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寧住廟前,不住廟後」,是什麼意思?

2020-12-17 每日農經播報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

在農村,流行這一些俗語,這些都是農民生活經驗的總結。有一些是天氣預報類的,比如蜻蜓低飛要下雨;還有一些事生活經驗類的,比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除了這些,俗語幾乎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們言簡意賅,直白易懂,蘊含著無窮的道理。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這些俗語慢慢的被人所忘記了,在農村也只有一些老人還知道這些俗語,很多年輕人都一問三不知。在小編看來,這些俗語可以說說我們文化的瑰寶,我們還是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把這些俗語傳承下去。以下的這幾句俗語,你知道多少呢?

一、窮算命,富燒香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越窮的人就願意去算命,看看自己什麼時候才能富貴。的確,我們經常看到那些沒有錢的人就願意相信命,如果有所謂的「大師」說他不是富貴命,他可能就順應了大師的說法,整天什麼也不想幹,完全不從自身想辦法。富燒香是說有錢人信奉佛教,他們希望佛祖能夠保佑自己的財富能夠一直下去。其實,算命燒香的富人窮人都有,這裡就是說那些不靠自己,只知道靠外在因素來改變自己的人。

二、寧住廟前,不住廟後

寺廟是一個神聖的地方。在農村的傳統觀念裡面,這些神靈是住在廟裡的,如果打擾了他們的清靜,是要受到懲罰的。那為什麼寧願住在廟前,不住在廟後呢?是有這樣的說法的。寺廟每天都會有很多 人呢去裡面祈願,希望神靈能保佑自己。如果房子修在寺廟的後面的話,這些去祈願的人跪拜就會朝向自己,這樣子是折壽的的一種表現。因為人們覺得如果有沒有關係的人給你行跪拜禮的話是要折壽的。

三、十年雞頭勝砒霜

這句話說得就是生活經驗了,像那些養了很久的雞的雞冠是不能吃的,雖然看起來很紅很漂亮,,但是恰恰就是越漂亮的東西越有毒。這些很老的雞雞冠裡面沉積的毒素很多,吃了是要中毒的,這種中毒的現象堪比吃了砒霜。所以農民就會說十年雞頭勝砒霜。

對於這幾句俗語,農民朋友們都是怎麼看的呢?你們贊同這種說法嗎?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與我們進行分享。如果有其他有趣的俗語,也可以與大家分享。

相關焦點

  • 俗語「寧住廟前,不住廟後」是什麼意思?寺廟後面真的不能住人嗎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五千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也形成了不少的民間俗語,這些俗語雖然通俗,卻又發人深思。它們是勞動人民的生活實踐經驗的總結,一般都是經過口口相傳而來,這些俗語也反映出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在日常生活中有這麼一句俗語「寧住廟前,不住廟後」,為什麼有這種說法呢?
  • 農村俗語「寧住孤墳千年,不敢廟內半宿」啥意思?廟比墳還可怕?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上到天文地理,下到為人處事,其中還有很多俗語是祖輩告誡後代出門在外應該注意的事情,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寧住孤墳千年,不敢廟內半宿」,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話「廟前貧,廟後富,廟左廟右出鰥孤」,說的是什麼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地區以前有很多寺廟,這些寺廟往往建立在比較偏遠的地方,例如山裡或者是荒郊野外,農村的老人們經常會說「廟前貧、廟後孤,大廟左右出寡婦」「寧住廟前不住廟後,寧住廟左不住廟右」 「廟前貧,廟後富,廟左廟右出鰥孤」 這些話。
  • 「寧在廟前蓋,不在廟後起」,廟後面住有啥忌諱?看完終於明白了
    中國農村地方很大,過去人口也不多,所以蓋房這個問題在過去實際上是沒有什麼規劃的。農民們看中了一個地方,只要沒有人跟他搶,就可以蓋在那裡。但是,農村人蓋房選哪裡都沒有問題,只有一個地方不會選,那就是廟的後面。
  • 農村俗語:「寧睡孤墳,不進廟門」,「廟門」為何不能進呢?
    以前的交通很落後,人們外出基本上都是靠步行,比如以前的讀書人上京趕考,遠一點的地方就需要半年甚至一年時間才能走到,因此以前的人們大多都是出門在外,有句俗話叫「寧睡孤墳,不進廟門」,這也是告誡人們出門在外,晚上睡覺應該注意的事情,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有沒有道理?
  • 農村俗語「廟上的門,接血的盆,姑娘的嘴唇,火燒雲」,啥意思?
    農村的老人喜歡說俗語,孩子們經常能聽到,耳濡目染,逐漸地就在無形之中知道了很多俗語,有的俗語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有的俗語則像順口溜,說起來很有意思,還有的俗語看字面的意思很難懂。
  • 農村俗語「一人不住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是真的嗎?
    農村俗語「一人不住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是真的嗎?這是一句古老的農村俗語。在古代社會,這句俗語是非常適用的,是一句警告語,勸告人們在一人出行的時候,要保管好自己的財物,遇事要小心謹慎,避免遇到歹人謀財害命,到時候就悔之晚矣。
  • 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有什麼意思呢?
    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有什麼意思呢?文|西瓜與歷史古代人的智慧真的是我們不能想像的,他們所說所做都是非常值得我們借鑑的。像一些俗語什麼的,也要吸取精華,才能做到最優秀的自己。有一句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最近很多人都對它存在問題,對這句話存在很多疑惑。這句話還得分開來分析。第一句,一人不進廟。第一個意思是說因為很多佛像長得有點兇神惡煞的,但是人們信奉的非常的厲害,就是怕嚇著進廟的小,怕這些人因為自己做了惡事,受到神靈的懲罰。
  • 農村俗語「一人不住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老話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一人不住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老話在理嗎?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很多的老話俗語之所以至今還在發揮著作用,就是其中的寓意匪淺,有的甚至可以說是至理名言,雖然現如今的生活跟過去已經不同,有了明顯的改變。
  • 農村老人說:「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抬樹」,啥意思?
    生活在農村,經常老人說:「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抬樹」,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其實都是為了提醒世人: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無,下面我們簡單分析一下。一,一人不進廟。那為什麼古人說「一人不進廟」呢?我們看古裝電視劇,古人在出門的時候,尤其在荒郊野外,經常有住廟的習慣。因為住廟比較方便,廟一般都在荒郊野外,尤其是寺廟,很多都在深山老林裡,在那種地方,要想找個旅館,就很難了。但有時候走路趕到那裡了,又天色已晚,沒辦法,就得住廟。
  • 農村老人常說「寧住荒墳,不住古廟」,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在農村,我們習慣了簡單的生活,每每傍晚時分也是農村最為熱鬧的時候。家家戶戶早早吃完晚飯,手拿蒲扇,慢悠悠的行走在夕陽西下的鄉村古道。那景色猶如「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對於農村年長的老者來說,聊天成了時下農閒時一大樂趣,他們圍坐在村頭樹蔭下,三三兩兩談論著今年的農事,以及村莊的新鮮事,時不時在他們口中飛出幾句經典的俗語,引起眾人的深思,其中有三則俗語,讓我記憶猶新,今天分享給大家,我們一同討論。
  • 農村俗語:三人不抱樹,二人不看井,為何一人不進廟
    讀者朋友們大家好,這裡是《笑對農哥》欄目每日為大家分享的最新三農資訊與故事,如果喜歡農村話題的朋友可以點擊上方關注,今日話題:農村俗語:三人不抱樹,二人不看井,為何一人不進廟社會的發展,農村的俗語也在慢慢地消弱。
  • 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後半句更精華,古人的處世之道
    有意思的是,我們今天所踩過的坑,古人幾乎也都踩過,他們為此而留下了很多的告誡,好讓我們能夠儘量少踩一些坑,比如說這句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一人不進廟」意思就是說,只有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不要隨意進入廟宇,這是因為古代的寺廟往往在那些比較偏僻荒涼的地方,畢竟寺廟是出世的修行人居所,若是建在繁華鬧市的話,給人感覺也難免怪怪的。
  • 住廟前好還是廟後好 住在廟旁邊有什麼講究
    寺廟是我們拜拜,香火鼎盛的地方,如果只是去拜拜那都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是住寺廟附近,那還是有些講究的,那麼大知道住廟前好還是廟後好呢?住在廟旁邊有什麼講究?那麼下面就由風水知識大全為大家揭曉下吧!住廟前好還是廟後好:住廟前好  從風水角度講,房子前方為名堂,以開闊為宜,但是廟宇一般比較高大,如果住在廟後,那廟就會遮擋了房子,衝剋房屋主人,是不吉利的。所以,住廟前好。
  • 農村諺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是什麼意思?
    其中,有一句農村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我們很難從字面上理解這句諺語的深層含義。那麼這些詞是什麼意思呢?在中國古代,盜竊和搶劫非常頻繁,尤其是在諸如寺廟等偏遠地方,有些地方甚至成為逃犯或劫匪躲避災難的地方,據說在中國唐朝,一個商人晚上住在寺廟裡,廟主想為了錢殺了他,後來,案件告破,兇手被捕,後人被警告不要單獨進入寺院,因為寺內的一些僧侶有很多壞人,所以他們有惡念,喪命。
  • 老話說:「一人不進廟,二人不觀井」,為何一個人不能進廟呢?
    很多農村俗語都是通過人們口耳相傳,能流傳至今已經很不容易了,雖然有些俗語早已過時,但也有一些俗語依然值得今人借鑑。比如有這麼一句俗語叫做:「一人不進廟,二人不觀井,三人不抱樹」,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 農村俗語「寧丟家財萬貫,不舍房屋面南」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一直覺得,農村裡的老人是很有智慧的一群人,他們嘴裡經常會說一些咋聽覺得莫名其妙的話,但經過一段時間後,又無意間神奇地一一驗證了。前面已經給大家陸續分享了一些,今天說的這一句農村俗語叫做「寧丟家財萬貫,不舍房屋面南」,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究竟有沒有道理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 俗語:廟小妖風大,水淺王八多,是什麼意思?蘊含深刻哲理
    俗語「廟小妖風大,水淺王八多」,我們常常會聽到別人脫口而出這句話,通常是在什麼情況下呢?在比較憤怒的情況下。例如有人對某個公司領導說,你們這個公司真是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其實就是在埋怨這家公司內部管理混亂,人員情況複雜,正氣得不到弘揚,歪風邪氣滿天飛的狀況。那具體怎麼來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呢?中國是盛行佛教的國家,各種大大小小的寺廟遍地都是,但是寺廟一般都規模不大,且建在比較偏遠的山上或者郊區。
  • 「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做什麼?民間俗語教你做人
    「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做什麼?民間俗語教你做人中文是一門很有意思的語言,不僅表達意思十分準確,而且還流傳下許多有趣的俗語諺語,這其中都凝結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中國古代文人做出了許多意境悠遠的古詩詞,簡潔凝練的成語,而歇後語和俗語則更是有趣,今天咱們就來說說一句廣為流傳的俗語。這句俗語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這句話是農間的一句俗語,字面意思也很通俗簡單,大家都能一眼看懂。
  • 農村老話「廟上的門,接血的盆,姑娘的嘴唇,火燒雲」什麼意思?
    對於農村老話「廟上的門,接血的盆,姑娘的嘴唇,火燒雲」,其實就是農村「四大紅」的一種說法,都是指的生活中常見的紅色事物而已!下面就簡單聊一下,僅供參考:這句農村老話的理解要知道,廟上的門往往是紅色的,接血的盆也會因為有血而是紅色的,而對於姑娘的嘴往往都愛塗紅也是紅色的,最後說到的「火燒雲」更是紅色的!因此被稱為農村「四大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