期望達到報復洩憤的目的。
近日,這種橋段出現在了廣西南寧的廖女士身上,就因為一個小矛盾,她被鄰居「扎小人」詛咒。
一家人遭鄰居扎小人詛咒
據媒體5月10日報導,南寧市半山麗園一個業主,把樓上廖女士一家3口的名字寫在3個布娃娃上,想用扎小人的方式對其詛咒,並揚言:「我不管樓上,樓上那個是王八蛋,死了就死了,我不管她的事。」
是什麼事讓這業主懷恨在心呢?早在2017年,廖女士鄰居為了爬到圍牆外空地裡種菜,在一堵公共土牆上搭了一個樓梯。因為這片空地屬於公共區域,且地勢較高,可以直接看到廖女士家裡情況,所以廖女士就跟物業反映了這個情況。
經有關部門查證,認為這屬於違章搭建,要求她的鄰居拆除。由此,兩家結下了矛盾。而從今年3月份開始,廖女士鄰居就在陽臺,掛了3個白色布娃娃。
對於鄰居做法,廖女士稱,自從鄰居掛了這個小人開始,她每天寢食不安,因為娃娃上面寫有她名字,還畫有叉叉。目前,廖女士已經嚇得準備搬家,並表示自己身體和心理都受到了傷害,之後會採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權益。
遇到「無良」鄰居該怎麼辦
這個業主在土牆上搭樓梯,並試圖在公共區域種菜,侵犯了大家的共同權益,已經是錯在先了,然而被鄰居舉報後,還用這種狠毒的迷信方式進行報復,種種行為實在不可理喻。
其實,這種無良鄰居遭媒體曝光的有不少,鄰裡之間有矛盾,有的用迷信的方法詛咒鄰居;有的在鄰居家門口潑糞;有的把鄰居家鑰匙扣堵住;有的把鄰居家的門用利器亂劃;有的在鄰居家門前擺放花圈……面對這種鄰居,我們到底該怎麼辦?
針對這種事件,律師表示,情節嚴重可以追究刑事責任。「扎小人」是詛咒的意思,不管封建詛咒能不能實現,都是違反了公信良俗原則。
如果對方還拒不改正,當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第一,要求把這個東西撤掉;第二,對於精神損害比較大的,還可以申請精神損害賠償。
處理鄰裡關係要注意三點
筆者認為,建設和諧的鄰裡關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主動相讓,這是鄰裡相處最重要的一條。讓,不等於無能、不等於低人一等,而是體現一種寬容的胸懷、高尚的情操。古人都能做到「讓一讓,三尺巷」,如今我們也要珍惜以和為貴,切不可「得理不饒人,無理攪三分」。當然,這需要每個人都能有良好的修養。
第二,多打招呼勤溝通,這是鄰裡建立感情的基礎。在樓道或小區碰面鄰居,相互點頭問候一聲,也是呵護鄰裡緣分的良機。同時,也可以互相時不時地串個門,還能融洽鄰裡關係。
第三,遇事多想他人,這是避免鄰裡糾紛的關鍵。比如:當你白天準備放開音量聽音樂時,應先想想是否會影響鄰裡休息;當你在高樓陽臺為花澆水時,應適當注意樓下有沒有曬著衣物;當你要砌房造屋時,應該想想會不會打擾到鄰居的日常生活。
常言道「鄰裡好,賽金寶」。鄰裡關係處得好,對各家生活、學習、工作都有益處;反之,鄰裡關係處理不當,不僅會影響街坊鄰裡的安定,而且還會敗壞社會風氣。
鄰裡關係是最基本的社會關係,希望我們每個人能成為別人的好鄰居,也希望我們每個人能擁有一個好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