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別毒蘑菇 「民間識別法」千萬別信

2020-12-11 華西都市報

辨別毒蘑菇 「民間識別法」千萬別信

  

■天府早報記者趙霞實習生廖丹琳
  近段時間,四川雨水充沛且持續時間長,雨水之後,便是各種菌類蘑菇旺盛生長的時節。有那麼一部分人,喜歡趁著這個時候品嘗鮮菌,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品味野生蘑菇鮮美的同時,選擇無毒可食用的蘑菇顯得尤為重要。
  天府早報記者通過調查發現,不少市民對於菌菇類的認識、選擇以及烹飪等方面,還存在很多誤區。
  夏季是蘑菇旺盛生長的季節,不少人為了嘗鮮,竟冒險摘下野生蘑菇來吃,卻不知這樣的行為到底有多危險。7月23日,在四川省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的覃爺爺(化名)一家四口,因幾天前誤食了野外採的蘑菇而中毒,所幸經過搶救才保住了性命。
  四川省人民醫院急診科住院總醫師楊雪婷建議:雖然野生蘑菇營養價值高,但其種類繁多,非專業人士要辨別蘑菇是否有毒以及其他一些特性是非常困難的,所以最好不要採摘野生蘑菇食用。當已經食用了野生蘑菇並出現疑似食物中毒症狀時,請立即前往專業醫院進行治療,最好不要自行催吐。
  食用毒蘑菇並不是個例,實際上,每年都會有人因為誤食毒蘑菇、野菜等住進醫院,「每年因為在野外採食蘑菇導致中毒,進急診重症的約有5—10例。」楊雪婷說,加上其他的食物中毒,這個人數還會更高,尤其夏季更是高發期。
  針對毒蘑菇的一系列疑問,天府早報記者聯繫了四川農業大學從事菌物學工作的田老師。他介紹,毒蘑菇在國內分布非常廣泛,尤以南方為多。因食用蘑菇中毒者,大多數都非常嚴重,有的搶救不及時就會死亡,即使搶救及時,也會產生嚴重傷害。
  田老師說,野外蘑菇絕不要亂採食,包括小鄉鎮菜市上賣的野生菇都絕不可食用。除非,你認識並且非常確定是無毒的,否則不要冒險食用。在誤食中毒後,不可擅自自救,必須馬上送醫。關於毒蘑菇的識別和鑑定,需要現場採集到新鮮的毒菇,再對照標本來識別和鑑定,任何民間的識別方法都是不可靠的。

毒蘑菇識別誤區

  1、鮮豔的蘑菇有毒,顏色普通的蘑菇沒毒
  顏色與形狀不能簡單區別蘑菇是否有毒。雞油菌、褶孔牛肝菌和大紅菌等顏色鮮豔,美味可食;而灰花紋鵝膏、致命鵝膏屬劇毒蘑菇顏色則為灰色或白色。2、長在潮溼處的蘑菇有毒,長在清潔地方的蘑菇無毒
  大部分蘑菇長在陰暗潮溼的地方,並非都可食用。鵝膏、口蘑、紅菇中一些有毒種類也生長在清潔的環境中。3、蘑菇跟銀器、生薑、生蒜一起煮,液體變黑有毒,沒變顏色就沒有毒
  蘑菇毒素不會與銀器發生化學反應。如毒蘑菇中最毒的鵝膏毒素就不會發生顏色反應。4、有分泌物或受傷變色的蘑菇有毒
  實際上,一些多汁蘑菇受傷後顏色會發生變化,它們不僅沒有毒,而且還是美味食用菌。5、生蛆、生蟲的蘑菇沒有毒
  許多劇毒的鵝膏成熟後同樣會生蛆、生蟲。

相關焦點

  • 識別毒蘑菇的九大誤區,切勿擅自採食野生蘑菇!
    每年6月至10月是野生蘑菇生長旺盛期也是毒蘑菇中毒的高發期所以,大家需要警惕了千萬別隨意採食!!有些野生蘑菇含有對人體有害成分,進食後能造成傷害,甚至中毒、死亡,這類蘑菇統稱為毒蘑菇。如含有鵝膏毒肽、鬼筆毒肽和毒傘肽的致命鵝膏、灰花紋鵝膏和黃蓋鵝膏等。我國民間流傳著許多識別毒蘑菇的方法,而這些方法存在誤區。
  • 食菌季,中毒專家教您如何識別毒蘑菇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湖南中心公布的十大最毒蘑菇 紅網時刻4月9日訊(通訊員 文娜)肉厚彈脆,吃一口唇齒留香,讓人意猶未盡! 2019年湖南蘑菇中毒事件數量全國排第三,相關報導指出湖南省蘑菇中毒事件的一些患者,表示曾經多次吃過「同樣」的蘑菇而不會中毒。事實上它們並不一樣,因為部分有毒蘑菇和可食用的蘑菇長相非常相似,其鑑定需要豐富的專業生物分類學知識,即使有採摘食用習慣的人員往往也很難識別,有時連專家也需要藉助顯微鏡等工具才能準確辨別。
  • 怎樣識別毒蘑菇?這裡有幾招
    識別毒蘑菇,Genebox基因寶這裡有幾招~同學們,我是你們的「基因寶生活研究所副所長」,上面的注音,是雲南同學對蘑菇的叫法。在雲南同學的眼中,蘑菇與菌子有著天壤之別。每年一到雨季,野生的菌子開始蹭蹭地冒出野地,雲南的同學便開始興奮地搓手手。
  • 致命毒蘑菇又來了!碰到這些蘑菇可千萬不要採摘食用
    ,鑑別需要具備專業知識並藉助一定的儀器設備,僅靠肉眼和根據形態、氣味、顏色等外貌特徵難以辨別,極易誤食而引起中毒。溫馨TIPS:毒蘑菇的識別誤區根據傳統的個別簡單方法和特定經驗來識別不同地方複雜多樣的毒菌和食用菌是造成誤食中毒的原因之一。不要嘗試用聽來的所謂的「民間偏方」去分辨毒蘑菇,因為很多方法都是訛傳,沒有科學依據。即使是專家,在分辨的時候可能也需要用到專業的儀器才能將外形相似的品種分辨開來。
  • 蘑菇是否有毒?肉眼很難分辨 專家提醒:不要輕信網傳辨別方法
    &nbsp&nbsp&nbsp&nbsp深圳市疾控中心專家提醒,許多毒蘑菇和食用菌長得十分相像,連專家都需要藉助顯微鏡等工具才能準確辨別,肉眼根本無法分辨,市民千萬不要輕信網傳辨別方法隨意採食野生蘑菇。
  • 民間蘑菇鑑別法並不可靠
    民間蘑菇鑑別法並不可靠 2020-10-19 18: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致命毒蘑菇又來了!碰到這些蘑菇,千萬不要採摘食用!
    充分認識毒蘑菇的危害 一些野生的毒蘑菇與食用菇類外形相似,鑑別需要具備專業知識並藉助一定的儀器設備,僅靠肉眼觀察其外貌特徵難以辨別,極易誤食而引起中毒。
  • 女孩吃了毒蘑菇不幸身亡 怎樣辨別毒蘑菇
    民福康近日關注到一則關於蘑菇中毒的新聞,就因為吃了毒蘑菇導致丟了性命。吃毒蘑菇10歲女孩把命丟了15日,威海有一名10歲的小女孩小米(化名),在醫院重症醫學科進行治療,經過9天的搶救,並沒有搶回她的命,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是因為小女孩在3日吃了加了「松菇」湯的晚飯,就在3日下午,小米跟隨父親一起在工廠的附近看到了很多通體發白的白蘑菇,小米的爸爸看著這些白蘑菇就跟普通的蘑菇差不多,以為自己是遇到了野生的鮮「松菇」,於是小米就和爸爸一起把它們採摘起來
  • 想體驗「毒蘑菇致幻」?千萬別拿生命開玩笑
    請記住,辨別野生菌是否可食,需要分類學的專業知識,民間傳說一概不靠譜。唯一正確的方法是:不要吃!連日來,一則「2020年上半年雲南吃菌中毒死亡人數超過雲南省患上新冠肺炎死亡人數」的消息引發網友熱論。△ 具有極強毒性、有時可致死的臭粉褶菌(Entoloma rhodopolium),看起來其貌不揚,千萬別吃不過,在近日因食用野生毒菌導致傷亡的新聞中,更引人關注的是有些魔性的「致幻視頻」傳聞。
  • 海南人 這些野生蘑菇千萬別吃!詳細圖示教你辨別
    (原標題:海南人 這些野生蘑菇千萬別吃!詳細圖示教你辨別) 每年進入夏季,各地因食用有毒野生蘑菇引發的中毒事件時有發生,嚴重的甚至導致死亡。
  • 路邊的蘑菇不要採啊!不要採!附華南華中華北常見毒蘑菇圖片
    夏季天氣炎熱,雨水充沛,氣溫適宜,野生蘑菇生長旺盛,容易發生誤食毒蘑菇中毒事件。自然界中的蘑菇種類繁多,但並非均可食用,據悉,我國的毒蘑菇約有100種。毒蘑菇又稱毒蕈,食用野蘑菇中毒事件一年四季都有發生,但以春夏季蘑菇生長繁殖季節最為多見。
  • 野生毒蘑菇的九大誤區,切勿擅自採食野生蘑菇!
    也是毒蘑菇中毒的高發期所以,大家需要警惕了千萬別隨意採食!!有些野生蘑菇含有對人體有害成分,進食後能造成傷害,甚至中毒、死亡,這類蘑菇統稱為毒蘑菇。如含有鵝膏毒肽、鬼筆毒肽和毒傘肽的致命鵝膏、灰花紋鵝膏和黃蓋鵝膏等。我國民間流傳著許多識別毒蘑菇的方法,而這些方法存在誤區。誤區一:顏色鮮豔的蘑菇有毒可食用蘑菇也有顏色鮮豔的,而毒蘑菇也有顏色樸素的。
  • 雲南普洱驚現巨型毒蘑菇 野外如何辨別毒菌
    中國商務新聞網訊 8月4日,一朵外形奇特,尺寸巨大的神秘蘑菇驚現雲南普洱太陽河國家公園小熊貓莊園。這朵巨型神秘蘑菇呈不規則形,分成了高低不同的幾層「平臺」,好似由幾朵蘑菇組成,實則連成一體,正面看上去類似木紋呈土褐色,背面則由很多細小的褶皺構成,富含水分。
  • 這樣的蘑菇千萬不要吃!小心吃完見小人!
    夏天來了,大雨過後,小蘑菇們又在探頭探腦,饞嘴的人們也在蠢蠢欲動。網上關於吃蘑菇中毒的案例、段子層出不窮。一位不知名的網友。民間頗有一些「教你辨別毒蘑菇」的方法,然而並沒有科學依據。它們不但不能幫你大飽口福,輕信並實踐了這些方法,反而是造成誤食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嚴重的甚至會致命。
  • 「路邊的蘑菇不要採」,誤食會要人命!這些常見毒蘑菇記清了
    /重點/別輕信並實踐民間「毒蘑菇識別法」每年三四月正值毒蘑菇生長旺季,一大波野生蘑菇又開始冒出來,其中也夾雜著不少毒蘑菇,由於有些毒菌和食用菌的外部特徵沒有明顯區別,且至今還沒有找到快速可靠的毒蘑菇鑑別方法,因而人們誤食毒蘑菇而引發中毒的事件時有發生。根據傳統的個別簡單、特定經驗和方法來識別不同地方複雜多樣的毒菌和食用菌正是造成誤食毒菌中毒的原因之一。一些毒蘑菇中毒事件的患者表示過:在家鄉多次吃過「同樣」的蘑菇而不會中毒。
  • 內含福利|毒蘑菇出沒!請收好這份毒蘑菇圖鑑!
    鮮豔的蘑菇都是有毒的,無毒蘑菇顏色樸素。」這一條是流傳最廣、影響力最大、殺傷力最強的一句,甚至上升到了箴言的高度。鮮豔的蘑菇有毒這一印象做註解的,是毒蠅鵝膏。鮮豔的形象構成了「我有毒,別吃我」的警戒色。但不是所有長相樸素的蘑菇就沒毒,比如大名鼎鼎的「毀滅天使」白毒傘就又樸素又毒。
  • 野生蘑菇別亂吃,有的毒蘑菇致死率高達80%!
    山東7歲男孩誤食毒蘑菇住進ICU毒素導致男孩心臟和腎出現衰竭症狀經記者採訪知其家人是被民間流傳的「土方法」誤導了(認為顏色鮮豔的蘑菇有毒,淺淡顏色的蘑菇沒毒)這種判斷方法是不科學的野生蘑菇毒性難以辨別食用還需謹慎!
  • 有毒,別碰!貴州最常見的30種毒蘑菇曝光
    不少貴州人都抵擋不住美味的誘惑,因此,這段時間,也是野生蘑菇中毒高發時期。吃野生菌的季節又到了,發布君特別提醒大家:野生毒蘑菇中毒,目前尚無特效解毒治療方法,野生菌不能隨便吃!那麼,貴州有哪些常見的毒蘑菇呢?
  • 毒蘑菇出沒 請收好這份重慶毒蘑菇圖鑑
    第1眼消息,數據顯示,我國的蘑菇種類達400餘種,毒蘑菇約有100餘種,分布廣泛,引起人嚴重中毒的有10餘種。以上僅僅是部分有毒的蘑菇,還有很多沒有列出來的毒蘑菇。在民間,也流傳著許多識別毒蘑菇的方法,然而其中存在不少誤區,並不完全靠譜。
  • 珍愛生命,遠離毒蘑菇!權威專家教你識別常見毒蘑菇
    3月16日,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印發《關於做好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工作的通知》,部署加強誤食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工作。 野生蘑菇種類繁多,有毒無毒蘑菇僅憑肉眼難以辨別,一旦誤採誤食,發病急,病死率高,對群眾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危害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