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麗是雲南緊挨著緬甸的邊境城市,是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一個縣轄市。在這座不大的城市裡,居住著雲南的少數民族,傣族。這個城市橫跨中緬兩個國家,位於中國一側的叫做銀井寨,緬甸的南邊則叫芒秀村,獨特的地理位置,讓這裡的人文風情有著不一樣的混合氣質,美食也不例外。
獨特的位置在,美食上的體現可見一斑,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這裡的早餐文化,幾乎每一家當地人開的早餐店裡,都能夠同時發現中緬兩國的美食元素,雖說店裡的姑娘們都穿著特色鮮明的帶族服飾,但是他們中不一定都是如假包換的傣族姑娘,入鄉隨俗的緬甸姑娘穿起來出來打工,在這裡是常有的事,聰明的傣族老闆為的就是保證緬甸美食的純正口味。
為了第一頓美食,一直餓了很久,滿心期待著是只有在這裡才能吃到的味道——緬味跟傣味的混合。聽當地人介紹,有一家店鋪,剛剛開業不到一年,就把旁邊四五家的生意給擠掉了,但是外表看起來是非常普通的店面,到底有什麼樣的魅力?
聽到地人介紹,在這邊吃的最多的應該是餌絲,還有稍細一點的米線,那這兩個都是這邊地地道道的食物,奶茶和稀豆粉則是緬甸那邊傳到中國的。瑞麗的餌絲、米線,再加上緬甸正宗的稀豆粉奶茶,以及牛羊肉等傳統美食,是生活在瑞麗的人們每天不可或缺的美食,你可以探知任何一種事,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隨心所欲混合搭配,再加上大大小小十幾種不同的佐料和小菜,每個人都可以重新創造出舉世無雙的專屬味道。
餌絲看起來有點像烏龍麵,米線有點像香港的公仔麵。餌絲聞上去有一股,豆和草混合的味道,在上面放上佐料,首先香菜,然後自製的辣椒麵以及鹹醬油,再加一點緬甸那邊的香粉,吃起來簡直了。
這裡的早餐,可以說是精益求精,不厭其煩,不論走進哪家早點,都會有一溜大碗小碟,瓶瓶罐罐,裝的是各種佐料。店老闆每天早上4點起床開門營業,經常是不到中午就賣空打烊了,雖然說這家店鋪開在郊區,即使路程不近,也阻擋不了每天早晨領而來的遊客和居民。到底味道有多贊,嘗過才有發言權。豆粉有點像潮州粉果的感覺,粘粘的,面面的,吃起來非常有嚼勁,鹹醬油真的非常新。稀豆粉是用上等黃豆加水,浸泡一天或者一夜,然後用石磨磨成粉狀,後熬製而成,而雲南餌絲,其實就是優質的大米、糯米代替面,做成麵條狀。稀豆粉的香,再加加上彈性的餌絲拌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吃上一口,濃香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