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島湖,如今是我國少數開放的幾個野生魚棲息地,每天都有無數來自全國各地的釣魚愛好者聚集,當然,長途跋涉釣魚,自然是花費不小。
然而近日,一位釣魚人在千島湖釣魚時,卻釣起「半米長的大泥鰍」來,有人驚呼其「發財了、這麼大一條賣個千把塊沒問題」...
釣個魚還能釣來「橫財」?這到底是條什麼「泥鰍」,竟有如此高的價值?
其實還真有——這是一條如今極為少見的野生魚,河鰻,民間也俗稱「水中人參」。
如今許多人可能不認識河鰻,然而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以前,河鰻在長江中下遊地區數量極多,屬於「常規」魚種。
漁民們捕魚、釣魚時,常常捕獲它們,且不乏數斤乃至十多斤的「巨型河鰻」...
不過,因為河鰻對江河環境要求極高,其數量逐年劇減,如今野生的河鰻已經寥寥無幾,即使經常在河邊垂釣的老釣魚人,可能也很多年沒見過了。
似蛇似鱔魚又像泥鰍
河鰻是鱔魚還是泥鰍?為何經濟價值如此之高?
河鰻即不是泥鰍,也不是鱔魚,而是屬於鰻科魚的海魚,雖然是海魚,繁殖卻是在淡水中完成,屬於鹹淡水雙奇魚,因此兼具海魚的口感和淡水魚的柔膩鮮美,自古就是魚鮮食材中的「極品」。
另外,許多人相信河鰻有神奇的滋養效果,被封為「水中人參」,在注重健康、養生的今天,其價值更是被推到頂點!
可惜的是,因為江河生態退化,河鰻跟鰣魚、刀魚等長江奇魚一樣,在長江水域中的身影也是越來越模糊...
對於釣魚人來說,能釣到這種珍稀奇魚,自然是一樁「幸事」
而對於旁觀者來說,無論是從生態角度還是經濟價值來說,越是珍貴的野生魚,大家自然希望它的數量越多越好。
這位釣魚人在千島湖裡釣到河鰻,是不是說明千島湖裡還有很多的「河鰻家族」?
這就很難說了——這是由河鰻的繁殖習性決定的!
如上所說,河鰻屬於洄遊性繁殖魚種,遊入淡水中繁殖,成魚再遊回入海口、近海地區生存。
然而,一旦河鰻長時間「滯留」淡水河流中,則有可能失去繁殖能力,同時體型生長速度加快...
——這也是為什麼這種魚,在內陸河中的數量,遠遠少於近海地區的原因,因此,即使在千島湖釣魚釣起河鰻,也不能確定湖中就有較為穩定的河鰻種群。
鑑於河鰻的習性,可能整個千島湖中,河鰻的數量也沒有多少條——甚至它有可能是湖中唯一一條...
如此珍稀的野生魚,「運氣好」釣到了能吃嗎?或者高價轉賣他人?
應該說還是可以的——河鰻雖然數量極為稀少,但目前繁殖技術較為成熟,並不屬於受保護的瀕危魚種。
(只要生態環境恢復,科學的人工增殖放流,理論來說是可以恢復其種群數量的,只是如今我國許多江河的生態環境,尚不適合河鰻大量生存)。
不過,野生的河鰻對於穩定、保留河鰻種群基因庫有重要意義,出於生態保育的考慮,我們還是建議將其放生。
當然,將「價值千元」的一條魚隨手放生,對於釣魚人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考驗,也不能強求...網友們,你們釣魚、捕魚時碰到過這種「水中人參」嗎?
如果是你釣獲了,會將其放生嗎?
(關注我們,隨時了解長江水生物種趣聞,也可聯繫我們爆料投稿,助力生態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