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陰素有「藠頭之鄉」的美稱,藠頭在湘陰有近千年栽培史,是湘陰一項傳統產業。藠頭具有獨特風味和健脾開胃、止瀉散痛等保健功能,藠頭醃製品更是日本市場的「菜中靈芝、佐餐佳品」。目前湖南省湘陰全縣有10萬畝左右土地進行藠頭輪種,常年基本保持種植面積5萬餘畝。生產藠頭的企業多達78家,其中規模較大的企業8家,全行業從業人員上萬人。 湘陰縣有省級藠頭加工龍頭企業3家,這些企業通過加工工藝改造和科技攻關,採用「低鹽乳酸發酵,自然酸化」的國際領先加工工藝,使藠頭內含的72種天然營養成分得到充分保留。
湘陰七彩龜,地處洞庭湖之南的湘陰縣,有魚米之鄉的稱號,境內水產豐富。湘陰盛產七彩龜,肉質細嫩鮮美,富含人體所需的7種胺基酸,有補陰血、勵精氣之功效,富有很高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其色彩十分豔麗,被譽為「活翡翠」,富有良好的觀賞價值。
鶴龍湖大閘蟹是湖南省嶽陽市湘陰縣鶴龍湖鎮的特產。鶴龍湖大閘蟹特點:青背、白肚、金爪、黃毛。其中「湘鶴大閘蟹」榮獲2010國際農博會「金獎」。鶴龍湖水質清新,湖內資源豐富,盛產閘蟹、甲魚、河蚌和桂魚、白魚、叉尾肥、黃尾刁等20多種名貴魚種,還有滿湖菱藕、芡食,都是天然綠色食品。近百年來,這裡以盛產鮮魚聞名於湘北,特別是近三十年來,螃蟹、甲魚等一些名特優水產品的養殖已形成了規模。 鶴龍湖鎮水域養殖面積達2.12萬畝,僅鶴龍湖就有萬畝水域,今年預計螃蟹產量35餘噸。如今,鶴龍湖大閘蟹不僅爬上了該鎮美食。
麻辣野鴨是湘陰的一道名菜。做法是將鴨肉洗淨切成塊,將紅辣椒去籽切成細絲。鍋內加適量油燒至七成熱時,將鴨條放入油內氽一下,撈出瀝油。原鍋留底油,放入紅辣椒絲、蔥薑末煸香,放入鴨條、花椒粉、白糖、醬油、精鹽和適量清水煸炒,加味精用溼澱粉勾芡,淋花椒油出鍋裝盤。麻辣野鴨適用於脾胃虛弱、脫肛、子宮脫垂、乏力、體倦等病患者食用。
湘雲鯽鯉是湘陰縣與湖南師大生物研究所聯合開發的魚類新品種。具有生長速度快,抗病力強,體形好,深受生產者和消費者歡迎。湘雲鯽鯉無論用什麼方法烹飪,都會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等特點,讓人食過不忘。