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大學全面開學,職場更不用說,早就被勤勞的奮鬥者佔領,各類公共場所的人流明顯增多了,城市又恢復了活力……
放晴的北京天空湛藍,微風輕拂、陽光暖暖,秋季是北京這座城市一年裡最好的時節,周末,更是難得的聚會和遊玩的好時機。不過,就在一場同學聚會之後,我卻一度陷入了焦慮不安中。
小輝同學升職了,年薪百萬,單位還給了房子;
李軻同學追到心儀已久的女朋友,還定下了年底房子裝修完,就舉行婚禮的日子;
張學武同學學業有成,進入人大讀法學博士,同時已經成立了自己的法律援助機構;
米笠這個曾經膽小怕事,而且身體贏弱的小女生半年不見,竟然變成了魔鬼身材,還成了上市公司年輕總裁的戀人;
就連學生時期不起眼的朱小平也成了某名企的中層管理人員
……
看著同學們一個個春風得意的笑臉,聽著他們對當下滿足和對未來嚮往的交流,我迷茫了……聚會結束後,我這個畢業已經三年多,仍然是單位不足掛齒的小科員進而焦慮不安了。當年 的豪情壯志哪裡去了:談戀愛、買房子、進修、留學,或者在自己喜歡的領域有所成就……這些一個都沒有實現,就連戀愛都談得磕磕絆絆,至今仍是孤家寡人,而書也沒有讀完幾冊……
近30歲的年齡一無所事,不焦慮才怪。
怎麼辦?
就在因焦慮而日日「食無味、寢難眠」之際,一本名叫《大器晚成》的著作恰到好處地闖進了我的心裡,也許是命運又給了我一次機會,一口氣讀完這本《大器晚成》,我才知道不是每個人都是天才少年,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在年輕時有令人羨慕的成就,一些人的人生屬於慢熱型,而我也許就是那個「大器晚成」者吧。
01 《大器晚成》不是一本雞湯書
在焦慮不安中得到《大器晚成》一書,眼前雖然一亮,但覺得它肯定又是一本雞湯書而又有點失望;不過,因為閱讀對調理焦慮有好處,尤其深度閱讀更是對焦慮的人有百益而無一害。
翻看了幾篇《大器晚成》,我發現了驚人的秘密,它對當前人們所迷戀的「少年有成」進行了深度剖析。「出名要趁早」造成了「少年有成」的壓力,在諸多要使自己的孩子成為「別人家的孩子」的家長逼迫下,許多孩子出現了心理健康危機,家長也因自己的孩子怎麼就不爭氣而產生了不同程度的焦慮,原本好好的生活變得越來越不盡人意。
《大器晚成》的作者裡奇·卡爾加德是《福布斯》雜誌的發行人,在本書的構思上醞釀發了幾十年,他調查分析了許多社會現象,研究思考了許多問題後發現,「出名要趁早」這句話對許多人來說其實就是一句詛咒。事實上,諸多普通人根本就不具備「趁早出名」的基礎條件。
如饑似渴地讀完《大器晚成》一書,我們發現,社會過度關注少年成就,並以此作為個人未來成功潛力的評判標準,這就導致了許多人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更是忽視了大器晚成者的成長曆程,更不會對其加以研究分析,給予鼓勵和支持。
02 晚期釋放天賦的6種方式
《大器晚成》的作者裡奇·卡爾加德在採訪了上百名「大器晚成者」後,總結了6種晚期釋放天賦的方式,這6種方式被作者稱之為「大器晚成者的六個優勢」。
(01)好奇心:完成偉大事業的渴望和自我驅動力。
每一個健康的孩子都會對所有新奇的事物充滿好奇心,有好這種奇心,孩子的成長就有了一種發自內心的驅動力,因好奇而渴望知道答案和結果,這就是一個追求的目標,有了這個目標,那他們就會自發地去實現這個目標。成長如果有自我驅動力,結果肯定不會太差。
(02)同情心:讓你在未來獲得影響力與領導力。
能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其實是一種能力,具備這種能力的人能夠理解他人的難處,並盡最大努力去幫助創作。在這個幫助別人的過程中,有同情心的人要忍受令自己不愉快的事情和感覺。
大器晚成者的人生中會經歷有許多起起落落的坎坷不平,在這些經歷中能感同身受到酸甜苦辣和人情冷暖,在這些經歷中,他們會反思自我,消息過強的自我意識,進而能夠理解別人的艱難處境,從而產生更強的親社會行為,這種行為終會成為大器晚成者的一種能力和成功的資本。
(03)韌性:讓自己更好的與逆境相處。
美國《今日心理學》雜誌對韌性的定義是:「韌性是一種可言喻的品質,它可以讓人們在遭遇生活的挫折後,以更強大的姿態捲土重來。」
大器晚成者沒有「少年有成者」先天條件,大多數人還要經歷許多磨難,一生中的挫折和困難會有許多,韌性會讓大器晚成者更好的與逆境相處。
(04)冷靜:每臨大事有靜氣。
我們隨著年歲的增長,大腦就會越發尋求平靜和安寧。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心理學家海蒂·格蘭特·霍爾沃森認為,內心寧靜是獲得幸福的重要品質。她稱:「隨著我們年齡增長,幸福的獲得逐漸由少年時趁父母不在家盡情狂歡的那種亢奮激動的感受,向長大成人時勞累了一天想洗個熱水澡的那種更為平靜和放鬆的檢驗轉變……」
有多項研究結果指出:冷靜平和的領導工作能力更強。而事實上,我們在心平氣和的狀態下更擅長解決問題,也善於傾聽他人的想法。
每臨大事保持內心平靜、沉著冷靜和情緒穩定,是一種平衡的心態,是大器晚者容易培養的一個優點。
(05)洞察力:那些改變人生的寶貴想法。
普通人說,洞察力就是一種靈光一閃的想法,但洞察力並不僅僅是有新穎的想法和靈光乍現的天才構想。事實上,洞察力是在長期經歷中形成的一種極具價值的想法。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實用見解力也地增加,而這些見解的增加就會自然而然地增強我們的洞察力。善於總結分析的大器晚成者更是會從反思中發現問題的細枝末節,從而大提高洞察力,天長日久,這種洞察力就成了大器晚成者的一種獨特優勢,無人能與其媲美。
(06)智慧:人到中年,更容易看清事物的全局狀況。
縱觀歷史,人們普遍將「智慧」視為人類成就的頂點。然而,智慧並非我們與生俱來的能力,或者隨時間發展而掌握的本領。
智慧其實來自我們在經歷生活挑戰過程中形成的一種個人性格與經驗特徵相結合的複雜模式。它來自數年的人生起伏,會隨著一生遇到的新挑戰而逐漸積累。它是我們知識、經驗和直覺的總和。
智慧不但不會隨著年齡的經驗的增長而衰竭,反而會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增長。對於智慧,最完美的定義或許就是:基於知識和經驗的推理和認知能力。
對智慧的研究表明,中年人在許多社交互動方面的能力比年輕人更勝一籌,到晚年時仍會穩定地保持一定的水準。
03 大量詳實細緻的事例和數據,讓《大器晚成》的內容更為豐富。
構思這本《大器晚成》,作者花了幾十年的時間來醞釀,書中作者例舉了大量詳實而又細緻的事例和數據。
53歲的喬安妮··凱羅琳·羅琳是一個大器晚成者。她少年時期的生活既不穩定,又不快樂。母親多種疾病纏身,父親的微薄收入只夠養活一家老小,而喬·凱羅琳·羅琳和父親很少說話……然而,她卻創作出了經典的《哈利·波特》。
肯·費希爾是一名大器晚成者,他30歲之後才挖掘出自己的潛力,成為費希爾投資的創始人,他的這家公司掌管著全球5萬多名客戶的坐達1000億美元的股票和債券。
喬安妮··凱羅琳·羅琳和肯·費希爾都是自力更生的億萬富翁,他們是《福布斯》富豪榜上的常客,然而,他們的確又是一個大器晚成者。
人生其實就是一場馬拉松。傑拉爾丁·韋斯30多歲的時候,還在家照看孩子,可是,後來她以大器晚成的逆襲方式,成了史上最成功的女性股票投資者。
《大器晚成》一書還有許多可供參考學習的研究成果,這些研究成果從各個不同的角度,研究分析並得出了大器晚成的科學理論。
結 語
讀過《大器晚成》這本書的人,每個人的反應與過去的一些完全不同。他們十分激動,兩眼放光,再也無法淡定。他們邊讀邊會發出感嘆:「我也是一個大器晚成的人!」
《大器晚成》這本書就你大器晚成這個詞一樣,為那麼從年輕時就一直在努力,但一直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成就的人,找開了一扇窗戶,讓他們的心裡有了光亮,從而把長期的無所成就的磨練,當作是晚成的必經之路。
如果您一直以來都在努力學習和工作,到現在仍是一無所成,或許您就是大器晚成者,如果還對自己的人生不確定,那就看看這本《大器晚成》吧。點擊下方連結,有很大的優惠活動,一睹為快吧!
讀書品文,閒談古今;看人生百態,聊趣聞軼事。喜歡,請關注「魯班石夜讀」,更多精彩呈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