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八百啟示錄),副團「謝晉元」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2020-12-16 阿嬌說電影

#電影八佰上映首日票房突破千萬#21日,由導演管虎執導的電影《八佰》在全國上映。在15號點映至今已突破2億票房,而上映當天票房已超3億。

《八佰》中眾多角色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像是王千源扮演的羊拐,張譯扮演的老算盤,姜武扮演的老鐵,歐豪扮演的端午,以及端午的弟弟小湖北。然而有一個角色給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那就是杜淳所飾演的民族英雄謝晉元。

《八佰》(又名八百啟示錄或戰爭啟示錄之八百壯士)劇情背景:1937年淞滬會戰,駐守閘北區的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師,奉命撤離,為了讓大部隊順利離開,八十八師第五二四團第一營奉命斷後。他們在副團長謝晉元的帶領下駐守四行倉庫,執行狙擊日軍的任務。

其實在電影上映之前有近700萬觀眾表示迫不及待地想去電影院觀看《八佰》。其中不少看過點映的觀眾都對杜淳的表現極為肯定。而塑造謝晉元這個角色,對杜淳而言是一次不小的挑戰。

與虛構的角色不一樣,謝晉元將軍是一位被載入史冊的民族英雄,是一位名留青史的真實人物。杜淳表示:「面對真實存在過的人物,演員需要用最簡單純粹的狀態去演,更要心無旁騖。」杜淳還透露道:「謝晉元原來是一個文人,他算是投筆從戎的『儒將』,寫得一手好字,所以我也要專門找師傅練習毛筆字。」

就是這麼用心打造出來的角色,才給人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從《八佰》點映開始杜淳飾演的謝晉元就令不少觀眾淚奔,觀眾們紛紛留言表達自己的喜愛和感動:「謝晉元在杜淳的演繹中,有著儒將的睿智、英雄的剛毅、中華男兒的不屈,在那布滿血絲的眼睛中是熱血、是堅毅、是不舍,還有無奈!」「眼睛裡的紅血絲,眼神裡的堅定,身騎白馬的從容自信,對中國未來充滿著希望……一切的一切在那一刻都是謝團附,不是杜淳。」

杜淳表示:「我就是想給人驚喜,讓大家知道,原來杜淳還能演這樣的角色。」

有什麼角色讓你印象深刻的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八佰》中524團退入租界後發生了什麼?或許謝晉元更希望戰死
    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團長謝晉元奉命阻擊日軍,於是他率領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在上海四行倉庫開始了阻擊數萬日寇的戰鬥。當時悲壯激烈的戰鬥場景已經通過電影《八佰》呈現在了大家面前,看過之後無不被524團戰士之英勇無畏感動至淚下!
  • 《八佰》指揮官謝晉元真史
    前 言 管虎導演實景拍攝的電影《八佰 一切落聽之後,成功逃過「一劫」的孫元良如釋重負,稍定心神拿起桌上的毛筆,字斟句酌地寫了一份信派人送給謝晉元。雖然他留謝的實際目的是幫他趨利避害,但其理由卻無懈可擊: 接最高當局之命令,特令524團團附謝晉元率524團1營在四行倉庫設置阻擊陣地,掩護我大軍撤退,以圖保衛南京首府之平安。
  • 八佰背後的真實故事!
    最新上映的電影《八佰》製作周期長達十年,耗資5億多人民幣,上映歷程一波三折,最終圓滿登場。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用來形容這部電影最好不過了。截止到8月24日20點30分累計票房9.36億人民幣。電影真實還原了當時那段歷史,場面的殘酷程度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甚至很多人都還不知道有這麼一段歷史,因而網上出現了很多這段歷史的前後因果。我想很多人應該都從各個方面或多或少有過了解,可是出現的軟文都是有所出入。我們將時間拉回那段可悲可泣的戰爭年代。
  • 《八佰》演員曝光,4位角色有史可考
    3月6日,由管虎執導的抗戰題材影片《八佰》發布了首款先導預告片,影片講述了淞滬抗戰中著名的上海四行倉庫四天四夜保衛戰。100秒的預告片主演都沒有露臉,基本用全景去交代環境背景,戰爭場面寫實壯烈。在管虎的微博評論下面,《八佰》中的演員悉數前來報到,「88師524團團副,謝晉元報到!誓以我命固我土!」、「88師524團一營一連,朱勝忠報到!誓以我命固我土!」
  • 看完《八佰》失眠,中國戰爭片上臺階!吳京哭了好幾回:我要學習
    (《八佰》海外版海報)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這樣的日子,回味《八佰》這部抗日題材電影,它的良苦用心,滲透在每個演員,每個細節裡。你能想像到的戰爭大片視覺效果,都有;你可能沒想到的視角、細節和精神內涵,更多,更深刻。
  • 電影《八佰》中的壯士,真實結局如何?淪為日軍苦役活下來沒幾個
    歷經數次撤檔風波、挑起了大家觀影好奇心的《八佰》已經公映了。《八佰》這部電影講述的是淞滬會戰,在四行倉庫堅守了四天四夜的英勇將士們的故事,當時堅守在此的是第八十八師二六二旅五二四團,實際兵力420人。因為團長謝晉元為了迷惑敵人,在接受採訪稱其兵力有八百人,這才有了八百壯士的說法。電影記錄了八百壯士的浴血奮戰,可是卻沒有告訴我們他們後來怎麼樣了,今天借著這部電影,來講講關於這些壯士的結局如何。
  • 七個影帝參演《八佰》,什麼故事讓他們甘心無名?
    在管虎的微博評論下面,《八佰》中的演員悉數前來報導,「88師524團團附,謝晉元報到!誓以我命固我土!」、「88師524團一營一連,朱勝忠報到!誓以我命固我土!」、「88師524團一營,端午報到」、「524團一營二連二排四班副班長,陳樹生報到!誓以我命固我土!」
  • 《八佰》壯士中有一位湖州長興人!
    眼下正是電影《八佰》正式上映的時期,他打算帶著全家一起前往影院觀看,和別的觀眾不同的是,他對這部電影還有著特殊的感情。四行倉庫「八百壯士」餘思九後輩李煥忠說:「家族裡面有一個大外公,曾經是「八百壯士」之一。參加過淞滬會戰,我作為一名退伍老兵對這種片子還是比較關心的,美好生活都是來自先輩們拋頭顱灑熱血。所以想帶著家人去看看這個電影。」
  • 二刷《八佰》,解讀20個你最該注意的細節
    作為影院復工後的首部國產重磅,《八佰》沒有辜負市場對它的期待,超過兩億的點映票房無疑給沉寂已久的電影行業打了一劑強心針。要明確的是,《八佰》先是一部戰爭片,然後才是歷史片,但絕對不是一部紀錄片。戰場上,它是殘酷的,是一個個年輕、有溫度的生命投入戰場之後迅速消亡的過程;戰場外,它是多元的,是各階層各國籍各行業的人在面臨戰爭時的態度不一。而營造出這種眾生相靠的是各種細節上的用心,《八佰》在細節上無疑是做得非常到位的。接下來就讓我們來一起看看《八佰》的那些細節。
  • 浙江「八佰壯士」之子:沒看電影 想去四行倉庫看看
    章建民的父親章渭源,浙江金華蘭谿市甘溪鄉下章村人,是一九三七年上海四行倉庫抗日「八百壯士」的倖存者。「1995年,淞滬抗戰紀念館籌建時期,父親捐贈了『謝晉元團長紀念像』紀念章、『四行孤軍』證章。他本計劃紀念館開放的時候回四行倉庫看看。但是,1996年父親去世了,沒趕上淞滬抗戰紀念館開放。他走得很急,沒留下什麼話。」
  • 八百壯士撤離四行倉庫後結局如何?軟禁4年當苦力,謝晉元遭暗殺
    一部《八佰》,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八百壯士」堅守四行倉庫,讓熒幕前的觀眾看得是熱血沸騰,然而電影終究屬於藝術作品,某些劇情呈現並非就是真實的歷史,今天就讓大家看看當年的一些老照片:中國軍隊撤出四行倉庫被關進「孤軍營」,謝晉元遭暗殺。
  • 戰爭下的人 一個人一個世界|歐豪|李晨|朱勝忠|八佰|張譯|杜淳
    導演管虎要求杜淳在《八佰》中飾演的謝晉元要做到「穩、準、狠」。俞灝明第一次參演戰爭片特意接受了軍事化訓練,包括拿槍的姿勢、開槍等。《八佰》中魏晨飾演的朱勝忠原本是要剪掉長發的,但最終導演選擇保留。《八佰》是一部群像戲,就連片尾演員表中的番位也是按照出場順序排列的。管虎曾說,在《八佰》裡「哪有番位!只有番號!」
  • 83年前的今天,影片《八佰》所反應的四行倉庫保衛戰結束
    師長孫元良考慮到留下來是為了政治戰略和外交鬥爭的需要,認為不需整師整團留守,決定只留下一個加強營的兵力堅守四行倉庫。 第八十八師五二四團團副謝晉元主動承擔堅守四行倉庫的重任。謝晉元,廣東蕉嶺人,為人正直,智勇雙全,黃埔軍校第四期政治科畢業,曾參加過北伐戰爭。八一三抗戰後,謝晉元率部一直堅守在閘北火車站一帶。主動承擔留守四行重任後,他以該團第一營為基幹,組成一個加強營,下編1個重機槍連,3個步兵連,1個迫擊炮排。
  • 《八佰》方言那些事:民國「廣普」是桂林口音,「阿拉」還不是上海話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陳晨八佰》單日票房連續10天破億,以絕對優勢蟬聯全球周末冠軍。影片罕見地使用了全方言的表達形式,讓各地觀眾倍感親切,出場人物也更加真實鮮活。然而,影片中方言的使用也帶來不少質疑。「謝晉元」飾演者杜淳來自河北,因片中「廣普」不夠標準引起網友討論。遼寧人王千源講起了陝西話、北京人李晨演山東兵、福建人歐豪則全程湖北方言……片中的方言還原度如何?有哪些使用錯誤?正規軍中口音天南地北原來跟蔣介石有關?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邀請到文史撰稿人郭曄旻,詳解《八佰》片中方言的問題。
  • 看完《八佰》之後感想
    目前電影最火,評論最多的是《八佰》,講述一個真實的歷史事件。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日寇抓緊了侵略中國的步伐,他們一路由華北直撲西北,另一路直奔華東地區,與中國軍隊在上海遭遇,淞滬會戰就此展開。為了讓大部隊順利離開,八十八師第五二四團第一營奉命斷後。他們在副團長謝晉元的帶領下駐守四行倉庫,執行阻擊日軍的任務。當時駐守在四行倉庫的官兵只有423人,但是後來在媒體宣傳上一直稱他們是「八百壯士」。但是就是這支孤軍擋住日軍四天的進攻。固然因為背靠租界。
  • 《八佰》遭遇詆毀?堅決對無良自媒體說No!勿忘國恥!
    除了《八佰》這部電影,八百故事發生後的一個多月,講述歷史一定要尊重事實和依據,這與解說電影電視劇不同,其實我不敢也沒有資格妄加評論。可我發現最近有關八百電影的爭議,已經成了有些自媒體手中的財富密碼。他所在的五四團其實僅僅是一個營的兵力,先後五次補充兵員,累計傷亡人數超過全團總定員謝晉元語氣決絕,帶領全體官兵宣誓,四行倉庫就是我們的埋骨之處,見證八百壯士孤軍奮戰印記的四行倉庫,今天依然屹立在上海閘北區光復路、金源路交匯之處,有機會也可以到那裡的博物館參觀。
  • 《八佰》其中包含的歷史故事你都知道嗎?
    《八佰》是一部以淞滬會戰四行倉庫保衛戰為題材的戰爭片,講述了史稱「八佰壯士」的軍人於四行倉庫浴血奮戰、阻擊日軍的故事。《八佰》海報歷史的原型就是淞滬會戰末期四行倉庫保衛戰,這場戰爭非常的慘烈,因為這是一場實力懸殊的戰役,當時堅守四行倉庫的只有400多人,但他們要面對的的是30萬日軍。
  • 「堅守四夜,孤軍四年」|《八佰》背後的謝晉元將軍日記
    謝晉元(1905-1941),著名抗日將領,曾於「八·一三」淞滬會戰中率「八百壯士」堅守上海四行倉庫,四天四夜,以少勝多,掩護數十萬軍撤退。最近上映的電影《八佰》改編自這一真實歷史事件,影像集中講述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未對謝晉元將軍生平作更多呈現。
  • 《八佰》背後那些真實的故事,戰士們最後的結局
    最近,電影《八佰》在全國上映,好評如潮。許多人被感動的一塌糊塗,影片講述的是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一支中國軍隊留守上海四行倉庫,阻擊日軍,掩護大軍撤離的故事。那麼真實的歷史是怎樣的呢?
  • 10年打磨,4年籌拍,為何稱中國電影得靠《八佰》來拯救?
    《八佰》在這個千朵萬朵萌動的日子裡即將殺青。不如談談為何期待《八佰》,原因有三。 淞滬抗戰接近尾聲,堅守75天的國民黨軍隊從上海撤退, 年僅32歲的88師中校團長謝晉元率領的524團1營臨危受命,堅守位於蘇州河北岸的據守地點――四行倉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