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聞棄禪跳牆來,佛跳牆到底由何而來?

2020-12-21 十二道風味

佛跳牆是我們眾人皆知的一道菜,又叫做 「福壽全」,是福建省福州市的第一名菜,也是福州名菜館聚春園於清朝同治年間首次創作出來的名菜。佛跳牆主要由魚翅、魚肚、魚唇、鮑魚、海參、蹄筋、火腿、瑤柱、冬菇等二十八種原材料配製而成,加入了紹興酒或者其他酒類,並且貯入酒罈之中,拌上泥密封,用文火蒸製十多個小時才做成的。佛跳牆的味道鮮美至極,芳香四溢,是秋天和冬天兩季的精品佳餚。"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清朝的一個秀才這樣讚嘆到這道菜後,"佛跳牆"一名由此而來。

其實啊,佛跳牆的原名叫做「福壽全」,在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的時候,福州官錢局的一名官員驕陽跋扈,他宴請當時的福建布政使周蓮,他為了巴結布政使周蓮,命令他的親戚和下屬親自主廚,在紹興酒罈當中裝入雞肉、鴨肉、羊肉、豬肚、鴿蛋以及海鮮等十多種原、輔料,煨制而成,並且取名為福壽全。周蓮品嘗之後,覺得非常好吃,並且讚不絕口。他詢問到這道菜的名字,這個官員說這道菜取「吉祥如意、福壽雙全」的含義,名叫「福壽全」。這便是佛跳牆的原名「福壽全」的由來。

到了後來,朝廷裡的有一個衙廚姓鄭,叫做鄭春發,他學成了烹飪福壽全的方法之後把這道菜改進了很多,改進之後,口味竟然更勝於福壽全。直到御廚鄭春發開辦「聚春園」的菜館的時候,這道菜竟然轟動了整個榕城。後來,有一批秀才們,他們來到了這裡嘗道此菜,當福壽全上席啟壇後,整個屋子飄滿了香味,葷香四溢 ,其中有一個秀才喝醉酒以後,觸發了詩興以後,當即漫聲吟詩道:「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同時,在福州話中,「福壽全」與「佛跳牆」發音也基本相同。從此以後, 人們引用詩句意,普遍稱此菜為「佛跳牆」。

1965年在廣州南園和1980年在香港,我國以烹製佛跳牆為主的福州菜引起了巨大轟動,在全世界掀起了佛跳牆熱潮。各地的華僑在外國創辦飯店,他們基本都用佛跳牆菜來招待外國的顧客。佛跳牆還在接待美國總統、英國女王等國家元首的國宴上登過席,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此菜便由此聞名於世。

相關焦點

  • 佛跳牆:佛聞棄禪跳牆來,傳承百年,承載的是歷史,徵服的是味蕾
    有些菜品在選料方面極為嚴格,製作非常的精細做到了色、香、味、形,器俱佳,比如說佛跳牆。佛聞棄禪跳牆來佛跳牆是福建名菜,也是國宴當中的經典菜品,受到了國內外領導和貴賓的喜歡。所選用的食材非常名貴而且製作精細,關於佛跳牆有這樣一句話:佛聞棄禪跳牆來,足以見得該道菜品有多麼美味了。
  • 佛跳牆何談讓佛「棄禪跳牆」,又為什麼被譽為「國菜」
    不少網友都知道佛跳牆這道菜,它以食材珍貴多樣、營養豐富而廣為人知,更是被譽為「國菜」。但佛跳牆何談讓佛「棄禪跳牆」,有什麼魅力能成為「國菜」,它的背後又有哪些故事,接下來的文章將帶大家深入了解。圖片來源於網絡有一回,一批文人墨客來到聚春園設宴,當福壽全上席啟壇時,瞬間葷香四溢,其中一名秀才詩興即發,當場吟誦道「壇起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
  • 臺飯店年菜佛跳牆 可豐可儉佛聞棄禪(圖)
    臺飯店年菜佛跳牆 可豐可儉佛聞棄禪(圖)     神旺大飯店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臺北喜來登飯店今年有「一品」、「富貴」與「鴻運」3款佛跳牆,其中每盅6,600元的「鴻運佛跳牆」內有30頭鮑魚10顆、豬肚、魚皮、慄子、芋頭、排骨酥、蒜頭、香菇、乾貝、靈芝菇、雞湯。
  • 「佛聞棄禪跳牆來」是真的嗎?4招簡易做法,你也可以做佛跳牆
    佛跳牆,又名「滿壇香」、「福壽全」,是閩菜發源地福州的一大招牌名菜,因「福壽全」在福州話中與「佛跳牆」發音雷同,後來「佛跳牆」的叫法反而流傳更廣。關於「佛跳牆」的起源,有這麼一個傳說:按福建風俗,新媳婦出嫁後的第三天,要親自下廚露一手茶飯手藝侍奉公婆,以展示持家技藝、博取賞識。
  • 福建小吃佛跳牆,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
    佛跳牆,原名「葷羅漢」,又名滿壇香、福壽全,是福建福州的當地名菜,屬閩菜系。相傳,它是在清道光年間由福州聚春園菜館老闆鄭春發研製出來的。鄭早年在清衙門布政司周蓮府中當廚師,後來鄭春發辭去了衙廚,與人合夥開設了聚春園菜館。一天,有幾個秀才也慕名到聚春園飲酒品菜,鄭春發即捧此菜上桌。壇蓋揭開,頓時滿堂葷香,令人陶醉。有人脫贊曰:妙哉!,妙哉!
  • 非遺印記:壇啟菜香飄四鄰 佛聞棄禪跳牆來
    但滿漢全席的頭牌非「佛跳牆」莫屬!佛跳牆說到「佛跳牆」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他叫鄭春發。佛跳牆有一天,福州「官前月」錢莊的老闆請周蓮去家裡吃飯。老闆娘是浙江紹興人,烹調技藝也是很不錯。當店小二打開陳酒罈子蓋子時,那悶足了的香氣撲鼻而來,秀才們頓時放下了架子,伸著腦袋,吸溜鼻子,流了口水,連稱奇哉美哉。有一位脫口說道:"即使佛祖聞菜之香,亦必跳牆破戒偷嘗"。另一位秀才問這是什麼菜,店小二答道是"罈子煨菜",秀才連連擺手搖頭:太直太俗,不雅不妥,於是即興道:"壇啟菜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眾人齊聲稱妙,此菜以"佛跳牆"命名最耐靈味。從此,"罈子煨菜"變成了"佛跳牆"的雅稱。
  • 「佛聞棄禪跳牆來」也是各國元首、英國女皇稱讚的「中華第一湯」
    福建代表菜:佛跳牆有關佛跳牆的來歷很多,其中一說是很久以前,一幫乞丐把乞討來的各種殘羹剩飯混在一起吃,反而味道鮮美。有人得此啟發,把各種原料雜燴於一甕、配之以酒,這便是佛跳牆的雛形。還有一說,清末時福州一位烹飪高手以雞鴨、豬肉同入紹興酒罈內煨制,結果此菜奇香無比,在當地成為佳品,文人墨客慕名而來並賦詩曰:「佛聞棄禪跳牆來」,由此得名佛跳牆。
  • 《食物語》佛跳牆背景介紹 佛跳牆實用性詳解
    下面就讓小編來為大家講解下食物語佛跳牆實用性詳解吧~~ 食物語佛跳牆實用性詳解: 喜歡撩撥美人,溫柔多情的雍容貴公子 CV阿傑 ... 在食物語手遊中佛跳牆這個食物人物是什麼屬性呢?都有哪些背景故事呢?
  • 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宴公館四季火鍋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佛跳牆,乃福建的傳統名菜,集山珍海味之大全,譽滿中外,至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在這位中國烹飪大師的製作下,佛跳牆風味獨特,湯濃色褐,卻厚而不膩。製作工序相對複雜,食時香飄四座,回味無窮。其中含有水魚、南非幹鮑、魚翅、貴妃雞、花膠、魚唇、野生菇菌等,營養成分高。招牌雞鮑翅,採用肉質鮮嫩的陽山雞、魚翅、南非幹鮑和魚唇,配以雞骨和魚翅熬成的湯底。
  • 佛跳牆的來源
    "壇起菜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熟悉閩菜的人一聽到這句詩應該就能馬上知道這是在說閩菜的頭牌"佛跳牆"了。作為福建名菜佛跳牆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在清朝時更是清宮滿漢全席中首推的美味。
  • 食物語佛跳牆圖鑑 佛跳牆背景故事與屬性一覽
    佛跳牆  CV阿傑  喜歡撩撥美人,溫柔多情的雍容貴公子。  『壇啟葷香飄四鄰』,你也是聞到我的香氣,越牆而來的嗎?背景故事  佛跳牆誕生於光緒年間,原來叫「福壽全」,但從文人為他所題的詩句「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中得來的這個名字顯然流傳更廣。  雖然沾了個佛字,但形象跟和尚並沒多大關係,倒是因為這個新名兒,坊間傳出過連高僧都為追隨他而拋棄佛門多年修行這種真假難辨的說法,本人對這件事情的態度是笑而不答。
  • 《天涯明月刀手遊》佛跳牆做法分享 佛跳牆如何做
    導 讀 天涯明月刀手遊裡的佛跳牆怎麼做呢?
  • 天涯明月刀手遊佛跳牆怎麼做 佛跳牆做法介紹
    天涯明月刀手遊佛跳牆要怎麼做?遊戲中我們要是玩廚師的話可以去做菜了,但是也是需要先得到食譜的,今天要做的就是佛跳牆,下面由18183小編為大家帶來佛跳牆食譜做法吧~ 天涯明月刀手遊佛跳牆食譜做法
  • 《天涯明月刀》手遊佛跳牆怎麼製作 佛跳牆製作方法
    導 讀 【九遊攻略】天涯明月刀手遊佛跳牆食譜怎麼做?
  • 閩菜之首佛跳牆!
    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一道可以榮登大雅之堂,也可以走入尋常百姓家的佛跳牆;一道可以為主食,也可以為湯汁的佛跳牆。佛跳牆,有濃湯的渾厚,有海參的脆爽,有鮑魚的滋補,有魚翅的勁道,湯料精選老雞老鴨,金華火腿,五花肉,排骨等文火熬製而成,再賦予主料的搭配,操作簡單,佛跳牆內無需額外添加任何東西,用水蒸到高湯沸騰即可,也可微波爐操作,真材實料看的見,濃鬱的香氣瀰漫在四周,讓你的嘴巴來一場曼妙的旅行,老火老湯佛跳牆,真材實料全乾貨,滋補養生
  • 「佛跳牆」到底是道什麼菜?
    佛跳牆,中華名菜,曾經好幾次登上國宴的一道佳餚,因為使用了大量的名貴食材,熬煮出來的口味據說是「神仙聞了都站不住」,這道享譽海內外的菜餚,被人們稱為是「貴菜」,是土豪們才吃得起的菜。
  • 揭秘即食佛跳牆的秘密,天然上品真材實料!首選祥合佛跳牆!
    壇起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雖然很多人聽說過佛跳牆,但是不曾了解,本文主要針對各種常見問題為大家答疑解惑。2.為什麼要叫佛跳牆?答:相傳,幾名秀才來館飲酒品菜,堂官捧一壇菜餚到秀才桌前,壇蓋揭開,滿堂葷香的菜餚,秀才聞香陶醉。
  • 佛爺也跳牆?讓人念念不忘的美食——聚春園佛跳牆製作技藝
    佛跳牆,佛爺也跳牆?佛跳牆佛跳牆,顧名思義,就是和尚聞了它的香味也得急得跳牆!這可不是雜家胡編亂造。成就了「佛跳牆」。傳說不見經傳,卻在民間流傳,這更充分說明了佛跳牆這道菜經久不衰的魅力。當然,這個傳說是真是假,咱們另當別論,但是,就因為這個傳說,「佛跳牆」名聲大噪!不過嘛,和尚著不著急這個我不清楚,但是我可是非常的著急了!
  • 《食物語》佛跳牆藥浴攻略 佛跳牆選什麼藥浴好
    導 讀    食物語佛跳牆藥浴選什麼比較合適?
  • 探秘佛跳牆製作技藝
    佛跳牆原名4月9日,記者走進廈門市邵公館餐廳的廚房,探秘佛跳牆的製作技藝。  據邵公館餐廳的廚師長蔡毅鵬介紹,正宗的佛跳牆需要十八種主料、十二種輔料互為融合。包括雞、鴨、豬骨、蹄尖、蹄筋、魚高肚、魚翅、海參、鮑魚、乾貝、鴿蛋、花菇等原料與輔料,分別採用煎、炒、烹、炸多種方法,加工調製後,分層裝進壇中。  由於「佛跳牆」是把幾十種原料煨於一壇,既有共同的葷味,又保持各自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