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9屆柏林電影節,中國包攬影帝影后,這個獎含金量夠高
第69屆柏林電影節獲獎名單出爐!王景春、詠梅憑藉王小帥導演作品《地久天長》奪得影帝、影后創辦於1951年,與坎城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世界三大電影節)在被稱為中國導演福地的柏林電影節上,中國多位導演都以柏林為轉折點打開世界的大門1988年,張藝謀指導的電影《紅高粱》,獲得第三十八屆西德西柏林國際電影節
-
中國三大國際電影節影帝圖鑑
葛優,國際三大電影節影帝中國第一人。葛優是北京人,1985年在28歲時才踏足影視圈。「葛大爺」的電影之路異常順暢,可以說是20世紀90年代大陸喜劇電影霸主。他的作品《活著》、《甲方乙方》、《夜宴》、《非誠勿擾》、《讓子彈飛》等等都留名影史。
-
橫掃柏林的影帝影后,在流量面前果然連屁都不是!
北京時間2月17日凌晨,第69屆柏林電影節正式閉幕。中國演員王景春和詠梅,憑藉電影《地久天長》一舉摘得柏林電影節最佳男女主角,兩隻「銀熊」。這是中國影人首次包攬最佳男女主角,本以為這個中國電影歷史性的突破會引起我們的關注。
-
盤點獲得國際三大電影節的華人影帝影后 萬萬沒想到 原來還有她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坎城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是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承認的歐洲/世界三大電影節。下面,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一下,獲得這三大A類國際電影節的十大華人影帝影后們。1.張曼玉憑藉其精湛的演技,將阮玲玉的一生完美的刻畫了出來,整個表演自然鮮活,電影入圍了第4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女主角張曼玉也憑藉其炸裂的成為了中國影史上首位在三大電影節上獲得榮譽的影星。成為中國首位,當時華人的驕傲。
-
娛樂圈影帝影后井噴式出現,但真正有含金量的只有這幾位
導語:娛樂圈影帝影后井噴式出現,但真正有含金量的只有這幾位現在,影視圈有很多的評選優秀演員的獎項設立,近幾年的影帝影后也是出現「爛大街」的現象,一些演技並不怎麼成熟而且還一直被吐槽的明星都可以拿到影帝影后獎,相比那些真正有實力有演技的演員要遜色不少。今天就來說說那些含金量爆棚的真正影帝影后們。
-
世界僅有的四個拿到國際三大電影節加奧斯卡獎大滿貫的影帝影后
他曾經在2004年和2009年拿到了奧斯卡男主角獎,在1998年和2003年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沃爾皮杯最佳男演員獎, 在1997年坎城國際電影節拿到了主競賽單元最佳男演員獎,在1996年柏林國際電影節拿到了銀熊獎最佳男演員獎,在2004年拿到美國金球獎最佳男演員獎,作為一個美國人,真正意義上實現了電影界大滿貫。
-
享譽國際,在威尼斯、柏林、坎城國際電影節獲獎的演員和作品
2020年9月,中國導演趙婷的作品《無依之地》在威尼斯電影節斬獲金獅獎,這是中國在13後再得威尼斯。基於此,今天就來大略的說說,威尼斯、柏林、坎城電視節,和為國爭光的作品和個人。歐洲的三大國際電影節,其入圍電影、導演、演員可以來自世界各地,沒有地域限制。
-
中國影帝影后的獲獎記錄,有人大滿貫,有人最年輕,有的創下紀錄
影視界最高的獎項是終身成就獎,其次就是影帝和影后了,帝後的殊榮是對演員演技的一種高度認可!在中國的電影史上又有哪些影帝影后加冕時,他們的年齡超出了你的想像?內地最年輕的影帝非夏雨莫屬,1994年主演《陽光燦爛的日子》,憑藉該片獲得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新加坡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臺灣金馬獎影帝。1976年出生,獲獎是年僅18歲。
-
第32屆金雞獎含金量突飛猛進,影帝之爭堪比「神仙打架」
其中,以影帝之爭最是惹人注目,陣容之強大堪比「神仙打架」!王景春:《地久天長》一直在圈內不溫不火的王景春今年迎來了大爆發,他和詠梅主演的《地久天長》包攬了第69屆柏林電影節的影帝影后。要知道,柏林電影節是歐洲三大電影節之一,其逼格和含金量完全可以媲美奧斯卡。而這,已經不是王景春首次獲得國際性獎項的認可。早在2013年,他便憑藉《警察日記》問鼎東京電影節影帝。他的實力,值得更高的名氣。
-
金雞獎頒獎嘉賓新名單公布 歷屆影后影帝大集結
從第一屆的影后獲得者張瑜到上一屆帝後獲得者富大龍、顏丙燕,金雞獎歷史上的八位影后、七位影帝將齊聚頒獎禮,為金雞獎助陣。10月17日晚,張瑜、龔雪、李羚、奚美娟、寧靜、陶紅、餘男、顏丙燕等八大影后將齊聚南昌,出任各大獎項的開頒獎嘉賓。1981年,中國電影家協會創立金雞獎,在那一年,張瑜獲得了最佳女主角,成為金雞獎歷史上第一位影后,而她主演的影片《廬山戀》即是在江西拍攝。而80年代中國男青年銀幕上的「夢中情人」龔雪,因主演《大橋下面》而獲得第四屆金雞獎影后,迎來了事業上的高峰。
-
細數歷屆知名金馬獎影帝影后,誰最實至名歸,誰最令人嘆息?
中國臺灣電影金馬獎,創辦於1962年,旨在促進華語影視電影製作邁向更高水準,並為對華語影視的發展有傑出貢獻的電影人而設立的獎項。臺灣電影金馬獎與中國大陸電影金雞獎、香港電影金像獎並列稱為「華語三大電影獎」,並被譽為華語電影的奧斯卡,可見金馬獎在華語影壇舉足輕重的地位。
-
中國影帝影后有哪些
畢竟國內的獎項有很多,大陸的有金雞百花獎、華表獎,香港的有金像獎,臺灣的有金馬獎,而且每一個獎項都有很多的年份了,這樣的算下來影帝、影后還真是不少。所以,僅以我個人的知識來列舉幾位在金馬獎、金像獎和金雞百花獎上比較有名氣的演員。先來說金雞獎:從81年開始至今已經舉辦了31屆:影帝(最佳男主角)有名氣的有那麼幾位:張藝謀:代表作《老井》,這個正應了那句話,不會表演的導演不是好導演。
-
一篇帶你讀懂全球電影節(上篇)
隨著國內電影產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影星與電影走出國門獲得國際電影大獎,然而對於非電影愛好者來說,每每看到這些獲獎新聞都有點疑惑:金獅獎和金熊獎有什麼區別?粉絲為偶像撕獎項含金量時所說的A類電影節是什麼意思?A類電影節比B類好嗎?哪些電影獎項比較靠譜?小編今天為你答疑解惑,帶你讀懂全球電影節的那些事兒。
-
借著《獵狐行動》的熱度,說說國內有哪些演員是正牌「國際影帝」
在《獵狐行動》的預告片裡,給梁朝偉和段奕宏分別打出了「坎城影帝」和「東京影帝」的身份,我們就來借這波熱度,說說我們中國的那些男明星有「國際影帝」的頭銜。《獵狐行動》要搞清楚誰是「國際影帝」,先得明白什麼是「國際影帝」。目前全球有15個A類國際電影節,包括大家熟悉的坎城、威尼斯和柏林三大電影節,我們國家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也屬於A類。
-
歐洲三大電影節四大華語影帝,姜文用了三個
歐洲三大主流電影節分別是義大利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法國的坎城國際電影節、德國的柏林國際電影節。2000年因主演《花樣年華》獲得第5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廖凡憑藉《白日焰火》獲得第4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
-
金雞獎獲獎名單出爐,影帝影后實至名歸
而本場頒獎典禮最大的看點,則是王景春、詠梅分別斬獲金雞獎影帝、影后。這次實至名歸的影帝影后讓大家都鬆了口氣。站在領獎臺上的,再也不是那些華而不實的流量明星,而是真正靠演技和實力徵服眾人的老戲骨。其中,金雞獎與中國臺灣金馬獎、中國香港金像獎,並成為華語三大電影獎。金雞獎、百花獎又與華表獎並稱為中國電影三大獎。1962年,「第一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由中國電影家協會發起,與中國文聯共同舉辦。
-
王景春斬獲影帝,喻恩泰發文:「廬山人民叫你回家吃飯!」
最近在柏林電影節上,演員王景春憑藉電影《地久天長》獲得了影帝。柏林電影節基本是國內很多明星都很嚮往的一個舞臺。這代表了專業評委們對演員們專業演技的肯定,也代表了大眾被對電影的肯定。喻恩泰發文回憶他和王景春兩個人當時在廬山小住時的舊事,文中稱王景春是一個溫和謙遜,有很強信念感的好演員,還透露二人在湖邊許願時,王景春的願望是:影帝不能只拿一次,要一直拿。
-
大滿貫影帝影后盤點,章子怡第5周迅第6,前4不認識
第一位:山東籍男演員李仁堂,1930年生,1980年憑藉《淚痕》封百花影帝;1995年憑藉《被告山槓爺》封第1屆華表影帝、金雞影帝和百花影帝,成為首位中國電影大滿貫影帝;2002年去世。第四位:盧奇,重慶籍著名特型演員,1953年生,特型演員。1990年憑藉《百色起義》封金雞影帝;2003年憑藉《鄧小平》封華表影帝、百花影帝。是特型演員中第一位大滿貫影帝。
-
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揭曉 黃渤斬獲「金爵影帝」
昨晚,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頒獎典禮在上海大劇院舉行。菲律賓電影《三輪浮生》獲得最佳影片獎。黃渤憑電影《冰之下》獲最佳男演員獎,曾出演過《一次別離》的伊朗演員薩蕾·巴亞特則因在《籌款風波》中的出色演出獲得最佳女演員獎。 本屆電影節有24部故事片、動畫片、紀錄片入圍金爵獎三個單元評選。昨晚,各大獎項各歸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