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通南達,東融西合,銜接長江經濟帶,手挽粵港澳大灣區。」12月3日,貴州大學管理學院教授、貴州省物流行業協會副會長高波接受採訪時說,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建設,將重組貴州物流格局,拓展貴陽發展空間,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新動能。
西部陸海新通道,對西部地區到底有多重要?高波認為,從物流行業的角度來看,可謂是一條通道聯通全球。
這條大通道,利用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等多種運輸方式,由重慶向南經貴州,通過廣西北部灣等沿海沿邊口岸,通達東協主要物流節點,進而連通國際海運網絡輻射全球。
目前,貴州進出口貨物主要從重慶經長江東向上海出口,也有部分貨物通過廣州和湛江出海。高波說,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建設,將使貴陽這樣的西部內陸城市走到對外開放的前沿,形成距離最近和最便捷的對外貿易路徑,助力「黔貨出山」和「海貨入黔」。
具體來看,從貴陽通過西部陸海新通道出海,路程將縮短700餘公裡。相比傳統的江海聯運,貴陽的貨物從北部灣出海抵達東協主要港口節約10至15天,物流成本將節約20%至30%,有的甚至會節約一半左右。
今年8月,國家發改委印發《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貴陽被列為西部陸海新通道上的節點城市和重要樞紐。在高波看來,貴陽已經具備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基礎。
2008年以來,貴陽市大力發展現代物流,南部以改貌為中心,北部以貴陽綜保區、都拉營貨場為重點,東部以雙龍航空港經濟區為支撐,西部以金清電商物流園為補充,南北聯動、東西互補的格局初步形成。
貴陽市現代物流技術應用已有一定水平,初步實現運輸、倉儲、裝卸搬運、配送等信息化管理。城市物流的節點和網絡布局得到不斷完善,城鄉配送體系初步形成。
在此基礎上,貴陽怎樣更好地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呢?高波建議,要暢通各種運輸方式和各物流據點之間的連接,採用先進物流技術裝備,推進物流標準化建設;要引導物流企業轉型升級和動能轉換,走規模化、集約化發展之路,培養一批實力雄厚、模式先進的大中型物流企業。
同時,要大力發展智慧物流、綠色物流,著力提高物流發展的質量和水平,增強服務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能力;要優化城鄉物流配送網絡,加強末端網點短板建設,提高配送效率;要推進物流與製造業融合,發展各種製造業物流。
在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背景下,貴陽與重慶、南寧等同為通道上的重要城市。「貴陽應該在物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合作、信息聯通、貿易協作、旅遊開發等方面,加強與通道上各城市的合作,共享開放紅利。」高波說。
西部陸海新通道,不僅是交通物流通道,也是聯通國際國內的一條貿易走廊、產業走廊。貴陽該如何抓住這一重大歷史機遇?高波表示,貴陽不但要發展「通道經濟」,更要大力發展加工製造業和實體經濟,匯聚商流,繁榮貿易,形成產業集聚。
「圍繞新通道,貴州物流將形成以貴陽為中心,以遵義、都勻、畢節、安順為主要節點,以北聯南下為主要發展方向的新格局。」高波說,由於貴陽處於西南地區的幾何中心,未來將會成為西部地區最重要的物流中心城市之一。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彭剛剛
(《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將拓展貴陽發展空間》由貴陽日報為您提供,轉載請註明來源,未經書面授權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