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莫再過半個月,就是端午節了。不知你是否和我一樣,對於端午節的記憶,除了粽子,還有一枚來自高郵的鹹鴨蛋。
高郵鹹蛋的特點是質細而油多……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頭」用筷子挖著吃。筷子頭一紮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
這段話,出自汪曾祺寫的《端午的鴨蛋》,也出現在不少中學語文課本中。
原本生活中平淡可見的鹹鴨蛋,在汪老筆下,呈現出油脂馥鬱,蛋黃細膩鮮香的畫面感,不知刺激了多少人的味蕾,閱讀的同時咽了咽口水。
汪曾祺,這個被為「中國最後一個純粹文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的「抒情的人文主義者」,一生寫下了400多萬字,有小說、詩歌、散文等多種文體,窮盡了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畫家常。
在他的筆下,各種花鳥蟲魚,鄉情民俗,江南水鄉,還有湖南臘肉,北京豆汁兒,昆明米粉,汽鍋雞,烏鍋貼魚……將簡單的風味吃食,表現得如此可觸可親,活脫脫一部行走的美食紀錄片。
難怪有人說:「如果汪曾祺先生還在世,他或許會是《舌尖上的中國》最好的製作人。」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如果你被生活打壓,被工作困擾,累了,倦了,不妨走入汪曾祺筆下的凡塵世界。那裡有平凡生活,也有人間滋味,讓你始終相信,人間值得!
1、品人間真味,容天下之事
作為《舌尖上的中國》的總導演,陳曉卿對美食向來執著,他曾說「沒有什麼是一頓飯局搞不定的;如果有,那就兩頓。」足見美食對於治癒人心的作用。
這個觀點與汪老的觀點不謀而和,沒有什麼事情是吃解決不了的。
1939年,汪曾祺輾轉來到昆明,進入西南聯大求學。
他是沈從文的愛徒,考試滿分100分 ,竟能讓沈從文打出120分。但在其他老師眼裡,汪曾祺確是一個掛科成性,只顧貪吃享樂的「壞學生」。
汪曾祺的愛吃,在當時早已風靡聯大。在那裡,他第一次見到了未加工過的葛根。周圍的同學們,見到這稀奇古怪的東西,紛紛搖頭。
汪老卻躍躍欲試,一定要買一點嘗一嘗,在眾人疑惑的目光中甘之如飴。
正是這份對於吃的興致,離開聯大後,走哪兒吃哪兒,成為了汪曾祺的標配。
汪曾祺先生說「一個人的口味要寬一點、雜一點,南甜北鹹東辣西酸」都去嘗嘗,對食物如此,對文化也應該這樣。」
吃貨的最高境界,大約就是汪曾祺這樣,從吃中細細品味人生。海納百川,眼見為食,品嘗人間至味,經歷得多,自然在心中也就化解萬事。
2、世界先愛了我,我不能不愛它
作為美食界的「扛把子」,汪老的文章,讓人讀出了滋味,也讀餓了腸胃。
沒了解汪老之前,我想,如此充滿煙火氣的人,一生一定平安順遂,沒有受到過什麼不公吧?
但越往後讀了才知道,歲月於他而言,從來沒有靜好,只有連續不斷的坎坷。
可在汪老眼裡,他所受的所有苦難,都有獨特的回味之處,都能拿出來調侃一下。
時間倒轉到1937年,日軍的飛機時常在聯大校區的上空盤旋,投放炸彈。
有一次,在上課時,警報長鳴。師生在彈片紛飛中,匆匆往郊外奔跑。
可汪曾祺在人群中卻獨樹一幟。
只見他手裡拿著一塊點心,單撿有松林的地方躲避。本人都拉住他,說他跑錯了很危險。他卻聲稱:「那裡有賣松子的,就算被炸死,還可以不做餓死鬼。」
美食對於那時的汪曾祺來說,著實可以豁出性命。對於日後的汪曾祺來說,確是支撐他不被生活打垮的精神支柱。
38歲那年被打下放後,每天都是砌豬圈、刨豬糞、背糧食,常常累得半死。
一起參加勞動的人,大多都是文弱書生,幹完活都錘頭喪氣。
汪曾祺卻自得其樂。在勞動之餘,下河摸魚,燉鍋魚湯,用吃與玩打發時間,第二天照樣精神抖擻地勞動。
「我當了一回右派,三生有幸,要不然我這一生就更加平淡了。」
熱愛生活的人,從不會被生活輕易打倒。生活是很好玩的,盡在這一蔬一飯,一飲一啄之間。
3、 汪曾祺的書,既有濃烈的煙火氣息,也有內斂的文化內涵
會吃會生活的汪曾祺,將他一生的所見所聞,都通過其純粹的文字,展現在世人面前。
在《人間草木》中,汪曾祺用筆墨,描繪了草木山川、花鳥蟲魚的認為,寫出了鄉情民俗,凡人小事的鄉土味,酣暢淋漓:
「梔子花粗粗大大,又香的撣都撣不開,於是為文雅人所不取,以為品格不高,梔子花說:「去你m的,我就是要這樣香,香得痛痛快快,你們tmd管得著嗎?」」
在《生命本來從容》中,汪曾祺滿懷溫情,回憶了他的故鄉高郵,他的父親母親,他的老師沈從文……平平淡淡的筆調,描繪最濃的人間之情。平白如話,卻又五味俱全。
「我很嚮往蘇軾所說的:「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橫生。」
在《人間有味》中,汪老網羅各地風味美食,讓人讀出了滋味,也讀餓了腸胃。
「最為名貴的自然是過橋米線。過橋米線和汽鍋雞堪稱昆明吃食的代表作。「……入門坐定,叫過菜,堂倌即在每人面前放一盤生菜(主要是豌豆苗);一盤(九寸盤)生雞片、腰片、魚片、豬裡脊片、宣威火腿片,平鋪盤底,片大,而薄幾如紙;一碗白胚米線。隨即端來一大碗湯。「湯看來似無熱氣,而湯溫高於一百攝氏度,因為上面封了厚厚的一層雞油。」
汪老眼裡,食物就是生活,生活就是食物,因而他寫食物,不僅有濃烈的煙火氣息,也有內斂的文化內涵。
4、 看看大家們是怎麼評價汪曾祺的
我國當代叛逆的文學「鬼才」賈平凹曾這樣評價汪曾祺:「他是一文狐,修煉老成精。」
沈從文對於汪曾祺的文章,每次都仔細批閱,還自行寄給相熟的報刊發表,末了還不忘說一句「汪曾祺寫得比我好。」
人民藝術家老舍更是不吝對汪老的讚美,說:「北京作協有兩個人寫文章寫得好,其中一個是汪曾祺。」
汪老的書,就像人生,交雜著各種複雜而美好的味道。就如他自己所說:
「我希望我的作品能有益於世道人心,我希望使人的感情得到滋潤,讓人啊,覺得生活是美好的。人是美好的,是詩意的。你很辛苦,很累了,那麼坐下來歇一會兒,喝一杯不涼不燙的清茶,讀一點我的作品」
是啊,人生不是一帆風順的,但對待生活的態度是可以選擇的。面對人生的壓力,我們不如像汪老一樣,做個快樂的「吃貨「,感受生活的美好。人生啊,不過一碗溫暖紅塵!
今天,汪曾祺散文著作4本,現在只要51.8元,包含《人間草木》、《人間有味》、《人間小暖》、《人生有趣》四本書,平均每本不到13元。一頓飯的錢而已,就能跟著汪老的腳步,感受中國大江南北的風味美食,感受溫情脈脈的美好人情。
會吃的人,才更懂生活。願我們看了汪老的書,都能吃出胸懷,活得隨性!
此套書包裝精美,無論是買來收藏,還是送給孩子閱讀,傳承中國內斂博大的美食文化,都是再好不過的選擇。感興趣的朋友,可點擊上方橫幅購買,千萬別忘記領5塊錢優惠券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