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掉進湯鍋燙傷 孩子燙傷後家長切不可採取這些「慣用方法」

2020-12-19 北晚新視覺網

暑假來臨,兒童意外傷害的高發期也來了。近一段時間,安徽省兒童醫院燒傷整形科病房非常熱鬧,燙傷的孩子明顯增多。安徽省兒童醫院燒傷整形科副主任醫師陳晨提醒,家長一定要提高警惕,注重防範,以免讓孩子受到不必要的傷害。

6月5日下午,利辛縣女孩雨雨的媽媽站在飯店門口和朋友說話,剛剛學會走路的一周半雨雨獨自一人跑進了飯店,而店裡有一口剛剛燒好滷菜的湯鍋。

短暫的瞬間,雨雨已頭朝下栽進了湯鍋裡,屁股撅在湯鍋外面。雨雨整個面部遭嚴重燙傷,立即被送往當地醫院救治,6月7日晚上,轉到了省兒童醫院PICU。經檢查,小雨全身40%的皮膚被燙傷,深度大概在深二度,屬於重度燒傷。

送到該院的時候,小雨已經休克,醫生緊急對其進行處理、治療。後經醫護人員的搶救,生命體徵恢復平穩。

醫生建議,無論是開水燙傷還是蒸汽燙傷,應用自來水衝洗傷口,先降低燙傷皮膚溫度,減少燙傷處的進一步損傷,同時用水衝洗也能減少疼痛。如果傷口沒有破開,則浸泡10-20分鐘左右。如果傷口處已破開,就不可再行浸泡,以免感染。如果燙傷面積過大,應把整個身體侵泡在浴缸裡。面部無法浸泡,也可使用毛巾沾水敷燙傷的部位。

對於輕微燙傷,專家建議,可先在燙傷處塗上一些藥膏,然後用乾淨紗布包紮,兩天後解開紗布,查看創處,如果出現好轉,應繼續塗些藥膏,然後再行包紮。但如果發現傷口處感染,應立即去正規醫院進行救治。另外,燙傷處應避免在陽光下直射,包紮後的傷口不要觸水,燙傷的部位也不要過多活動,以免傷口與紗布摩擦,增加傷口的癒合時間。

陳晨說,當燙傷處在有衣物覆蓋的地方時,不要著急脫掉衣物,以免撕裂燙傷後的水泡,可先行用水衝洗降溫,再小心的去掉衣物。最好用剪刀剪開衣物,避免撕扯。如果燙傷處有水泡,需用消毒針扎破,消毒棉籤輕輕壓迫水泡,排除裡面的積液。

「對於嚴重燙傷的患兒,要即刻送往醫院治療。」陳晨說,嚴重燙傷燒傷是指創面損傷達到深二度或者三度,或者燙傷面積超過身體面積的5%。此時應及時送往醫院就醫,不可在創面上塗抹藥物。嚴重的燙傷可導致患兒發生感染、敗血症、低血容量休克,創面後期疤痕增生,影響美觀和肢體活動、畸形,家長應重視,不可掉以輕心。

對於一些家長,孩子發生燙傷後,習慣性的給孩子塗抹牙膏。陳晨提醒,燙傷後不能立刻塗抹牙膏。「牙膏會使皮膚熱氣無處散發,只能往皮下組織深處擴散,從而造成更深一層的傷害。」同時,不能使用醬油、鍋灰等帶顏色的東西塗抹傷口,首先它們不具備治療功能;其次,顏色會影響醫生的診斷。

當前,安徽省兒童醫院在小孩燒傷、燙傷治療上,開展了小兒氣道燒傷支氣管鏡衝洗治療及管理技術,無痛換藥、燒傷後營養支持(腸內/腸外營養)、大面積燒傷及創傷的綜合治療、疤痕的綜合性治療、先天性小兒皮膚缺損治療,無痛清創、整形縫合技術等,在基於外科處理技術基礎上結合兒童的特點展開的先進技術,可以為燒傷、燙傷患兒帶來科學的診斷、治療。

延伸閱讀

雙皮奶爆炸女子臉部燙傷 這個常識很多人都不知道!

4月2日晚,家住韶關的龍小姐在下班以後約朋友去吃甜品,點了一碗窩蛋雙皮奶沒想到意外發生了!她剛用湯匙撩了一下找雙皮奶裡的蛋正準備送到嘴巴開吃眼前雙皮奶,居然炸了!這個「炸蛋」雙皮奶威力挺大的,不僅眼睛受傷紅腫看不清東西,龍小姐的臉部、頸部還有手臂都被燙傷了。

甜品店的學徒操作不當 雙皮奶突然爆炸

甜品店的學徒操作不當所致把窩蛋打在雙皮奶之後放進微波爐加熱比平常多加了一分鐘,雙皮奶是凝固型食品,在加熱過程中,微波可以讓水分子轉化成游離水,如果食品中還有氣體的話,加熱可以讓空氣在短時間增大空氣壓力,水也會產生過熱水。由於是凝固食物有一定的抗壓能力,但是一旦受到外力突破了其的極限的話,高壓的空氣和過熱的水會迅速產生氣體產生爆炸。

記得小心操作使用微波爐避免發生不必要的危險!

哪些東西不能用微波爐加熱

1.非微波爐專用的塑料飯盒

微波爐飯盒通常用PP和PS兩種塑料製作。PP是指聚丙烯,具有極好的機械性能和熱性能。而PS俗稱硬膠/響膠,無毒,無味,使用起來也很安全。PP材質的飯盒比較軟,而加入PS的飯盒稍硬。
這兩種材料在微波爐裡加熱是安全的,不會釋放有毒物質。所以買了外面的便當回來加熱時一定要看看飯盒的標註是否適合微波爐使用,有些飯盒的蓋子材質不是PP,因此不能放在微波爐裡加熱。

如果隨便講食物連帶普通塑料飯盒一起扔進微波爐加熱,塑料容器在加熱過程中會變形,而且放出有毒物質反而汙染食物,嚴重的直接在微波爐裡炸開,而人長期食用這些被汙染的食物也會中毒。

2.無水食物

因為微波爐工作時,發出的微波在穿透含水分子的物品時,使水分子產生「共振」現象,水分子之間發生激烈的摩擦和碰撞,所以產生了熱量,加熱了含水的物品。所以不允許無含水食物像乾麵粉、食品級無水氯化鈣、無水檸檬酸等放置微波爐內而使微波爐工作,這樣會導致微波爐損壞。

3.含金屬的餐具容器

凡含有金屬的餐具,竹器、塑料、漆器等不耐熱的容器,有凹凸狀的玻璃製品,均不宜在微波爐中使用。瓷製碗碟不能鑲有金、銀花邊。因為放入爐內的鐵、鋁、不鏽鋼、搪瓷等器皿,微波爐在加熱時會與之產生電火花並反射微波,既損傷爐體又不能加熱食物。

4.封閉容器和帶殼食物

有時候我們直接把保鮮袋和食物放在一起加熱,一旦忘記鬆口,保鮮袋就像充氣的氣球一樣越變越大直到爆開。所以在烹煮帶殼的食物,應先將殼刺破,包裝袋也要鬆開口子,以免引起爆炸。加熱液體時應使用廣口容器,因為在封閉容器內食物加熱產生的熱量不容易散發,使容器內壓力過高,易引起爆破事故。另外熱牛奶的時候不要把牛奶倒很滿,因為液體加熱後會膨脹開就會溢出杯口。
小貼士:開啟微爐後,最好與它保持1米的距離,不要用眼睛直視。防止眼睛因微波輻射而受損傷。也不宜長時間受到微波照射,以防引起頭暈、目眩、乏力、消瘦、脫髮等症狀,使人體受損。定期檢查爐門四周和門鎖。如有損壞、閉合不良,應停止使用,以防微波洩漏。

 

來源:綜合新華網 萬家資訊

相關焦點

  • 女孩掉進湯鍋燙傷 這些知識家長一定要知道
    (圖文無關) 女孩掉進湯鍋燙傷 原標題:一歲半女童掉進湯鍋遭嚴重燙傷 家長一定加強看護!日前,利辛縣一歲半的女童雨雨不慎掉進湯鍋,面部、手部遭嚴重燙傷,送到安徽省兒童醫院時已經休克。經過緊急治療,目前雨雨生命體徵平穩。記者從醫院燒傷整形科了解到,最近一段時間遭燙傷的孩子明顯增多。專家提醒,夏天是兒童意外傷害的高發期,家長一定要加強看護。孩子一旦被燒傷燙傷,要第一時間送往醫院接受正規治療,以免耽誤病情,造成二次受傷。
  • 小女孩掉進湯鍋燙傷 帶孩子家長注意8個細節
    6月5日時,家住利辛縣的小女孩,由媽媽帶著在街上玩耍,當路過朋友開的飯店時,媽媽站在門口和朋友聊了起來,也不知道女兒什麼時候跑進了店裡面,當媽媽轉身找尋女兒時,卻發現她頭朝下栽進了地上的一個湯鍋裡,當時女兒被抱起來時整個面部遭嚴重燙傷,兩個胳膊也都燙到了。
  • 小女孩掉進湯鍋燙傷 這些處理燙傷方式不靠譜
    媽媽轉身找雨雨時,發現她已經頭朝下栽進了地上的一個湯鍋裡。被抱出來時,雨雨的整個面部遭嚴重燙傷,兩個胳膊也都燙到了。送到醫院的時候,孩子已經休克,醫生緊急對其進行處理、治療,最終轉危為安。經檢查,孩子全身40%的皮膚被燙傷,深度大概在深二度(屬於重度燒傷)。  燙傷該怎麼急救?
  • 兩歲男孩掉進湯鍋引關注 冬季如何防燙傷?
    杭州市中醫院皮膚科的陶承軍主任建議,取暖時要注意防止孩子被意外燙傷。陶承軍曾經接過一個急診,一個一歲半的寶寶褲子尿溼了,因為不是很嚴重,加上天氣冷,爸爸就用吹風機給寶寶吹一吹,以為這樣很快就能幹。結果因為這個「偷懶」的舉動,孩子被輕度燙傷。相比起掉進湯鍋裡,這種隱形的傷害更讓人痛心。「幸好只是輕度燙傷。」
  • 每年2600人燙傷,孩子燙傷後5步緊急處理是關鍵,建議收藏
    而孩子的燙傷如果不及時處理或者處理不當,不僅孩子會多受罪,嚴重時還會出現殘疾。所以身為家長,一定要多儲備一些孩子急救方面的知識,誰都不想發生意外,但是一旦發生意外,一定要知道該怎麼做。【2】孩子燙傷後的處理方式和時間非常重要。
  • 孩子被燙傷了怎麼辦?分享4個處理辦法,家長不妨收藏備用
    家長發現孩子不小心燙傷,燒傷,皮膚有明顯的受損害情況,要通過一些應急措施來將皮膚受到的傷害減輕,很多家長看到這種情況就十分擔憂焦慮,慌忙的情況下應對措施不合理,或者盲目相信一些偏方,可能會讓孩子燙傷的部位皮膚受到二次傷害。
  • 燒燙傷的孩子:暖水瓶爆裂後,媽媽這個舉動救了3歲女兒一命
    要避免更多的悲劇發生,就要讓家長和孩子們知道如何預防燒燙傷、如何在燒燙傷發生後進行急救。 有一次,奶奶將剛燉好的湯放在了地上,好動的田田玩著玩著,一不小心跌進了湯鍋裡。 家人們慌亂地從鍋裡撈起田田,此時,孩子身上已經起了一層被灼熱的紅色。鄰居聞訊趕來,告訴田田的爺爺奶奶「面鹼可以治燙傷」,於是,一把把白色的食用面鹼就這樣抹在了田田被燙傷的皮膚上。
  • 孩子燙傷的正確處理方法
    當孩子不小心燙傷的時候, 家長肯定特別的著急,會不知所措,但是千萬要注意的是不能隨便用一些不專業的方法,會傷害到孩子的皮膚。接下來,我要給大家分享對燙傷的處理方法。對輕度燙傷者(僅表皮受損,局部皮膚發紅,沒有水泡)。
  • 燙傷後用牙膏醬油? 這些「土方法」千萬使不得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燒傷整形外科於冰主治醫師指出,這位寶媽很機智,及時採取措施降溫、消腫止痛,孩子的傷勢得到很好的恢復。可大多數父母在孩子燙傷後,往往六神無主,急著趕忙把孩子送醫院,對應急處理措施知之甚少,甚至仍有不少人在燙傷後用老鼠油、醬油、牙膏等「土方法」救急,醫生指出這麼做很不靠譜,可能會誘發感染,加重病情。
  • 寶寶被開水燙傷後撒鹽消毒?醫生:家長此舉加重了病情
    溫州網訊 前兩天,2歲不到的小奇(化名)被開水燙傷,爸媽給他「消毒」,竟往孩子傷口上撒了一大把鹽。昨天,溫醫大附二院醫生說,孩子本身被燙得不是很重,但一把鹽下去卻大大加重了病情。「家長這種『病急亂投醫』的做法,看似好心實際增加了燙傷面的感染概率。」
  • 孩子燙傷後最佳救治時間只有90秒,第一步該做啥?很多父母都做錯
    妞妞的媽媽想著趕緊用冷水幫孩子衝一衝,但是妞妞的奶奶卻執意說要用醬油塗在被燙傷的部位,還用紗布一層層包裹纏了起來了起來,說以前他們那個年代經常被燙傷就是用這種方法處理的。發生這樣意外著實讓人感到心痛惋惜,同時也是給我們敲響了一記警鐘——請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識,另外,也需要家長們具有相關方面的嘗試,孩子燙傷後最佳救助時間只有90秒,一定要採取正確的處理方法!
  • 男童掉進自家餃子鍋燙傷50%12小時搶救保住生命
    他的媽媽提起孩子被燙時,仍然心有餘悸。他們來自河北承德,大年初七,只有5歲的辰辰因想喝餃子湯不慎掉入餃子鍋,經當地醫院簡單處理後,一家人來京就醫,經過12小時搶救,醫生從生死線上將孩子拉回。目前,辰辰正等待著第一次植皮手術,但巨額的醫療費讓一家人陷入困境。5歲男童掉進自家餃子鍋昨日,北京晨報記者在304醫院燒傷整形科的特護病房見到了受傷的小辰辰。
  • 闢謠|孩子被燙傷,媽媽做法精明卻遭全家人反對,燙傷如何處理?
    嬰幼兒燙傷事件時有發生但不是所有的家長都懂得急救常識錯誤的急救方法,反而造成更大的危害事件二:一個孩子被100度的水燙傷,媽媽的急救方式連醫院的醫生都稱讚。這位媽媽不顧全家人的反對,及時用冷水給孩子衝燙傷部位降溫,並且及時剪了衣服。大大的減輕了孩子的傷痛,也讓孩子少遭罪。同樣是燙傷,兩個不同的家庭處理方式,給孩子留下的也是不同的結局。事件二的孩子很幸運,有一個懂得急救常識的媽媽。
  • 3歲女童跌進煮麵湯鍋 全身90%燙傷醫治無效死亡
    3歲女童跌進煮麵大湯鍋  全身90%燙傷,哭著說完最後一句話:媽媽,我想睡覺了  趙守成   「啊———」一聲慘叫,媽媽抬頭一看,女兒跌進了盛滿熱湯的大鐵鍋,只剩頭部露在外面!前天下午,3歲的玲玲(化名)遭遇飛來橫禍,昨天凌晨1點,這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閉上了眼睛。「媽媽,我想睡覺了」是她留下的最後一句話。  放學回家跌進湯鍋  前天下午4點多,玲玲從幼兒園回到南京化纖新村自家經營的小吃店玩耍。
  • 燙傷後,抹醬油塗牙膏有用嗎?別胡鬧了,你可能需要這樣做
    如果不小心燙傷了,在燙傷的部位可能會感覺到熱痛明顯,因此在燙傷之後應該馬上採取改善措施,通過合理的方式消除局部疼痛感,否則燙傷之後沒有及時改善,有可能會出現燙傷部位感染、病情惡化等情況。那麼,燙傷之後塗抹牙膏或者醬油可以好轉嗎?
  • 被開水燙傷後怎麼處理 開水燙傷後應注意這些
    開水,相信大家都知道是非常燙的,然而只要開水濺到皮膚上就會導致我們燙傷。那當我們被開水燙傷的時候應該怎麼處理呢?開水燙傷又應該怎麼辦呢?被燙傷後應該要注意哪些事項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被開水燙傷後怎麼處理輕度燙傷用冷水衝如果是輕度的燙傷,這時候我們可以用冷水衝一下,但是要注意水龍頭的速度不能太快,避免衝擊力過大導致皮膚疼痛感加大,或者我們也可以將燙傷部位浸泡在冷水裡面,直到沒有疼痛感為止。但記住這時候不能用冰塊進行冷敷,這樣會造成凍傷。
  • 寶雞家長帶娃吃火鍋不慎打翻鍋 孩子不慎燙傷
    原來,家住寶雞扶風縣的軒軒和家人外出吃火鍋時,被火鍋的熱湯給燙傷了。直到現在,一家子回想起來還心有餘悸。  9月2日上午,記者來到了西安市中心醫院。在燒傷整形科的病房裡,記者見到了軒軒和他的奶奶。  軒軒的奶奶:「當時是8月10號的晚上,娃去了以後在座上坐著呢,不知道桌子是咋動了一下,(熱湯)就給娃倒身上了,把娃的手、腿燙了。」
  • 小孩被100度開水燙傷,寶媽的緊急的做法,讓醫生連連稱讚
    醫生聽了媽媽的做法後,稱讚了她,因為燒傷兒童的黃金急救時間只有兩分鐘,如果直接送到醫院,治療就會延遲。如果不是母親的及時搶救治療,孩子的生命可能會有危險。雖然小剛的媽媽很聰明,但是像燒傷這樣的事故是可以避免的。父母應該做好這些事情,以免燙傷自己的孩子。
  • 燙傷後怎麼處理?提醒:掌握這幾個方法能夠及時處理燙傷
    人們會常接觸熱水、蒸汽或廚房鍋爐等生活必需,所以燒燙傷的意外屢見不鮮。燙傷病情可大可小,如果沒有第一時間處理好,將會給人帶來身體及心靈雙重傷害。因此,燙傷後的正確應急措施非常重要,掌握這幾個方法及時處理燙傷,能將傷害降到最低。1、用冷水衝洗傷口。當身體某個部位剛被燙傷時,一定要第一時間用乾淨流動的冷水進行衝洗。
  • 央視曝光「傷人暖寶寶」:睡一覺就被燙傷,卻有無數孩子在用……
    我們身邊這些常用的物件都有燙傷隱患,家長們一定要慎之又慎。 3、熱水袋 之前就有一個新聞報導,5歲女孩在床上睡覺,天氣很冷,家裡沒有空調,媽媽擔心女兒夜裡冷,就把熱水袋灌滿熱水放進女兒被窩。 十幾分鐘後,媽媽突然聽到女兒「哇哇哇」撕心裂肺的慘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