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來臨,兒童意外傷害的高發期也來了。近一段時間,安徽省兒童醫院燒傷整形科病房非常熱鬧,燙傷的孩子明顯增多。安徽省兒童醫院燒傷整形科副主任醫師陳晨提醒,家長一定要提高警惕,注重防範,以免讓孩子受到不必要的傷害。
6月5日下午,利辛縣女孩雨雨的媽媽站在飯店門口和朋友說話,剛剛學會走路的一周半雨雨獨自一人跑進了飯店,而店裡有一口剛剛燒好滷菜的湯鍋。
短暫的瞬間,雨雨已頭朝下栽進了湯鍋裡,屁股撅在湯鍋外面。雨雨整個面部遭嚴重燙傷,立即被送往當地醫院救治,6月7日晚上,轉到了省兒童醫院PICU。經檢查,小雨全身40%的皮膚被燙傷,深度大概在深二度,屬於重度燒傷。
送到該院的時候,小雨已經休克,醫生緊急對其進行處理、治療。後經醫護人員的搶救,生命體徵恢復平穩。
醫生建議,無論是開水燙傷還是蒸汽燙傷,應用自來水衝洗傷口,先降低燙傷皮膚溫度,減少燙傷處的進一步損傷,同時用水衝洗也能減少疼痛。如果傷口沒有破開,則浸泡10-20分鐘左右。如果傷口處已破開,就不可再行浸泡,以免感染。如果燙傷面積過大,應把整個身體侵泡在浴缸裡。面部無法浸泡,也可使用毛巾沾水敷燙傷的部位。
對於輕微燙傷,專家建議,可先在燙傷處塗上一些藥膏,然後用乾淨紗布包紮,兩天後解開紗布,查看創處,如果出現好轉,應繼續塗些藥膏,然後再行包紮。但如果發現傷口處感染,應立即去正規醫院進行救治。另外,燙傷處應避免在陽光下直射,包紮後的傷口不要觸水,燙傷的部位也不要過多活動,以免傷口與紗布摩擦,增加傷口的癒合時間。
陳晨說,當燙傷處在有衣物覆蓋的地方時,不要著急脫掉衣物,以免撕裂燙傷後的水泡,可先行用水衝洗降溫,再小心的去掉衣物。最好用剪刀剪開衣物,避免撕扯。如果燙傷處有水泡,需用消毒針扎破,消毒棉籤輕輕壓迫水泡,排除裡面的積液。
「對於嚴重燙傷的患兒,要即刻送往醫院治療。」陳晨說,嚴重燙傷燒傷是指創面損傷達到深二度或者三度,或者燙傷面積超過身體面積的5%。此時應及時送往醫院就醫,不可在創面上塗抹藥物。嚴重的燙傷可導致患兒發生感染、敗血症、低血容量休克,創面後期疤痕增生,影響美觀和肢體活動、畸形,家長應重視,不可掉以輕心。
對於一些家長,孩子發生燙傷後,習慣性的給孩子塗抹牙膏。陳晨提醒,燙傷後不能立刻塗抹牙膏。「牙膏會使皮膚熱氣無處散發,只能往皮下組織深處擴散,從而造成更深一層的傷害。」同時,不能使用醬油、鍋灰等帶顏色的東西塗抹傷口,首先它們不具備治療功能;其次,顏色會影響醫生的診斷。
當前,安徽省兒童醫院在小孩燒傷、燙傷治療上,開展了小兒氣道燒傷支氣管鏡衝洗治療及管理技術,無痛換藥、燒傷後營養支持(腸內/腸外營養)、大面積燒傷及創傷的綜合治療、疤痕的綜合性治療、先天性小兒皮膚缺損治療,無痛清創、整形縫合技術等,在基於外科處理技術基礎上結合兒童的特點展開的先進技術,可以為燒傷、燙傷患兒帶來科學的診斷、治療。
4月2日晚,家住韶關的龍小姐在下班以後約朋友去吃甜品,點了一碗窩蛋雙皮奶沒想到意外發生了!她剛用湯匙撩了一下找雙皮奶裡的蛋正準備送到嘴巴開吃眼前雙皮奶,居然炸了!這個「炸蛋」雙皮奶威力挺大的,不僅眼睛受傷紅腫看不清東西,龍小姐的臉部、頸部還有手臂都被燙傷了。
甜品店的學徒操作不當所致把窩蛋打在雙皮奶之後放進微波爐加熱比平常多加了一分鐘,雙皮奶是凝固型食品,在加熱過程中,微波可以讓水分子轉化成游離水,如果食品中還有氣體的話,加熱可以讓空氣在短時間增大空氣壓力,水也會產生過熱水。由於是凝固食物有一定的抗壓能力,但是一旦受到外力突破了其的極限的話,高壓的空氣和過熱的水會迅速產生氣體產生爆炸。
記得小心操作使用微波爐避免發生不必要的危險!
1.非微波爐專用的塑料飯盒
微波爐飯盒通常用PP和PS兩種塑料製作。PP是指聚丙烯,具有極好的機械性能和熱性能。而PS俗稱硬膠/響膠,無毒,無味,使用起來也很安全。PP材質的飯盒比較軟,而加入PS的飯盒稍硬。
這兩種材料在微波爐裡加熱是安全的,不會釋放有毒物質。所以買了外面的便當回來加熱時一定要看看飯盒的標註是否適合微波爐使用,有些飯盒的蓋子材質不是PP,因此不能放在微波爐裡加熱。
如果隨便講食物連帶普通塑料飯盒一起扔進微波爐加熱,塑料容器在加熱過程中會變形,而且放出有毒物質反而汙染食物,嚴重的直接在微波爐裡炸開,而人長期食用這些被汙染的食物也會中毒。
2.無水食物
因為微波爐工作時,發出的微波在穿透含水分子的物品時,使水分子產生「共振」現象,水分子之間發生激烈的摩擦和碰撞,所以產生了熱量,加熱了含水的物品。所以不允許無含水食物像乾麵粉、食品級無水氯化鈣、無水檸檬酸等放置微波爐內而使微波爐工作,這樣會導致微波爐損壞。
3.含金屬的餐具容器
凡含有金屬的餐具,竹器、塑料、漆器等不耐熱的容器,有凹凸狀的玻璃製品,均不宜在微波爐中使用。瓷製碗碟不能鑲有金、銀花邊。因為放入爐內的鐵、鋁、不鏽鋼、搪瓷等器皿,微波爐在加熱時會與之產生電火花並反射微波,既損傷爐體又不能加熱食物。
4.封閉容器和帶殼食物
有時候我們直接把保鮮袋和食物放在一起加熱,一旦忘記鬆口,保鮮袋就像充氣的氣球一樣越變越大直到爆開。所以在烹煮帶殼的食物,應先將殼刺破,包裝袋也要鬆開口子,以免引起爆炸。加熱液體時應使用廣口容器,因為在封閉容器內食物加熱產生的熱量不容易散發,使容器內壓力過高,易引起爆破事故。另外熱牛奶的時候不要把牛奶倒很滿,因為液體加熱後會膨脹開就會溢出杯口。
小貼士:開啟微爐後,最好與它保持1米的距離,不要用眼睛直視。防止眼睛因微波輻射而受損傷。也不宜長時間受到微波照射,以防引起頭暈、目眩、乏力、消瘦、脫髮等症狀,使人體受損。定期檢查爐門四周和門鎖。如有損壞、閉合不良,應停止使用,以防微波洩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