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暴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牽動了國人的心。在本次抗擊疫情中,全國人民表現出了極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舟共濟抗疫情。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正確堅強領導下,各省各地積極投入到一線抗疫戰鬥,湧現出眾多忠誠擔當的優秀共產黨員英雄人物,尤其是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更體現了新時代白衣天使忘我、敬業、無畏、克服萬難、救死扶傷的精神品質;還有更為廣大的普通老百姓、平凡者,他們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為早日戰勝疫情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湖北人,也是黨的宣傳戰線的一員,劉漢俊先生不辭辛勞,百忙之中創作了《致敬武漢人民》《武漢,生命在呼喚》《給武漢的一封信》《九頭鳥對天使的鳴謝》《致敬武漢志願者》等七首長詩,並以「煙波江上」為題,構成了這部抗疫抒情詩集。《煙波江上》正面深情謳歌了這次抗擊疫情中英勇無畏、毅然逆行的中華兒女,真實記錄了中國人民在這次抗擊疫情的戰鬥中所創下的不朽偉績。同時,作者劉漢俊先生還撰寫了過萬字的長篇序言,對人類疫情的歷史進行了追溯和深度的思考。整部作品充滿了真誠祝福與深切期望,正如詩人在序言中說的那樣,這是一個悲情滿滿的日子,也是一個溫情浩蕩的季節,更是一個激情湧動的時刻,人類史冊將記載這武漢一頁、中國篇章。大地已經回暖,枝頭正在泛青,只要不被自己打倒,英雄的武漢一定會從血泊中站起,江漢關鐘樓頂上的國旗,依然昂首挺立,迎風飄揚,獵獵有聲。
《煙波江上》是一部誕生於本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暴發期間的詩歌作品集,但是作品並非倉促而成,而是真實內心情感的詩意噴發。首先,《煙波江上》中的詩歌作品,不僅在眾多與疫情有關的文學作品中顯得出類拔萃,同時也是中國當代詩歌創作的重要收穫,作品融詞彙美、句式美、結構美、節奏美於一身,雅俗共賞,還生動於詩,還生氣於詩,還生活於詩,還生命於詩。其次,《煙波江上》主題鮮明、情感充沛、節奏感強、韻律講究,朗朗上口,非常適合朗誦,因此《煙波江上》也可以說是當代朗誦詩的典範和代表。中國現代著名朗誦詩代表詩人高蘭認為戰時應提倡詩歌朗誦,使作為視覺藝術的文藝,具有聽覺藝術的功能。「用活的語言,作民族解放的歌唱。」而這部《煙波江上》正是用活的語言,為全民族的抗擊疫情英雄事跡歌唱。第三,在《煙波江上》的詩歌正文中,作者劉漢俊對作品中提到的中國(主要是湖北武漢)的人文歷史、風俗典故進行了翔細的注釋,這些準確、詳實的注釋同樣是作者的心血之作,對於湖北以外的廣大讀者,是非常好的詮釋,能夠有助於讀者理解詩歌的意向;同時,這些注釋也可以說是湖北武漢人文地理詞典,有助於提高讀者對湖北武漢的了解、認知和熱愛。
《煙波江上》,劉漢俊著,春風文藝出版社,2020年6月出版
作者簡介:劉漢俊,湖北赤壁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現中宣部宣傳輿情研究中心主任、「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總編輯。著有《一個人的河流》《午夜的陽光》《千年的槳聲》《南海九章》《鄉愁深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