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茶入京起點在普洱,茶馬古道帶你走進馬幫文化,穿越千年時光

2020-12-27 網易

2020-12-23 07:52:26 來源: 鴨鴨愛生活

舉報

  位於我國西南的雲南省,以其獨特的少數民族風情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談及雲南的歷史,馬幫文化是不可缺少的一環,它是中國歷史上一種延綿千年的歷史存在,在大西南地區特別是雲南,它不僅是一種特別的交通運輸方式,更在歷史的長河中成為了一種精神和文化。雲南思茅地區普洱茶也是因為馬幫的存在,才得已源源不斷地運銷各地,我們現在喝到的普洱茶,承載了千年的茶文化,帶著馬幫的精神,讓人品讀歲月的陳香 。

  

  茶馬古道是以茶馬互市為主要內容的古代商道,歷經漢、晉、隋、唐、宋、元、明、清,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著名的西部國際貿易古通道之一。而位於普洱的這段茶馬古道,是當年貢茶入京的起點,也是迄今保存最完整、裡程最長、文化最厚重、沿路生態最好的一段,如今她作為景區向公眾開放,不收取大門票,遊覽起來可以根據自身身體狀況選擇項目,更加靈活。

  

  整個景區佔地面積較大,分為四大區域:水映茶馬區、纜車觀光區、古樹問茶區、古道溯源區四大部分,建議繞行一周,用時大概要3小時以上。我們的遊覽從遊客中心出發,這裡有小型博物館,茶葉化石的發覺也證明了普洱地區產茶歷史悠久。

  

  走過飲馬湖,我們來到第一個景區——水映茶馬,這巨型草鞋也反映了當時茶馬古道的艱辛。「結義林」、「馬幫離別」兩組群雕是當時馬幫生活的真實寫照。

  

  

  纜車觀光區分為兩段索道,第一段索道全長1403米,乘坐時間約25分鐘,索道倚靠著起伏的山巒,途中可欣賞景區下方的茶馬古城旅遊小鎮及風光旖旎的亞熱帶雨林,索道下方便是綿延不絕的萬畝茶林,在普洱,茶是最重要的元素。

  

  第一段索道到達山水如畫的定波湖,在湖邊可以看到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魚鷹抓魚表演。這是一種在我國流行了上千年的古老傳統捕魚方式,表演是有兩艘船,一艘船上漁夫一邊彈吉他一邊唱民歌,而另一艘船上則是主角——漁夫和它的魚鷹。魚鷹學名叫鸕鷀,在這裡可以看到配合默契的人鷹協同作戰,只見身手矯健的魚鷹潛入水中,不多時便收穫滿滿,漁夫從它的嘴裡掏出一條大魚,引來圍觀者陣陣驚呼!

  

  

  湖邊還可以騎小矮馬,為梅花鹿,很溫順呢!

  

  

  踏上普洱首座水上浮橋,來到第二段索道起點,此段索道全長786m,乘坐時間約15分鐘直達山頂。

  

  山頂 最大的看點是忠義驛站博物館,又稱為「馬幫博物館」,它是滇西南地區最具特色,也最具觀賞價值的馬幫博物館,主要圍繞茶馬古道文化和馬幫文化,結合普洱多民族特點,將滇藏茶馬古道上最具代表的馬幫文化以多層次、多維度的立體視角呈現在世人眼前,成為普洱又一張文化名片。館內收藏的逾六百件藏品多為歷代各族馬幫用具、祭祀及生活用品等,是普洱著名馬幫文化學者、著名版畫藝術家尚明朋老師二十餘年收藏之精髓。

  

  

  館內分設問路屋、八仙醉、大懶敞鋪、馬鍋頭房間等5個單元景區,以實物和模型相結合的方式,生動形象地展現了馬幫在惡劣環境下生存發展的道路,他們為普洱的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在驛站前方還能與大宛明珠、馬中貴族」汗血寶馬「零距離」,騎上遠道而來的土庫曼斯坦國寶級汗血寶馬,仿佛成為當年馬幫的一員,頗有雄心萬丈的氣勢。

  

  繼續前行,帶你追溯歷史的源頭,在唐、宋、元、明、清五朝館時光隧道中穿梭,感受源遠流長的茶馬文化。

  

  穿過懸索橋,來到古樹問茶區,可以在土地壇為家人祭拜祈福,也能在神樹下掛上一條紅布條許願。

  

  

  

  沿著茶馬古道緩緩下行, 在古道溯源區還可以看到當年馬幫走過的痕跡,崎嶇不平的山道上仿佛還能聽見當年的馬蹄嗒嗒、馬鈴叮噹。

  

  通過熱鬧的茶馬互市,來到森林滑道,乘坐刺激的森林滑道,可以到達茶王山谷。滑道兩人一組,有手柄可以控制車速,在驚叫聲中穿越古樹林,既省時又省力。

  

  最後,可以乘坐電瓶車或騎馬欣賞溼地美景,回到遊客中心結束茶馬文化之旅。

  

  貢茶入京的起點在普洱,茶馬古道帶你走進馬幫文化,穿越千年時光!

  旅遊攻略信息:

  茶馬古道旅遊區

  地址:普洱市思茅區普洱大道茶馬古城旅遊小鎮東側旅遊環線大橋旁

  交通小貼士:

  1.公交車:乘坐3路公交至茶馬古城站下車,前行至茶馬古城旅遊小鎮停車場,根據指示牌步行前往。

  2.自駕車:昆明方向車輛駛入普洱北收費站後向東行駛;西雙版納車輛駛入普洱南收費站後向北行駛,到達茶馬古城旅遊小鎮停車場,根據指示牌步行前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3800公裡茶馬古道的源頭,貢茶入京的起點,雲南這個小鎮你知道嗎?
    千百年來,茶馬古道猶如一條中華文化的血脈,橫跨數千裡,而其中的一些重要驛站與集散地,逐漸發展並形成了今天的多個中小城市。儘管在現代化的交通運輸中,馬幫早已經成為一個遠去的背影,但那如詩如畫般悲壯艱辛的歷史,依然讓我們心動不已。
  • [春來新茶香]馬背上的貢茶普洱
    正是這種茶葉,建立起了漢藏溝通的渠道,維繫著農耕地區與遊牧地區的聯繫,一隊隊馬幫,一餅餅茶葉,千年茶馬古道,不僅是商業溝通的歷史,更是維護民族團結的紐帶和橋梁。  現在茶馬古道已經沒有了馬幫的身影,但是千年普洱依舊飄香。特別報導《春來新茶香》將帶您走進普洱茶園,開啟這趟文化之旅,探究茶馬古道上普洱茶的前世與今生。
  • 雲南「馬幫貢茶萬裡行」期望走進臺灣
    新華網昆明1月13日電(記者楊躍萍)馱著昔日皇家貢茶——雲南優質普洱茶的99匹騾馬組成的大馬幫「馬幫貢茶萬裡行」活動組,期望在穿行萬水千山、弘揚普洱茶文化的旅途中,能夠走進寶島臺灣,促進滇臺兩地茶業界的合作交流。
  • 千年茶馬古城,諸葛亮最早為其取名,如今改稱普洱
    不知何時起,許多地方突然興起了改名換姓:大庸改為張家界、中甸喚作香格裡拉、南坪蝶變九寨溝……你方唱罷我登場,好不熱鬧!2007年1月21日,雲南省思茅市正式更名為普洱市。天賜普洱,世界茶源!作為中國"茶馬古道"的溯源地,普洱,這個與茶同名的市名確實改得響亮。自然而然,喜歡品茶的人們到了雲南旅遊,少不得要來探訪一下這個古老而神秘的地方。
  • 雲南「馬幫貢茶萬裡行」 期望走進寶島臺灣
    新華網昆明1月13日電(記者楊躍萍)馱著昔日皇家貢茶——雲南優質普洱茶的99匹騾馬組成的大馬幫「馬幫貢茶萬裡行」活動組,期望在穿行萬水千山、弘揚普洱茶文化的旅途中,能夠走進寶島臺灣,促進滇臺兩地茶業界的合作交流。
  • 普洱茶文化的思維是?茶馬古道解決的是什麼問題?基礎知識
    普洱茶,沒有專業則只能是商品,沒有文化則只能是農副產品,而普洱茶的文化不僅僅只是收購毛料,緊壓的簡單行為,而應該是徹底了解普洱茶本質之後所做的推廣營銷。「紅酒」有沒有文化內涵?為何追求年份,酒莊,品飲器皿,品飲環境。
  • 沿著茶馬古道,走遍雲南秘境中的悅榕莊
    茶馬古道是世界上最壯觀,最具文化神秘色彩的旅遊線路之一。茶馬古道滇藏線,南起西雙版納,經普洱、大理、麗江、香格裡拉、德欽進藏,一路向西穿過察隅、邦達、林芝、最後達到拉薩。它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地勢最高、最險的文明傳播古道,是一條完全用人和馬的腳力踩出的道路。
  • 踏訪茶馬古道:探尋往來滇藏間的馬幫精神
    原標題:踏訪茶馬古道:探尋往來滇藏間的馬幫精神 在它成為寬闊的公路之前,僅僅是古南方絲綢之路茶馬古道的「毛細血管」之一。近日,記者沿著滇藏公路雲南香格裡拉段,尋找滇藏茶馬古道舊時記憶,探尋消失半個世紀的馬幫精神。   驅車從麗江跨越金沙江大橋,半個小時抵達香格裡拉小中甸。在車水馬龍的滇藏公路旁,坐落著雲南肯公聰奔茶馬古道文化博物館。該博物館由茶馬古道馬鍋頭(馬幫首領)後人江楚春評、拉茸達清倆兄弟花費十多年時間建立。
  • 在普洱,尋找茶馬古道的歷史印記
    雲南的「網紅」旅遊景區太多,更多人開始追求小眾的旅遊地點,今天就讓我們來走進小眾的「普洱」。相較於普洱茶的名揚四海,普洱市似乎沒有太大名氣。但只要你來到普洱,重走千年茶馬古道,尋訪神秘景邁茶山,歷史的韻味一定會讓你陶醉,愛上這座美麗的城市。
  • 騰衝火瓢牛肉 | 源於茶馬古道的馬幫美食
    桌旁的親人說說笑笑無論闖蕩生活披上多麼沉重的鎧甲一筷子豐腴滾燙的火瓢牛肉就能戳中你幸福的軟肋 早在唐朝時期騰衝馬幫就沿著茶馬古道穿梭於滇藏兩地由於長期生存在野外馬幫每天都必須砍柴生火、紮營做飯在風餐露宿的行進之中
  • 雲南普洱:女子茶馬古道賣石子烤紅薯一天能賣2000元
    2017年8月17日,雲南普洱。寧洱縣同心鄉那柯裡茶馬驛站景區,一個不起眼的賣石子烤紅薯、土豆的小攤上,女攤主正忙著烤紅薯。爐子上面一層盛滿了碎石子,下面一層則是燒熱的木柴。木柴在下面燃燒,把上面的碎石子烤得滾燙時,把洗乾淨生紅薯「埋」進碎石子,紅薯就可烤得透熟。
  • 普洱貢茶大鴻興
    這裡有豐富的動植物種和多彩的民族文化,其中生態普洱茶更是響徹國內外。位於西雙版納易武茶區的六山之魂茶葉專業合作社肩負著在打造生態普洱茶文化的使命,在2018年開啟普洱貢茶新徵程!易武是茶馬古道的源頭。千百年來,居住在西雙版納山區的少數民族憑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一份堅持在這裡世代種植茶樹,經營茶葉,他們相信茶葉有靈氣的,把茶葉當作祭品祭祀祖先,可保佑來年風調雨順,糧食豐產。
  • 劍川羊岑馬鍋頭:茶馬古道後人誰不糾結,哪個漢子沒有馬幫情懷?
    馬鍋頭其實並不是他的首創,查百度資料:馬鍋頭是茶馬古道上馬幫的首領,在以前的茶馬古道上的馬幫,必須有一個首領來帶頭,這個首領就是馬鍋頭。對於馬幫,現代人越來越生疏了,但在過去交通不便利年代,它是一隻重要的物流與信息傳遞途徑,甚至可以說我國古代西南的絲綢之路就是一條馬幫之路。
  • 踏訪茶馬古道:探尋往來滇藏間的馬幫精神_文史_中國西藏網
    在它成為寬闊的公路之前,僅僅是古南方絲綢之路茶馬古道的「毛細血管」之一。近日,記者沿著滇藏公路雲南香格裡拉段,尋找滇藏茶馬古道舊時記憶,探尋消失半個世紀的馬幫精神。  驅車從麗江跨越金沙江大橋,半個小時抵達香格裡拉小中甸。在車水馬龍的滇藏公路旁,坐落著雲南肯公聰奔茶馬古道文化博物館。該博物館由茶馬古道馬鍋頭(馬幫首領)後人江楚春評、拉茸達清倆兄弟花費十多年時間建立。
  • 商號叮噹,馬幫吆喝,酥油茶香和勾人味蕾的烤肉,走進馬幫寨子
    它依託壩上草原豐富的自然景觀與人文資源,以馬文化、薩滿文化、圖騰文化、狩獵文化為特色,集以馬為主題的樂園、草原文化體驗、草原美食街、酒店群、演藝群等為一體的全季遊高端旅遊綜合體。豐寧京北第一草原所在的大灘鎮,是個水草豐美之地,歷來都是北方遊牧民族必爭的天然牧場,有著傳統悠久的養馬歷史,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是燕國的重要牧場之一。
  • 清心、清肺、親近自然,到雲南普洱來一趟綠色避霾之旅吧
    瀾滄縣是全國唯一的拉祜族自治縣,墨江縣是全國唯一的哈尼族自治縣,「阿佤人民唱新歌」、「婚誓」都是從這裡誕生,傳唱大江南北;這裡是茶葉的故鄉,茶馬古道從這裡起始,萬畝古茶山裡生長著千年古茶樹,普洱茶文化源遠流長、鮮明厚重。近年來,普洱堅定不移地走「生態立市、綠色發展」道路,有力保護綠水青山,打造生物多樣性寶庫,構筑西南生態安全屏障。
  • 剛剛發現一家「馬幫」酒店,麗江古城過冬,「兔子洞」裡看電影
    千百年來,往返於茶馬古道上的馬幫將醇香甘冽的普洱運出深山,也將馬幫獨特的「行走文化」代代傳承。如今在麗江古城南門便有以納西族、藏族、馬幫久遠歷史文化為背景設計的一家酒店,同樣古樸的石板小道、同樣草木扶疏的園景自然,人們依然可以在這處現代「馬幫驛站」,期待過往「山間鈴響馬幫來」的場景。
  • 留在茶馬古道上的「馬幫菜」 探尋在歲月中沉澱的寧洱美食
    「茶馬古道」起源於古代的「茶馬互市」,可以說是先有「互市」,後有「古道」。「茶馬互市」是中國西部歷史上漢藏民族間一種傳統的以茶易馬或以馬換茶為內容的貿易往來。歷史上雲南寧洱茶馬古道形成後,日行30餘公裡的馬幫,天亮啟程,日薄歇宿於山野路旁,生活風餐露宿,形成了獨特的馬幫文化,不但帶動了當地商貿發展,還帶來了各地的飲食文化。
  • 瀾滄也是雲南茶馬古道,那自然是與茶葉和馬幫的歷史有關
    瀾滄也是雲南茶馬古道,那自然是與茶葉和馬幫的歷史有關茶馬古道帶來瀾滄千古茶文化茶是世界上三大飲料之一,排在咖啡、可可之前。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種茶、制茶和飲茶的國家。茶馬古道也由此出現。瀾滄也是雲南茶馬古道。既是茶馬古道,自然是與茶葉和馬幫的歷史有關了。因為雲南和貴州自古就是「山上鈴響馬幫來」的神秘古馬幫之域。在秦始皇開闢五尺道之前,雲貴高原的民間交通工具就是馬幫。這裡 與西藏一樣,是河流的源頭,小河落差成瀑布。雖然水資源豐富,但沒法開發長途水運交通。因地瑪科山這裡的馬幫自然就發展起來了。
  • 關於「茶馬古道」的起源
    「茶馬古道」的事情,很多人有所耳聞,但並不知這與普洱茶有關。下面小編就給大家普及下相關知識!明清時期,中國有多條廣為人知的茶馬古道貫通國內外。所謂「茶馬古道」,顧名思義就是用馬匹託運茶葉的道路。這些茶葉專指普洱茶,因為普洱茶產自於雲南的普洱市所以這些古道的源起都在雲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